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大全(精选10篇)

导读:现如今很多大学生毕业都是需要写论文的,所以668论文网站的李老师今天给大精选出10篇关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大全。题目选题和参考文献都具备,怎么写好论文,你看下就行知道了。格式非常到位!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刍议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学免疫检验

伴随着世界经济与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医疗技术的发展在现当代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临床免疫学检验工作而言,已成为现代医院诊疗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地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进行控制已直接影响到临床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间接影响到最终地临床治疗效果。由于在整个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免疫检验标本从采集到结果的检验需经历的环节较多,这就对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以及争端方法的熟悉程度及综合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建立与发展

临床医学免疫检验自建立至今已经历了一百个春秋。自从19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很多学者专家开始从免疫动物或者携带有传染病病毒的患者血清中发现有能够治愈患者疾病的特异性结合病原体或其一系列的衍生产物的物质,而这些物质及为我们现在所熟识的抗体。就现代医学理念来讲,将能够引起人体体内产生抗体的物质统称为抗原。正是由于抗原以及抗体的发现,才促使现代医学专家学者开始对人类或动物体外抗原刺激体内反应产生抗体这一现象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随着免疫学理论以及分子生物学还有其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临床免疫学检验继能够有日新月异的发展。

二、提高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方法

标本采集与设备管理的优化

作为检验分析前对质量控制的要求来说,检验人员首先需要做到对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工作;密切注意整个样本采集过程中的样本采集的时间、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和方法、采血的姿势、抗凝剂和稳定剂的选用情况。

免疫检验工作,首先要求检验人员注意对整个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工作。不同的采样试验对所采集的标本的要求有所不同。对于大多数以病人血清为标本的免疫检验而言,采集血清的时间应在清晨被采集者未进食前为宜,保持针筒的干燥性,抽血完成后需要马上除去针头并将所采集到的血液注入到干燥的试管内,注意在整个注血过程中采样人员的注血速度不宜过快,不能对所采样本进行振摇等一系列不允许的动作,以防溶血。在将整个血清分离完成后,应及时送往检测,如需要求对所采试样进行保存的话,可将试样置于冰箱内冷藏,不宜速冻,以防止因为反复冻融而对整个检验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作为对测定的血清标本的收集过程来说,激素类和治疗药物的使用要特别注意收集时间的变化以及检验人员体位的变化对整个测定结果的影响;

其次,在采购人员对于相关仪器设备及试剂的选择方面也同样对整个测量结果有着十分大的影响;作为整个检验的执行者来说仪器设备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对检验结果的精确度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整个检测结束后要注意地成套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工作人员要经常对温度计、水浴箱、酶标仪、稀释棒、恒温箱、吸量管、分光光度计等临床免疫检验的仪器设备进行核定、校正以及检查等工作,从而确保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减少实验过程中因为仪器所引起的误差,继而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目的,最终为意识的治疗及患者的康复提供最有用的保障。对于当今品鱼龙混杂,质量不一的试剂市场来说,慎重选择且经常对试剂性能进行有关试剂的检定工作是保证检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人是整个免疫检验过程中的主体,是整个免疫检验过程中最积极、表现最为活跃的因素。在免疫检验过程工作的所有环节,都需要靠人来对整个试验进行操作和把握,最终实现对整个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目标。因此,在整个临床免疫检测过程中检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会对整个免疫检验的质量和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就要求临床免疫检验的工作人员要每天按时对相关检测设备进行消毒、搞好实验室的卫生;做好相关实验仪器的定期检查工作:如冰箱、恒温箱、水浴箱、酶标仪、荧光显微镜等,做好对整个实验仪器的记录使用情况,并如实填写实验报告,按规定进行免疫检验的质控工作,并分析情况做好记录,签字等工作。

三、临床免疫学检验与生物技术

以现代新型科学技术为依托的临床医学免疫检验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飞,其结果又在更深的层次以及更为广范的领域内促进了现代高新生物医疗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使诸如细胞工程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近年来伴随着疫苗、基因工程抗体治疗以及重组细胞因子研制为主的生物工程制品产业有了蓬勃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免疫学防治的开展,对许多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起到了强有力的遏制作用,从而为挽救更多的生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结束语

因此,对于整个临床免疫检验的过程而言,对免疫检验做好全面的质量管理是确保整个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由于在对免疫检验标本进行采集到对标本进行检验的这个过程需经历很繁琐且比较复杂的一系列环节,因此,就要求临床医师必须要熟悉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同时,也要求护理人员及检验人员对临床免疫检验的各种影响因素要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须做到规范化,完全按照标准进行,以确保免疫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民族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综合考核体系的构建

[摘要] 毕业综合考核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考核的形式、效果不尽相同。建立适合的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综合考核体系,有利于评价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

[关键词] 临床医学;综合考核体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9-0321-02 [收稿日期] 2019-09-29

临床医学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作为民族院校,为西藏基层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是我们的目标。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医疗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医学专业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面临诸多新的挑战。2016年,国家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西藏自治区也提出了“健康西藏”建设规划,把居民健康问题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现阶段以及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臨床医学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毕业综合考核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关键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效果信息反馈的必要途径,是衡量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重要标准,也是督促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的必要手段。[1]同时,《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医师资格考试为医师执业注册的前提条件”。[2]因此,毕业综合考核在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我们的教育目标必须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接轨,通过多重手段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才能帮助他们应对目前相对复杂的医疗环境。因此,建立适合民族院校医学生毕业综合考核体系,事关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与西藏医学事业发展水平。[3]

一、我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综合考核体系现状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是我校品牌专业,并从2010年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生方向),目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8人,已建设完成了2个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一个西藏自治区重点学科;整合建设了由形态学实验功能区、机能学实验功能区、病原学实验功能区、分子生物学实验功能区以及临床技能中心构成的医学基础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拥有1个医疗水平较高的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同时在西安、咸阳、成都以及拉萨等地区建设了10个相对稳定、医疗条件较好的教学、实习医院,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以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初步构建了由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为主体的毕业考核体系。上述条件为此次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前期基础。

近年来,我们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并对西藏基层医疗机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分析和总结,形成了《西藏农牧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状及其对全科医生素质需求调研报告》,了解了目前西藏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和人才需求状况。以上工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考核体系改革、进一步提高面向西藏特别是农牧区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现阶段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综合考核由临床理论考核和基本技能考核构成,满分100分,60分合格。其中临床基本理论考核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每门课程满分100分,四门课程综合成绩满分50分,其中内科学和外科学各站30%,妇产科学和儿科学各占20%;基本技能考核主要以临床基本技能操作为主,考生随机抽取5项,满分50分。

