导读:随着环境污染预热愈烈,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今天给大家推荐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大全通用15篇,每篇文章大约3000字-2000字左右,有少数是5000字符的,含有参考文献与新颖的论文题目,方面大家怎么写论文。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1篇
建立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一直都是我国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其不但有利于水土保持、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及防风固沙,同时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然而,随着经济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有许多林业资源都被过度开发,如今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若想改善这一现象,就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来发展林业,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林业资源的使用与发展达到平衡状态。以下笔者就结合实际来简单谈一谈如何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希望能够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1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成效
我国自1998年实施林业资源保护以来,无论是退耕还林工作、沿海防护林建设工作还是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都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成效。目前我国的人工林保存面积稳居世界第一位,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质量及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都持续增长。20xx年我国开始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这使得我国的湿地生态系统也逐渐完善,部分地区的湿地都得到了很大改善,沙地土地植被覆盖率亦连年增长,同时沙漠植物种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此外,我国还开展了一系列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建设工程,成功构筑了许多良好的生态屏障。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约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21.63%,森林蓄积量约 151.37 亿立方米,森林每公顷蓄积量约89.79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约84.27亿吨。
这些数字都说明了我国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2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由于政府和人民的努力,近几年来我国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受气候、地理环境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仍比较薄弱,比起发达国家尚远远不如。具体来说,我国目前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由于林业资源的过度采伐,导致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约达到了国土面积的37.2%,进而造成我国的沙漠化程度不断加重,已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 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和石漠化问题非常突出,其导致沙尘暴灾害频繁,而又由于受到生态和技术等的限制,这些沙漠化和石漠化土地的治理难度都很大,目前所得的治理效果尚不是很明显;3) 虽然政府为了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如凭证采伐林制度、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及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等,但我国目前的森林乱砍滥伐、无证采伐及超限额采伐现象依然屡见不鲜;4) 我国的湿地泥沙淤泥现象依然严重,而且很多濒危动物都因此而逐渐消失,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5) 我国的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较小,且森林质量和物种多样化程度也较低,森林难以发挥出自身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鉴于此,我国当前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并积极探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 如何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1 明确基本思路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当以促进人口发展、资源发展及经济建设为宗旨,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为目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实现区域突破,着眼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土地石漠化治理,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保护和抢救濒危物种,想方设法增强森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政府应当要正确处理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之间的关系、重点和一般之间的`关系、点和面之间的关系及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对生态重要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生态建设工作,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尽量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共赢局面。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之时,应当要先重点后一般,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方优先治理,并大力建设林草植被,增大绿化面积。在大面上,应当要进一步加强对长江、江黄河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进行绿化的同时不断增强森林的生态效能;而在点上则应当要抓紧森立公园建设和湿地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废弃工矿地来进行绿化,尽量增加森林面积。
3.2 抓紧工作重点
目前我国约有二十多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点保护地区,这是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点。而目前比较重点的治理工程有青藏高原生态屏蔽系统、东北防护林建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及南方丘陵山地带水土治理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要以重点工程带动为主,充分改造原本的低质低效林。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相关科学技术,并依靠分散的物资和劳动力,实现人工措施与自然措施的有机结合,从而一步步恢复林草植被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同时还要优化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此项工作与民生建设联系在一起,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3.3 完善相关制度
若想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要拥有一系列完善健全的管理政策制度。因此,当前政府和林业部门必须要在已有政策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国情和地域因素,总结过往经验,学习国外理念,不断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加强执法力度,大力打击乱砍滥伐等破坏林业生态环境的行为,确保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而为了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使我国的林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及人们都必须要重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强化对美化、绿化环境的认识,并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勇于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张金波。如何做好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J].农业与技术,20xx.
[2] 白金瑞,赵广杰。策论新时期林业如何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xx.
[3] 宁可。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其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
[4] 索南德吉。江河之源中华水塔—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之我见[J].农业与技术,20xx.
[5] 王俊雁。浅析林业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J].中国农业信息,20xx.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2篇
1 引言
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具有复杂性和时变性,涉及多部门、多地区和多领域,需要处理海量的各类数据,这为问题的解决增加了不小的难度[1].本文从分析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入手,对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各类生态环境相关的数据资源,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架构及关键技术展开论述。
2 生态环境相关数据的现状分析
目前,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数据资源主要包括三类:
地面监测数据:此类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地的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由于各系统开发时期不同,技术手段各异,数据格式多样,各系统之间很难形成信息共享。
遥感监测数据:此类数据主要来源于卫星遥感数据和航空遥感数据。
地理信息数据:此类数据的来源主要有野外采集、地图数字化和航天遥感采集、摄影测量等。
目前,传统的信息化技术在环境数据整合工作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上述三类数据的统一存储、协调工作,真正建立起实用价值大,适用性广泛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还没有相关的工作开展。
3 大数据技术概述
大数据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综合性信息技术[2],对于处理超出传统数据库系统存储、管理和分析处理能力的多来源的、海量的数据集群,具备天然的技术优势。大数据技术的主流应用框架是Hadoop 生态系统。它以 HDFS 分布式文件系统和 MapReduce 分布式计算框架为核心,可以对大数据进行高效的分布式处理。
4 大数据平台的构建
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大气、土壤、水、生物圈、气候等方方面面。为此,我们在推进大数据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互结合的过程中,采取了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策略。
在本文中,我们选取对环境影响比较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 Hadoop 生态系统中的 HDFS 技术,建立起秦皇岛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大数据平台。未来,通过建立基于此平台的大气业务应用系统,我们可以对秦皇岛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来源情况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这一应用模式的探索,也将为未来更广泛生态环境数据的综合性分析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平台所采用的地面监测数据包括: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情况、火电企业污染排放情况、钢铁冶炼企业污染排放情况、水泥企业污染排放情况等。
平台所采用的遥感气象数据主要是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发布的 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FNL)资料[3].我们不直接使用 FNL 的原始数据,而是采用经过 NOAA-Air ResourcesLaboratory(ARL)预处理模块转化后的数据。基于 FNL 资料,可以计算在某一时段内抵达秦皇岛地区的后向气流轨迹,从而有助于配合地面监测数据揭示秦皇岛地区大气污染的’可能来源。
纳入平台的地理信息数据主要有两类:(1)图形数据:此部分数据以矢量图形的形式存储于 HDFS 系统中。它们的来源主要是利用搜狗地图所提供的静态地图 API.(2)文本数据:此部分数据包括:a)监测污染源的位置数据;b)交通拥堵情况;c)气流轨迹数据:此类数据由 FNL 资料计算而得。各类文本数据都将构成独立的图层,利用搜狗地图提供的 API,标注于图形数据之上。
5 关键技术研究
各类数据会被存入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我们采用 Hadoop 分布式集群结构作为大数据平台的存储结构。我们使用 100 台 PC 级电脑构建起分布式数据存储集群,每个节点同时承担计算和存储的角色。各个数据节点中存放大气污染相关的大数据。元数据主节点则存放各类大数据在数据节点中的副本分布位置。元数据辅助节点承担与元数据主节点类似的任务,当元数据主节点宕机时,可以重新启动元数据主节点。元数据主节点上保存着访问 HDFS 文件系统的索引信息,它们主要来源于数据预处理过程中提取的元数据。对于修改元数据主节点信息的操作,事务日志中都会插入相应的记录。而数据索引到数据存储的映射,副本的位置及编号等信息,都存储在元数据主节点所在的本地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映射文件中。
对于大数据而言,要想实现数据的高效稳定的访问机制,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1)对数据分块存储并建立适宜的物理数据副本规模;(2)采用适宜的副本存放策略和数据读写策略[4].我们采取了搜集数据访问反馈信息的策略,利用统计学方法实现了副本规模的动态调整。而对于副本的存放策略,我们考虑将不同副本存放于不同机架的电脑上,以保证一个机架出现故障时不致丢失数据,并且还能在读数据时充分利用不同机架的带宽。数据的读取策略则采用从距离读请求节点最近的存储节点上读取数据。同时,我们将对数据加工的相关业务代码从加工请求所在的电脑发送至数据副本所在的电脑执行,尽可能不在电脑之间进行数据副本的传递,以提高写数据的效率。
6 结论
本文将大数据技术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之中,将秦皇岛地区的地面监测数据、遥感监测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整合在一起,建立起秦皇岛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大数据平台,使相关的业务应用有了一个统一的底层数据支持。未来,我们可以基于此平台建立大气污染数据分析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对秦皇岛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来源情况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永亮 , 俞海 .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方向 : 国际社会的观察和建议 [J]. 中国环境管理 ,20xx(01):43-47.
[2] 肖筱华 , 周栋 . 大数据技术及标准发展研究 [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xx(04):34-38.
