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医学论文(精选15篇)

摘要:很多人问人文与医学论文可以写什么?怎么写?选题方向是什么,今天668论文网李老师就给大家精选出15篇关于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2000字到3000再到5000字还有题目大全供大家学习和探讨!

人文与医学论文

相关推荐: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医学为什么要讲人文

本文立足医学的本质与特点分析,阐述“医学为什么要讲人文”,以及“讲什么”,提出倡导重塑“生命观”与“科学观”作为当下医学人文建设的思考。

医学人文 医学本质 医学特点 生命观 科学观

为什么“医学要讲人文”?特别是,“医学要讲人文”基于什么前提?针对什么具体时空?毕竟,讨论总要为现实服务。概而言之,笔者以为,应基于医学的本质和医学的特点这一前提,针对现代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诸多挑战这一具体时空!

医学的本质与特点

医学本质上是向善的“大善”事业,是向善的关乎生命的事业。善的事业与“意义”是联系在一起的。“意义”是属人的,即:只有人这种动物才追问“意义”。而且,医学是关乎如何理解生命、如何赋予人生命意义的“大善”!只有在医学里,生命因直通诸如肉体生死或精神灵魂等的终极问题,这一“善”的意义才更强烈、更特别,这是除医学之外的其他事业无法具有的本质便利。所以,医学说到底是“人学”:即医学本质上不是人与机械设备、人与药物技术、人与生物检测数据、人与金钱等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医学是一定国情文化等各种社会背景下的“生命观”问题:对人的生命现象与健康疾病转归所持的一种基本理念和行为模式、以及相关医疗政策体制机制安排等的价值体系,构成了这一“人学”的形而上与形而下内容。医学,因离痛苦最近,离脆弱最近,离无助最近,离死亡最近,所以,医学离真实最近!因医学彻悟生命的无常、苦难、孤独、脆弱,才敬畏悲悯,摒弃一切傲慢与偏见,进入真实的生命境界!因为懂得,才会珍惜!

医学特点上具有经验性与技术性的辩证一体性。所谓“经验性”,主要指医生的临床经验丰富与否直接决定着诊疗的质量和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现代医学对生命和很多诸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致病原因还不清楚的情况下,能否对疾病准确判断,能否对药物技术恰当使用等等,都需要医生本人的临床经验积累方能驾驭!所谓医学的“技术性”,指医生个人形成的一套临床技巧、技能、技艺、技法等的“综合掌控”能力与本领。可以说,同样的患者和技术条件,由于医生的“综合掌控”能力和水平的不同,其诊疗效果会不一样!出色的医生,不仅懂技术,更深谙如何恰当适宜地运用到不同患者身上,不仅“能为”,更知道“应为”。

惟其如此,有形的药物、技术等外部条件,与无形的医生内在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辩证结合,方能产生理想的疗效。正所谓技术(知识)无好恶,但使用技术(知识),却存在适宜恰当与否的匠心独具的专业精神和人文境界。

复杂系统性跨界交集制约下的现实环境

当代医学呈现出史无前例的医学技术性(专业性、科学理性)、医学社会性(法制规章、制度机制等)、医学文化性(伦理道德、养生保健、健康幸福等)社会多层级的复杂系统性跨界交集与制约,俯瞰其中每一个层面,都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但又不单纯被其他层面制约,致使医学中的很多问题很难简单地用单一的视角说清和应对。也因此众说纷纭、此起彼伏、各执一词、各讲一理、莫衷一是。大到“医改”,小到临床路径规范,可谓到头来“问题”又返回到医学的本质与特点的人文拷问上。换句话说,医学因对人之生命的爱与责任而诞生,因对生命的保护关怀而存在发展,医学与生命不离不弃,千回百转,呈现着美丽而坎坷的跋涉历程,如同理想与现实的永恒“恋人”。医学的意义因“生命的价值”核心围拢过来,使当下医学那些事儿难以避免地遭遇、挑战、暧昧,回归的是医学的人文性!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那句“医学应从哲学开始,而哲学最终应归结为医学”至今,医学的哲学意味、人文性,一直呈现出历史阶段性演进。

关于医学人文“讲什么”的思考

如何理性辩证地看待医学的进步与局限,理性辩证地认识人的生命与生死,理性辩证地理解医生患者的处境和诉求,理性辩证地看待当下医疗环境存在的问题和进步,应该说,这些,都需要医学人文视角的参与与贡献。

倡导重塑生命观

生命观,说到底,是一种生命境界,表现为一种态度,一种方式,一种修养,一种高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善。医学人文追求的是一种对生命、人性的终极人文关怀和情感寄托。在价值取向上,不仅要知“能为”,也应知“应为”;不仅在乎“结果”,也应在乎达到结果的“过程”;不仅关心“利益”,也应追求“价值”;不仅重视“权利”,也要履行“责任”;不仅注重“治愈率”,也应关注医患“满意度”。倡导重塑生命观,注重生命身心健康和谐的、责任与敬畏的、基于理性基础的人文情感和人文精神,十分必要。

