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精选15篇)

导读:很多医生学者都需要写论文来发表,所以668论文网站给大家精选出15篇关于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大全供大家示范参考,字符大约在1500字-2000字左右,看完这些你就知道怎么写了。文章末尾还有题目大全集参考。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医学伦理学(案例版)》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教材是知识传承、价值引导的重要载体,是教师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高校教材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建设工程,是高校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途径。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运用伦理学理论和原则研究医疗实践和医学发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伦理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学科。为适应新时代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我校将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

1 《医学伦理学(案例版)》教材的基本情况

1.1 《医学伦理学(案例版)》第一版

2006年下半年,由我校和国内其他6所医学院校的一线教师启动了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医学伦理学(案例版)》第一版的编写工作,该教材于2007年8月出版。该教材的案例版是科学出版社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独创地将教学案例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的新的教材编写形式。

该教材以新的视角,在借鉴和吸收近年来医学伦理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反映医学伦理学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融入教学内容中,实现了教材内容、编写体例和结构的创新。教材出版后,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1.2 《医学伦理学(案例版)》第二版

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2010年,在第一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再版。《医学伦理学(案例版)》第二版在保持第一版特色及优势的基础上,在教材内容、形式等方面做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如每章节内容中的教学案例更加典型、更贴近现实,与课程教学内容融合更加密切,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材每章在保留第一版相关内容(导读、案例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有关内容增加了“小贴士”板块,作为相关内容的延伸学习资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此外,教材还更新了相关文献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学科内容的新变化。

2 《医学伦理学(案例版)》教材的特点

2.1 引入“导入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版教材的每一章内容前都有章节导入案例。章节导入案例都与本章内容紧密相关,在案例内容阐述的基础上,提出1~2个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从而自然过渡到章节内容的学习。如“医患关系伦理”一章中,把学生熟悉的《三国演义》中的内容设为章节导入案例,读三国悟医患关系。名著《三国演义》中,神医华佗共出场两次。第一次是关云长手臂中毒箭,华佗不请自至,视之,曰:毒已至骨,需用刀刮骨。公曰:任汝医治。接着,一边是皮开肉绽,血流盈盆,刮骨悉悉有声,左右皆掩面失色;一边是关公虽汗流如注仍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如常。结果手到病除。关公赠金百两,华佗坚持不受,传为千古美谈。第二次是曹操患头痛风疾,星夜请华佗入诊,佗曰:病根在脑袋,需先饮麻沸汤,然后用利斧劈开头颅,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操大怒,遂急令拿下,囚禁追拷,一代名医冤死狱中。杀了华佗后,曹操的病势愈重,无人能治,遂一命归西[1]。结合导入案例材料,提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华佗与关云长之间能够达成和谐的医患关系?(2)在华佗与曹操的沟通中,有无不当之处?为什么?(3)该案例对当今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有何启迪?通过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预习章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 章节内容中贯穿临床案例,培养学生的临床伦理思维能力

案例版教材与一般教材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教学内容与案例充分融合。教材编写时通过精选具有典型性、科学性的教学案例与章节内容充分融合,避免了传统医学伦理学教材理论原则阐述抽象、与临床脱节的弊端。这一点在《医学伦理学(案例版)》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章节重点内容一般都有2~3个案例,这些案例与章节内容紧密关联,并在案例描述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问题、阅读教材章节内容的过程中学会从伦理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培养临床伦理思维能力。

2.3 课后思考题中设置案例分析,训练学生临床伦理思维能力

案例版教材中的案例在教材不同处出现其作用功能也略有不同。章节内容前的教学案例更多起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章节内容中的教学案例与教学内容融合,更多起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临床决策中重视伦理思维的作用;而章节课后思考题中出现的教学案例,其设计的主要目的则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医学伦理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训练学生临床伦理思维能力为目标。例如在“临床诊疗伦理”一章中,课后思考题中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患儿,女,5岁,因发热、呼吸困难入某医院儿科诊疗。经检查诊断:急性喉炎,Ⅲ度吸气性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吸氧、镇静、抗生素和地塞米松静滴。急请五官科医师会诊,认为患儿病情危重,为气管切开的指征。本欲立即实施,但考虑患儿为女性,手术遗留颈部瘢痕影响容貌,将给患儿心灵造成伤害。经细致分析并取得家属同意,采取既不切开气管又能保全生命的保守疗法,加大地塞米松用量,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做好病情突变的急救准备。3小时后患儿呼吸困难稍改善,6小时后喉梗阻明显减轻,转危为安。问题:该医院的做法符合临床诊疗的哪些伦理原则?该案例的设计就是围绕章节中的教学重点“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安排的,问题的提出,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临床决策。通过模拟诊疗情景,训练学生的临床伦理思维能力。

3 《医学伦理学(案例版)》教材的优势

3.1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版教材案例的选取遵循了经典性、针对性、科学性的原则,案例多来源于媒体报道、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教师科研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难题以及教师带教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这些鲜活的案例具有生动、形象、针对性强以及与章节内容结合紧密等特点,与传统教材相比较,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2 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案例版教材教学案例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更多使用案例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较,案例式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强等特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任课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能够用医学伦理学理论和原则解答、分析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还必须具有驾驭课堂能力、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案例式教学的开放性特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扮演教学组织者、调控者的角色,负责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的把控,其职责更多的是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我。

3.3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由于案例版教材的案例具有真实性、经典性等特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案例其实就是现实场景的再现,它把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通过创设临床情景,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临床诊疗实践的机会,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与传统教材相比较,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

4 《医学伦理学(案例版)》教材运用效果评价

自2008年开始,我校在临床医学、口腔、麻醉、影像学等专业的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中选用了《医学伦理学(案例版)》教材。问卷调查显示,选用案例版教材教学学生满意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见表1)。

5 《医学伦理学(案例版)》教材的局限性

案例版教材与普通教材相比较,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1)医学伦理学作为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案例版教材选取的案例不可能做到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单纯的案例教学无法向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影响学生的知识建构[2]。所以,在案例版教材使用过程中,要兼顾基本理论、原则的总结与归纳。(2)案例版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临床案例的选取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影响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选取经典性、针对性、科学性强的临床案例,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这对大多数医学伦理学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3)案例版教材中的教学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会出现少数学生把兴趣点放在教学案例上,却不重视医学伦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这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表1 《医学伦理学(案例版)》教材使用满意度调查(%)

近十余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医学伦理学(案例版)》教材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伦理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传统教材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医学论理委员会在超适应症用药伦理学审查中的作用

摘要:超适应用药症在临床诊疗中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包括医生对常规治疗与临床研究的界限把我不严、知情同意落实不力、特殊人群用药安全信息不足等。伦理委员会是由非医务人员、法律专家、医学专业人员组成的独立组织,在超适应症用药伦理学审查中具有显著作用。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医学论理委员会在超适应症用药伦理学审查中的作用和挑战。

关键词:医学论理委员会;超适应症用药;伦理学审查;作用;

前言

超适应症用药是指超出药品说明书所标明的适应症范围所使用用药的行为,如果需要使用药物治疗疾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使用。临床上超适应症用药的现象普遍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大多由因超适应症用药引起。当出现疾病没有说明书适应药物时,医生在临床中一般会尝试超适应症用药,以帮助缓解症状,但此行为需要得到患者的同意[1]。另外,超适应症用药还需经过伦理学审查。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提升,医疗纠纷频发,超适应症用药的伦理学审查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将重点分析伦理委员会在超适应症用药伦理学审查中的作用。

1、伦理委员会的作用

伦理委员会是由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团体或者机构,其目的在于指导与监督实践活动中的伦理问题。伦理委员会的作用是确保人们的行为符合伦理规范,保障社会利益与个体权利。伦理委员会在超适应症用药伦理学审查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制定指导方针与伦理准则,为医务人员处理伦理问题提供道德原则。当医师决定给予患者超适应症用药时,伦理委员会成员为医生提供建议与咨询,辅助其做出与社会福祉与患者权益相符合的决策。

2、伦理委员会在超适应症用药审查中面临的挑战

(1)审查“独立性”受到干扰

我国相关规定提出,伦理审查工作应当具备独立性,个人与单位不可干预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决定与审查过程[2]。目前,我国多数伦理委员会设在医疗单位中,审查工作极易受到医院单位的经费支持与行政领导,同时受到医院发展规划、政策方针等因素影响,导致审查工作缺乏独立性。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医院行政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管理体系、高素质管理人才,这就对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制约。由于行政管理者往往不具备专业的伦理及药学知识,这就不利于建设全面。科学的管理体系,从而影响员工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审查流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管理制度。部分医院并未建立规范的审查流程,工作人员在无具体操作手册指导情况下,在遇到复杂工作或不熟悉的工作时,极易出现重复或漏洞,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2)审查能力的提升陷入瓶颈

超适应症用药伦理学审查应当审查用药的伦理性与科学性。其中科学性是保护患者安全与权益的重要防线,若伦理审查不具有科学性,将影响审查的全面性。部分伦理委员会成立年份短,缺乏审查经验,从而影响审查的伦理性与科学性。

(3)效率与质量顾此失彼

在超适应症用药伦理学审查运动模式中,主审单位对项目材料的伦理性与科学性全面审查,其他单位以此为基础,对本项目的可行性与知情同意书快速审查。此模式明显提高了超适应症用药伦理学审查的审查效率,减少审查所需时间,且考虑到人文、经济、地域等方面差异,通过快速审查方式审查患者的情况[3]。然而,此模式无法保证高水平与高质量的审查,且组长单位项目较多,审查任务重,这就对伦理审查工作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超适应症用药伦理学审查的完善措施

(1)完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与用药备案流程

超说明书用药应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药学、医务等部门联合管理。医疗机构超说明书用药备案流程如下所示:首先,临床科室提交超说明书用药备案申请;其二,临床药师对临床科室提交的超说明书用药备案申请进行评估并填写《申请表》的推荐意见评分和临床药师评估意见;其三,委员会审批全院超说明书用药,定期召开会议,并将超说明用药审批和管理作为会议讨论的内容之一[4];其四,伦理委员会出具伦理审查意见;其五,委员会对超说明书用药详细审查,医务部和药学部联合备案后向临床科室发布通知;其六,若患者同意使用须签署《药品超说明书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后归入患者的病历档案。

(2)加强伦理委员会自身建设

伦理委员会应当不断提高伦理审查体系建设,促使自身审查水平不断提高。伦理委员会可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培训方案,配合对应的经验交流、考核等措施,以巩固培训成果。对于培训内容,伦理委员会应当关注实用性与时效性,依据国内外新动态、制度指南、法律法规等,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重视解决审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于培训形式,合理运用外部培训与内部培训,支持伦理委员会成员参与机构或相关部门组织的学术会议、培训班,提高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水平。

(3)保证知情同意的有效性

在知情同意的过程中,提供充分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对象应该全面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风险和好处,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在知情同意的过程中,理解实验对象的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对象可能会感到不安、担心和疑虑。研究人员应该尽可能地减轻实验对象的焦虑和压力,并且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在知情同意的过程中,确保知情同意书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知情同意书应该是真实、准确的,不应该隐藏任何信息或误导实验对象[5]。