[3] 赵恒 , 王体健 , 江飞 , 谢旻 . 利用后向轨迹模式研究 TRACE-P 期间香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J]. 热带气象学报 ,20xx,25(02):181-186.
[4] 宫婧 , 王文君 . 大数据存储中的容错关键技术综述 [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xx,34(04):20-25.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2篇
一、新疆环境问题的现状
1.沙尘暴发生频繁
沙尘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在黄沙漫天的天气出门需要很大的勇气,更要在出门前做好“全副武装”。新疆地处我国北疆,气候干燥情况可想而知,可是以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弱,砍掉了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把绿油油的小草铲除种上了庄稼,这就使水土分布不平衡,当然就容易使万恶的沙尘暴时有发生。如果继续肆意造田,这种情况还会时有发生的。
2.水土流失加剧
新疆多风少雨,所以,造成新疆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风蚀而非水蚀。那么新疆又为何如此多风呢?除了当地本身气候原因,更多的是缺少植被,空旷的土地没有植被的遮掩就像没有围栏的看护,狂风随意肆虐,又是一个黄沙漫天,更加直接地造成了新疆的水土流失。
3.草场退化现象严重
新疆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哥大”非草场问题莫属。其中,草地面积急剧减少、草场超载和退化现象又是重中之重,可是牛羊们却不知道主人的忧愁,一个劲儿地疯长,使草场超载率逐年增长,就使那可怜的小草儿越来越少。又由于新疆地区本身气候问题,使草畜矛盾不断升温,也使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更加严重。因此,草场退化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4.生物多样化减少
植被的减少就意味着动物的动物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土崩瓦解,有的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强,即使环境破坏还可以生存,可是有的却不行,它们不善于和大自然抗争,随着植被一起消失了,在新疆这个傲人的土地上再也看不到它们或凶悍或娇小的身影,这就意味着———生物种类的减少。
5.土地盐碱化严重
新疆面临的又一大环境问题就是土地盐碱化问题。土地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国家一些相关保护环境的规定,也不利于自身发展,成为新疆发展的一个重大阻力。虽然近些年状况稍有改善,但是离到达成功的彼岸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6.湖泊面积减少
新疆有众所周知的几大湖泊,如博斯腾湖、艾比湖、乌伦古湖和阿牙克库木湖,其中面积最大的湖泊为博斯科腾湖,面积达1013.22公顷,但是由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有不计其数的小湖泊已经消失,大大减少了新疆水量。水是重要资源,要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保护。
二、新疆环境的改善措施
1.植树造林
众所周知,环境改善与治理离不开植树造林。没错,植树造林,就是一个老掉牙却又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每年有植树节,还有环境保护志愿者自动自觉地种树,可是数量还是少得可怜,所以这就需要全员参与,多多种树,就把种树当作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花,等到夏天时花开了,不过我们的“花”需要多等几个夏天,等到儿子、孙子长大了,看着他们在树下追逐打闹,就知道当时的辛苦是有回报的,这些“花”种得值。
2.退耕还草
似乎又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真的有它的道理。牲畜吃什么?毫无疑问,草。可是草场都被破坏了,裸露出了黄黄的沙地,又是沙尘暴,可怜的动物是不是就没的吃了?所以,大家想想,我们吃粮食好还是吃肉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就让我们把土地让给弱者,还能看到青青草原,这似乎是件很完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3.建立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有利于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小动物和可怜的植物,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建立合适的自然保护区,让那些“迷路的孩子”重新找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熟悉的、喜欢的环境,它们知恩图报,即使不会用语言表达,也会用它们的行动告诉我们,它们是有意识的,知道我们的善良,感谢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就当作在院子里挂了一个鸟笼,没事的时候看着它们欢歌笑语,也不失为陶冶情操的好方法。看着眼前这生动的一切,有没有被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动?有没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4.改善水资源配置
新疆水资源缺乏,水分分配不均匀,不利于新疆农业环境的发展,要严格掌握“三大平衡”,即水量平衡、水土平衡、灌排平衡。“平衡”有利于所有环境的发展,也是大家一直追求的目标。达到真正的平衡有很大难度,这需要政府的大力协助,建设“平衡新城市”。解决了水资源问题似乎就看到了希望:草场、绿洲全部都尽在眼前,一切都那么真实。防沙、固沙问题也得到改善,草场干枯也有了效果,这让新疆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5.开展经济循环
经济是基础,有了经济的发展才有一切的发展。经济可以使资源再生,而“资源再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循环资源就是把资源重复利用,那么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就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尤其是源头的污染,只有把最大的危险控制在源头,“将萌芽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6.提高人民意识
“环保靠大家”,只有将每个人的行动加在一起才能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新疆是风景如画,大家要好好爱护。政府可以以画报、电视广告等形式呼吁大家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新疆是大家的,我们应该把它当作自己家的小院子,时常清洁保护,让它时刻有迷人的景色,那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汗水不会白费,我们会看到回报,那时就是我们歌唱“我爱家园,我爱新疆”的时候,我们共同期待。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4篇
1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城市工业垃圾污染农村环境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引起民众的关注,污染严重企业在城市失去了生存空间,继而逐渐转入农村。由于不具备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工业垃圾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往环境,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便成为一个个新的污染源,不断降低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此外,当前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部分村民为了快速改善生活状况,同意将未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工业垃圾运送到农村堆放,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2)农业资源紧缺,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各类生物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有限,随着近些年农村掠夺式的资源开发,耕地、草原、森林等资源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可利用农业资源日益紧缺。由于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行为,致使我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下降。
2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农业生产,危害农民身体健康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破坏严重,森林滥砍滥伐、草场过度放牧等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可利用土地不断减少,土地肥力和涵养不断降低,造成林木、粮食减产,畜牧业发展受阻,给农业带来巨大损失。水作为生命之源,是农业生产命脉,特别对北方农村来说,水资源原本匮乏,农业用水短缺,水体污染不但会引起农作物中毒,降低农产品质量甚至使之失去应有价值,还会造成水体生产能力下降、鱼虾绝迹,给渔业带来损失;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农村饮水问题,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2)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农村优势资源开发的障碍
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这些用来形容农村环境的词语,反映了人们对昔日农村生态环境的认同,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可以使农民生产出优质农产品,发展旅游业,为快节奏的城市民众提供休闲、餐饮娱乐场所,从而形成了农村独有的经济发展优势。然而,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农村失去了快速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3)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阻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农民要增加收入,就需要进行农业产业化生产,不断扩大农产品的产量和销路,增加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与生产环境息息相关,没有洁净的环境,就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因为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下,农作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并使这些污染物在农作物中聚集,并最终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影响人类食品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各国对农产品质量越来越重视,特别在国际贸易中,食品有害物质含量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由于我国农民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我国农产品因质量不高而被其他国家拒之门外,造成了农民经济损失,影响了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
分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农村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很大程度上源于农民科学知识水平低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欠缺,他们往往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近期经济收入的增长,例如,引进被城市环境淘汰的高污染企业,随意倾倒生活垃圾,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等等。要切实改变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减轻环境压力,就需要大力做好教育工作,通过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环境宣传活动,切实提升农村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广大群众和基层领导干部都能深刻认识到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让环境保护真正深入农村,使他们都能从自我做起,以绿色生活方式,营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改变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在农业经济方面,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实施,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如使用科学浇灌,提高灌溉效果和水资源利用率;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升农产品品质;科学养殖,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场,推广精量施肥技术,减少畜禽产品中可能的有害物残留,改变忽视品质单纯追求数量增长的现状,为公众提供安全、优质的绿色畜禽产品。以沼气利用为基础,实现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工业经济方面,合理制定乡镇企业发展规划,鼓励低污染企业的发展,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积极发展循环性生产工艺,促进乡镇企业走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力度
改善农村环境污染,恢复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这就需要相应资金的支持。为此,需要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财政支持力度,明确专项治理资金的转移支付和使用方式,提升环境治理效果;其次,积极吸引广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一方面,加大公众监督,对损害环境的行为进行处罚;另一方面,让群众从环境保护行为中得到利益,刺激公众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热情,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5篇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农业生态环境为视角,通过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寻保护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从而为我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1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1.1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严重
水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项资源。尽管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但我国的水资源仍然呈现出极度匮乏的状态,根据统计,我国人均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较为突出。此外,季节也是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夏季为雨水多发季节,冬季则相对干燥。
1.2耕地资源逐年递增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不够完善。在我国目前仍持续发展工业的情况下,我国的耕地用地区域呈现出明显的紧张态势。如果这种态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会进一步恶化,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