二、我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综合考核体系存在问题

通过多届毕业生考核实际情况,我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综合考核体系尚存在以下问题:(1)考核内容以诊断学及内外妇儿理论及实践大纲为依据,范围相对狭窄,不能全面客观的衡量学生临床实践能力。(2)考官水平参差不齐,对考核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各有出入,部分考官评分较盲目,不能通过考核成绩准确地寻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3)考试形式单一,试题信度不高,学生可通过短时间突击应付考试,并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不能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4)临床实践平台管理不规范,实习出科考核流于形式,使得毕业考核成绩仅为终结性评价结果,形成性评价无法体现。(5)考核局限于对所学知识的重复和强化,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衔接不够紧密,未能很好地通过毕业综合考核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并适应执医考试。

为了体现毕业生综合水平,建立更加适合我院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综合考核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三、多元化毕业综合考核体系途径探索

(一)增加基础医学综合测试

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学习成败的关键一环。基础医学按照人体结构、功能划分不同学科,为在传统的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充分建立起课程之间的联系,但人体作为有机整体,建立基础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尤为重要。在第五学期,我们整合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主干课程,以教学大纲和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为依据,增设基础医学综合测试环节,不仅可检验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学习效果,也为学生进入临床阶段学习所必备的基础医学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学生更快适应临床阶段的学习。

(二)增加临床见习及相应考核

临床见习是临床实习前开展的重要准备阶段,增加临床见习的频度,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临床实习的节奏。临床见习分三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社区卫生服务,时间从第三学期至第七学期,安排学生进入咸阳市渭城区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第二阶段为寒暑假临床见习,时间从第四学期至第七学期,要求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分别利用15~20天时间到离家较近的综合性医院见习;第三阶段,组织学生进入综合性医院开展两周时间的实习前见习,初步了解综合性医院的科室设置、管理制度及基本工作流程等。上述三个阶段均需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见习报告,并计入毕业综合成绩。

(三)增加实习前临床综合能力测试

学生实习前,按照《中国医学本科教育基本标准》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南》要求,组织专家设计临床理论和基本技能考核项目,考察并了解學生进入实习之前的临床基本技能及理论水平,满分100分,60为合格,合格者方能进入毕业临床实习,不合格者,经过相关培训及辅导,再次进行考核,直至考核合格为止。

(四)加强临床实习出科考核

以实习大纲和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重新修订实习手册,完善实习手册中出科考核的内容及标准,督促并指导各教学医院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对实习学生进行阶段性出科考核,学生在实习期间至少需完成内外妇儿及辅助科室等10个科室的出科考核,并计入毕业综合成绩。

(五)增加临床医学理论综合测试

学生临床实习结束后,围绕临床医学阶段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主干课程,以教学大纲和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为依据,设置临床医学理论综合测试环节,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六)“多站式”临床技能考核

第十学期。第一站: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笔试);第二站:体格检查,两人一组,互为检查对象;第三站:辅助检查判读(上机考试),对所抽取的心电图、X光片和CT片(各一张)进行描述并提出诊断意见;第四站:临床基本技能操作。

(七)师资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

一方面,从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抽调具有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考官资质的高职医师成立专家组,定期举行考官培训,提高执考能力,统一考核标准;另一方面,改善临床技能中心条件及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并举,适合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评价体系已初步建立,在后期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改进,对评价系统进行完善,为培养服务西藏的基层医疗人员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群,余丽,史济纯,何昌华.海南地区用人单位对海南医学院2000-2002届毕业生评价[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12(5):469-472.

[2]付强,陈瑞华,袁瑞瑛,辛彦娜,泽仁拉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J].西藏医药杂志,2013,35(3):32-34.

[3]谢阿娜,王媛媛,王景超,鲁曼,王维民.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十五年回顾与展望[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1):13-17.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

【摘要】 由于医学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临床检验技术也随着不断提高,其对疾病的临床诊疗和医学的检验结果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临床医学检验是一种运用现代物理、现代化学方法,并通过医疗仪器和实验技术为临床治疗诊断所提供的学科。其对于医疗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医疗事业将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将针对我院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进行分析,并通过分出的结论来探讨提高其检验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临床医学;措施;检验质量控制

一、临床医学检验

临床医学检验不但能影响疾病的临床诊治,医学的检验结果。同时,还可以使得人们加强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意识。临床医学检验是疾病诊治的预防和诊治的重要手段,其对于整个医疗体系起着先导的作用。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针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和测定,让临床诊治能够利用这些结论正确的采取相应的诊治手段,达到良好的医疗目的。

医学检验是对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或脱落细胞等标本进行化验,以获得病原与病理变化等进行检查并提取资料的医学手段。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临床检验工作乃至整个医疗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临床检验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强。

二、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1、检验条件和技术配备不合理

对于临床医学检验,检验技术质量是关键,没有良好的检验技术,则后的任何检验都将可能存在误差问题。加之设备的不先进以及老化问题,同样影响着医学检验的结论。

2、非病因素影响

非病因素中也存在着问题,因医护工作者未有及时告知患者,而造成的未能及时得到检验结果。医师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的不严格问题,采集方法,数量,时间和环境等存在规范问题,则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实验室室前检查不规范

室前检查同样影响着检验的结果。具体体现在部分医师并未针对患者的病情申请送检,而且不少检查项目的检查目的性不强。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理论知识薄弱,运用不当的实际操作,也使得体统的误差判断不可避免。

4、文件管理出现规范性错误

文件管理,是对于进行各项检验工作的基本准则,唯有科学与规范的文件管理模式与制度才可以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检验结果的有效性。部分管理人员对于文件管理意识淡薄,对于其概念和意义并不熟悉,编写建立档案时存在分类不清,书写不规范,原始记录缺失等问题,其严重影响了错误发生的几率,以及失去补救的条件。

5、检验人员、患者、医师之间系不和谐。

当前,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尤其近段时间以来,社会上频繁发生医患纠纷的事件,有些甚至危及到了医生的生命安全。同时检验人员和医师之间也会存在着不和谐因素,但因为其对于检验技术的非专业性,使得对于高度专业、高难度的检验手段不甚了解,容易出现混淆项目检测的现象。检验人员却希望临床医生理解这些高难度的专业技术,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在检验工作中双方有着交流障碍,导致了检验工作出现矛盾,继而引发错误。