(4)提高医院行政管理能力

①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医院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完成药品采购管理、药品验收工作、药品存储工作、药品养护工作、药品调剂工作等。

②培训学习:学习药品的分类方法,包括药品性质分类(普药、特药、新药)、历史背景分类(现代药、传统药)、药品功能分类(诊断性药品、治疗性药品、预防性药品)、药品使用位置分类(注射药物、内服药物、外用药物)。强调高危药品的不同之处,明确高危药品的范围,部分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超量可引起肝肾损伤,临床需结合药性、症候、用药指南等,对高危药品范围进行明确。明确高危药品的高风险性,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6]。

③加强药品管理:药品招标管理: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化逐渐完善,相继出台了与经济活动相关的行业规范与国家法规。我国在2000年颁布与实施了《中化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为企业招投标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自此以后,各地方与行业纷纷制定了招投标管理方法与招投标规则,均属于招标依据。对于医院来说,应当依照《招标法》开展各项招标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性原则,规范各项操作。同时,医院要以非歧视性、透明性、效率性、经济型原则,制定医院招投标规章制度,以上制度要结合招标内容制定,具备可操作性。因此,医院要明确规定招标组织、招标形式、招标过程、评标标准、评委选定、招标时间、结果认定等,纪委审计部门要对规范招标手段全程监督。环境管理:药库应当配置冷藏设备、空调设备、防潮架、痛风除湿设备、温度仪器、核实内温仪器等,若库房湿度、内温不符合正常范围,需及时调整[7]。

特殊药品管理:对于特殊药品,采用专项、专柜、专人管理,若管理不严出现流失,将危害社会。医院应当指定专人管理此类药品,包括双人开箱检查、认真清点、认真核对、包装等。

④药品不良反应干预:医院管理部门需重视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加强用药管理,并加大药品不良反应宣传力度、药师培训力度,促使医护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水平、上报重要性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在源头上预防与减少药品不良反应[8]。医院在购买药物时应当谨慎选择药物生产厂家,要求厂家有合格证明、正规,保证药物质量,杜绝伪劣、假冒产品。完善信息反馈系统,并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医院应当管理医师及时上报药物不良反应,并给予积极上报者奖励。多渠道收集药物不良反应有关报告,借鉴并参考,避免漏报药品不良反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自觉不良反应,并鼓励患者讲述自身情况,有助于医师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9]。

4、总结

总而言之,临床应当重视伦理委员会在超适应症用药伦理学审查中的作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提高用药质量。

参考文献:

[1] 杜文力,吴丹. 伦理委员会审查药物临床试验的现状及建议[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159-160.

[2] 谢泓怡,刘佳举,罗刚. 我国”同情用药”法律制度之完善的研究 ——以《拓展性同情使用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对象[J]. 医学与法学,2022,14(1):78-83.

[3] 任磊,孙圆圆,舒丽芯,等. 基于域外经验对我国同情用药制度的研究[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22,25(9):860-864.

[4] 娄贝贝,刘婵娟. 同情用药的伦理辩护与制度建设[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8):606-609.

[5] 陆海波. 论同情用药的立法价值取向及制度完善——以美国法为镜鉴[J]. 法学评论,2022,40(5):126-134.

[6] 王瑞芹. 儿科系统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研究[D]. 辽宁:大连医科大学,2019.

[7] 王蒙. 贝叶斯工具变量方法研究及其在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中的应用[D]. 2019.

[8] 李晓锋,李小波,陈伟静,等. 质控工作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应用品管圈的效果观察[J]. 家庭医药,2019,56(10):394-108.

[9] 谢雁鸣,廖星,姜俊杰,等. 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4):2896-2901.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案例教学在医学伦理学中的应用

[摘要] 医学伦理课程教学普遍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以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相比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优势显著,该文从精选优秀案例创设情境立足医疗实战,创新教学模式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崇高的医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动手能力,增强课堂的参与感。

[关键词] 医学伦理;案例教学;医疗实践;医德教育

《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以医德伦理为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其培养成效直接影响着医疗卫生事业全局发展的方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全方位育人。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较,案例教学具有许多优势,是医学伦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许立新教授指出:“学生对案例教学不断增长的兴趣来自于人们对作为与抽象和概括相对立的叙事”。运用案例进行伦理教学,有利于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對医德问题的敏感性,有助于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1 科学精选案例,强化思维引导

案例教学本质上是在教师的精巧设计和统筹指导下,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通常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中贯彻医学伦理学基础理论,帮助学生解决医疗活动中的伦理矛盾和冲突,以达到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否成功,案例选择是关键。一方面,案例必须要有启发性和针对性,与教学内容交相呼应;另一方面,案例必须具备典型性,并能直接指向临床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因此,医学伦理学的案例教学并不简单等同于事例教学。医学事例往往是对已有医学原则和医学结论的论证,而医学案例往往更为复杂,是特定情境下需要经过讨论和分析才能找到结论的复杂问题,有的案例甚至很难界定结论或者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提炼方法论找到最优化的选择方案。总体而言,医学伦理学教学案例主要来自3个方面:①整合社会热点新闻,针对近期医卫类热词和现象进行讨论,旨在通过案例讨论导入该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案例讲授理论知识;②借助医药卫生事业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通过对榜样的正面宣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念,引领职业生涯;③科学精选高质量的医卫类纪录片,如《人间世》《生命缘》等,通过真实的医疗活动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临床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细节,直面今后的职业选择和价值取向。无论哪一类案例选取,其目的都是让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运用临床实例,使学生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发挥效能,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目标。这种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师生双向互动为主,有助于医学生在具体医疗活动中谨慎抉择,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判断。

在案例讨论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案例进行剖析;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医学伦理学是一种价值判断,很多情况下不是单纯评价对与错,而是在多元立场找到最优化的解决方案。这种发散性思维的强化引导,对学生医学素养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立足医疗实践,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公众道德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变迁,医学临床实践中不断涌现出新的伦理问题。伦理问题的出现往往不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问题,而是人与社会、医学与人性的冲突,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才能解决。许多医务工作者面对这些复杂的冲突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权衡应对。基于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可能面临的伦理困境差异,教学内容须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既循序渐进,又持之以恒。从受教育程度划分,低年级阶段适合进行医德强化教育,以案例为导向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医疗价值体系。到了高年级,应注重将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转化为临床伦理规范,引入经典临床案例,对医疗行为进行警示教育,侧重行为预防。从专业角度划分,不同专业的学生,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如康复技术专业的学生,应结合该专业的特点,结合康复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所面临的伦理争议问题,如过度医疗、康复心理干预等问题进行辨析,让学生在解决具体临床伦理的问题中,体悟伦理道德的价值,达到自省的目的。从案例配备和设计划分,案例的穿插往往可放在介绍新课之前,将医学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引子,导入新课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此外,医学伦理学的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考查学生在阶段学习中对理论知识的运用程度,以实现知识、能力和思维的高度统一。教师可在授课计划中期,用不超过两个学时安排案例讨论课,综合运用讨论法、辩论法和讲授法让学生针对专业医学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将课堂学习表现纳入平时成绩考核,使学生重视课程讨论和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以案例为主导显然是不可取的。①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要求较高。教师除了熟知案例所涉及的所有理论知识,又必须具备强大的现场组织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否则可能出现教学效果不佳,案例讨论“冷场”的情况;②案例教学与传统方式相比,缺乏对概念、原理的梳理和传授,在一些理论体系要求较高的章节,不适宜使用案例教学法;③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能在讨论过程中忽略了一些隐藏缘由和信息,这些局部缺陷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事物整体认知不全面,有可能误导学生。因此,在实际使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前提,案例起到教学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否则就案例谈案例,不能实现学生思维方式和理论实践的升华。

3 创新教学模式,树立正面榜样

医学伦理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知是指提前执行未来工作中的医学伦理知识;行是指在今后的临床活动中能够很好地践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准则和道德理念。由于国内的医学生培养采取先理论后实操的方式,学生在医学院校主要以理论实践为主,并没有临床经验,教师除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外,仍需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体悟真实的医疗活动,尤其在一些和医疗活动贴合非常紧密的章节,如医患沟通、医患关系等,应注重学生对情境的体悟和融入。具体而言,可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案例进行角色扮演,通过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针对医患双方的诉求和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如在医患沟通、医患关系这一教学环节,可创造性地尝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培养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

此外,在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中应特别注重价值观引导。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大多数是在信息科技时代快速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学生群体,学生的自我意识普遍较强,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多元而广泛,思想意识也处在快速变革期,榜样教育成为医学伦理学医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议题。根据弗洛伊德的投射理论,榜样是人对自我的理想化、现实化投射,优秀的业界前辈往往对医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认同感。如何拉近学生与榜样的距离,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做足功课。榜样事迹不是一味强调牺牲,那些能创新工作方法,以高度的职业热忱和职业良心做好每件小事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更能引起当代医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从内心里对榜样的言行有强烈的认同,使学生相信,医疗队伍中具有优秀品质的医务人员占绝大多数,才能达到价值引领的效果。因此,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首先接受并践行崇高的医德理想。只有教师先受感动,才能触动学生;只有教师具备坚定的医学道德信念,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医学伦理教学和实践。

4 小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对医学伦理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未来走上临床岗位的职业素养。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除了有的放矢地选择教育教学方法,必须坚持把伦理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伦理意识,训练学生的伦理分析和决策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医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医卫类优秀接班人。作为教师,在创造性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理論素养和归纳演绎能力,真正做到言身合一,以实际行动彰显教学育人的职责使命担当。

[参考文献]

[1] 刘晓兵,黄丹凤.案例分析法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3):38-42.

[2] 孙新红.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3] 王一方,赵明杰.医学的人文呼唤[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4] 刘志勇.医学本科生全程式医德教育模式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6.

[5] 刘星,王晓敏.传统医德文化与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2):184-186.

[6] 杨建兵,雷红,彭松,等.比较视阈的中美医学伦理学教学—以武汉大学与芝加哥大学为例[J].医学与哲学,2014(15):80-83.

[7] 杨艳红,张金钟.试论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出路[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57-59.