1.3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现阶段,影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工业。在进行工业生产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排出一定的废气、废水等,尤其是部分工业单位为了缩减成本,没有将废水、废气加以有效处理,即直接排放,导致我国农业资源的进一步恶化。在工业生产污染物的影响下,我国的农业土地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我国农业环境生态破坏。在这样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其产量和质量无法得以保障,其产品还有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此外,部分农户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土地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2解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2.1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相关职能单位需切实做好对社会企业的规范整治工作,做好临近农业区域的社会工厂检查工作,针对污染物超标、净化方式不合理的`企业,必须暂停作业,进行整改。同时,政府还需面向广大农户做好培训教育工作,帮助其合理、科学的进行生产作业,确保其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做到张弛有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人工原因造成的农业土地资源破坏,从而更好保护好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2.2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任何工作的有效、规范开展,都离不开其完善的体系建设,农业生产作业也不例外。所以,相关的区域政府职能单位,需要深入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监督体系。通过对范围内的农业区域进行划分和指导,驱动各农户以更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生产作业。同时,区域政府职能单位还需高度结合教育与农业生产,驱动更多的科研单位加大对农业生产研究,切实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出力量。只有衔接好教育工作,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知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2.3积极保护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核心和基础一环。所以,政府职能单位需要将保护耕地作为所有农业生态保护过程中的重点项目,深入分析我国的农业生产用地,明确其作用和价值,严禁社会单位将耕地用作其他用途。针对滥用我国耕地资源,非正常恰当使用农业用地的个人和单位,需要重拳出击,加以严肃惩治,才能确保我国的耕地资源切实使用在农业领域,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战略要求。
2.4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尽管我国针对水资源的使用
与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水资源的短缺仍然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制约。所以,我国必须不断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管理的监督工作,确保每一个社会企业单位在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都没有对我国水资源造成较大污染。同时,相关的职能单位还需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造成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原因,深度分析处理,力求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6篇
巨野河是山东省会济南东部郊区的一条主要河流,流域幅员辽阔,纵深巨大。巨野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保持济南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近来,笔者对巨野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初步考察,认为该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堪忧,卓有成效地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施巨野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一、狼猫山水库隐患亟待排除
巨野河,又名巨河水。源于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拔槊泉、饮马泉,流经彩石镇和孙村镇,入章丘市龙山镇,经杜张水库复又入历城区董家、唐王、遥墙镇,在鸭旺口注入小清河,全长48.5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 总人口 25.59万。全流域地处中纬度,为典型的暖温带季风区中的大陆性气候。据地方史志记载,历年旱灾多于涝灾,雨量有逐年减少趋势。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巨野河常年有水。鱼虾成群,岸柳成荫;流域地表浅层水位一般为20米左右,水井星罗棋布,满足粮棉、蔬菜、瓜果灌溉的需要,堪称鱼米之乡。
1960年,大跃进运动中,历城举全县之力,开始在巨野河上游修筑狼猫山水库;1966年,正式建成蓄水。水位186.65米,总库容 121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23万立方米,死库容17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坝,主坝长530米,最大坝高32.5米,顶宽7.5米,坝顶高程 192.5米。水库大坝为重力型土坝。由于时代的原因,修筑时清基不彻底,造成大坝漏水,虽经灌浆处理,漏水状况有所缓解,但未彻底排除。安全防洪标准只 100年一遇,标准偏低,筑坝质量差,综合考量,狼猫山水库是一座危质库。水库下游4公里处是济南经十东路,14公里处是胶济铁路和杜张水库,如果出现危情,后果不堪设想。1991年8月29日,水库大坝北部出现严重滑坡险情,危及国家交通命脉和中下游人民生民财产安全。经紧急抢修,方化险为夷,解除水患威胁。
近年来,狼猫山水库担负济南东部近郊生活供水任务,灌溉功能渐趋弱化。但是,筑坝质量差,危质水库隐患并未得到根治,仍然是悬在人们心头的达摩神剑。必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下大决心解决狼猫山水库的潜在隐患。
(一)中下游干旱缺水的现象亟待改变
狼猫山水库将巨野河拦腰截断以后,下游成为一条干河,鱼虾从此绝迹。与此同时,地表浅层水得不到有效补充,致使水位急剧下降。目前,巨野河流域地表浅层水位为35米左右,除界沟河一线得到章丘南部山区煤矿排水得以补充,抬头河一线特殊地理构造之外,全流域浅水井几近全部干涸。靠深水井灌溉,成本大幅攀升,水浇地面积大幅萎缩。
原本得天独厚的鱼米之乡,沦落为靠天吃饭的旱区。遇干旱年份,整个流域干旱缺水,人畜吃水困难。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巨野河的功能定位亟待明确
进入新世纪,巨野河流域成为城镇化建设的热土。20xx年,省城东部产业带建设全面启动;20xx年,孙村镇整建制划归济南高新区代管,孙村镇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济南高新区东部新区。在此带动之下,全流域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仅孙村一个镇已有10个村庄整建制拆迁,1.8万村民安置到巨野河西岸的’居民小区。
近10年来,英才学院、商职学院等数十家大专院校在流域落户。济南重汽、中车、北车等近百家大中型企业在流域落地达产。流域常住人口已达50 余万,成为人口密集聚集区。由于配套设施相对滞后,治污、排污系统尚未建立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巨野河遂成为排污河道。水库截留,巨野河无洪可排,唯有排污;河道无水,自然景观被污水所取代,巨野河中下游成为污水沟。这就是目前巨野河的实际功能。巨野河河道孙村段,污水横流。夏季蚊蝇滋生,臭气熏天,令人躲之唯恐不及。
污水对流域浅水井造成污染、导致卢家寨、杨家、抬头河等10余个村庄饮用水困难,不得不由高新区投入巨资建水厂,引水进村,以解燃眉之急。污水流进隶属于章丘市的杜张水库,导致水库鱼虾死亡,水库生态环境遭到残酷破坏,引起库区民众的严重不满,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综上所述,不论从狼猫山水库隐患必须尽早排除,还是从截流导致流域性干旱缺水的局面亟待改变,还是巨野河——污水沟的沦落进程应当尽快结束——分析,巨野河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巨野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途径
面对巨野河流域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决策者必须切切实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定壮士断臂的决心,采取断然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是破除狼猫山水库大坝,恢复众泉拱河、水清鱼美的自然生态。二是加大以污水治理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源头上解决巨野河河道污染问题。三是加大景观建设投入,进一步强化河道综合治理,在恢复巨野河排洪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其景观观赏功能,使之成为景观河。四是建设用水市场,有效保护和重新合理配置现有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量水发展,以供定需,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巨野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巨野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前济南东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必须科学决策,稳步推进,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卓有成效地进行。
(一)适时进行专家论证,从环境保护、城镇化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论证破除狼猫山水库大坝的可行性,论证破除大坝的方式、方法。
(二)发挥政治优势,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一盘棋思想,统筹兼顾,密切配合,团结治水,共同发展,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治理,关键在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要坚决在上中游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开荒,禁止牛羊上山,严格实行牛羊圈养。大力推进南部山区、河床沿岸、沿坡种草种树工程,营造绿色走廊,改善植被,恢复生态,恢复和保护好植被,有效地涵养水源。
(四)有计划地建立污水处理厂。对企事业单位排出的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建立严格的污水排放治理制度,对违规排放的企事业单位,要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无污水进入河道。
(五)通过灌区改造,加大节水工程的投入比重和力度,重点搞好渠系配套,渠道防渗,配备量水设施,计量收费,节约用水,把节约的水量用在下游农田保灌、生态用水、景观用水上,逐步增加科技对水利的保障作用。
(六)把巨野河河道治理列入高新区建设规划,在经费投入上占有相应的比例,保证巨野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巨野河一定会重新焕发青春活力,成为集排洪、灌溉、景观于一身的美丽河流;巨野河流域一定会成为省城东部的景观新区、花园式产业带,进一步成为投资热土,令人向往的地方。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7篇
[摘要]生态环境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加强林业建设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林业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要。本文从分析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入手,研究如何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期能为林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森林资源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满足,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日益增强。从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到我国推出植树造林的政策,环境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要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我国依然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采取科学的措施保护林业和生态环境。
1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差距[1]。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大,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森林资源的匮乏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对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
调查显示,与西方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森林面积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范围内仅达到了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0%左右,而且人均森林储存量仅是世界人均森林储存量的10%,这表明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较少,林业资源匮乏。但相关人员并没有掌握这一情况,不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制约着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2相关政策不健全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不够,未采取积极措施奖励积极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人员,也未采取强硬的措施处罚破坏环境的人员,导致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政策不健全,生态环境投资不到位,我国并未足够地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难以有效开展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使林业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一直屡禁不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必须增强民众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各级政府都应出具有实施力度的政策和策略真正地对林业进行保护。
1.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
尽管我国在草原植被保护、土地荒漠化防治,以及水土流失治理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仍然十分严峻。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不到位。因此,在看到显著成绩的同时,还应加快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由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一旦发现不认真执行任务的人,应采取措施严厉地惩罚。
2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
2.1树立科学的观念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灾减灾和美化环境等都是森林的功能[2]。作为生态系统的核心和主体,森林的覆盖层厚,占地空间大,具有其他动植物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如果没有森林,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人类应树立长远的发展观念,从全局考虑,完善局部,改善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森林资源。
2.2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全球气候的变暖,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应该如何保护林业,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从目前林业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来看,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因此,为让人们的保护意识得到加强,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应积极落实政策,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不断完善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机制。火山爆发、地陷、地裂、台风暴雨等自然现象的发生都是由地球及相应的自然力作用导致的。而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的发生,很多是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鱼类及微生物大量死亡则是由于污水污染了河流、湖泊和海洋;工厂的排气、排烟影响了大气层及气温,从而引发酸雨。这些人类活动都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为此,人类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置环境保护于不顾,应总结经验教训以使下一代拥有美丽、干净、纯净的生态环境[3]。