三、临床医学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前,应该首先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取样部位等相关的检查步骤进行核实,针对病患自身的情况提前告知其禁忌和相关注意事项。同时样品采集控制,拿血液采集为例子,采集的时间通常为清晨,应当要空腹进行,空腹时间在16小时以内,血液采样时应当使患者保持坐位或者平躺,采集血样时,应当事先让患者休息5-10分钟,采样时,压脉要小于60秒。应当维护检验仪器,随时查看检验仪器的运行状态如何。日常保养以及日常维护也相当重要,定期检查仪器的功能性运动,保证每个仪器都可以正常进行使用,一旦出问题,应该及时停止使用,并且更换,避免影响检验工作。在准备检测试剂时,要针对检验项目进行准备,确保流程。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该按照其必要的操作流程来进行检验。

四、临床检验工作中问题的措施

1、加强设备管理,改善检验环境。

应当加强设备管理并改善设备环境,根据技术要求,配备合适的仪器。要紧追国际的技术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运用精度高的设备确保检验的有效性。应当完善设备的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和维护。检验室对检验人员严格进行操作规程,应当对检验人员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检验人员发生不必要的错误。确保仪器的完整性和设备检测的准确率。

2、制定文件管理规范。

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并且严格实行,实行专人负责制度、健全文案管理系统。实施时,应当让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检验单的填写,确保检验单的信息填写无误后方可提交签发,并且要经过检验科主任的亲自签发,方能递交到下一个环节。检验结束后,应该对档案进行管理,确保档案无误。

3、完善实验室室前检查,提高质量

医师及检验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对临床医师要求提高相关知识,检验人员同样也得加强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对医疗突发事件,要有很好的应急能力,对于新知识、新设备应当尽快掌握。强化标本采集能力,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采集工作,严格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减少操作中的检测结果误差,使得检验质量得以提升。

4、促进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的交流。

检验科室人员和临床医师之间应当多进行交流与互动,院方应定或不定期开展各科室之间的交流,举办相应联谊的活动。活动中,提倡各科室之间多做工作汇报。检验科人员和医师之间应该多互相学习和了解对方的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知识和工作经验,提升各方面能力。

5、对于非病因素的影响

非病因素的影响,应当及时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多了解病人的心情。一切从病人出发,多和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多为患者着想。应该时常提醒患者相关的禁忌,避免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误的食用禁忌食物,服药过量,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同时注重样本采集时间,方法,规范,确保医患之间有一个良好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周亦农.规范临床教学管理培养合格医学人才[J].医学信息.2010

[2]杨丹.案例教学法在外科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J].当代医学。2010.01.

[3]陈梅兰.新时期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9.10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情况分析与对策

[摘要]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现阶段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考试之一,也是评价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文章通过对2011-2015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结果的分析,探讨了与考试结果相关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拓展教学资源、加大课程整合力度、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重视教学评价反馈作用等改进对策。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3-0040-02

一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近年来医师资格考试总通过率

整理2011至2015年我校2010届至2014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学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总体通过情况(见表1)。2011~2015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全国考生总体通过率为57.60%~73.59%,平均通过率为64.60%。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总通过率为77.78%~91.84%,平均通过率为84.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61个百分点。从总体通过率看,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国家医师考试的通过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表1中不难看出,这五年的通过率波动幅度较大,既有2015年的91.84%这样的高通过率,也有2012年全国平均通过率同比上升约5个百分点,而我校反而下降约6个百分点,2014年全国平均通过率同比上升约8个百分点,而我校反而下降约3个百分点的情况。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通过率虽然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84.21%左右,但距国内高水平的医学院校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2012年和2014年高于全国通过率的比例同比出现下降。说明我校近几年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建设与投入,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较好,同时由于专业办学历史不长,尚未形成持续稳定的教育教学状态。

二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近年来医师资格考试实践考试通过率

整理2011至2015年我校2010届至2014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学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实践考试通过情况(见表2)。2011~2015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考试部分的全国通过率为90.29%~93.21%,平均通过率为91.36%。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考试部分的通过率为90.63%~98.61%,平均通过率为95.57%,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4.21%。从数据来看,这五年全国实践考试通过率呈上升趋势,而我校学生的实践考试通过率波动较大,其中2014年我校学生的实践考试通过率低于全国的平均通过率0.55%,说明我校近年来虽然重视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但实际效果仍然没有形成明显优势,甚至一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实践能力的强化仍然是以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三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近年来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通过率

整理2011至2015年我校2010届至2014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综合笔试通过情况(见表3)。2011~2015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笔试部分的全国通过率为63.86%~79.37%,平均通过率为71.07%。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笔试通过率为78.87%~96.77%,平均通过率为88.88%,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17.81%。从这五年我校学生的综合笔试通过率来看,或高或低呈现一定波动,尤其是2012年的通过率较2011年有大幅下降,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还不够均衡,整体知识水平提升不够,这与教师资源的积累不够有很大关系,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并在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四 总体情况及改进对策

(一)总体情况

从2011~2015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总体情况来看,我校考生每年的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五年总体平均通过率达84.21%,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64.60%达19.61个百分点。其中,我校毕业生实践考试部分的平均通过率达到95.57%,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91.36%约4个百分点,但2014年我校学生的实践考试通过率低于全国的平均通过率,值得认真总结反思;笔试考试部分平均通过率达88.88%,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71.07%达到17.81个百分点,且呈总体上升趋势。说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整体上已基本符合国家对临床医生的要求,符合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我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办学水平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我校的毕业生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不够稳定,比如2012和2014年我校总通过率在全国通过率上升的情况下反而出现下降,其中2012年的综合笔试通过率下降幅度较大,2014年的实践考试通过率下降幅度较大。说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都需要不断巩固加强。

(二)改进对策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针对师资队伍欠缺的薄弱环节,学校一方面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采用新进、引进和共享等形式吸收优秀人才来我校从教,扩大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从附属医院选派临床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临床医生加入教学团队,临床医学专业的理论教学应整合全校资源,组建跨学院(医院)的大教研室,集中各附属医院优秀临床师资开展专业课程教学。

第二,大力拓展教学资源。逐步增加对实验教学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挖掘与拓展实验教学资源。目前我校已完成对基础医学课程实验室的改造,新增部分实验设备;同时完成对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扩建,扩建后的实验教学中心面积和实验仪器设备均有所增加,但与其他学院的实验教学设施相比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完整配套,为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

第三,加大课程整合力度。虽然我校也作了一些课程整合的尝试,如新设“临床思维训练”课,以低年级学生为主,使用临床案例教学,全程PBL采用模式小组化教学,着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但还需进一步提升临床课程教学水平,将课程整合作为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使基础与临床知识有机融合,科学设定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程,进而有效提高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

第四,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要改进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与激励作用。临床技能考核要引入SP环节,增加SP问诊、综合病例分析,以实景化的考核检验学生临床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优化临床综合考试与毕业考试的理论考试,明确考试的各门课程和比例;考试的题型要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相适应,考核的内容与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相一致,通过完善考核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重视教学评价反馈作用。要认真分析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及学生评教等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教学安排中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要通过教学检查、实习检查、毕业生质量综合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形式,主动收集各利益方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完善;要对毕业学生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的成绩进行认真分析,发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晋湘,吴丹桂,刘世明,等.以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构建临床教学新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

[2]金建明,姜俊.由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引发对成人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6).

