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论文)范文: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困惑与建议

导读:这是一篇完整优秀的关于幼儿园论文范文,共有4000字-5000字符左右,题目是关于“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困惑与建议”的。本文主要讨论区角环境布置对区角活动的重要影响,并以实践中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存在的问题为例加以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论文发表找李老师(QQ/微信:请看本文顶部)版面费低,出刊快!

推荐阅读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

作者:罗燕丽

摘要:区角活动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区角活动设计得好,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幼儿各方面更好发展。本文主要讨论区角环境布置对区角活动的重要影响,并以实践中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存在的问题为例加以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区角活动;区角环境;材料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提供合适的场所、材料、玩具和学具等, 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活动内容的一项学习活动[1]。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认为区角环境能够传达一定的教育信息,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情绪、能力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他主张幼儿通过与“有准备的环境”相互作用, 自发地主动学习,得到发展,积累经验,为今后的生活做准备[3]。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区角活动的实质概括为:区角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其重视幼儿经验的积累与培养。所以,在区角活动中,更为强调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以及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加深理解,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新的经验。

 

(幼儿园论文)范文: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困惑与建议

(幼儿园论文)范文: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困惑与建议

 

对今日的幼儿园教育而言,区角活动和自主游戏所占的比例超过了传统的集体教学。区角活动的水平对管理班级来说是一个要点,其表现有以下两点:

一是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加强常规的训练,为幼儿建立规则意识[4]。

二是区角活动可以改善集体教学中一些幼儿听不懂、不愿意听的教学问题。

好的区角环境的直接影响幼儿进区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学习规则,树立规则意识,进行安静有秩序的活动。它就像一个小社会, 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如何让与人交往,合作。根据本人的观察实践得出,好的区角环境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集体活动区与自由活动区相结合。

2.自由活动区的动态区和静态区要适当分开。

3.生活功能与教学功能兼顾,区角的部分功能可以灵活转换。

4.主题墙和低墙面的设置要符合幼儿的特点和身高,不仅要美化环境,更要满足班级管理的需要。

5.无论教师如何布置,都不能阻碍教师的视线。

6.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合适不同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活动区角[5]。

结合理论知识与在实际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比较突出及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问题一:区角设置不合理,仅是一种摆设

 

1.现象:

区角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区角数量与各个年龄班实际需求不符和动静区角分割不明显、不合理两方面。

 

2.原因分析:

第一,教师观念的偏差。部分教师认为环境布置只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与幼儿无关。许多教师在开学初布置好环境,一学期不再变动。

第二,教师专业知识的缺乏。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教师意识不到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只要自己满意就好, 因此所创设的区域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三,时下流行的幼儿园环境评比制度带来的弊端。最初,幼儿园环境评比制度是为了增加教师对环境布置的投入热情。然而, 随着此制度的实施,逐渐导致部分幼儿园教师为了赢得好评,在环境布置中只重视环境的美观而忽略环境必须存在的教育意义。长久下去,幼儿园区角环境自然而然成为了一种“美丽”的摆设。

 

3.解决策略:

小班的幼儿大多数都以自我为中心,甚少与人交谈,以平行游戏居多,能力有限,缺乏经验。由于刚入园,为了缓解对家人的依赖,在区角的设置上应该以缓解刚入园的依恋情绪的区角为主,幼儿可以独自操作,独立完成,比如娃娃家、生活区。

在中班,幼儿角色的意识更强烈,角色扮演区在幼儿园区角设置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区角。除此之外,中班幼儿动作能力发育到了一定程度,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和注意力持久性增加的特点,可在幼儿园区角中设置建构区,美工区以及图书角等。

在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情绪上较为稳定,合作意识增强,规则意识也逐步形成。此时教师对于区角的选择应该指向能让幼儿充分展现和合作,比如建构区、表演区和生活区等。结合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特点,在区角设置时,教师亦可灵活地设置一个“小学区”