2.3多方面合作
我国针叶林大量增加,而天然林日益削减,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天然林的认识和了解不足,误以为天然林是自然生长物因此不需要计价,从而肆意砍伐天然林,且砍后用火清杂炼山,种上杉木等。目前,矿山开发、露天矿的开采混乱,征占林地现象严重,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种不良现象和错误行为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各部门应通力合作,避免毁坏林地。无论是开发还是建设,都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对于不按照要求执行任务的,必须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予以治理。
2.4转变经营机制
产业型和事业型是现代林业的两大类。产业型林业又被称为“商业林业”,适用于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林产品;而事业型林业被称为“公益林业”,主要用于产生生态效益。当前,保护和发展林业的社会力量不多,资金投入也较少,导致林业发展出现了资产、资金和资源不足的问题,阻碍了天然林的保护。为此,应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政策优势,通过政府的财政投入,加强林业保护与环境建设工作。各级政府应进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预算,引入先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林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5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所谓“科技兴林”策略,就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4]。节水和抗旱造林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鸟类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技术、林木良种丰产栽培技术等技术应得到相关部门的推广和应用。要想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林业,各级部门应采用先进的实用技术,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开展封山育林,促进天然林的迅速发展。同时,利用技术改造现有大量的针叶树低产林及老头林,对单一的林分结构进行改造,强度或适度间伐,以促进林业的更好发展。
3结语
林业的建设和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紧密相关,因此,应加强对林业的建设和保护来维持生态平衡,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人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执行力度。不能片面地为了经济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这是得不偿失的错误认识和短视的行为,不值得借鉴。人们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林业发展,让林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工作相互协调,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加强对林业的建设,健全林业建设保障制度,合理利用林业资源,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2]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xx.
[3]雍文诗.林业建设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xx.
[4]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8篇
随着我县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林产业已逐渐成为成为我县黄河沿岸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粗放开发、管理不善、监督不力等问题。因此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特色经济林优势,发展经济果品深加工企业,积极开发有地域特色优势的经济林支柱产业,才能实现我县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发展道路。
1、经济林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1.1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县经济的增长,城镇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中型水电站等建设使我县耕地面积日益锐减,农民大多数外出打工,农田撂荒问题严重,近几年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开始土地流转,开休闲风情园,争取项目成片地进行经济林栽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耕地浪费现象,发展经济林,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又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不能出门挣钱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经济林产业园进行打工挣钱,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1.2有利于改善局部生态环境
近几年我县利用公伯峡水电站、苏志电站、黄丰电站、积石峡水电站的水资源,修建南北干渠,开发上万亩的半干旱地区,好多地块栽植了核桃、花椒、沙棘等树种。有效地减轻了县城周边扬沙天气的袭扰。
1.3林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县于20xx年到20xx年主要在黄河沿岸的5个乡(镇)发展栽培经济林6.65万亩。其中栽植核桃5.7万亩。主要品种以辽核4号、香玲、中林等,结果面积1.62万亩,去年产量达360吨,产值达1100万元。花椒以循化“大红袍”品种为主,栽植面积0.75万亩。梨枣0.2万亩,苹果0.1万亩。经济林果品加工企业逐渐增多。例如我县中华核桃、振荣核桃等现已有技术通过产品的深加工既可以实现原料的增值,又可以提炼数以千计的饮料,还大量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2.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发展经济林具有盲目性
目前我县个别乡(镇)为了为发展经济林如:核桃、花椒等,没有进行统一合理规划和均衡发展,如:1990年以前我县苹果林产业省内非常有名,农民收入也很可观。1995-20xx年全县苹果产量高,但价格年年下降,加上果树老化和自然死亡等种种原因使70%的果树死了,部分树木被果农砍伐后更新别的树种,近几年又盲目发展核桃和花椒,也可能走历史的老路,最后出现产量多,价格低的现象。
2.2规划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够完善
个别乡镇在发展经济林时没有坚持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其结果往往导致产品的低产劣质。如:我县查汗都斯乡苏志村在引种核桃项目中,由于经验不足,栽植了未嫁接苗木600亩,而且密度过大,如今树身高大,透气性很差,至今已有12年,很少结果,大大挫伤了群众发展经济林的信心,对广大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查汗都斯乡赞中村的核桃、杏树等杂果林由于效益低,群众自愿成立合作社,商量后全部进行砍伐后又栽植了苹果树,从几十年前我县的苹果龙头产业村如今又走上了老路。
2.3经营管理粗放,破坏了生态环境
经济林栽培和发展过程中,一些群众因文化水平低,不愿意投入,根本不重视科学管护工作,如:施肥时利用氧化乐果、敌敌畏、辛硫磷等剧毒药剂,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链的破坏,修剪时凭自己的感觉修剪,树种结构调整中,往往不分品种好坏,见苗就栽,品种混杂。不少群众依然利用经济林和高杆作物套种,思想上只注重经济林的.种植,但在管理上放任自流,使得多数经济林缺肥缺水,严重影响了树木生长和果品质量,不仅难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3.经济林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1经济林发展应提前做好规划
林业部门要协助村委会做好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一定要因地制宜,在发展初期,做到连片与零星发展相结合,能连片的尽量连片,不能连片的只要是发展的并在二亩以上的,也应纳入规划,给予补助。不能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盲目发辰。要充分尊重农民愿意,在典型户和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村级统一规划,农民自愿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在此基础上,各村委会要培养一批经济林栽培大户,高标准建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适地适树进行栽植;以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3.2栽植经济林与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
在经济林建设中,科学选择优质经济林树苗。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与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树种,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栽植优质经济林苗木是建好产业园的基础,为了减少经济林产业风险,使农民尽快收益,应选择知名度高品质优良的品种搭配栽植。要栽地径在1.5厘米以上,株高1.2米以上的大苗,可以提前1-2年挂果,降低风险,增添农民种植经济林的信心。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又可防止水土流失,还有助于农户脱贫致富。
3.3营造有利于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3.3.1鼓励和扶持贫困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大力推广适宜本地栽植的经济林品种,加强引导和示范。如:组织乡、村主管领导和一把手到林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园等基地进行实地学习和观摩,必要时到省外进行学习观摩。为了经济林产业集中连片,形成规模,达到稳得住、可持续发展。县、乡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像退耕还林政策那样,每亩每年扶持300-500元用于农民生活,用一卡通直接补贴到农户,或者用于扶持农民在地里套种矮杆作物,连续扶持3-5年,确保村民不套种高杆作物又能生存,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解决农民吃饭问题,自发加强管护,五年达产达效。
3.3.2进一步走规模经营,突出特色,连片发展,科学管理的道路。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些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一个产业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问题的,经济林产业发展至少要五年以上,十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县、乡政府要成立由政府领导挂帅、林业、农业等单位或部门组成经济林产业发展办公室,从发展规划、苗木选购、合同签订等加强服务指导。坚持跟踪问效,督办到位,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服务到位,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同时做到换人不换牌子,换领导不换产业,持之以恒才能抓出实效。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9篇
环境和健康密不可分。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建设美丽宁夏重大部署,确立了实施生态优先重大战略,出台了《关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美丽宁夏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既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与方向,也提出了建设美丽宁夏的路线与途径,必将为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环境支撑和保障,也将有力地助推健康宁夏建设。为此,环境保护厅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城乡”专项行动,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破解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坚持一个核心,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切实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环保工作的核心任务,严守生态环保底线,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提高;黄河干流6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其中Ⅱ类优水质达到60%以上;黄河支流泾河和清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Ⅲ类,其他支流出境断面达到Ⅳ类以上水质;土壤环境始终保持清洁水平,切实保护好宁夏良好生态环境的靓丽名片。
把握两个关键,全力保障环境安全。一是严格环境监管,防范环境风险。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实行铁腕治污,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工作严查、后果严惩,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从严落实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切实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环境监管,严厉打击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营造依法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环境教育,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紧紧围绕全区环境保护重点与难点,紧扣热点问题,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切实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认真贯彻《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等活动,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环保意识。
打好三大战役,着力建设美丽宁夏。一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防治煤尘、烟尘、扬尘、汽尘污染为重点,通过建立“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实施主要污染物协同控制,重点污染源综合治理,严控污染物新增量,切实抓好五市建成区、宁东基地等工业园区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二是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完善城镇和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设施为重点,全面加强黄河干流、支流、重点排水沟和主要湖泊湿地污染防治,切实强化水源地保护,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全力保障黄河母亲河水环境安全。三是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等重要敏感区的土壤监测,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防综控,切实保护好土壤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遵循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原则,以“区域防控、科学管理、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强污染防治,强化规范处置与科学管理,促进部门和企业联动,提高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水平。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10篇
摘要:随着当前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不断加深,在当前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在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进行探讨,希望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加强林业的产业化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生态文明