[3]许克祥,苏文军,黄国辉.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比较分析与思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14(5).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和方法

【摘 要】目的:随着我国卫生医疗体系和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每年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快速增加,这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对高等医学人才的需求,但是也造成了当前医学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本文就以医学专业毕业生为着眼点,探讨和分析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新医改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1

一、研究背景

2015 年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拉开了“十三五”新医改的序幕。随着当前新医改政策的不断贯彻和发展,相关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出台与推行,我国卫生医疗体系面貌焕然一新,医疗卫生现状得到了极大改善,可见新医改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新医改的推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也给广大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本文以新时代背景下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基础,来探讨和分析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和方法。

二、新时代背景下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众所周知,随着新医改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快速发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于近年来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而言,也依旧不容乐观,随着卫生体系内用人单位的门槛不断提高,医学生就业由过去的供不应求向现在的供大于求转变,用人单位如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权,这导致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工作压力增大。在这一现状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适合当下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培养体系,提升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话题。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来看,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社会需求而言,高校医学专业的扩招导致了当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平衡,因此医学毕业生就业供需状况是较为难堪的。而这一现象在市级以上三级甲等和二级甲等医院尤为明显,热门专业如临床医学,存在较为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即毕业生人数较多,但需小于求。

其次,对于医学专业毕业生自身的专业技能而言,由于医学是一个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科,医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和强化,许多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不被用人单位看好,这也导致了当前医学生的就业困难。

最后对于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而言,实际上当前很多医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陈旧。我们知道随着医疗体制机制改革,如今医疗行业变化是十分巨大。而现今很多医学生择业时只看工作岗位性质,如是否公立医院、是否有“编制”等,还有一些学生更是仅注重经济收入。这些都表明,医学生择业存在着过多注重自我价值实现与经济效益,这种不正确的择业观念会严重影响医学生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的就业形成阻碍。

三、新时代背景下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和方法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医疗卫生意识的提升,公众对医疗卫生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型医疗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多,医学专业毕业生在面对当前严峻就业环境的同时,也应当看清自身的优势,把握好正确的方向来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我看来,提升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和方法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首先,对于医学生自身而言,一方面医学生在校期间应努力夯实基础知识,实习期间认真学习临床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自身就业胜任力,达到临床操作技能过硬、自身修养文明、敬业精神较强,以寻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才干,实现最大限度的就业。

其次,医学生也应当修正以往不正确的择业观,在就业问题上要学会审时度势,例如说当前对于临床医学而言,就业存在供过于求现象,但是对于相对冷门专业,如法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学、心理学等就业方面就是需大于求,因此作为医学专业毕业生要在注重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握好就业的方向,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要有自我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最后,对于学校而言,医学院和学校在促进医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医学院和学校应当以高等医学教育规律为方向,紧密结合当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重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且学校还应当加强校企合作、校与基层医疗的合作,给与学生更多的就业平台,从而扩宽学生的就业路径。

四、总的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忽视新医改背景下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在了解当前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基础上,去寻找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和方法,而这其中离不开医学专业毕业生自身和学校的努力。對于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他们一方面要夯实好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方面也要修正自身不良的择业观念,从而进一步推动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马婷婷,刘冰,冯丽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启示[J].江苏科技信息,2015(12):29-30.

于西贝. 医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4.

毛颖. 云南省医学生基层择业取向与就业压力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

刘志红.医学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02):59-60.

李丽. 医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现状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

曾爱平. 医学生就业困境探微暨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

陈晨,朱俊勇,许斌.浅析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01):129-132.

许明璋,巩守平,彭卓.医学生就业途径和方法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04):91-92.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实习体系的构建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对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做出了调整,原归属于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的医学检验专业(100304),纳入到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专业代码改为101001,专业名称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制由原先的五年制改成四年制,学位由医学学位改为理学学位,这是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的新变化。为了顺应教育部对专业设置调整的要求,浙江中医药大学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等均进行了修订。该文从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出发,探讨分析基于“五改四”的新形势下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如何合理设置毕业实习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而体现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一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新体系构建的背景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100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新的培养目标提出“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能够从事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具备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1]。培养目标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检验专业培养的不再是检验医师,而是能从事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要求具备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我们认为这个转变是医学检验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以及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一个重要转变。这种变化也反映了近年来人们对医学检验高等教育的认识的转变,即医学检验专业更偏重于医学技术类的专业,这种调整具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2]。为了顺应教育部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调整的要求,培养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原有的医学检验专业毕业实习体系需要更新和完善,从而体现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二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新体系的构建

在满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毕业实习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和管理体系[3]。

1目标体系

根据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专业培养模式新变化的要求等修订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实习大纲。该大纲既明确了学生应掌握的临床检验基本技能,同时又强调对学生的科研发展潜能的培养,以适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2内容体系

在完善新一轮教学大纲修订的过程中,我们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内容体系进行了初步改革和尝试。我们以医学检验技术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了毕业实习内容体系。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参加临床实践和科研设计活动,提高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

目前,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六届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基本分布在省内各大医院检验科,他们对毕业实习最有体会。在修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大纲时,除了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实习单位意见、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之外,我们还广泛征求了这些历届毕业生的意见。他们对实习大纲最有发言权,可以提供一些实用性意见。根据学校指导性方案意见,理学生毕业实习时间为半年,医学生毕业实习时间为1年,基于医学技术类的要求和实习单位的反馈,我们已向学校申请获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时间为1年,并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总的业务要求、实习时间及科目安排、各科室实习内容要求等均进行了修订。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学院开办医学检验专业优势,提高学生的科研发展潜能和实践动手能力。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国内中医院校中较早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院所。学院科研氛围浓厚,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省级示范中心生物技术教学实验中心为平台,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进入到实验室,充当科研助手、教学实验准备助理等,学生到大二期间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到大三积极组织参加省级学科竞赛。学生在浓厚科研氛围的熏陶下,不仅培养了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也激发了一定科研发展潜能,为毕业实习期间顺利开展科研设计和论文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条件体系