[8] 许立新.案例教学:当代中国教师教育模式的新视野[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17-19.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自然辩证法融入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融合初探

摘要: 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传统医学模式,越来越多的医学人 文问题不断涌现亟需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实现技术与伦理的统一, 进而实现医疗质量的提高,用以解决医德难题及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推 进医药卫生单位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 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与 医学伦理学融合,对于解决复杂医学伦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医学伦理学 教学融合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交叉的学科,是认识、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们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伦理道德关系的科学。随着该学科的迅速发展,其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中,医学伦理学已经成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反映社会对医学的需求、为医学的发展导向、为符合道德的医学行为辩护是医学伦理学的任务。

一、自然辩证法衔接医学伦理学的必要性

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自然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连接桥梁。然而“自然辩证法”课程实际教学中,“由于教育部的课程调整、课程自身特点,以及各高校面临不同教学情况等原因,该课程存在着课时少而内容多、授课对象规模大和专业背景多样化等一些较为突出的教学问题[1]。传统的医学生课堂教学偏重理论讲授,医学案例融入教学的系统性不强,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针对性。为此,需要针对医学伦理学特点,结合各专题教学内容需求,选取合适的医学案例融入教学过程,更好地帮助医学生正确认识医学模式的发展、确立正确的医学科技观和医学伦理观,掌握科学的医学伦理学研究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它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反思性的特点。其课程受众广泛,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具体来说,它的思政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代科技问题的能力;二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三是增强学生作为未来专家、医生的社会责任感。总的来说,科学精神可以凝练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自然辩证法课程能够也应该发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詹金斯(Jenkins)[2]认为,将科学知识重组为适应本土环境的新形态,既需要不同文化取向的知识,也需要不同的科学教学方法;将科学、技术和土著知识融入现实情况和问题的方法最有可能发挥效力,而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式研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式。

二、自然辩证法融入医学伦理学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科技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可以帮助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认识到其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使医学生能够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正确理解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力、科学技术的社会制度基础,以及科学技术的异化问题。在“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融入医学案例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医学科学技术特点,使医学生正确理解医学科学和医学技术的本质及相互关系,掌握医学科学发展的模式及动力、医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医学科学技术观。

(二)有利于医学生掌握正确的医学科技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可以帮助医学生掌握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使医学生把辩证法贯彻到医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和系统思维渗透到具体的医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医学案例能够帮助医学生摒弃线性思维,树立系统思维,在进行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时,突破本学科视野限制,通过运用大数据方法分析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的关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影响健康的核心因素与大量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有利于医学生理解自然观对医学模式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进历史,在此基础上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对旧唯物主义的扬弃,更加深刻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通过在讲述自然观演进中融入医学案例的模式,使学生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要求构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全面地把握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揭示健康、疾病现象的动态过程,从而更好地坚持医学整体论理念。

(四)有利于医学生正确处理医学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可以使医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社会对科学

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观、社会运行观和社会治理观。通过医学案例的融入,使医学生全面认识医学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应用的双重后果,理解并自觉遵守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引导医学生学习运用科技伦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分析医学技术发展应用的现状及医疗实践的需求,全面评价科学技术风险—收益的多个科学技术的不当应用,更好地发挥其正面效应。

总之,借助哲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平时作业论文选题前沿性的培养以及结合自己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培养,能够加强学生对创新思维含义的理解,也有利于他们积极树立创新意识、努力践行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创新方法,进而在科技创新、科技管理创新等方面能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郝 新 鸿 .《 自 然 辩 证 法 概 论 》 课 程 教 学 模 式 探 索 [J].教 育 现 代 化,2019,6(88) :180.

[2]CAJETEGA. NativeAmericansandScience : Enhancing ParticipationofNativeAmericansintheScienceandTechnology WorkforcethroughCulturallyResponsiveScienceEducation[J]. EngagedScholarJournal : Community-EngagedResearch, Teachingand Learning,2021,7(1) : 135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预留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预留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的96名学生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级的85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预留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大部分学生认为预留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 预留案例教学法适用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预留案例教学法;医学伦理学;医学生

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医疗费用急剧上升等现状,引发如何协调医患双方利益的冲突、高新科技在医疗服务中如何应用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医生的医德素质和综合能力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分析处理医学伦理学冲突的能力。Stephen Hanson的研究结果认为,医学生伦理课程的跨学科设置对学生是有益的。[1]William研究认为,在伦理教育中,专业知识固然必不可少,但自我意识(反思)和自我批评(评判性反思)也是十分重要的。[2]传统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医学伦理学的教学需求。为此,本研究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现状和特点,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运用预留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的96名学生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级的85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96人,其中男生50人,占52.1%;女生46人,占47.9%。对照组85人,其中男生46人,占54.1%;女生39人,占45.9%。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实施预留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理论考核,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6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预留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3.1 设计准备工作。

课前向学生详细阐述预留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预留案例教学法的起点是案例,案例合适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预留案例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认为所选取或设计的预留案例应具有如下特点:首先,选取的案例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其次,案例中的伦理问题要具有争议性和可讨论的余地,有可能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再次,案例要具有代表意义,要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掌握其伦理基础。

1.3.2 实施步骤。

第一步:给出案例

首先强调认真倾听案例及思考案例中的问题。教师授课前将准备好的案例通过多媒体PPT展示给学生,要求全体学生认真思考。例如在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一章中教师选取的案例:一位5岁女孩患肾炎继发肾功能衰竭住院三年,一直做肾透析,等候肾移植。经父母商讨,同意家人进行活体移植。经检查,其母因组织类型不符被排除,其弟年纪小也不适宜,其父中年、组织类型符合。医生与其父商量用为供者,但其父经一番思考决定不做供者,并恳请医生告诉他的家人他不适合作供者,因他怕家人指责他对子女没有感情,医生虽不大满意还是按照他的想法做了。讨论:医生说谎道德吗?其父的做法对吗?从伦理角度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第二步:学生发表意见

要求学生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说明理由。收集学生的典型意见,直到没有新的意见之后才停止学生发言。最后,再以举手表决的方式询问全班同学同意前面哪些同学的看法或意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评价、不总结,不作结论,只是鼓励学生无拘无束的讨论、发言,注重产生观点或意见的过程。最后要求学生认真听课、仔细寻找,答案在授课过程之中。

第三步:理论精讲

授课过程中,讲到某个理论(学生回答曾提到)时,教师可以用眼神、肢体语言向其暗示以示鼓励。讲到其他理论角度而引起的不同意见时,也可向特定同学暗示。例如在讲到义务论时,指出人们交往、选择的时候,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时可以用目光暗示选择认为其父的做法不对的同学是有理论依据的。在讲到功利论时,详细讲解后大部分同学自然了解其父会选择不给女儿捐肾的理论依据。

第四步:案例总结

授课结束后,再次复述预留案例的内容及问题,对授课前回答问题思考不全面的同学再次提问,了解其对预留案例的问题是否有了合理的认识,并分析其有不同看法的原因。最后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同学的答案进行评价与总结,概括本次课要求明确的重点知识,有针对性的提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医学伦理学理论考核的平均成绩、成绩构成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表1 两组学生医学伦理学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2.2 实验组学生对预留案例教学法的评价(见表2)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表2 实验组学生对预留案例教学法的评价/n(%)

3 讨论

3.1 预留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预留案例教学法是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结合了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案例教学本质上是提出了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的讨论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将刻板的基础知识变为生动实际的案例。[3]案例教学法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可以通过模拟大量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分析、体验和决策。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法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实际工作能力。[4]案例教学法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目前教学模式中难以实施,如案例教学法要求班级规模尽量小,人数太多不利于交流和讨论,而目前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为大课,人数较多,案例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且在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中,很难要求学生像对待其他医学课程那样课前进行广泛、深入的自学,已经初步掌握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并通过课后的实习、实验等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只能尽可能的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通过案例的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潜在的学习欲望调动起来,使他们始终都处于“我要学”的状态[5]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基于此提出了预留案例教学法。预留案例教学法在授课之初展示预留案例让学生了解本次的授课内容,提出新颖且与现实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预留案例教学法对环境、条件资源要求不高,简便易行,选取的同学可多可少,根据具体情况可灵活应用。

通过调查的研究结果证明,采用预留案例教学法的学生理论成绩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P<0.01),说明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预留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者变成问题的思考者、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从而提高了学习成绩。将预留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预留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入,并提高了理论知识对实践应用的指导作用。这种方法的实施使学生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思想,有利于学生学习他人的良好思维方式,及时纠正不正确、不全面的观点、意见,从而提高学生自我纠偏的能力和学习能力。案例问题的回答体现的是学生之前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如果通过第三步、第四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的兴趣并提高自信。

3.2 预留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逐个同学回答问题,只能收集典型意见,直到没有新的意见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部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其次,教师课前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设计选取案例,保证案例的新颖足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选取的案例内容及问题要有代表性及与实践的相关性。所以作为一名医学伦理学的授课教师,不但要不断充实医学和伦理学的知识结构;还要紧跟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明确医学伦理学的应用特色。[5]再次,教师应将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对号入座并在授课过程中应用语言、肢体语言、神态、眼神等与学生互动,因此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

预留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是一种适合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但预留案例教学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在今后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完善。

[1]Stephen Hanson.Teaching Health Care Ethics: why we should teach nursing and medical students together[J].Nurse Ethics,2005,12(2):167-176.

[2]Williams B.Developing critical reflection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rough problem-based leaning[J].J Adv Nurs,2001,34:27-34.

[3] 李琦.案例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13(9):824-825.

[4] 王月丹,张燕,徐兰,等.中美两校教师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中八个问题不同解决方法的比较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5):97-99.

[5] 黄成华.创新性教学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48-450.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论医学伦理学价值观

【摘要】医学伦理学是在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理解和解决人、医学和社会之间伦理道德关系的科学。树立正确的临床医学伦理价值观是我国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医学人文学科,应将高尚道德融入医德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职业精神教育,增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意识。

【关键词】医德;价值观;培训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医药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人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也在增加。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和矛盾,医患纠纷更为突出。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医疗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危害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缺乏医院监管外,还有人文素质的缺乏和部分医务人员道德价值观的下降。在高等教育中,医学生缺乏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教育[1],导致他们在工作中人文素质极度缺乏,在服务过程中态度僵硬,医德医风不正之风,而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意识,导致病人对医生的不满,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催化剂。如何处理医患关系是医学生今后面临的工作。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医患关系,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医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骨干力量,为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做出最大贡献。专业医学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有“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病人”的高尚职业道德和仁爱。因此,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必然举措,是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2]。

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 还应从源头上加强医学院校医学生优秀医德医风的培养。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又要要求他们开阔视野,根据自身特点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临床医学伦理价值观,使他们具备健康科学的医学理论和道德知识[3]。医学伦理学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提高道德认识和职业素质。开展医德教育是促进医学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态度,重视患者需求,及时处理问题,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同时,医德教育可以培养医务人员合理运用医德知识解决医患矛盾,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有利于医院良好声誉的建设和长期稳定发展,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增加医院经济效益。

医德价值观体现了对患者健康的关心和关怀,对患者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维护患者的生命权,不歧视,不抛弃任何患者,为每位患者提供公平公正的医疗服务,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决定,以及保护病人的隐私。

建立正确的临床医学伦理价值观是医务人员的一门必修课,尤其是在当今严重的医患纠纷中。医生不仅是医生,而且是整合更多道德义务的角色。这一职业的复杂性决定了在校医学生应更加重视自身的道德建设,更加重视医德教育,增强伦理道德责任意识。

树立正确的临床医德价值观,可以提高医生的责任感,使其自觉践行医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例如,在一些医院,一些医务人员像“恶魔”一样存在,他们不负责任,漠不关心,无视患者的需求,对患者不尊重,行为强硬,奉承和讨好强势患者,缺乏耐心,甚至对普通患者造成困难和歧视。贿赂医生在一些医院更为常见。这些医务人员是医院的不正之风,是整个医疗系统的耻辱。他们对不起“医生”这个词。具有正确伦理价值观的医务人员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能够“助将军于大局”。他们会尽最大努力治疗患者,尊重患者及其家人;他们将主动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鼓励和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疑虑,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负担,有助于增进医患之间的了解,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学习,丰富知识储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些医务人员时刻牢记对患者生命健康的责任,把“救死扶伤”放在首位。他们所拥有的不仅是高尚的医学专业精神,还有“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意识。

正确的临床伦理价值观是医生的基本素质,也是医德教育的基础。许多医学生甚至医务人员对伦理价值观重视不够,理解和学习不够,也间接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4]。为了减少或消除由此类问题引起的医患矛盾,医院或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或医学生伦理价值观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医学专业素养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冯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S2):271-273.