伴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也让国民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但是,在当前社会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因为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屡屡发生。譬如说地震、雾霾、山体滑坡、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这些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着巨大的关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各国都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到了首要问题。在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除了出台了相关措施条例避免生态环境被人恶意破坏以外,也开始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的结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提高林业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在保障林业生态资源可再生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目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巨大帮助。当然,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还需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这样一来才能确保林业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
1加强天然林保护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工作来说,首先要做到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从目前我国林业的实际工作状况来看,由于认识上的缺陷,导致在当前天然林的保护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导致我国天然林面积日益减少,严重影响了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目前矿山的开发,特别是露天矿的开采,不仅会对天然林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也会导致当地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相关部门,在进行开发建设的时候都要积极开展对天然林的保护,避免天然林再次遭到破坏,同时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天然林要进行及时的恢复,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国民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生活环境。
2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来说,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是格外重要的。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确保人类正常生活与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可以说,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而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当中,对森林的保护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森林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同时森林本身也具有防风固沙、净化大气、含蓄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多种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帮助。除此之外,在森林之中,还有许多动植物在生长和成长,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要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要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森林资源。这样以来,才能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利用森林中的生态资源,进行产业化的发展,无论是木材以及其他动植物的.利用,还是创建林业生态旅游产业,都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实现林业生态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3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工作来说,生态空间的规划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一定要强化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注重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征和需求,按照这些要求去拟定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譬如说,国土生态空间就可以分为荒漠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等。
4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体系
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在当前我国天然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才能更好的保护天然林,从而让天然林在生态环境中发挥作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就必须要重视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当然,在建设生态修复工程之前,必须要对林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分析,以此有针对性的制定生态修复计划。这样才能确保生态修复工程真正发挥作用,以此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帮助。
5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构架生态文明工作来说,除了要加强每一个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外,同时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构建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实施,并且对每一项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工程所使用的资金和资源真正落实到位,这样以来才能更好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除此之外,由于林区处于相对偏远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都不甚理想,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没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工作的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生态产业金融以及税收扶持政策,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6维护生态安全的法制体系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拥有丰富的林地以及湿地资源,同时也具有较大范围的可治理沙地。这些资源既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林地、湿地还是沙地,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破坏现象,要想彻底根治还需要长时间的治理,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是不可逆装的破坏。因此,为了更好的治理生态环境,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林业的行政执法体系,这样才能避免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
7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
要想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那么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还是自然保护区,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文化馆、科技馆以及其他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普及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根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而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帮助,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
8结论
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建设来说,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良好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提高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建设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注重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以及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提供巨大帮助,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房成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J].吉林蔬菜,2014(8):59-60.
[2]巩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法变革[J].东吴法学,2013.
[3]李丹.林业生态建设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4]周春江,胡新静,李晶.现代林业营林建设[J].北京农业,2013(36).
[5]李树森.现代林业营林建设中存在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4(14):462.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11篇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伴随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上至国家,下至县乡都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国家或是地区发展研究的基本内容。任何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都必须遵守环境优先的原则,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一、栾川县经济发展优势
(一)矿藏资源富集
栾川县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汽矿产4大类50余种。是中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核心区域钼铅锌重要矿产地,是文明遐迩的“中国钼都”矿业给栾川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2011年以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矿业占到70%-80%。
(二)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融奇山、秀水、险峰、峡谷、飞瀑、幽林、翠竹、溶洞、为一体,拥有老君山、鸡冠洞、2个国家AAAAA级及养子沟、重渡沟、抱犊寨、龙峪湾、4个AAAA景区,是中原地区著名的生态旅游热线和“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的小城”、“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17个“中国旅游强县”之一、全乡林地面积达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6%,空气清新怡人,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到每立方厘米30000个,有中原肺叶之称。
二、栾川县生态环境现状
伴随着高额的经济收入,栾川县滥开滥采现象非常严重。1988年,全县钼选厂总数发展到5087个,大小矿洞120个,乱采滥挖钼矿石1086吨。由于大多是老百姓小规模选矿,为追求高额利润,污水到处排放,回收率低,这种现象造成了栾川遍地黄金的虚假经济模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988-2012年24年间,栾川县共进行大规模整治20余次,填埋氮化池170个,累计封停矿口近2000个,取缔小选厂小碾子3000多个。在之后这几年,各乡镇每年都要对废弃矿口进行摸查,以免死灰复燃。2017年2月由于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尾矿库6号溢流井发生坍塌,造成大量尾矿砂和淤泥流入伊河,沿途各乡镇为清理淤泥,历时3个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仅仅栾川乡一个乡镇清淤投入300余万元。2017-2018年,栾川乡在环境整治方面封停散乱污企业48家,对辖区内的商户煤改电250家,投入资金20万元。
三、栾川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因小失大
近几年,有关环境保护是不是遏制了经济的发展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认为封停矿口、拆除小企业会对老百姓的经济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大环境整治对经济增长确实有很明显的影响。但深层次分析可知,环境保护影响的通常是粗放、低端、小规模的经济活动领域,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从长远来看,通过环境保护,消除不良竞争可以对宏观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优化、保护作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才能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栾川县前几年大规模粗放型管理给当地人居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就是最好的例子,并且在持续的二十几年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整治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通过整治,栾川县这几年变化非常大,2018年元月,栾川县4家民营企业进入市高新技术培育库,不仅可以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还可享受省市财政一次性奖励,对当地财政收入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
(二)栾川山区较差的环境承载力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有较大影响
栾川多是山区,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总体来说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由于乱采乱伐造成化学性污染严重,重金属对土壤产生严重的污染。环境承载能力强弱,对一个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承载力差的,会带来不利局面。栾川大部都属于山区,物质基础先天脆弱。发展经济往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要发展经济离不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自然条件薄弱,自然导致经济总量不高,为了提高经济总量,就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地方政策也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栾川县近几年来在环境方面引导的多,而真正形成政策的少,引导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坚持“靶向治疗法”。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往往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现象,在整治了污染产业的同时,健康产业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造成经济下滑,影响治理污染的信心和决心,所以在治理环境时必须树立靶向治疗的理念,给健康产业留出更多发展空间。第二,坚持奖惩相结合,通过奖惩措施引导生产要素投入,让绿色产业、健康产业得到发展。例如对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这些税收收入可以用来补偿绿色产业,让绿色产业有钱可赚,这样在惩罚了污染企业的同时,发展了绿色产业,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发展。第三,提升环境治理层次,中央和地方联动,尤其是中央层次要加大投入,要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资金积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响应公众提升环境质量的需求,引导各利益相关方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四)较为陈旧的观念