在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开辟条件优越和带教水平高的校外实习基地,构建良好的专业实习条件体系,满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实习需要,以适应对医学技术类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利用实习医院和医学检验中心两大平台,提高毕业实习质量。

(1)充分利用实习医院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加大对毕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毕业实习效果

根据办学地处省城的优势,可以聘请省级或市级三甲医院检验科主任或具有高级职称检验师为学院客座教授,组建高级检验教学组,让这些检验领域的专业人士深入教学一线,将检验医学最新研究进展带入学校课堂,将临床工作实际和学生毕业实习典型案例带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加强学生对毕业实习的初步印象和对毕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毕业实习的自觉性。另外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增进学生与医院检验科主任或高级职称检验师之间的感情,为将来能顺利实习和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校附属第一医院、浙一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实习的学生普遍反应,由于分管实习的带教老师或检验科主任就是平时上检验专业课的老师,一下拉近了实习生与检验科的距离。学生可以尽快进入角色,及早融入到实习单位的大环境中,为后期能留在实习单位工作或就业推荐提供很大的帮助[4]。同时学院在毕业实习与就业推荐之间制定了适宜政策,对推荐学生就业的带教教师给予一定奖励。endprint

(2)充分利用医学检验中心教学资源,构建校外实践基地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毕业实习顺利开展搭建有效平台

医学检验中心拥有先进的仪器、拥有齐全的检验专业课程对应的所有实践项目,很多都是医院无法完成的。目前检验行业三大医学检验中心(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杭州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杭州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在杭州运行良好,其中有两大医学检验中心总部设在杭州,尤其是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作为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日常的实验学习、小学期见习、小学期实习、毕业实习的顺利开展搭建了有效平台。通过在医学检验中心的实地实践和科研项目的参与,学生在实验项目的操作、病理指标的分析、科研工作的参与等方面都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增强、实践技术能力和科研兴趣的提高,也便于对专业的更深理解,为将来毕业实习地顺利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4管理体系

管理是落实实习环节的关键,因此,加强实习管理,对培养应用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从2002级到2013级十一年的办学历程,我校对医学检验专业毕业实习已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实习由学校、教务处、学院、实习单位四层领导管理: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教务处组织制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和实习相关的管理文件,以及检查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和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学院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去各实习医院给学生进行实习辅导、讲座及检查实习情况,协调与实习单位的关系,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及组织纪律情况,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及时处理。组织修订实习大纲,参与实习选点和实习基地建设及其它提高实习质量的具体工作以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务处、学院,在工作中互相支持,通力合作,协助实习医院做好实习生的管理工作,确保实习任务圆满完成。

在组织管理毕业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选拔考核实习带教老师、充分调动历届毕业生辅助带教的积极性,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和联系等途径,规范毕业实习各项进程,从而体现管理的实效性。在学院毕业实习管理领导小组内选拔一名专业毕业实习工作联系人,该联系人定期到各实习单位走访,检查监督学生实习状况,评选优秀带教老师和优秀实习组组长,组织召开优秀带教老师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带教老师分享带教经验。对附属直属医院带教老师实行选拔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学业绩考核中,并与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挂钩,从而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积极性。对有历届毕业生工作的实习单位,让历届毕业生辅助带教应届实习生,让实习生尽快熟悉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实习各项流程,提高实习质量。对历届毕业生辅助带教制定奖励政策,作为评选优秀校友、优秀辅助带教老师的一个重要依据等。

总之,毕业实习是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医学实验研究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毕业实习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平台,加强毕业实习教学环节,提高毕业实习管理效率,从而构建有效的毕业实习体系,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

[2]姚群峰,宁勇.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的新变化[J].检验医学教育,2011,18(3):1-3.

[3]曾小飚,苏仕林,李荣峰.新建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实习体系改革的探索[J].内江科技,2011(4):86-117.

[4]林伊利.循证检验医学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2(6):96-98.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护理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浅析

【摘要】笔者在护理学专业毕业实习管理工作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整个实习过程中尚存在些许问题,通过日常总结归纳,并不断思考解决方案,现整理此文,以供教育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护理学 毕业实习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233-02

随着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的提高,护理学专业毕业实习工作也逐步走向规范。毕业实习是护生步入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理学人才的必要手段,凡是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经过教学计划规定时间的临床实习并经考核成绩合格,方可正常毕业。可见,护理学专业毕业实习无论对于高校实践教学还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病人抵触成为临床教学对象

现在各医院的运营模式都是从“供给式”转向“需求式”,“病人就是上帝”,医患之间缺少信任,病人为了体现自己的维权意识和人格尊严,抵触自己成为临床教学的对象,不愿意配合护师临床带教,导致学生不能真正上手进行临床操作,这一现象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护生临床实践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1]。

(二)某些实习基地并不能严格满足实习大纲内容要求

根据护理学专业认证要求,一所综合性医院不能满足所有科室要求,这就导致学生会安排到多个医院进行实习,毕业实习学生轮换表制作较为复杂。因实习基地有限,会存在有些综合医院因没有相关科室,就用其他科室进行替代的现象,以至于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所转的科室并不跟大纲要求完全一致。

(三)学校、医院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学生请假制度,后期补实习制度不完善,虽严格执行,但因学生突发情况或面试找工作等情况发生,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实习基地如社区、精神科等小规模医院带教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实习期间管理松懈,甚至学生缺勤现象屡有发生, 实习时间得不到保证。

(四)医院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

医院护理工作繁重,在工作之余还有科研的压力,导致医院很难有精力再放在教学上。临床护师更是如此,对于实习学生存在认知不清的问题,认为学生就是来帮忙的,平时多于分配任务,缺少对于实习生的带教和指导。

(五)护生对于毕业实习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学生在实习期间还要面临就业、考研等的影响,导致许多实习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实习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工作不认真,思想不集中,对于带教老师分配的任务常处于应付状态,缺少自主参与实习的主动性[2]。

二、应对措施

(一)医院应加大对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学宣传度

各医院作为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就应该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为实习学生提供基本的教学设备、示教室等,并制定完善的带教制度、教学人员管理制度、出科考核制度等,以规范带教,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鼓励带教老师认真负责指导学生,建立奖励机制、教学与绩效联动机制。