[2]郭文娟,付智勇.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5.(16):255.

[3]胡文华,张金凤,徐永良.人文精神是医德教育之根本[J].中国医学伦理,2009,22(05):53-54.

[4]陈治,刘丹,傅翔.论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及其伦理学意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02):167-169.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医学伦理学教学案例选择的新视角

突破教学案例选择的局限性,选用医学领域外的热案类比法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案例;新视角;伦理道德;医德

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是通过对教师选取的典型的、适当的案例进行分析,在道德层次培养学生的道德决策能力、伦理道德情感,使他们逐步形成发自内心深处的高尚道德情怀。[1]但选用的案例都是本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具有局限性。笔者在今年的医学伦理教学中打破了这一潜规则,有意尝试用社会热点问题讲解,这一类比法授课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内化了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学理论知识,外化了医学生对医学现象的分析能力,增强了医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积极性。现就这方面体会谈谈,供同仁们探讨。

1 热案简介

2008年12月9日8时26分,企业员工王腾业携带的黄金(用小纸箱包装)被40岁的深圳机场清洁女工梁丽当成是别人丢弃的物品捡到自己的清洁车上,然后推到距离现场79米远的公共厕所旁,托人放入厕所内。14时,梁丽再用自行车将小纸箱推回距离候机楼两公里外的自己家中。4个多小时后,警察来到梁丽家中,梁丽交出物品。随后,她被警方带走。在这10小时之内,梁丽完成了人生中落差最大的角色转换:从一名清洁工到一名囚徒。[2]“梁丽”案一经发生便在媒体和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在定罪量刑法律层面引起了社会热议。

2 热案教学

多年来,为了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实效性,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探索,但医学生并不完全“买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究其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对医学生的“心理语言”了解不到位。课堂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不一致,导致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学习出现这样的怪象:课程不解——困惑——寻求答案——失望——不感兴趣——抵触。

“梁丽”案的出现正好解决了医学伦理学课堂理论与社会现实存在的不一致性,解答了医学生的不解与困惑。“梁丽”案虽不是医学领域的案例,但两者的切入点是一致的,从而打破医学伦理学选择案例的局限性,增强了医学伦理学理论的说服力。为什么这样说呢?梁丽的事情能发展到今天,缘于平常对自己的行为要求不严格:机场明确规定无论捡到什么,哪怕是废弃物也要交公,但梁丽并非如此,就算梁丽不知道是300万黄金饰品,但捡到东西要交公还是应该知道吧?这件事情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所以社会公众同情声多,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公众也是对自己类似行为的一种认可。“梁丽”案道出了德育工作困惑的拐点,淡忘了古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心存侥幸,做事时迷失自我、忘记原则,最终导致了“占小便宜吃大亏”的结果。继而联系同学日常学习生活,也有相似的情况,如考试作弊。再进一步,就能联系到医疗服务中的红包现象,由于某些因素的存在,使本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了,进而有人在前些年提出红包合法化的谬论。这些事情本质都是一样的。为了美好的将来,医学生们一定要认真扎实地学习医学伦理学理论知识,把医德理论贯彻到实践当中去。

3 热案效果

为了引发医学生潜道德意识中的耻感能力,增强医学生医学伦理理论学习的热情,适度引入医学领域外的社会热案,增添了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

3.1 强化医伦耻感

知耻是人类良知起源的一个重要源泉,医伦耻感对于医德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医学领域,耻感是医务人员内在的伦理底线,是建立医德的良心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耻感是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耻感淡化的最终结果就是无耻,就会导致社会道德水准降低,伦理底线就会被突破。[3]医伦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易与医德理论现实世俗伦理产生共鸣,为抵御不良医疗风气筑起一道道德防线。

3.2 找准人生方向

国医关幼波说,“‘1’是健康,婚姻、事业、金钱就是后面一个又一个的‘0’。健康这个‘1’在的时候,后面的‘0’越多,你的人生越丰富,而前面这个健康的‘1’一旦不在了,你后面的‘0’再多,人生也只有一个‘0’。”那么指导医学生做人做事的医德理论就是人生事业的正负号。医务人员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保证,医学生要时刻牢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责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时期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应努力学习医德理论,杜绝腐朽世俗论调,时刻以完善自我、储备自我为目的去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3.3 化解心理困惑

在授课中不仅要联系医学领域中正反两方面事例,也要联系医学领域之外的事例,用相通的德育理论分析事例,加深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理论知识的认同感,运用医学伦理学理论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剖析,消除医学生心中的不解和困惑,使其深感医学伦理学理论具有现实指导性,满足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理论知识的渴求,有助于锻炼和提升医学生的思辨广度和深度,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化解心理困惑的教学目的。

3.4 内化医德理论

理论知识因其理论性、枯燥性、抽象性使学生难以理解、体会,甚至产生排斥厌学心理,如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插入典型案例,无疑是给学生注入兴奋剂,引起参与兴趣。在简单复习完上堂内容,导入本堂要讲的医德规范之前,先把“梁丽”案抛出,吸引学生的眼球,当剖析到三个层面的有机联系后,学生的积极性已调动起来。随后顺理成章地讲起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共鸣,使医学生不再抵触医学伦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认同并接受医德规范。热案介入外化了医学生分析鉴别的实践能力,同时内化了医学生医学伦理学的理论知识。

3.5 提升学习热度

从案例中汲取最有价值的东西运用到教学中来阐述医学伦理学的理论知识,使医学生在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上认同理论知识。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普遍性问题的分析,阐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可以产生共鸣,达到教学目的。热案介入激发了医学生参与兴趣,给医学生广阔思考空间,挖掘了医学生的最大智力潜能,使医学生愿意深入案例,充分剖析案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并设身处地的思考、探求问题的症结,变被动为主动。

[1] 王萍.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J].医学教育探索,2007,6(7):596.

[2] “梁丽案”现场回访:从清洁工到囚徒的10小时逆转[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9-05/16/content_11383915.htm,2009-05-16.

[3] 陈飞.耻感:一条重要的医学伦理底线[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1):109.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论加强内科临床实习过程中的医学伦理学教育

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思维理念的不断变化,医学伦理学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和尖锐,许多医学问题也亟待解决。而对于临床实习生来说,由于面对伦理问题时经验不足、认识不够,往往导致处理方式欠妥、医患矛盾加剧,容易引起医患纠纷。笔者对内科临床实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伦理学问题为患者的权力保障与现实的医疗环境冲突,提出了加强教育、完善规章制度等处理方法,供同行讨论和参考。

关键词:内科;临床实习过程;医学伦理学;教育

引言

医学伦理学是唯一专门负责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视角,其中伦理活动、关系、意识和其他医学实践现象(临床、预防、科学、行政等)。)从医学伦理的角度来看,但不是在非医学道德领域。该科学方法是典型的。a)以往医学伦理研究方法是一种以自然研究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或者是以采用科学的成熟方法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他们所使用的概念既注重事实的激发,又注重医生的科学理论和伦理规范的汇总,而不是按照经典理论和文献阐述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是注重共享、实践和认知的联系。科学内容明显地融为一体。医疗伦理内容体系是科学与伦理价值(从一般表述到详细分析)的结合,从“什么”到“什么”和“什么”与“什么”相结合,将医疗伦理规范与医生的伦理法律、医生的伦理规范与医生的个人美德、医疗状况和自主选择相结合。强调医学伦理与纯医学知识不同,最终必须回答“权利、善、善”和“善、善”的学说问题。因此,他们的内容系统是由基础理论、规范体系、实践等的整合组成的。科学知识的复杂性是极好的。医学伦理知识建立在医学知识的必要基础之上,但最终结果是认知医学道德的结果,所以医学伦理知识是一个真正好的、统一的、真正好的单位;由于科学通常有一个标准答案,而价值创造,除了所谓的金本位之外,往往被看作是“道德和陌生人”的智慧和斗争,因此它被看作是一个不确定和不确定的单元。、

1内科临床实习中存在的医学伦理学问题

1.1普遍性的医学伦理问题

(1)患者的自主权问题。自主权还表现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上。近年来,随着患者的权利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形成了“花钱买服务”这样的观点,认为医疗也是一种服务,觉得自己支付了医疗费用,理应享受医疗服务,不应充当“教具”来配合医学生的教学。很多医学生由于初入临床,知识技能不够完善,沟通能力欠缺,经常遭到患者误解,增加出现医患纠纷的可能。如此一来,一方面教学医院不敢轻易放手给实习生操作,另一方面一些患者也对实习生的诊疗加以排斥,临床实习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2)患者的健康权问题。临床中也经常会有一些不遵守医嘱、治疗配合度低的患者,他们常常出现不按时吃药、过早活动、吃不恰当的食物等情况,这些通常是由于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导致的。因此,医学生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还有着规范患者治疗、指导患者生活、普及医疗知识的责任,为患者的健康作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1.2内科实习中的特有伦理学问题

(1)疾病的复杂性与知情权之间的矛盾。由于内科系统疾病谱广,几乎涉及了各种良性、恶性疾病,尤其是一些有待于诊断的疑难疾病,这些客观条件给临床上患者疾病知情权的保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对实习生而言,面对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相关的询问,实习生甚至带教医生都很难给出详实、准确的答案。(2)患者健康权与实习生临床能力之间的矛盾。根据伦理的公平性原则,患者应该得到平等的医疗处理和待遇。但是由于临床教学的需要,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实习医生的检查、换药或其他治疗手段。由此,这就与使每名患者得到平等的医疗处理的公平性原则产生了冲突。

2如何加强内科临床实习过程中的医学伦理学教育

2.1加强案例教学法的教育方式

(1)实践中的强化情景。案例研究中选择的方案是从现实生活和生产问题中导出的。采集的病例现实具体,具有多样生动的特点,个案描述的客观事实是医学伦理学的实践领域,学生在其中从具体情况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得出结论。教师通过将药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融入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学质量。本教程的重点是创建一个场景,首先创建一个广泛的案例研究库,并在更新国家政策规定时不断扩展和扩展,以确保案例的真实性、代表性、好奇心和正确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选择相应的课程,必须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例子,例如国内已经熟悉的无法再生产的春季现象。

(2)实践中的启示。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收集、筛选案例材料,并在实际学习情况下,学习寻找信息和知识所需的问题和社会研究材料。在本教程中选择的案例将链接到培训目标,并在本案例中进行说明。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将复杂的案例作为后期处理任务,

例如b .在明星客户中,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问题来进行交流,以确定如何进行独立分析。虽然学生在实践中没有模拟工作环境,但通过分析讨论和团队协作,可以帮助他们从理论顺利过渡到实践。当学习进入未来时,对医学伦理原则敏感,能够分析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问题。、‘’

2.2思维导图与叙事护理相结合的教学

(1)对所有护生实施培训,向护生介绍思维导图的定义、用途和绘制方法,让每名护生了解心理思维导图的各个环节、步骤。准备A4大小的白纸和不同颜色的笔,拟定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包括“哮喘病”“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把关键词放在中间,与症状有关的病因则作为一级分支成放射状分布在关键词周围,把与主要病因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护理操作、并发症等用不同线条与其连接,作为二级指标,并以此类推,最终绘制好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均自然弯曲,而不是呈直线,每个分支与上一级分支的关系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每个线条使用一个关键词,让护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各个知识点熟练掌握。

(2)每次叙事护理由2名护士共同完成,地点在本科室小会议室,采用一对一和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进行,每次时间约40min。带教老师通过与护生交流,收集临床叙事的素材和护生对知识掌握及理解情况,了解护生的感受,引导护生讲述自己的想法,同时给予护生正面回应。根据收集的叙事资料,分析与学习相关的积极事件,引导护生回忆,如:“你觉得自己最大的进步有哪些”“学习过程中你获得过哪些帮助”“学习该知识点后你对这个疾病有哪些认识”。帮助护生在叙事过程中整理和归纳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改变叙事的结构,积极帮助护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孔庆磊.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2]石嫣.临床实习生医学职业精神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9.