栾川处于山区,“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有些人是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思想解放不够,依赖性较强,创新意识缺乏,对新思想、新理念的接受和理解还存在不足,总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难以避免,总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对立状态。
(五)产业结构基础薄弱
这些数据反映了栾川产业结构单一,矿业依赖性强,而矿产这几年都不太景气,很多原来矿上就业的都处于失业状态。工业基础也很薄弱工业基本就是机械制造、建材加工、农产品初级加工,属于低端工业,毛利率低,竞争力弱。农业主要依赖种植业和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较低。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等不发达。现在栾川县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该产业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栾川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策
(一)市场和政府双管齐下,有力制止
资源乱采现象,保障矿产业稳定发展。这些年,栾川县矿产资源乱采现象比较严重,既浪费了大量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污染问题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往往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不采取任何污染治理的措施,从而进入破坏环境的纳什均衡状态。经济的外部性造成了污染的产生,我们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控,采取激励手段来治理、消减污染价格手段,把污染问题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阶层的经济活动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制度建设加以实施: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态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来控制污染可以给污染者提供减少污染的经济激励,促使其寻求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清除其排放物,同时也可以防止污染者把其生产成本(污染成本)转嫁给他人,降低了过度生产的激励。第二,实施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栾川控制环境污染的根本思路。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合理的排污缴费政策、配套法规和标准。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企业的排污、城乡居民的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的排放不采取收费政策,企业和个人都存在搭便车现象,经济的外部性不能正确反映出来,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
(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
优化产业结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投入少、产出多、消耗低、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第二产业中重工业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限制发展采取关、挺、并、转的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保护生态环境。其次,治理第一产业中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源于农药、化肥,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及利用率。同时,要转变农民观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施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控制面源污染,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改造
针对金属污染、垃圾污染,选择科学的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垃圾处理技术。各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科学的处理方式。生活垃圾的治理也应坚持因地制宜、与当地经济条件相结合的原则,对已有的处理场加强技术改造,以便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怀政.生态经济学变迁及其理论演进评述.江汉论坛,2007年第2期
[2]李涛、范例.赫尔曼戴利及其生态经济理论评述.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6卷,第2期
[3]李琳,朱金山等.1995-2006年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析论.安顺学院学报,2008.12.第10卷.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12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尤其是秦岭南麓陕南地区的森林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秦岭山区尤其是秦岭南麓陕南地区森林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1秦岭南麓林业生态环境状况
秦岭南麓的陕南地区约有96%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4%属于黄河流域,境内森林覆盖率55.55%,森林以天然林为主,天然林面积约占全区域面积的45.1%,森林覆盖率居陕西省之首。但是,秦岭南麓森林生态环境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水土流失严重
陕南地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要,部分区域滑坡塌方等侵蚀严重。地质状况复杂,山势陡峭,岩石褶皱强烈。暴雨频繁、盲目开荒、徒坡耕种和露天开矿等,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1.2森林面积减少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连续采伐和毁林开荒,秦岭山地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大约还有2.47104hm2,较解放初期减少12.3104hm2,森林覆盖率由64%下降到45.6%。
1.3地质灾害频发
由于陕南地区气候环境、地形状况复杂,加上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滑坡、洪灾、崩塌及岩溶等地质灾害频发。
1.4传统生活方式影响
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陕南地区大量人口长期依山而居、靠山吃山,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而陕南地区又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的生态保护功能区,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养护山水、治理生态的任务。1.5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不高森林环境污染治理的理念和水平相对滞后,加之陕南地区经济社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经济突破发展中势必会对森林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2陕南地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2.1增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人类正常生活与生存的重要条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因为森林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森林本身也具有防风固沙、净化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等多种作用;森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打击破坏森林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除了要增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外,政府要出台相关具有法律效应的政策,加强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确保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构建工作规范实施。
2.2开展综合性的生态环境治理
相关部门要对陕南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在交通基础设建设、矿山开采、景区开发、移民搬迁、林木采伐和退耕还林等各个方面,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遏制并坚决打击违法采伐林木、露天开矿、毁林开荒行为,才能更好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2.3进一步加强陕南天然林保护
天然林具有十分珍贵的木材资源与动植物资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不仅对于保护珍贵木材及动植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发挥森林长远而持久的生态效益、经济社会效益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同样意义重大。为此,相关部门要采取果断措施,切实保护好天然林资源,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陕南地区天然林面积约占全区域面积的45.1%,为陕西之首。直面秦岭南麓天然林现状,当地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必须要保护好这片绿色宝库。当地政府应与公安、农业等部门开展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天然林区进行矿山露天开采、违法垦荒种地、乱采乱挖等行为,严防水土流失,避免天然林再次遭到破坏。同时,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天然林要及时进行生态修复,让天然林在生态环境中发挥其作用。
2.4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植树造林能够增加森林面积,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当地政府应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植树造林,扩大林区面积和山林资源,提高增加森林覆盖率,发挥森林绿化美化家园的作用。
2.5大力实施人退林进、人退水清工程
陕南地区的“退林进人退水清”工程,为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提供了样板和宝贵的经验。据《陕西日报》在2016年12月的1篇报道:经过5年多的生态移民搬迁,陕西省陕南地区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年均治理水土流失2400km2、植树造林8.4万公顷,植被覆盖率比5年前提高了4.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陕南3市共投入资金651.6亿元,累计完成移民搬迁35.8万户126万人,其中,生态搬迁3.75万户13万人,使陕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实现了人退林进,年均治理水土流失2400km2、植树造林8.4万公顷,植被覆盖率比5年前提高了4.5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57.8%,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恢复明显加快。人退水清,通过移民搬迁工程,以及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改变了农村面源污染不易控制的局面;节约用地,累计完成宅基地腾退面积0.2万公顷。同时,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有效促进了群众脱贫致富,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实现“退林进人退水清”,无疑为森林生态建设提供了难得经验和路径,值得推广。
2.6培育森林生态文化综合体系
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培育生态文化综合体系是1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建设和开发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在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大力发展。与此同时,有条件的应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森林生态馆、森林博物馆以及其他相关的生态文化设施,以加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普及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从而使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种根植于人们心中的文化现象,为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明提供文化支撑。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13篇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工业化的进程迅速提升,乡镇工业园区不断涌现,招商引资、集团化扩展、民营企业、私营经济等不同经济实体的落户,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起到议事日程,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项措施落实十分必要。针对仪征市实际,近期开展了农业污染防治工作的技术集成路径的调研探讨活动。
1基本概况
仪征市地处宁、镇、扬几何三角中心,宁启铁路、江六高速、宁通高速、沿江高等级公路、扬州文昌公路西延,333省道、长江黄金水道等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改革开放以来,仪征经济突飞猛进,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亿元,区域经济形成了沿江经济开发区、汽车工业园区、化学工业园、船船制造工业园等一大批经济实体正在蓬勃发展,上海大众30万辆整车项目建成投产,城乡居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全市拥有耕地面积75多万亩,人口60多万,粮食产量31万多吨,年产秸秆30万吨左右;新建规模养殖场46家,年产生畜禽粪便17.62万吨,年生猪出栏量4万头。随着工矿企业的数量增多、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带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逐渐加大。一是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农业种植不够重视,农田有机肥料缺乏,水稻、小麦种植大部分施用化肥,加之农田植物发病率时有发生,病虫害危害加大,如水稻生长从秧苗到收割,要治病虫2-3次,有的田块病虫害防治5次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降低。二是养殖场规模加大。发展规模化养殖,养鸡、养鸭、养鹅、养猪等规模新增量逐渐加大,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养殖带来粪水较多,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三是农业废弃物逐年增多。目前,农业废弃物主要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等三大类,而农作物秸秆难以处置,主要是夏季麦秸秆由于收割时间紧、赶季节、忙插秧,秸秆难以收集,出现少数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大量秸秆切割粉碎还田。秋季稻秸秆面积大、收集时间长,也容易就地焚烧,或者放置沟渠,造成水体污染,大部分被用于切割粉碎还田。四是少数工矿企业排污不达标。有些工矿企业只重视生产,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的治理,乱排乱放,可能造成农产品产地土壤不同程度污染。
2主要措施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采取的必然措施,是一种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是矛盾的统一体。针对上述情况,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考核机制。