除了设置合理数量的区角外,笔者认为在对于动静区角的分割尤为重要。幼儿园时常会出现想安静看书的幼儿被隔壁正在娃娃家里角色扮演的幼儿打扰,于是在看书的幼儿便会向教师告状。在此, 本人根据各个区角的特点进行动静区分:建构区、娃娃家、音乐区和语言区可划分为动态区角,美工区、认知区和图书角划分为静态区角。

 

(二)问题二:区角材料投放问题

 

1.现象:

幼儿园的区角材料大多数是家长或教师在外采购,非 常浪费,不环保;材料更换的时间周期太长导致幼儿对所投放的材料不感兴趣;投放材料类型和数量不符合各个年龄班的实际。

 

2.原因分析:

一些幼儿园的区材料常常出现无人问津,虽然华丽,却没有应有的教育性,材料上面都积满厚厚一层灰尘。笔者见过一所幼儿园的的材料投放更换较为合理:教师在每次上完美术、数学、科学以及语言活动后都会制作相应的材料投放到区角中。

同时,该园在废物利用方面也做得非常好,例如:废弃的药品纸盒包装、饮料瓶、牙膏盒、纸箱都成为了各个区角的材料或者在教师的巧手下变为一个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小玩具。

 

笔者认为,区角材料投放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二:

(1)教师忽视区材料更新的重要性,不能做到及时更新、替换材 料。

(2)所投放的区材料缺少趣味性与操作性,导致幼儿对材料缺少 兴趣。

 

3.解决的对策:

(1)区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6]。

区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主要表现 为纵向层次和横向层次。纵向层次主要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投放不同的材料以达到材料能被幼儿有效操作的目的,而横向层次则是对于相同年龄段,发展程度不同的幼儿,以对材料的需求为依据进行的材料投放。

 

(2)区材料的投放需要具备趣味性以及操作性。

由于幼儿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接触各种有趣的。这要求所投放的区材料需要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乐意去主动接触,例如色彩鲜艳的积木、丰富有趣的图书等。

 

(3)区材料的投放要有教育性。

幼儿园区角材料的投放绝不是随 意地投放物品,对于所投放的物品要具备教育意义。这就要求幼儿在操作后,可以从中习得相应的经验,例如教师在科学区投放胎生卵生动物的图册,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经过操作后能够区分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以及知道它们的区别。

 

(4)在及时更新区材料的前提下,做到材料来源于生活,废物利用。

关于材料投放类型和数量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不同年龄班有不同的要求,投放的材料类型和数量需要根据各个年龄班的特点以及具体这个班级的情况来决定。

小班幼儿由于幼儿的操作能力比较弱,社会经验少,所投放的材料类型不需要多。可以选择已经成型的玩具、小物品,如会发出声音的小喇叭、娃娃、动物模型等。但在量方面就要尽可能地满足全班幼儿,即同一类型的材料,数量要尽可能多。

中班幼儿随着经验不断增加,可适当加入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让幼儿操作,例如各种质地的纸、橡皮泥、纸盒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加在区角中的操作性。

大班幼儿各方面较为成熟,材料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培养创造力的可操作材料应占大比例,应多投入未成型的原始材料让幼儿自己创造,比如瓶子、电线、毛线等。

 

(三)问题三:区角环境设置对区角活动人数的影响

 

1.现象:

区角活动人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进行区角活动时, 某个区角中总会因为进入人数太多,出现拥挤,而另一些区角却无人问津。

有一次,在吃过早餐后,幼儿渐渐入区活动了,美工区的一名幼儿很气愤地跑过来跟我说:“罗老师,我们玩橡皮泥的桌子不够了,XXX要进来跟我们一起玩。”相信类似这样的对话很多教师都似曾相识。当我们把区材料、区环境都投放布置妥善后,如果因为“混乱”这个问题而失去区角原本的意义,那岂不是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2.原因分析:

对于区角活动出现混乱这个问题,主要是教师指 导策略和区角布置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教师缺乏对幼儿进区人数的了解,由于教师对每个区角的“受欢迎”程度不了解,导致不能 根据幼儿的喜好设置区角面积,容易出现部分区角活动面积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其次,在班级管理方面,由于进区规则不完善,自然也就导致区角活动混乱无序。

 

3.对策与建议:为了改善入区混乱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应该创造有“标志性”的环境。

这里的标志性环境是指教师和幼儿因地制宜,根据某种约定俗成的学习生活习惯与规则创设的环境,对幼儿参与区角活动有明确的标志和指示作用。[7]针对这一点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全体幼儿通过讨论,共同制定出属于自己班集体的区角活动规则。

全体幼儿共同制定入区规则,老师帮助记录。相对于教师平白无故告诉他们“你们应该……不应该……”来说,相信幼儿更加愿意遵守自己定下来的规则,并且幼儿对自己定下来的规矩也是更加熟悉理解的。

 

(2)教师从入班开始便与幼儿建立入区常规。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入区常规包括安静入区、物归原位。安静入区这一点,在区角中的静态区角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教室面积比较大的情况下,动态区的区角活动对音量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但是需要跟幼儿说明:“只要是不影响他人活动的音量都是可以被允许的。”而这个不影响他人活动的音量是一个怎么样的音量呢?

我想,这方面是可以通过一次健康教育活动,如“我身边的声音” 进行教育。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白,在区角中,我们应该用多大的声音来交谈和为什么我们要这样交谈。

而物归原位这一方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标签了,让标签说话,这可以省下不少教师整理材料的时间。为每一个区材料的篮子、托盘贴上记号,这个记号可以是数字、图片等。同时在放置篮子的架子、柜子上贴相同的标签。每个物品都有一个家,放他们的篮子和家有共同的标志,小朋友在结束区角活动时,完整地把材料送回家里去。

 

(3)在区角中限制进入人数。

在限制人数这一方面,本人参考文献治疗认为以下几点比较可取:

 

第一,在区角入口处设置标志。

在各个区的周围分别贴上几个进入该区角的小脚印,当幼儿在进入区角时把鞋子脱下放在脚印上,当脚印放满鞋子时就表示该区角人已经满了,其他幼儿暂时不能进入。当然也可以利用鞋架来控制进区人数,在进区处放置鞋架, 当鞋架被鞋子放满时,则表示区角人已经满了。

或者我们可以在区角中放置一定数量的椅子,当该区角的椅子都被幼儿坐满时,再进入的幼儿没有位置坐,也就明白这个区角人数够了,现在暂时没有你的位置。

 

第二,设置进区卡。

教师给每位幼儿制作一张进区卡,这张卡可以把他插在墙上,也可以挂起来放到幼儿自己可以拿到的地方。幼儿集中把材料拿出区角到桌子上来操作,但是领取材料是需要入区卡的。对此,教师需要跟幼儿约定:进区取材料需要入区卡,一张入区卡只能取一份材料,取完材料后,请把入区卡放在放置材料的柜子上。

对此,由于每位幼儿有自己的操作材料,当材料被领完后,没有了这个材料,自然而然地就不会出现入区混乱的现象了。对于会说话的环境这个问题,本文阐述了较为突出的三个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我相信这些策略对幼儿园区角建设有一定作用。但是,问题远远不止这三个,对策也是有非常多的,对此,笔者也将继续学习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张富洪.幼儿园班级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

[3] 佚 名 . 幼 儿 园 区 角 活 动 中 环 境 创 设 的 研 究[EB/OL].

[4]庄宏玲.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5)70.

[5]张富洪.幼儿园班级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1.

[6]王丽娟.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科学区材料的投放与刍议[J].价值 工程,2011,(230).

[7]庄宏玲.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5)70.

本文链接:http://www.668lw.com/3410.html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幼儿园论文)范文: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困惑与建议

赞 (0)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