[3]帕孜来提·赛登.PBL教学法在心理医学科临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8.

[4]尹悦.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医学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效果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8.

[5]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8.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疫情防控下医药卫生信息传播的医学伦理学原则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学伦理学在医疗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公共卫生疫情时间管理、防控中医学伦理学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仅需要对医学道德、生命伦理进行深度的思考,还对医务人员职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关键词:疫情防控;医药卫生信息传播;医学伦理学原则

在医学伦理中一直都认为应坚持患者优先的原则,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不仅仅要考虑患者的利益,还需要考虑公共利益。特别是近年来,医药卫生领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药卫生体系发展,提升了医疗质量,但是也存在医药卫生信息传播内容不科学,对公众产生误导,损害了社会利益。特别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经进入改革关键时期,在医药卫生传播时必须保证期科学性,才能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打下更加良好的基础,维护公众权利、自由及利益。

1.医药卫生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事业和公众身心健康、和谐社会主义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而在医药卫生信息传播中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媒体更是在市场信息传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媒体我国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时可以借鉴达到国家医疗卫生体制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1]。同时,通过媒体还能对医药卫生知识进行宣传,帮助我国民众了解更多的医药卫生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医药卫生信息传播不科学的危害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许多媒体在医药卫生信息传播时将自己的利益摆在首位,忽略了社会利益,特别是在医疗广告媒体传播中媒体仅仅是进行宣传,没有对医疗信息进行审核就广泛传播,从而导致一些虚假信息进入公众视野,因为媒体对医疗机构进行负面报道,而医疗机构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只能进一步加大经营成本的投入,而家属因为不了解真相,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真实水平不了解,不信任医疗机构反而会给游医、不良医疗机构诈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媒体在医药卫生信息传播时也不符合广告法规真实性规定。另外,从医学角度来看,医疗过程、行为看似很平淡,但其实客观因素非常复杂。人体物质形态包括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社会运动及心理运动,机体健康往往和心理、社会、生物等多个因素有关,而关于其中的奥秘目前还需要继续探索。虽然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但是在许多疾病治疗中仍旧没有办法,各个人身体存在巨大的差异,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方面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甚至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会出现副作用。如心跳、呼吸骤停、脑缺血缺氧性后遗改变等,或者感冒还分为其他疾病导致的与感冒类似的症状,流行性感冒,不同疾病在治疗费用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但是许多媒体从业者并不了解,一旦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或者出现医疗差错就随意进行信息传播,导致公众激愤,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当然,也并非媒体在医药卫生信息传播中需要为医疗机构开脱,而是要保持客观、冷静、细致、深入的态度,谨慎对医药卫生信息进行传播,避免产生不良影响[2]。

3.疫情防控下医药卫生信息传播的伦理原则

3.1确保公众利益

在医药卫生信息传播中媒体不仅仅引起公众的兴趣,还需要将受益、负担公平展现出来,而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媒体在报道医药卫生信息中医患关系比较紧张,从表面看媒体是在维护公众利益,但是从大众群体角度来看并不是在维护最佳利益。从医疗机构角度来看为了获得媒体正面的形象宣传和报道,医疗机构不得不花钱购买正面报道,反而给患者增加负担,对患者健康造成损害,因此,疫情防控下医药卫生信息传播中不能笼统的来看是否与公众利益相符,而是应该从从程序、分配的公正信来看是否与公众利益相符[3]。媒体比较对受众参与做到一视同仁,对待所有受众都要坚持同一个规则、标准,做到统一标准对人对己,尽量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而确保受众参与性,使受众和媒体保持良好的信息互动。另外,在医药卫生信息传播时不仅仅需要保持受众健康受益,还需要确保行为主体对等性、互换性,使受众健康受益和受众负担保持对等,在保护受众健康的同时避免造成受众焦虑、恐慌,以免增加受众健康负担。

2.2保持诚信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时代的来临,而在社会良性运转中诚信非常重要,在医药卫生信息传播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客观真实,不伤害的原则对实时进行全面、客观、真实的进行报道,务必确保报道的是真实情况,对事实本来面貌进行还原,避免其行为对公众合法利益造成伤害,这也就要求媒体需要不断对自身行为进行调整,坚决杜绝对公众存在的伤害行为。在疫情防控期间,媒体在信息处理时必须参考《传染病防治法》对疫情进行如实通报、公布,避免疫情信息不准确,导致公众骚乱、恐慌,以免对公众健康造成伤害,直辖市政府、自治区、省都需要如实对医药卫生信息进行确定,报道,确保其权威性

[4]。媒体在信息传递时如果已经发现疫情出现蔓延,需要坚持客观真实、不伤害原则,将有关信息及时发布出来,促使公众提前做好疾病预防策略。

结论

总之,在疫情防控下医药卫生信息传播必须对公众生命健康负责,在法律、道德约束下,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和实际生活、受众、实际贴近,在医药卫生信息传播中要保持以事实为根据,和客观、真相符合。特别是在疫情报道时,更是需要保持客观真实,不伤害的原则,及时将有用的信息发布出来,帮助公众做好疾病预防,从而保护公众健康。

参考文献

[1]铁小茜,赵昆. 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下医疗资源分配的伦理反思[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6):631-635.

[2]张竹,王和,李岭,等. 医学遗传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伦理学教育的现状及实施述评[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21,38(11):1037-1040.

[3]邹海贵,刘沛琛. 医学检验中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3):58-63.

[4]毛玉锋,刘诗洋,郭玉明,等. 我国COVID-19相关临床试验注册特点及存在的伦理学问题[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3,48(1):14-18,22.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医学伦理学应重视对问题和案例的研究

——以李丽云案例的最终司法处理结论为例

今年是《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创刊和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成立三十周年,值得纪念。回顾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发展,我们引进、形成和发展了不少的理论、观念和主义,比如,后果论、道义论、美德论、健康观、生死观、原则主义、女性主义等等,不一而足,成果可谓蔚然壮观。但本文认为,医学伦理学“谈些主义”固然重要,更为必要的是应该“多研究些问题”。众所周知,生命伦理学和当代医学伦理学是以伦理问题为导向的,从不回避和漠视生命科学发展和临床医疗实践引发的伦理问题,而这些伦理问题往往通过一些引起社会公众极大关注的案例呈现出来。因此,医学伦理学应该注重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加强对这些伦理问题的研究。这种进路被称为“骑单车”模型,而不是“放风筝”的模型[1],即运用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而不是从一个喜爱的理论推演出伦理问题的所有答案。只有这样,才会既能体现学科的现实价值,又能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使医学伦理学学科永葆青春活力。本文仅从李丽云案例的最终司法处理结论为例予以阐释。

1 李丽云案例的最终司法处理结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医学伦理缺憾

李丽云案例曾经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社会舆论、医疗卫生界、医学伦理和法学等有关学术界予以极大关注。该案例的基本情节是:2007年11月21日,怀孕9个月的李丽云因呼吸困难,在同居男子肖某某的陪同下赴北京某医院就医,医生检查发现孕妇及腹中胎儿均生命垂危,建议施行剖宫产手术,但由于肖某某多次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在抢救了3小时后,医生宣布孕妇抢救无效死亡。[2]李丽云的父母认为医院方对李丽云及腹中胎儿之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法院于2009年12月一审根据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结果,判定医院的医疗行为与李丽云的死亡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驳回了李丽云家属的诉讼请求。

司法鉴定中心认为,李丽云的病情复杂、危重、疑难,进展迅速,临床处置难度很大,其最终死亡与这些综合因素的关系密切,同时,医方和患方在诊疗决策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患方的依从性等因素也对院方的诊疗过程及案件的最终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原告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最终驳回了上诉,维持原判。[3]

尽管院方表示,鉴于李丽云父母痛失爱女,家境困难,院方可以向其提供10万元人道主义关怀帮助金,而法院考虑到本案实际情况,判令由医院向原告支付10万元的经济补偿,但案件的尘埃落定,意味着医院及其医务人员不必为此承担法律责任。可是,假如实施剖宫产手术能够保全李丽云及其腹中胎儿的生命,那么,到底谁应该对李丽云及其腹中胎儿的死亡负责呢?当然,李丽云本人此时陷入昏迷状态,已经丧失了行为能力。而肖某某的不配合态度,其消极行为影响了医院对李丽云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抢救治疗,人们自然会认为:显然应该由肖某某对此负责!

然而,果真如此,就不会引发曾经如此激烈的社会争议和伦理讨论了。这是因为,李丽云的死亡毕竟发生在医院,发生在医务人员面前,发生在医院及医务人员本应实施手术的治疗之中。换位思维,一方面,任何一个人如果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是李丽云,都会希望生存,而不是死亡;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人如果是李丽云,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希望医院及其医务人员行使“特殊干涉权”,强行采取积极的剖宫产手术,而非保守的抢救措施。可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包括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没有采取或者没有批准采取这种果断的措施呢?尤其是北京有关法院的以上判决更加说明:该案例的最终司法处理结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医学伦理缺憾!