医院加强对教学的宣传力度,积极向就诊患者强调医院实习学生的重要性,力图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护理带教工作,热心于充当临床教学对象。

(二)建立更多优质的临床实践基地

综合性医院不能完全满足实习大纲的要求,需要专科医院进行配合,建立实习基地模块,因此,需要学校积极联系并建立更多的实践基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实习需要。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基础。

(三)学校规范管理,建立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学校应加大对护理毕业实习的管理力度,对于学生在实习期间因个人原因的请假、补实习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要求,保证实习时间充足,学生不能任何原因随意请假。

(四)学校加大对实习前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返校大会

在学生正式实习之前,学校应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由专业老师和辅导员老师为学生讲解实习流程和重要性,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避免在实习中发生问题。还应定期召开实习生的返校大会,聆听学生的汇报,了解实习效果和进程,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好记录。认真总结整理,吸取经验教训,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实习工作打下基础。

(五)增加医患沟通课程的训练

近些年来,医患矛盾频繁发生,伤医事件也并没有偃旗息鼓。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医患之间缺少信任,沟通不当。为了在实习过程中更好的进行自我保护,增强安全意识,学生需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才能在实习中游刃有余,与患者沟通良好。

总之,护理毕业实习是护生进入临床工作之前的重要锻炼机会,充分利用毕业实习,学生才能够把理论更好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为今后正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医院、学校、教师都应高度重视,积极改进,保证此项环节顺利开展,最终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李树平.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实践技能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111-113.

[2]屠美萍,鄒宝俭,钱宇红,王嘉.以ISO9000认证的理念规范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60-61.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原因,从专业建设的角度上,为改善毕业生就业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

0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中明确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本文就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2015届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通过更新、调整及增加必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训实习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

1调查研究结果

以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2015届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就业情况如下:本校 2015届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共 87 名,统计时间截止到 9月底为止,综合就业人数59,综合就业率 67.81%,灵活就业率8%,实际就业率为 59.81%。灵活就业主要为通过 “专升本”升入本科院校就读。实际就业率中,面向三级医院比例为 3.4%,乡镇、社区医院及以下比例为28.73%,未就业率32.18%。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暂缓就业毕业生较多。选择到县以上医院进修一年,等待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希望拿到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以后再到经济效益好的城市大医院就业的毕业生有近三分之一。还有近8%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其独特的专业特性,导致其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其在校期间学习压力巨大,与社会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力较低,对就业信息的获取或就业趋势的了解不足,进一步加重了其就业困境。

2应对策略

如何面对越来越沉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是摆在所有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校面前的严峻挑战,如何应对压力走出困境,也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首先,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力度,扭转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打开面向基层就业的广阔空间和重要渠道。

就全国医疗卫生人才需求情况分析,虽然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大中型城市对基础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但从整体水平上考虑医疗机构对基础人才的需求依然存在,广阔的新型乡镇、社区及边疆地区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依然巨大。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需大量的人才,它们拥有接纳和吸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巨大潜力。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在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构建了以面向基层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从每年新生入校的第一堂就业指导课开始就为学生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思想,强调服务基层、服务乡村的医疗理念。针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见习和实习阶段,打破原有班级结构,以地域和学生自主报名为基础,设置多个临床见习、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实习医院和自身拟就业的场景靠近,有利于毕业生就近了解拟就业的医疗机构服务特点。在临床医学专业班级的管理上,设置专业辅导员作为负责人,在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三年中一直负责学生的学习督促和就业指导,并将就业指导落实到系部每一位授课教师身上,在授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我定位和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其次,帮助毕业生参加并顺利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获得医师执业资格,合法上岗,提高用人单位使用医学专科毕业生的积极性。

全面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培育精度,针对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学校拟行在毕业生毕业后开设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课程,协助学生考取助理医师及医师资格,为学生的高质量择业再尽绵力。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以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蓝本,确立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应对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为目标,组织编写实用型校本教材。组织青年教师亲身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从综合复习和临场应对中总结经验,将第一手的应考经历融合在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学中;再将辅导教学中总结提炼的历年考点和知识点融汇在常规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临床专业专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在就业和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再之,鼓励临床医学学生辅修或者参加特色专业课程培训,开设儿科、妇幼卫生、急诊急救等专业方向课程学习,有针对性地满足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在此方面的人才需求。

市场化机制的不断完善,使我们认识到有特色、有个性的商品会更有市场竞争力。虽然医院对应聘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专科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是基层医院在专长型人才方面始终都有相当稳定的需求。也就是说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不仅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疗人才,还要让培养的学生具有特色,在自己喜爱的特殊学科上,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和自我学习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专长,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与社会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力,从而在就业信息的获取或就业趋势的把握方面得到加强。

3结语

综上所述,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指导思路,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岗位设置相结合,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征求基层医疗一线专家意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学有所长的专业型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皓,肖爱平.关于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9,8(6):741-743.

[2]牛春红,刘斌焰,李丽芬,等.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6-18.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药学服务理念下药学专业毕业实习质量保障的研究

药学服务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首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1],其要求药师直面患者、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全面科学的药学服务不仅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规范患者用药、减轻患者痛苦[2]。因此药学服务对于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极高,而毕业实习作为实践技能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利用可使药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目前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去医院开展毕业实习并依此来完成毕业论文。但因药学服务这一理念还不太成熟,很多医院了解水平、重视水平参差不齐且整体滞后[3],随之带来的医院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实习质量的保障问题凸显出来,本文对药学专业毕业生实习的现状及提高实习质量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1 医院接收的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现状

1.1 药学专业学生对于临床医学相关知识的欠缺

药学专业学生虽然有着踏实的药学方面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接触药学服务的机会较少,相对临床方面的专业知识如: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等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而进入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与毕业实习需要有一定的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只有掌握了所在实习科室的临床医学相关知识,才能辅助医生提升治疗效果、提高用药质量、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4],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用药以及保障毕业生实习质量,最终达到药学服务的要求。

1.2 药学专业学生在医院的服务能力、沟通观察能力不足

1.2.1 服务能力

药学专业学生容易在分析病历和评价处方用药时不按照预期的教学计划进行或是流于形式,这不仅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也会造成实习生消极怠工。这与自身的自觉性和带教老师的专业性和监督力都有关系[5]。这种现象造成的最大后果就是药事服务能力下降以及教与学的严重脱节。