2.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由农业植保部门总负责,制定年初规划目标,在农业种植方面采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广泛动员农户农田种植多施用有机肥料、复合肥,少施用化肥,控制在用肥量的30%以下。少使用农药,使用一些农作物残留量少、对人体健康无妨碍的环保类生物农药,特别提出水稻生长全过程使用农药不得超过3次。
2.2规模畜禽场推行环保养殖。
针对规模养殖场,特别是饲养生猪,从源头抓起。一是抓好环保准入。在新建养殖场时,就实行环境评价机制,对养殖规模、地址、可能影响周边环境等进行环境评估,做好环评工作,只有通过环境综合评估,才能有新建养殖场的可能。二是抓好治理工程。新建养殖场必须配套与养殖场规模相适应的种植土地来吸纳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建设废弃物沼气治理工程、干清堆积场,畜禽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后,才能进入农田、生态园作为肥料。三是抓好后续管理。新建养殖场需要配套相应的种植面积,吸纳治理过的养殖废弃物如:沼液、沼渣。或与养殖场周边农户、蔬菜种植园区、花木场、茶叶园等单位,签订用肥合同,养殖场还需登记肥料运输销售量的`记录。四是抓好农业减排。按照上级文件规定认真抓好养殖场减排工作。首先,签订减排合同。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减排量,主动深入到规模养殖场,调查养殖规模,年存栏、出栏,废弃物处置采取措施,和养殖场主要负责人签订减排合同,明确提出养殖场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减排工作。其次,督查减排措施。养殖场建立雨污分流系统,污水进入厌氧发酵池处理;畜禽干清粪搭棚收集堆放场,及时清运销售。再次,深入田头调研。按照养殖场提供的养殖废弃物销售渠道,及时走访农户、生态园,深入到田间地头,进一步核实畜禽粪便使用量,吸纳土地量,了解使用养殖场肥料后农作物的长势情况、病虫害抑制以及增产结果。
2.3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增加效益。
仪征市水稻种植面积38.5万亩,产生秸秆21.175万吨,小麦种植面积28.4万亩,产生秸秆9.94万吨。全年秸秆产生量31.1175万吨。面对农业生产大量的秸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一是环保部门负责秸秆禁烧工作。市里成立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实行任务承包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环保部门每年稻麦收割季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工作,和乡镇签订秸秆禁烧目标责任状,实行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在乡村拉宣传横幅,刷写宣传标语,开动循环宣传车,鼓励中小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等项秸秆禁烧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秸秆禁烧好处。二是农业部门负责秸秆综合利用。统一思想,秸秆禁烧工作重点要坚持“以堵为疏”的原则,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做文章求突破,市农委突出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基础工作。一抓机械化插秧。抓好秸秆还田机械化插秧,明确乡镇每年购买插秧机数量,督查商品秧培育数量,满足机械插秧需求,列入农业考核指标,重点督查,提倡“百、千、万”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二抓秸秆机械化还田。每年收割季节组织秸秆禁烧小分队,日夜巡视。全力打造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力度,凡是在仪征区域稻麦收割机械必须安装秸秆切碎装置,边收割边将秸秆切碎,留高茬控制在15公分左右。据不完全统计秸秆机械化还田量70-80%以上。年初制定秸秆机械化面积,按照还田面积实行一定经济补助。三抓农田深翻。要求农机手购买100马力以上大型机械,农田作业深耕挖耕,尽可能将秸秆进行深埋,达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推进秸秆多种形式利用措施。大力推进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创造经济价值。①秸秆固化。积极发展秸秆固化技术,在扬州鼎盛炭业、扬州金鼎秸秆固化等地,利用固化机械加工成型燃料棒,年收集加工消耗秸秆3000多吨,其中扬州鼎盛炭业生产的秸秆成型燃料棒还远销德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发达国家,用于家庭壁炉取暖,为国家创造了外汇。②食用菌基料。结合我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利用秸秆作基料培植食用菌,在月塘镇天润吴记高效农业生态园、刘集镇君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新城镇三茅翔飞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地大力推进秸秆基料,年消耗秸秆约3000吨左右,近两年月塘镇金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结合做康能公司冬虫夏草生产的基料试验,生产的食用菌基料远销上海、苏州以及本地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基地碧阳菌业。③秸秆饲料化。秸秆含有大量的粗纤维物质,粉碎后和玉米、豆粕混合作为生猪饲料,营养丰富,促进生猪生长,改变生猪肉质。在扬州市港湾养殖场生猪养殖中,每天每头生猪消耗秸秆加工的饲料2-3公斤,生猪肯吃肯睡肯长肉,生猪养殖综合效益提高10%以上。④秸秆能源化。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星级庄台打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全市已经新建集中小区48处,集中居住人口3.5万人,占农村人口10%,新型农民集中小区的涌现,开展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提供清洁能源十分必要,改变传统用能习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⑤秸秆收集的方法。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是秸秆难以收集,人工费用高,机械化作业不适用。发展经纪人队伍,秸秆利用主体,将秸秆收集事宜,交有1个或几个人负责,这些人员,组织拖拉机运输队伍,动员10-30人,到农户或种粮大户地头,打捆,有的用草绳,有的用无纺布边角料布条,每人每天打捆150-160个,重量在15斤左右,农田在2亩地,一般工作时间早晨8:00到晚上6:00,轮留做饭,大约一小时,同时负责搬运上拖拉机,每个平均价格0.8元,拖拉机运输每次运费20元,但是柴油费用由秸秆收集主体负担。同时,拖拉机采用自动卸货装置,拖拉机手负责把草堆积好。拖拉机运输秸秆重量在0.8-1.0吨左右。收集秸秆每吨260元左右,但是有一点,现在秸秆提倡机械化全量还田,每个村要利用片长负责的生产队,再通过生产队队长向各家各户宣传秸秆有人收集,在收割季节不要切割秸秆。秋季要收集秸秆大约35-40天,收入每人每天200元,总收入在7000-8000元。四是扎实推进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调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工矿企业、一般农区等重金属污染防治调查工作,①研究部署。传达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调查方案,讲解表格填写注意事项,实际调查技术路线与操作步骤等,明确时间节点,工作做细做实,数字填写有根有据。②狠抓落实。组织人员深入基层乡镇对重点区域重点把关,指导调查,做到数据填报正确、坐标定位准确无误,按照要求拍摄采样照片,注明时间、地点。③查阅资料。根据省市要求,确保数字提供准确性、完整性,先后走访市农委、市统计局、市国土局等相关单位科室,翻阅资料,全面掌握仪征国土面积、粮食生产、耕地面积、产业布局、区域经济等相关指标,作为调查依据。
3体会和认识
我们始终认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经济是矛盾的统一体,相辅相成,决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保持经济增长,在今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要抓好“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宣传,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要广泛宣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是造福子孙后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伟业。建设养殖、生产企业必须提供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价报告和建立“三同时制度”,要做到养殖场蓬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时刻不忘,真正做到生产发展、环境保护两个不误。二是强化联动,形成协调一致的氛围。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保护环境的意识才能增强。在以后的农业减排、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项工作中,农委、发改、国土,统计、环保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及早谋划、相互配合,按照各自职责,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强化培训,形成技术支撑的氛围。要加大培训力度,举办相应技术培训班、业务辅导班,将环保知识、农业减排知识、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纳入培训范围,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支撑力度,在项目落户的同时要做好前期调研,从源头抓起,对环境有危害的,即使经济附加值再高也不能建设。要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有效解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工作经费。
4对策和思考
新的时期,围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减排、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项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神圣使命,我们要增强顺应新常态的新要求,引起高度重视,增强克难攻坚的责任意识,抓牢抓实。
4.1加强领导,突出宣传,营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各级领导要大力宣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全面动员社会参与,公众支持,编印宣传小册子,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处,利用墙报横幅、宣传车、报刊、新闻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宣传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2加强引领,制定标准,科学编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标。
建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示范点,树立典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设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明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减排、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农业废弃物治理排放等各项指标。各地按照标准执行,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用于指导各行业开展防治工作。
4.3加强管理,突出重点,狠抓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组织实施。
要统筹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利益关系,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来思考,要加强重点区域、关键部位的环境保护的检测和监测,发挥行政调控职能作用。参与重大项目落户的前期调研,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要适时做好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4.4加大投入,突出质量,顺利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本着先治理后生产的原则,如:畜禽养殖场,在发展养殖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治理养殖环境,要增强治污投入,建造科学治污工程,落实减排措施。要提高治污工程质量,对国家投资新建的项目严格执行“四项制度”即工程管理法人制、项目建设招投标制、建设内容合同制、建设工程监理制等,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公开、公正、公平,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常态化、处理效果高效化。
4.5加大创新,突出效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增强创新意识,紧跟时代脉搏,增大科技含量,注重管理效果。一是坚持学习。要组织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做到走出去、学回来、用起来,把先进的技术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信心和决心。二是坚持创新。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联合科研单位,运用科技成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含量。三是坚持效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是关系到农村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所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抓紧抓好。抓好工程项目运行管理效果十分必要,要建立岗位责任制,签订任务合同,明确职责;建立目标考核制,实行绩效挂钩,和利益相结合;建立奖惩制度,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减排工作不力、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完善等相关工作,必须限令整改,不达标准坚决停产、关闭。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14篇
人们可以长久的生存下来,依靠的就是农业。只有农业能够得到好的发展,国家才能保证更加稳定的粮食储备。另外,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需要农业的发展程度来进行衡量的。想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无法不对农业生态保护进行关注,我们需要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结构进行科学的调节,实现农业可持续进步。因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最关键的问题,所以,只有对农业生态环境不断的改善,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目标。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
1.1农业生产结构不科学
农产品种类非常单一。农业区域的重点目标就是保证全国所有地区所需要的农作物的使用用度,当中还要包含喂养牲畜禽类等的粮食用量;而且我国还有很大面积不合理开发使用的山地以及草原。高速发展的农业范围以及农业机械水平的快速发展,就直接给地下水开采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前,用水量已经超过了标准量,最终造成土地表面出现沙化情况,将盐碱地面积增长了。尤其是还在城市旁边建立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只会直接增加用水量,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1.2农业自然灾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们过度的对森林滥砍滥伐、荒地开垦,直接造成了地表植被严重受到损害的情形,扩大了出现自然灾害的几率。极有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灾害,土壤当中微量元素的大量流失,让土壤养分流失,大地变得更加无养分。还可能出现土地沙漠化,让耕地开始被吞没,可耕种土地面积逐渐减少。还会出现全球变暖情况,直接造成旱灾或者洪水泛滥情况。一旦不关心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变,农业受灾范围就会逐渐增大。