如何弥补这个医学伦理缺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寄希望通过修改、完善有关法律规定。

2 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等制度建设仍未破解李丽云案例引发的伦理难题

李丽云案例集中反映了诊疗过程中,医方在尊重患方的自主和实施特殊干涉时遭遇的医学伦理难题,即医务人员既应该通过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来尊重患方的自主权,又应该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病人的“最佳”利益,不考虑或违背患方的自主而实施特殊干涉。这是一种两难的窘况,即在其家属肖某某不接受医方提出的最佳治疗方案的情况下,而医方又认为病人家属的决定明显不利于病人本人时,医院及医务人员到底应该怎么办?如上所述,该案例的最终司法处理结论尚存在着很大的医学伦理缺憾,正是这个伦理难题的反映。

面对如此棘手的医学伦理难题,人们自然倾向找寻有关法律规定的支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第三十三条对施行手术时尊重患方的知情同意权及其顺位作了规定。首先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其次,在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只有在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时,或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医疗机构才能代理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然而在本次事件中,如果肖某某不在现场,根据该规定,医院完全可以作为患者的代理人,代其做出决定并对其实施剖宫产手术。可是,由于肖某某在场,排斥了院方作为其代理人的机会,而肖某某作为其知情同意的代理人却拒绝同意。尽管医院方反复劝说、并采取减免有关费用等措施,甚至病友及其家属表示愿意为其捐款手术,肖某某仍然拒绝签字。

另外,《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也没有对《条例》本条规定中的“遇到其他特殊情况”作进一步的解释,我们推断,医院当然没有认为肖某某拒绝签字属于本条所指的“其他特殊情况”。可见,正是因为该条例的规定使医方无计可施。

其后,适逢《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该部法律第六十条规定了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患者有损害,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在五十六条规定了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时,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可见,该规定与《条例》第三十三条的精神是一致的。故根据以上规定,李丽云的死亡还是必然的。

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施行《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引起较大反响,人们寄希望通过该司法解释能够彻底化解这个难题。该司法解释的第十八条对《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即“医疗机构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且不能取得患者意见的情形”进行了规定,包括如下情形:①近亲属不明的;②不能及时联系到近亲属的;③近亲属拒绝发表意见的;④近亲属达不成一致意见的;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符合这些情形,医疗机构立即实施相应医疗措施,患者因此请求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不予支持。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李丽云案例中,肖某某不同意手术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情形。故直到如今,基于已有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这个伦理难题仍然不能破解,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可能有人会说,李丽云案例仅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案,不具有普遍性。但本文认为,一方面,既然我国奉行“知情同意的家庭主义模式”[4],那么,在家庭决策时,从逻辑上就存在着在病人昏迷等情况下不能或不具有决策能力时,家属的决策不符合或涉嫌不符合病人最佳利益的情况;另一方面,该案件的重要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医学伦理案例进行讨论,而案例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于:我们必须直接面对其引发的伦理问题,而不能回避和漠视这些伦理难题。

3 医学伦理学应该重视案例研究

当代生命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引发了一系列棘手的 “应该做什么”或“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我们把这些“应该问题”称之为生命伦理学问题或医学伦理学问题。在医学临床实践中也会不断有伦理问题涌现,这些问题往往不是医务人员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是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才有可能解决。“许多医生在伦理问题面前往往感到手足无措,进退两难。”[5]人们往往是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了解生命伦理问题和医学伦理问题的,这些案例往往经过了复杂的法庭诉讼程序,案件向社会公开后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本文认为,医学伦理学的案例既不同于医学伦理学的“事例”[6],也不同于医学伦理学的“思想实验”。一方面,医学伦理学案例引发的伦理问题往往是非常具有争议性和可讨论性的,而医学伦理学的事例仅仅是曾经发生的事情而已,这些事情并非两难或棘手;另一方面,医学伦理学案例一定是真实发生过的,而医学伦理学思想实验中的事实或情节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例如,美国当代伦理学家哈曼(Gilbert Harman)曾设计两个思想实验。一个思想实验是:“一个医生,如果把极其有限的医药资源用来治疗一个重病人,另外5个病人就必死无疑;如果用来救活这5个病人,那个重病人就必死无疑。医生显然应该救活5人而让那一个重病人死亡。”另一个思想实验是:“有5个分别患有心脏病、肾病、肺病、肝病、胃病的人和一个健康人。这5个病人如果不进行器官移植,就必死无疑。如果杀死那个健康人,把他的这些器官分别移植于这5个病人身上,这5个病人就一定能活命,而且会非常健康。医生应该怎么办?显然不应该杀死那一个健康人而救活这5个人。”[7]该实验描述的情节在现实中是未曾发生过的或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而医学伦理学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人们往往通过文字、影视等形式再现案件的情节和事实。

可见,李丽云案件就是一个典型的医学伦理学案例,这个案例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棘手的医学伦理难题,需要通过我们的伦理分析,形成道德判断,提出破解伦理难题的方案。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对法庭审理过程中的原、被告方(或控、辩方)的意见、法庭的判决进行道德评价和伦理分析,或者为已经形成的道德判断寻求伦理理由,即进行道德辩护。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上述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和道德辩护的基础上,提出当人们面临类似案例时,应该遵循的普遍性的伦理原则和伦理行为方案,以指导人们正确面对这些问题,最终形成符合这些伦理原则的法律制度。为此,有学者提出面对李丽云案件,我们应该“区分代理事项”“确立患者最佳利益原则”“引进司法审查制度,构建程序正义”和“确立医疗紧急避险原则”等建议[8],不无启发。

毋庸讳言,谁都不会否认李丽云及腹中胎儿的死亡是一个悲剧!尽管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通报认为,就诊太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即使肖某某签字手术,仍然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是的,签字手术后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今天我们实在是无法确定了,但问题的关键却是:医院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施行手术抢救治疗。因此,李丽云没有得到应当获得的救治是我们要讨论的医学伦理学问题。

综上所述,医学伦理学对于李丽云案例存在伦理问题的讨论结论应该是:医院及医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像浙江“德清案例”一样,行使特殊干涉权,实施手术抢救治疗。“德清案例”的情节是:2008年1月11日,在浙江德清县人民医院,产妇周某某大出血,生命垂危,需要切除子宫挽救生命,但患者丈夫拒绝签字同意手术。不过,这一次,这家医院作出了与北京某医院不同的决定,由两名主治医生联合签字手术,产妇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9]当然,至于如何打消医院及其医务人员的种种顾虑;医院如果施行积极抢救措施,出现不好结果,医院不至于被起诉;即使被起诉也不会被判令承担赔偿责任等等,那是在这一伦理原则和行为方案指导下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或制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研究的最近进展[J].科学与社会,2011,1(2):72-99.

[2] 曹永福.“柳叶刀”的伦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6:2.

[3] 李京华.丈夫拒签字致孕妇死亡案终审:医院无责任[EB/OL].(2010-04-28)[2018-01-18].http://news.163.com/10/0428/21/65CUQ SLQ000146BD.html.

[4] 陈化,李红文.论知情同意的家庭主义模式[J].道德与文明,2013(5):103-107.

[5] 陈晓阳,王云岭,曹永福,等. 论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 16(3):53-55.

[6] 曹永福,王云岭.论案例教学与医学伦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35-36.

[7] Louis P. Pojman. Ethical theory: classical andcontemporary readings [M]. Second Edition.US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5:478-479.

[8] 祝彬,姜柏生.患者知情同意权代理行使的规制[M].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4):276-278.

[9] 李隼.医学伦理精神可解“违规”难题[N].羊城晚报,2008-01-30.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11篇

题目: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伦理学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对社会健康、科学、积极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医德的德性与伦理特征,可以让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内化,用医学领域的道德准绳来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切实增强医学从业者与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生命责任意识、敬业意识与诚信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道德、道义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的总结,从内在原理层次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伦理学有着深厚的关联。本文将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伦理学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并且从医学伦理的核心原则进行分析,探索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伦理学教育中融入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学伦理学;教育融合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体系日渐完善,我国对于医学教育德育层次更为关注。医学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科学,医患关系具备特殊性,医学伦理学在深入发展之下,注重对医学生思想道德层次的教育。医务工作者借助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病人需要将自己的隐私和身家性命托付给医生,这意味着病人需要信任医生,医生需要承担起更深层次的责任,具备强大道德义务,应该将患者的生命利益放在首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伦理学关系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议当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且积极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体现[1]。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坚持不懈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社会力量,必须要确立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领社会主义荣辱观风尚,切实团结我国社会各民族人民,实现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和谐进步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代发展的核心精神导向,可以为医学伦理学提供发展方向。从客教育领域来说,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主要涵盖了职业道德学、生命伦理学两个层次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对医学伦理学教育实现精神引导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医学伦理学,可以让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更加直观、深化[2]。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医学伦理学在一些思想层面两者共同,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医学伦理学当中,可以让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更加充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医学伦理学的引导作用

2.1、个人层次引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医学伦理学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便是强化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让医务工作者具备医者仁心、强化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出医务人员的“仁”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之下,医学伦理学教育必须要注重以爱国主义核心教育为导向,将医学伦理学当中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生命伦理学教育引入到医务工作者思想价值当中,强化医务工作人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救死扶伤意识,用诚信、友善的情感对待患者,不能因为利益因素出现欺骗病患等情况,切实强化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2.2、社会层次引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对医疗服务领域在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必须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医学伦理学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生命为重”,医务工作开展必须要道德准绳为基础[3]。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要践行到实际医学服务工作当中。在医疗服务工作当中,医疗工作者必须要以公平、公正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患者,遵循“一视同仁”的原则,用温暖平和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患者,给予患者们人道主义关怀。严谨医务工作者做出违法犯罪行为,一切医学服务必须要在法律法规约束之下开展,若违反了法律要求,任何行为都是不允许的[4]。尊重患者的人权和自由选择,不得强迫患者做违背患者意愿的医疗服务行为。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开展,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诠释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

2.3、国家层次引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医学水平决定了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医疗服务水平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医务工作者道德水平影响着社会医疗服务水平,义务人员的道德水平对社会医疗水平持续发展起到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医疗领域发展起到了统筹作用,可以切实统筹、引领、支配医务人员的医德观念。医学伦理学教育引导之下,可以全面强化医疗服务工作者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为国家富强民主提供强大支撑[5]。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出现了一批有一批具备崇高道德素养的医务工作者,在2020年疫情侵袭的窘迫局面下,我国各个地区的医务工作者齐聚武汉,共同战疫,不顾自身生命危险,实现了医务工作人员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信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医学伦理学教育当中,切实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专业水平与道德水平崇高的医务工作者,为我国医疗服务工作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国家和谐稳定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发展进步。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全面小康时代,社会各个领域呈现出健康发展态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之下,必须要注重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深化,将医学伦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结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提升医德医风建设水平。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去遵循、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促进我国医学领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欣, 肖伟元, 王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临床教育中的探索[J].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35卷1期, 25-26页, 2021.

[2] 高志民, 董琳晶, 高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医学大学生中的认同研究[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06):261.

[3] 刘振中, 陈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生价值观教育[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4(1):61-64.

[4] 韩海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 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003):549-552.