1.2.2 沟通观察能力

药学专业学生身份角色的转变使其不能很快的完成对患者有效的观察与沟通,导致不能很好地构建药患关系。具体表现为接触患者时心理焦虑甚至恐惧;沟通问题时说话少而僵硬,特别是不善于使用礼貌用语;面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病种等患者时不能因人而异,缺乏沟通技巧[6]。完善的沟通技巧能更好的促进实习生了解患者情况并给出合理的用药建议,而且能够很好的减少医患矛盾。

1.3 药学专业学生在医院实习的思想和定位模糊

随着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度的实施,使在医院实习的药学专业学生今后留医院工作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随着临床药学专业开始兴起,药学专业使得药学专业毕业生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进而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了实习的教学质量[7]。同时对于自己的职责定位不明确,也使其不能更好的发挥药师的作用。

1.4 药学专业毕业生实习前的自身问题

毕业生在毕业前常常会出现许多问题:(1)大学四年学习的更多是理论知识,相对的实践技能缺乏。这会导致药学毕业生面对实习会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抵触的心理;在实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害怕犯错,使心情压抑,长时间的负面情绪会使实习生产生消极的工作情绪。这不仅对实习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而且浪费了宝贵的实习机会。(2)考研和就业的矛盾:大多数学校将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四学期,在时间上与考研复习以及之后的复试产生冲突。许多学生为了保证考研的学习时间而忽视了实习,实习缺勤、懈怠就不可避免。(3)职业规划不完善:因新医改政策对于医院药房的一些工作职能的转变以及药学毕业生留医院工作的困难性等多种因素,造成药学专业毕业生对于医院工作的这一职业选择存在误解和不自信,这也会导致在实习中缺乏积极性和归属感。

1.5 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5.1 实习内容的不明确

实习前对于实习内容的不明确。药学专业学生对于医院的结构、工作强度、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都不是很了解,对于进入医院的实习工作内容很模糊,因此在实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和规划性,无法正确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更好的开展实习工作和实践学习。

1.5.2 实习制度的不完善

双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医院药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制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其中双监督制度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双监督是指学院和实习医院对实习生进行双重监督指导。实习学生远离学校,且地处分散,这就增加了学院老师教育管理的难度,无法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医院的工作强度大,带教老师不能及时对每一位实习生进行详细的技能指导与心理疏导。这会使一部分学生处于管理的盲区,产生消极怠工的心理,进而导致实习质量的下降[8]。

2 提高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途径

2.1 优化课程内容

药学专业课程主要以化学为主,围绕药物的研发、制作、生产、质量安全检查开设一系列的课程,但对于药物的临床应用知识知之甚少。因此优化课程内容为提高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质量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1.1 改革药理学课程模式

强化对药物作用机制和药效的学习。改革药理学实验课程模式,使之与药物体内分析课程相结合起来。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通过分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模式,从而更加明确药物的作用模式以及副作用出现的原因,以便于对症用药。

2.1.2 增加临床用药案例分析

增加对药物临床应用的理解。适当增加案例分析课程,有利于学生串联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临床案例,如“磷中毒的临床表现及中毒解救”等,围绕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药物代谢酶的作用机制、机体特殊情况下的代谢情况来进行案例分析,增加临床应用能力。

2.1.3 重视临床药物动力学课程

贴近药学服务的需求。临床药物动力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它有利于学生深刻的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全过程,对已发生的不良反应找出原因并给出合理的解释,也是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筛选新药进行药物评价的理论基础课程。其次要注重药物动力学常规实验流程,让学生熟悉新药临床实验的过程,包括参加医学伦理辩论会、熟悉知情同意书、了解健康受试者的体检、筛选、入院、采血、血药浓度测定、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拟合、数据的处理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9]。

2.2 注重实习就业一体化

毕业实习是学生们充分了解工作内容及就业现状的重要途经,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就业和升学。学院领导应提前了解学生意愿,以毕业生意愿为出发点,合理选择实习单位,并向毕业生提供工作机会[10-11]。这不仅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就业、提高毕业实习的质量,而且为医院提供了很好的实用型人才,便于学生在初入职场时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

2.3 加强进入医院实习的岗前培训与动员

所有进入医院实习的药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实习角色前需要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端正实习态度。才能更好的转变身份,适应新的角色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一要明确实习目的,在深化理解药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要根据所分配科室的药学服务构架、工作特点,既要遵守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参与实习培训,也要服从医院、科室制定的药学专业实习生入岗前培训规定。三要加强医风医德教育活动,药学专业实习生在医院实习时直接与患者的接触机会增多,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每一次失误都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通过医风医德教育可以更好的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培养科学负责的工作态度,强化学生为患者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4 规范实习指导

在窗口实习时,指导老师要认真指导实习生关于药品分类、摆放、储存和保管的注意事项,在发放药品时要再三确认药品种类及药品规格,能够为患者很好的解答关于药品禁忌证以及用药方面的诸多问题。在药库实习时,要指导学生合理分析实际情况做好药品采购工作,包括采购手续以及核查流程[10]。在科室实习时,要指导学生对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如实报告,并培养实习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参与用药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

2.5 加强药学专业实习生的沟通能力

针对药学专业实习生缺乏沟通技巧、不能有效的与患者交流的弊端,所在医院、科室应当及时邀请工作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优秀药师,开展沟通技能培训,包括职业礼仪培训、礼貌性语言培训以及察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培训。这有利建立毕业生与带教老师的信任感,消除面对新环境的恐惧。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医院、科室、带教老师、实习学生互相配合,在培训时间上保证,在培训质量上把关,从根本上树立药学专业实习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6 加强药学专业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不仅是临床医学实习生的第一要务,也是药学专业实习生的第一要务[12]。作为在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药学专业学生必须恪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药学专业实习生与患者角色换位,体会患者的就医心情与感受,进一步加强药学专业实习生与患者之间的理解和信任程度,最终实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教导毕业生要有不怕吃苦的心理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谦虚好学、努力上进。

2.7 满意度是药学专业实习生实习质量的试金石

满意度通常可以用来衡量群体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主观判断,通过满意度调查可以更好的评价某一事物的总体情况[13]。毕业实习的满意度调查包括所在实习医院、科室、带教老师、患者对药学专业实习生的认可度,也包括药学专业实习生对所在实习环境的满意程度。实习期间药学专业学生应当适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满意度调查,进而为提高教学效果、实施教学改革打下基础。

2.8 考核是药学专业学生药学服务与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

药学专业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可以实行双向考核制度,学生和实习环境互评[14]。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自评、工作态度、考勤、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以及带教老师的评价等;对实习环境的评价包括:医院和科室的实现氛围、带教老师的态度和学术水平、领导的关怀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等。这一举动也有利于学生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