2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工作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促使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不仅仅具备生态功效,同时能够行之有效的将人们的实际生活品质提升,确保人们的食品安全。想要更好的将生态农业环境改变,就要确保人们群众有非常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刻到人们群众心中,让群众思想觉悟提高,增强群众法制概念,同时是增大环境保护宣传最根本的目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从最根本的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着手,彻底的解决这些污染源,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垃圾的出现几率,这些方法,都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增强了保护农业生态保护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2.2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需要对农业可耕土地面积进行合理使用和开发。国家有关部门要对可耕地进行科学的划分范围和种类,对农业使用土地积极的开展保护措施,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内部使用的耕地面积严格掌控,提升土地农业耕地资源的使用率。要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例如:我国的贵州因为不合理使用肥料造成土壤出现了酸化板结的情况,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同时将不合理使用肥料改善同时使用有机肥料,能够将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发挥不可估量的效果。
2.3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发展农业要关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工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使用有效方法进行治理。因此,就需要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备,确保农业进步。保证农业和我国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水平共进步。农业生态环境的快速进步的首要环节就是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备,通过将基础设备健全来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2.4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我国政府开始颁布了一些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可是跟随者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改变完善有关的法律规范已经势在必行。因此,国家要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健全的重要程度,有关单位要保证做好立法工作,提供了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2.5将技术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最佳状态
农业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当中要使用监测和普查技术,能够更好的将环境质量改善,同时将已经成熟的生物技术以及各种有关技术进行推广使用,将农药、化肥等农业资源合理使用效率提高,降低因为这些导致环境受到损害的几率。加上,推广农业技术管理系统,不断对农业技术管理改善,将综合防治技术建立起来,利用实践经验,科学合理的对使用结果进行技术的选择,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技术。
2.6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作用
每层政府和领导阶层需要加强生态保护观念,才可以确保农业可持续进步,利用有关会议的展开和有关规章制度的确定,构成健全的法律系统,同时要农业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健全的法律系统当中的规范制度进行,将财务人员的自身素养提高,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总而言之,人类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充分的了解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性,同时农业生态环境的进步能够带给经济快速发展积极效果。只有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才能保证农业可以持续发展下去,在比较牢固的生态环境当中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基础设备利用、使用科学技术等来帮助农业可持续进步,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发展能够共同进步,保证我国总体经济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新宇.浅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J].化工管理,20xx,11:254.
[2]宋洪远,金书秦,张灿强.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5:33-41.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 第15篇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将针对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从政府决策、环境监督管理、社会公众服务等多个方面对我国的环境信息技术体系进行考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经济变革的时代,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监管的能力,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调节各方资源,能为环保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态平衡,建设美丽家园。
1 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扩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简称IT。具体而言,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提取信息的一种方法,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之间的传递和共享,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重大问题,使用信息化的方式能对治理污染的方式进行创新化发展,与此同时能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在结合不同类型污染物特点的情况下提出有效可行的治理方案,是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技术。此外,该技术的应用能够优化环境保护监管系统的功能,从多方面进行调控。其次,我国出台的《环境保护法》中,提出了建设环境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这对环境的实时监控、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有推动作用。
2 我国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现阶段我国环境信息技术在信息统筹功能、污染源的监控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环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将为“数字环保”的进程提供便利条件。我国环境信息化在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建立了相关的业务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随着我国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深入,在天空地一体化的过程中已经建立了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即该技术能针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识别,对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提供信息基础。具体而言,该系统能够对河流湖泊中的水质、大气污染程度进行检测,有效地提高了信息收集的力度和准确性,为环保作业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源。与此同时,我国发射了环保方面的卫星系统,能够全方位地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通过遥感技术对环境信息进行采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在环境管理上也有了新的变化。因此,我国环保部门建立了环境信息统计系统、排污申报登记系统、卫星遥感应用系统、排污收费系统、核与辐射系统等。这些新系统的建立为环保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我国完善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政府性网站,积极和社会公众以及环保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建立了全面的网络系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在民众的监督下发挥政府职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监督工作。
3 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治理违法排污企业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很多重污染企业依旧没有按照国家环保部门的标准改造技术,因此环境保护在监管上仍要面对监管对象散布广泛、难以控制的局面。执法人员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工作量大且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使环境保护工作出现了停滞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环境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1 提高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我国政府在环保事业上的整顿力度逐渐加大,安装监控设备的重工业企业越来越多。减少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针对辐射源进行监管,并在重点的饮用水水源和流域加强水质监控站的建立,能够实现环境预警系统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应该针对有害物体进行监控,尤其是在防霾工程上做好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努力提高空气质量。因此,提高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范围,有利于优化环境监控体系。
3.2 提高网络通讯技术的效率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的环境问题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需要多个部门进行沟通与配合。此外,环境污染问题常常需要快速、准确地收集现场情况,在远程指导下减少危害的程度,缩小污染范围。这就需要我们提高网络通讯技术的效率,帮助指挥中心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随着我国网络通信覆盖率的提升,卫星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对污染现场提取数据和信息传输的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对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通讯技术的传播具有现实意义。
3.3 建立统一的环境违法处罚信息管理平台
建立环境违法处罚信息管理平台,能够有效地遏制违法行为。在社会监督的基础上,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通过举报制度能够对污染企业进行行为上的约束。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提高其社会责任感。而违法处罚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发挥上下联动的效果,有利于协助环保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4 结束语
环境保护问题是发展性问题,提高对环境资源的监测预警能力,建立电子政务,优化管理技术和手段,能够对环境保护起到关键性作用,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通过卫星技术,实现对数据分析和污染排放源的位置监测,建立水资源、空气资源的预警模型,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打好坚实的基础。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和估计,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1. 《环境保护:为未来守护绿色家园》
2. 《探索环境保护的多重路径与策略》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纽带》
4. 《解析环境保护对生态平衡的关键作用》
5. 《环境保护:应对全球挑战的必要举措》
6. 《从绿色视角看环境保护的意义与实践》
7. 《环境保护与人类福祉的紧密关联》
8. 《探究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平衡之道》
9. 《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分析》
10. 《绿色行动:推动环境保护的有力手段》
11. 《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的协同发展》
12. 《论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关系》
13. 《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14. 《浅议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性的关系》
15. 《环境保护:构建美好生态环境的基石》
16. 《解析环境保护与能源转型的紧密联系》
17. 《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
18. 《探索环境保护在农村地区的实践与挑战》
19. 《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
20. 《论环境保护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影响》
21.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及途径》
22. 《绿色未来:环境保护的使命与责任》
23. 《环境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推进》
24. 《探究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25. 《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26. 《浅议环境保护与教育普及的关系》
27. 《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的紧密联系》
28. 《论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
29. 《环境保护与政策制定的关联及对策》
30. 《探索环境保护的多元治理模式》
31. 《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及路径》
32. 《浅议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相互促进》
33. 《环境保护与社区建设的融合发展》
34. 《论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与对策》
35. 《环境保护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及其引导》
36. 《探究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协同机制》
37. 《环境保护与公众意识提升的路径探讨》
38. 《浅议环境保护与绿色投资的互动关系》
39. 《环境保护与绿色生产的有机融合》
40. 《论环境保护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策略》
41. 《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2. 《探究环境保护与新能源发展的协同效应》
43. 《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的完美结合》
44. 《浅议环境保护与交通运输的绿色转型》
45. 《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影响及对策》
46. 《论环境保护在生态补偿中的作用与机制》
47. 《环境保护与绿色金融的协同发展策略》
48. 《探究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关系与方法》
49. 《环境保护与绿色供应链的构建与实施》
50. 《浅议环境保护在应对环境危机中的关键作用》
结束语: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大全,下面也给大家分享了论文题目,这下该知道怎么写自己的论文了吧!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通用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