[5] 刘健, 李怀珍, 邵路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生医德培育路径的探索[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8, 38(5):685-688.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12篇

题目:《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文缺失会导致科学意义的丧失[1]。“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医学的崇高使命决定了对医务人员道德品质的特殊要求。它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牢牢掌握现代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能在临床实践中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而且要求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素养。为此,本校以示范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人文教育核心课程[2],其教学实效将影响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思考并改进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1 正确认识《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和伦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伦理学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为整个医学提供伦理学的观点、方法和技术,它是旨在运用伦理学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解释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是系统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对《医学伦理学》教学也并非就是对医学生进行道德教化的过程[3]。《医学伦理学》除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外,更多的是医学素养教育,因为人文是医学的一部分,医德是医生素养的一部分[1]。

2 合理设计《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

通过《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不仅要提高医学生医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塑造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质,加强实际工作中伦理问题的处理能力[2,4]。作者认为通过《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要让学生知晓在未来工作中涉及的医学伦理知识,熟悉相关伦理要求,并在知识学习基础上培养伦理道德情感和道德决策能力,进而最终促进医学人文品质的形成。因此其总目标可界定为:培养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提升医学生医学伦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具体分目标为:(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和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医学职业精神,自觉践行医学人道主义原则,为人民的健康利益服务;(2)培养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对人、生命、医学事业的道德责任感,能够敏锐识别和正确处理医学伦理问题,具有正确进行临床伦理决策的能力;(3)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妥善处理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学与社会的关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满足社会人群的健康需求和医学事业发展的要求。

3 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医学伦理学的这种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决定了任课教师应坚持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养成三位一体的教学观,合理、灵活地安排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内容。

3.1 知识学习是基础 教师应把必备的医学伦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形成知识积淀。涉及的教学内容如医学伦理原则、规范和范畴等基本知识;临床实践中涉及的医学伦理学基础理论及相关的伦理规范要求等[5]。

3.2 能力培养是关键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医学问题进行伦理思考、分析、判断及临床伦理决策的能力。涉及的教学内容如医疗人际关系伦理、临床诊疗伦理、人体实验伦理、尸体解剖伦理、器官移植伦理、生育控制伦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安乐死等[5]。

3.3 情感养成是核心 教师要让学生牢固树立医学人文观念,具有对人、生命、医学事业的道德责任感。涉及的教学内容如对国内外杰出医德风范人物的认识、了解等[5],以情动人,让学生在获得感悟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的提升。

4 围绕教学理念,多途径实施医学伦理学教学

《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理念主要是实现“知行统一”。首先让学生“知”,理解理论是前提,即了解未来工作中应知悉的医学伦理知识,熟悉相应伦理要求;然后还要让学生“行”,实践理论是目的,即启发、引导学生参加医学服务实践活动,在服务中感知、理解并践行医学道德,实现自我教育。最终让学生对医学领域中相应需要遵守的伦理要求能够做到知行统一。

为了更好实践《医学伦理学》“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阐述之外,还应结合具体临床真实鲜活的案例分析、医学伦理方面社会热点问题的辩论、医德风范人物的感染影响等多途径促进医学伦理学教学,加强学生对医学伦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4.1 基本理论教学和专题讨论相结合 对于一些与临床贴合非常紧密的章节,可以采用基本理论模块和案例分析讨论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基本理论模块,以教师讲授为主,侧重帮助学生们理解医学伦理基本理论、原则、伦理要求和规范等,从而形成对医学伦理相关知识的初步认知,为后面的专题讨论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做好基本的理论准备。专题模块由教师精选临床诊疗伦理案例,或者针对安乐死、器官移植等医学伦理的前沿问题,由学生课外自主收集材料,整理思路,充分准备,课上分小组讨论或者辩论,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4.2 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首先由教师精选临床中真实、典型、难易适中的案例或者社会热点问题,由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加深其对问题的理解和体会[6]。然后学生结合课堂讲授的相关知识内容,对角色扮演的案例进行思考、讨论和解析,这个过程有助于训练学生解决实际临床伦理问题的思维。最后由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结合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强调。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督促学生观察现实,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锻炼同学分析问题能力[7]。如医患关系伦理、临床诊疗伦理等部分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4.3 以学生临床见习为契机,加强教学实践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除了课堂内的教学外,还应强化实践教学,延伸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该学期每个月的见习机会,在临床实践中去感受道德,践行道德,从而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促进知识的内化[8];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医疗机构开展相关伦理调查研究,认真发现和记录临床中的实际伦理问题,再引导学生用医学伦理学知识对这些伦理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强化知识运用,训练伦理思维[9]。

4.4 巧妙运用学校现有载体,延伸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带领学生参观本校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内涵的生命科技馆和医学家塑像等,或者观看医德风范人物先进事迹的相关视频,如爱患者胜过爱自己的万婴之母林巧稚教授;大医王忠诚;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的裘法祖院士;感动中国最美乡村医生李春燕。这些视频教学资源不仅可以适当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更是给每一位医学生树立了榜样,触发了他们心灵最深处的医德情感。这些载体是验证医学伦理学理论、原则的实验室,是打动学生心灵的场所,可以有力延伸和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1]屈庆平,张俊霞.对改进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思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5):86-88.

[2]王爱英,夏吉凯,李丽.医学伦理学视域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3):394-395.

[3]王云岭.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反思[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4):23-24.

[4]张凌,王亚平,邹俊杰.浅析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标和方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4):357-359.

[5]赵增幅.医学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杨同卫.医学伦理学实训教学法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238-239.

[7]赵丽,王鹰,胡兵,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分析[J].科教文汇,2013,28(1):85-86.

[8]胡承江,陈萍,王明华,等.医学伦理学临床见习教学改革及其路径[J].医学与哲学,2012,33(9):63-64,76.

[9]廖赞勇,黄曲云,黄萼华,等.医学伦理学实践教学有效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368-369.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13篇

题目:医疗伦理学与末期护理决策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医疗伦理学在末期护理决策中的应用和重要性,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伦理原则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期为我国末期护理决策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医疗伦理学,末期护理,决策,伦理原则

引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末期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在末期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面对许多复杂的伦理问题,如何在这些伦理问题中作出恰当的决策,是医护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医疗伦理学作为一种规范性学科,为末期护理决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准则。本文将从医疗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在末期护理决策中的应用和价值。

一、医疗伦理学的原则和概念

(一)医疗伦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医疗伦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实践中伦理问题和道德行为的学科,它涉及医生与患者、医生与社会、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医疗环境下,医疗伦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有助于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道德规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医疗伦理学对于提高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疗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医疗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自主性、不伤害、利益最大化和公平分配。以下是对这些原则的详细阐述:

1.尊重自主性

尊重自主性是指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听取患者的意愿和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面的医疗服务。患者有权了解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有权决定是否接受治疗。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自主权,积极引导患者作出明智的决策。

2.不伤害

不伤害原则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不仅包括物质伤害,如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还包括精神伤害,如尊重患者的隐私、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

3.利益最大化

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指在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力求使患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应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权衡各种治疗手段的利弊。此外,医务人员还应关注患者的长期利益,预防和解决潜在的医疗问题。

4.公平分配

公平分配原则要求医务人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在患者救治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经济条件等因素,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和资源配置,以实现医疗公平。

二、末期护理决策的挑战和复杂性

(一)分析末期护理的背景和现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命质量和生命尊严的关注日益提高。末期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患者提供舒适、安宁和人性化的照顾。在我国,末期护理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各级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纷纷加大对末期护理的研究和实践力度,以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末期护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复杂性问题。

(二)讨论末期护理决策中的伦理冲突和挑战

末期护理决策涉及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容易产生伦理冲突和挑战。以下就患者自主权与家属意愿、资源合理分配等方面进行探讨。

1.患者自主权与家属意愿的冲突

在末期护理过程中,患者自主权是指患者有权决定自己的治疗和护理方案。然而,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可能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愿。此时,家属往往成为患者权益的代言人,希望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可能存在冲突。如何平衡患者自主权和家属意愿,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护理,是末期护理决策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2.资源合理分配的问题

末期护理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分配成为决策中的关键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在保证患者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这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资源。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家属需求、医疗费用等因素,以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适当的护理。此外,医护人员还需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3.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和职业挑战

末期护理决策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面对患者和家属的期望、伦理冲突以及资源有限等问题,极易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以应对末期护理决策中的各种挑战。同时,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末期护理服务。

三、医疗伦理学在末期护理决策中的应用

(一)探讨如何运用医疗伦理学的原则来指导末期护理决策

在末期护理决策中,医疗伦理学的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伦理学关注的是医疗实践中的人类价值观、道德责任和伦理问题。它为医护人员在处理复杂临床问题提供了伦理指导和行为规范。本节将探讨如何运用医疗伦理学的原则来指导末期护理决策,以保障患者权益和提高医护人员的伦理素养。

首先,研究需要了解医疗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医疗伦理学主要包括四个基本原则:尊重个人权利和自主决策、不伤害、善意行为和公平分配。在末期护理决策中,医护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和个人隐私权,确保患者在末期护理过程中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医护人员应遵循善意行为原则,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此外,公平分配原则要求医护人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公平的救治。

其次,医疗伦理学的应用需要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国,有关末期护理的法律法规为医护人员的伦理决策提供了法律依据。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患者的权利和义务,为医护人员在末期护理决策中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也为医护人员的伦理决策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

(二)分析实际案例

以下案例展示了医疗伦理学在解决末期护理决策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患者李某,男性,65岁,诊断为晚期肝癌。患者家属要求全力救治,但治疗过程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在此情况下,医护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决策,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疗的风险和收益,让患者在充分了解病情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同时,医护人员应遵循不伤害原则,尽量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案例二:患者张某,女性,48岁,诊断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力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在此情况下,医护人员应遵循公平分配原则,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救治。同时,医护人员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爱。

四、结论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研究可以看到医疗伦理学在末期护理决策中的应用。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提高伦理素养,遵循医疗伦理学原则和法律法规,为末期患者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患者及其家属也应加强对医疗伦理学的认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冬仙,张少南,沈鸣雁等.终末期肺病患者肺移植术后ICU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23,38(22):2091-2095.

[2]楚莲洁,王佳露.急性并发症预防及针对性护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9):137-139.

[3]徐永慧,王敏,周梦等.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肌收缩力调节器植入术的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3,37(05):314-315.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14篇

题目:医学伦理学教学的不足与优化建议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研究和指导医疗卫生领域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问题和道德建设的学说和理论[1]。医学伦理学是高等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医德修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职业观,使医学生在以后走向临床、科研等医学相关岗位后能够妥善处理遇到的伦理学问题。根据一项基于广州医学院医学生的实证调查,医学伦理学课程对提高医学生医德修养与综合素质确有帮助[2],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更具有重要意义。在医学生人文教育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同的今天,更应重视医学伦理学课程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在培养学生医德乃至品格上的重要性。

医学伦理学在中国已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但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目前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学生的视角,结合自身上课的切身体会,分析了本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国内其他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经验,对比医学生所接受的其他人文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优化策略,以供教学参考。

1 医学伦理学课程设置概况与优点

根据复旦大学2018~2019秋季学期课程表,本学期医学伦理学教学共开设了两个平行班级,共容纳402人上课。授课时间共9周,每周2个学时,共18个学时。在授课模式上采取讲座式授课,授课教师分别来自不同院系,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等,既有专职从事伦理学相关研究的学者,也有一线的临床医生。考核及成绩评定采取由课后测试、线上案例讨论和期末论文共同决定的方式。

经过多年建设,复旦大学医学伦理学课程有很多值得推广的优点:在理论授课时结合案例分析与医疗实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积极进行线上案例讨论,使学生可以在实际案例中运用学到的医学伦理学原则;结合不同院系(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医学院以及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等)的优秀教师给学生进行授课;在授课内容上既能跟踪国际医学伦理学发展前沿,同时兼顾传统医学伦理内容。另外,医学伦理学的结课时间也与医学生的专业课集中结课时间错开,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2 医学伦理学授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不过,瑕瑜互见。本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上课学生过多,课堂上授课教师与学生互动不足,学生听课效果较差。其二,教师对学生线上讨论的反馈不足,在线上讨论区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观点,而没有教师的指导,使线上讨论变为一种形式。其三,讲座式授课使不同老师的专长得以充分发挥,但一个明显问题是不同老师之间的授课内容有时难以连贯,学生在一个学期的课上完之后觉得课程内容杂乱,难成体系。通过学生反馈及学生课堂表现也可以看出,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很足,将之作为“水课”对待,此种情况在其他高校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同样存在[3]。