综上所述,随着新医改政策中提出“医药分离”“取消药品加成”等措施,医院药房的核心职能更多的是全方位的药学服务[15]。而要保证药学专业毕业生很好的开展药学服务从而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学校、医院、科室、带教老师、实习学生都必须共同努力、协作配合,制定合理的岗前培训与动员、满意度反馈、考核等规章制度,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与药物使用和药品知识有关的技术服务。药学专业实习生实习期间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带教老师需严格管理、悉心指导实习生进行实习工作;学院也不能放松警惕,要和带教老师一起形成双监督管理制度,日常对学生进行管理督促;实习单位要根据当前政策和实习生的意愿为实习生提供相应的帮助。通过以上措施和共同努力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药学服务的理念,提高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实习质量,而且为培养优秀的医院药学人才奠定基础。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对构建医教协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摘要:构建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正在实施的医学教育改革的明确要求,旨在同步培养、共同生效于医学生的医术医德,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供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满意度高的医学人才。构建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1],本文就思想认识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发表看法。

关键词:医教协同 临床医学人才 培养模式 思想认识 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R-4;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06-02

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下发后,我国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开始实施。这一轮医学教育改革动意和目标明确,即从培养临床医师的源头,也即从改革医学人才培养制度入手,密切医学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的联系,构建“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2],将我国对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形成贯穿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终生式医教协同培养体系,明确医学生经过院校教育毕业后要继续接受住院医师职业资格的培训,在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从医;明确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要在具有住院医师资格的基础上接受硕士生教育。可见,我国这一轮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注重于对医学人才实践经验的培养,注重于医学人才医术和医德的兼修,注重于医学人才职业生涯的初始教育培养、衔接教育培养和贯延伸于全过程的职业素养的淬炼。因此,正确认识和有效实践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助推这轮医学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取得实效的理论积淀。

一、正确认识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长

(一)有利于增加医学人才的临床经验,和谐医患关系

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当下,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生命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向着便利、温馨、放心、满意、高标准的方向发展,但“看病难”“看好医生难”的问题却成为社会突出问题,尽管我国医学院校每年都源源不断地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输送毕业生,但上岗后的医学毕业生与岗位需要差距较大,所掌握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术不足以适应岗位需要,在医德和医患沟通能力上明显不足,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锻炼,缺乏从医经验,包括缺乏对患者就医心理、就医情感、就医需求的了解,以至于使得这个诱因成为医患矛盾乃至医患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医患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医患关系特指医师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它突出反映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直接的特定的服务与被服务的诊治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泛指医务人员与患者间的关系,其中“医”不仅仅是医师,还包括护士、医技人员以及医务管理人员;“患”不仅仅指患者,还包括与患者有关联的亲属、监护人、单位等群体,即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师为主体的人群与以患者为中心的人群之间的关系。[3]因之,医患关系紧张乃至形成医患冲突的后果是严重的,会从个体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引发到群体的多个方面的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了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于传统模式和混同于其他专业的培养模式,忽略对我国现实国情、医情的考虑,忽略医学人才临床实践所应具备的医德修养、人文素养、医患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弊端,通过医学理论和医学技能的“智商”培养打底,医德、医情、医用的“情商”的历练,给予医学人才更充足、更具体、更真切的住院医师身份的体验,使得他们的专业素质更符合于进入医疗临床的需要,能够客观地对待不同情况下的患者,在医术和情感上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二)有利于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基础上培养快速胜任临床医疗需求的医学人才

医学人才的培养有其特殊性,因为医学人才所承担的职业使命是维护和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权益,“人命关天”可谓之职业神圣。医学的实践性很强,经过院校培养出的医学人才需要实现由“医学生”到“合格医生”的合格转身,这个合格转身需要临床实践经验的打磨,也即所学要致用,通过实用将理性知识化为感性知识,由感性知识体味落实到应用层面的经验,再将这个流程中体验到的经验和教训回馈给促学。而传统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无论对医学生的学历培养还是学位培养,既缺少住院医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又缺乏毕业后教育培养与继续教育培养的衔接,在上岗后的职业能力的锻炼要经过初始很长阶段的不适应,甚至错过了打牢基础的入职阶段应该承受的专科实践锻炼。他们的职业生涯在起跑线上就存在先天不足,形成认识和能力上的瑕疵,在后续的职业生涯的实践链条上又缺乏足够的继续教育,带着认识和能力上的瑕疵履职,也就很难被患者所认可,造成医学人才培养上的资源浪费,大批的医学生走出校门后难于就业,患者所需求的“合格医生”资源不足,患者所需要的“专家医生”非到相当年龄甚至临近退休的年龄方可现之。

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其“施教”和“从医”相结合的特征,以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目标,以顶层设计的制度规范,探索出一条深化改革、明确标准、打牢基础、延展发展链条、提供更符合国情和医情需要的中国特色的医学培养路径,有利于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基础上培养快速胜任临床医疗需求的医学人才。

二、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操作层面的对策

我国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源于上海市医学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推广和借鉴上海经验是全国范围内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操作层面的应然对策,因此,从医学院校到地方医疗机构都应该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上海市的这方面经验,参照他们的成功做法。同时,亦要结合自身情况,尝试具体操作方法。

(一)充分体会和借鉴上海经验

上海市所提供的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经验可概括为:在系统设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突出“全”,在抓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突出“严”,在凝聚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资源方面突出“合”。[4]在这个认识层面展开来说,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经确定,相关要求也已经明确,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认真照办医教协同的临

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抓实抓细每个环节,严格把握标准,严格提高质量;追求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资源的高度聚合和全面配合的效果,以资源合作的最大效益求取最好的培养效果。

(二)积极尝试和探索具体操作方法

在医教协同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框定下,肩负培养医学人才重任的我国医学院校,要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等多方面,积极积极尝试和探索具体操作方法,在提升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养和能力上见成效,这里体现出教育理念的变革、教学管理方式和教学经验的变革,必须破除传统观念的阻碍,以积极投入的行为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投入实践,在实践中摸索经验。从社会医疗事业方面说来,要积极配合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实施医教协同模式的变革,提供便利和尽好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教研[2014]2号文件.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P].2014-6-30.

[3]杨恒连,杨爱芹.医院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实用医药杂志,2013(3).

[4]翁铁慧.医教协同 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海市的改革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

相关推荐: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大全(精选10篇)

赞 (0)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