3 课程优化策略

以上问题在目前国内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颇具普遍性。笔者经历了医学伦理学学习的第一现场,最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思及木本水源,提出了以下课程优化策略。

3.1 授课内容应注意连贯性

首先,课程负责人需要在课程安排上做好统筹,以便授课教师在授课时注意前后联系,使本课程形成体系。其次,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使用内容较为完备且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教材。虽然教师会将上课所用课件分享给学生,但其内容有限,而在一些案例讨论中会涉及很多教师授课内容之外的知识。因此,一本完善的医学伦理学教材也是必要的。在讲课时由于课时有限可以只挑取其中部分章节进行讲授,学生课下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对医学伦理学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而不是孤立局限在教师的课堂授课内容之中。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材已有很多,如人卫五年制《医学伦理学》、人卫八年制《医学伦理学》等。

3.2 借鉴人文课程改革成果,开展经典阅读及案例研讨教学

在课时有限、授课教师人数有限的情况下,想要通过授课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近年来,在人文课程教学中开展了学科经典著作研读,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医学伦理学课程借鉴。

经典阅读能直接建立起学生与学科经典之间的对话,能使学生较为深入的理解学科的历史演变与恒定追求。考虑到医学生的日常课程较为繁多,布置的课下阅读内容无须很多,但需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可精选一些医学伦理学的经典著作中的篇目进行课后阅读,例如《尼各马科伦理学》《赫尔辛基宣言》《动物解放》等书,以及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中涉及医学伦理的篇目,如《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习业论”和“大医精诚论”篇,并同时布置一些与上述篇目相关的案例,在讨论课上进行讨论。例如,可以阅读时代周刊(Time)2002年4月22日的封面文章AtYourOwnRisk[4],使学生理解广大非医学从业者对人体医学实验的忧虑,思考医学伦理的约束在科研中的必要性。时代周刊还有很多探讨医学伦理的文章,例如2015年对乳腺癌过度医疗反思的封面文章[5]及2012年表达对基因诊断技术忧虑的封面文章[6],这些文章都可以让学生阅读讨论。从这些文章也足见当下社会对医学伦理的重视。再比如,让学生对比阅读2008年版《赫尔辛基宣言》和2013年版《赫尔辛基宣言》,结合近年来医学进展讨论内容修订的原因及其必要性。

借鉴当前人文课程改革及成果,医学伦理学课程还可安排案例讨论课。例如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人文课程“医学生综合素养”是一门研讨型课程,每名教师只带8~10名学生组成的一个小组,每学期小组都对2个以上医学人文相关的案例进行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医学伦理学”课程反馈也可看出,大部分学生期望医学伦理学课程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接触临床工作及基础研究中的实际案例。案例讨论宜由助教组织分组进行,助教应在讨论课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针对疑难问题,可反馈至授课教师处,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解。对于学生在讨论课上准备的讨论稿,如果观点新颖、论据充实,可鼓励其撰写整理成文,并积极予以指导。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医学伦理学相关征文比赛,选取高质量的文章予以表彰展示,调动学生进行医学伦理学思考及学习的积极性。

3.3 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缓解师资紧张问题

为应对因上课人数多,师资少的问题,可以考虑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下观看教学视频,课上进行案例讨论与作业指导的翻转课堂授课模式近年来在中国很多高校得到开展,并引起了广泛讨论[7]。在本校有很多课程已经采取了或部分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比如通识教育必修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以及基础医学院的“人文与医学”课程,并且也推广到了全国高校,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生了广泛影响[9]。这种模式同样值得医学伦理学课程借鉴。

视频教学不应简单是课堂授课的录像。课下进行的视频学习与实体课不同,没有了在教室共同听讲的氛围,很难保证学生能连续观看一段90分钟的教学视频。因此线上课程建设应当考虑到课后学习的特点,制作短小精炼的教学视频,在线上视频课程中突出重点知识,同时穿插考核,以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质量。线上课程配套线上讨论空间,学生可以对老师布置的案例以及线上课程中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讨论,教师应积极进行反馈。而在实体课上则可集中解决学生在观看线上课程时遇到的一些疑问,以及对线上案例讨论中争议较大的案例进行引导,深化对医学伦理的理解。当然,传统讲座授课目前是不可取代的:传统授课时教师在讲台前和学生互动,可以随时调整授课的速度和深度,学习氛围比较好。在目前可以进行翻转课堂与传统授课结合的模式,只在一部分教学内容上采用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结合学生反馈,逐步完成课程建设。

要注意的是,伴随着医学的高速发展,医学产生的伦理问题也不断增加。因此,制作课程视频应不断更新,删去过时落后的内容而及时跟进研究前沿,更新讨论案例,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3.4 积极开展医学伦理学实践教学

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的是学生的思想转化,而不是知识和信息的记诵,医学科研与临床实践处处体现着医学伦理学的原则与精神,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不应止于医学伦理学课程的课堂。

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如在医学其他专业课与专业实习中,可适当进行伦理学问题的讨论,教授一些伦理学原则。例如在功能学综合实验课上测定LD50时,可顺带让学生思考LD50的测定伴随大量动物死亡是否符合医学伦理,探究有无更好的方法来检验药物安全性;在细胞生物学讲解胚胎干细胞的治疗性研究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下对干细胞研究的限制是否合理以及干细胞治疗是否符合伦理学原则;在专业实习时,带教医生更应注意临床伦理知识的教育,笔者在临床见习中曾碰到见习本科生询问癫痫病史时患者家属隐瞒病情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带教医生对患者家属予以引导,同时也应提前提醒见习学生尊重患者。这是教学医院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可以作为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思考更好的解决办法。有的院校已经积极探索开展了医学伦理学的床旁教育,将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与床旁实践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效果[10]。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医学伦理学方向的科创项目与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医学伦理学上进行探索,在主动地思考与探索中深化对医学伦理的认识,培养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例如,有的院校开展了低年级医学生的暑期临床见习活动,部分学生在妇产科见习人工流产手术时,对“碎胎”和“吸刮”的过程非常震惊,对于课堂所讲的“不伤害原则”和“行善原则”之间的矛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了医学人文素养[11]。

3.5 加强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上课人数过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是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医学伦理学教学力量匮乏。当前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教师大多数的专业研究领域都在医学伦理学之外,医学伦理学知识大多是因一些需求而自学的,专业的医学伦理学人才仍然匮乏。提高对医学人文学科的重视,医学伦理学首先应当是一门学科,然后才是一门课程[12],建立相关专业,培养研究医学伦理学的高等专业人才,才是缓解当下医学伦理学师资紧缺的长远之计。

为解决目前一些院校医学伦理学师资紧张问题,可鼓励医学院大量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教师以及教学医院中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知识,在自己长期医学实践过程他们对医学伦理学也会有深刻的理解,在经过学习后也能担起医学伦理学教学的任务。

前所述及的教学改革措施,无论是经典阅读、案例讨论,还是第二课堂教学,都对授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及授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教学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前提是教师能够掌握教学技术并使其为教学目标服务。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从古至今,教师本身在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上都备受重视。无论是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准确而丰富的教学内容传授,都要落实在教师身上。保证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的数量与质量,才是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质量的根本方法。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第15篇

题目:浅析医学伦理学教学

【摘要】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演变,医疗矛盾逐步由“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化,许多新的医学伦理问题应运而生,医学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医学教育界的关注。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一、问题现状

(一)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二、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

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二)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三)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6翁宗奕.医学院校必须把医学伦理学列为“两课”教学的重点来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5)20~2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题目大全

《医疗决策中的伦理困境与解决策略》。

《医学伦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医生的道德困境与应对方法研究》。

《医学伦理案例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

《从案例看医学伦理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医学伦理决策的案例分析与思考》。

《案例分析视角下的医学伦理问题及对策》。

《医学伦理在器官移植中的案例研究》。

《医疗差错案例中的伦理问题探讨》。

《医学试验中的伦理考量与案例分析》。

《临终关怀案例的医学伦理分析》。

《医疗资源分配的伦理案例研究》。

《基因检测案例中的医学伦理问题》。

《精神疾病治疗的伦理案例分析》。

《孕产妇保健中的医学伦理案例探讨》。

《慢性病管理中的医学伦理问题与案例分析》。

《急救医疗中的伦理困境与案例研究》。

《儿童医疗中的医学伦理考虑与案例解析》。

《老年护理中的医学伦理问题及案例分析》。

《肿瘤治疗的医学伦理案例及其启示》。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怎么写?

写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选择案例:挑选一个具有代表性、复杂性和争议性的医学案例。

明确主题:确定论文的核心主题,例如医疗决策、患者权益、医生责任等。

背景介绍:简要描述相关的医学背景和伦理概念。

详细描述案例:包括患者情况、医疗过程、涉及的人员等。

分析伦理问题:从医学伦理的角度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引用相关理论:运用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和原则进行分析。

探讨不同观点: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立场。

提出解决方案:给出合理的解决建议和策略。

总结结论:概括主要观点和结论。

参考文献:列出引用的相关文献。

 

为你提供一个论文大纲,以供参考: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困境》

一、引言

器官移植的背景与重要性

医学伦理学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

二、案例描述

详细介绍具体的器官移植案例

三、医学伦理学问题分析

器官来源的合法性与公正性

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尊重

医生的责任与义务

四、相关伦理原则的探讨

尊重自主原则

不伤害原则

有利原则

公正原则

五、解决伦理困境的建议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提高患者与家属的知情参与

加强医生的伦理教育与培训

建立健全的器官分配机制

六、结论

总结案例分析的主要观点

强调医学伦理学在器官移植中的重要性

你可以根据这个大纲来撰写论文,具体内容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为你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你完成论文的扩写:

深入研究和收集资料:查找相关的学术文献、研究报告、案例分析等,以支持你的观点和论证。

详细阐述每个部分:根据大纲,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例如,在案例描述部分,提供足够的细节和背景信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案例。

强化论证和讨论:在医学伦理学问题分析和相关伦理原则的探讨部分,深入探讨不同观点和争议,引用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来支持你的论证。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在解决伦理困境的建议部分,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实际中的问题。

注意逻辑和连贯性:确保论文的各个部分之间逻辑清晰,过渡自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进行适当的引用和参考:引用权威的学术资源,以增强你的论证的可信度。

认真校对和修改:检查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逻辑漏洞,确保论文的质量。

如果你需要我根据某种文案创作的指令进行创作,请告诉我,我会按照你的要求为你提供相应的创作。

 

结束语:以上就是关于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参考的所有内容,最后还给大家推荐了题目大全集和怎么写论文的一些知识的推荐和参考,希望对您写自己的论文有所帮助!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论文(精选15篇)

赞 (1)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