倡导这样的生命观,首先是理解自己的生命与意义,进而,推己及人。生命,因为懂得,所以珍惜;生命,必须懂得,必须珍惜。因为,生命的脆弱、无助、无常,与生命的顽强、坚韧、无畏,相反相成地展现在医学中,肉体寿命的局限与精神超越的无限,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崇高悲剧性。悲剧性不是悲剧,是人类超越生死的伟大成熟与智慧使然。活着的意义正是这样的人文境界才使人的生命获得了意义!而医学扮演的正是这其中的天赐神圣使命!

对于生命观,虽然东西方文化具有完全不同的走向和诉求,但是,都体现了对人之生命态度的一种伸张;同时,东西方医学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学理路径和格局。比如,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一中西哲学的鼻祖,他们都重视人性哲学,但是,孔子、孟子走向了道德论:伦理道德在“人性理想”诉求中是最高地位。而苏格拉底、柏拉图走向了本体论:探究外部世界真理知识。相应地,中医与西医,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地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对生命的解读和干预方式,比如:怎样看待诸如:衰老、缺钙、骨质疏松、白发、肥胖、更年期综合症等等,它们是不是“病”?其背后是否反映着生命观问题?或许,这些“症状”只不过是人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的必经阶段,而一旦命名为“病”,顺理成章地就要“治疗”!但是,这样的治疗,是否违背了生命内在的自然规律性?而且,常因为“治疗”又导致新的问题,甚至危及生命。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值得医学反思。

不解决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理解与态度问题,不会领悟医学的本质与有限功能。医学会不断发展,但不是万能的。

倡导重塑科学观

“人文”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若问“什么是眼泪?”科学的解释就是“盐加水”。但是,从人文视野看,“眼泪”岂止如此简单?!“科学”与“人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真正的人文精神,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精神和科学进步。同样,没有真正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情怀,也无法真正实现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真正认识!缺乏科学理性基础的人文,是空谈。

关于科学理性精神,根据吴国盛教授的概括,其原则是“内在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他指出,这种内在性与自主性,是不同于满足世俗功利目的的,是纯粹的探究旨趣使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开篇第一句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将“知性”视同人的“本性”,视为生命生活的内容1!可见,“求知”本身就是目的,不是手段!这样的科学理性精神,显然是与人文精神一脉相承的,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所谓科学精神,首先不是知识或技术本身,而是一种精神和态度!借用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在谈到如何理解“现代性”时的概括就是,它不是一个理论、一个学说,甚至也不是一个不断在积累的永恒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和态度坚守,其它具体的目标和效率才有可能。

面对技术发达、手段多样、新药、新技术层出不穷,不仅要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过硬,高扬出色的专业技术技能本领,同时还要超越知识的“工具”性,变“使用”为“恰当使用”,倡导“责任与良知”的“态度”。医生在知识技术面前“用不用?”“用什么?”“怎么用?”是有先后的,“看病”的任何诊疗决策,都涉及知识技能的选择与使用问题,否则,无法做到科学理性精神要求的对事实的尊重,对证据的尊重和达到对患者的尊重。常常一个医疗决策行为,包含着技术使用连带的社会性甚至政治性、外交性等综合社会效益。对此,以理科成长起来的医生群体,应在临床中有意识弥补人文社会科学熏陶的不足,注重领悟人心、人性中的美好,包容人性的不足;注重学习社会科学的境界和方法,例如掌握样本的概念;以及样本不能代替总本;任何事情、任何案例、任何例子、任何故事都是有偏差的……这些也是宝贵的专业本领。

由于我国长期施行单纯知识技能型的医学教育模式,医学人才知识结构单一,普遍被动依赖有余,能动独立不足。比如,诊疗规范化是个好制度,但好制度也不是十全十美。人们习惯于将标准化、规范化、循证医学、约定俗成当成“圣经”,而忽略了现成的医学临床知识的个别性、概率性事实。概率性意味着:对每一位具体患者,概率依据不是充分的。倘若盲目照搬,误解、误用、乱用和过度使用势必难免,“提供个性化服务”实为空话。

可见,知识的运用如果没有人文境界、态度作前提,知识就成为教条和枷锁。在此,借用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家,曾任美国驻印度大使、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Daniel Patrick Pat Moynihan,1927-2003)的名言:“保守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开明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免于沉沦”2。

我国“道”的思想与科学理性精神十分一致。孔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天然之自性,圣凡平等,离诸分别。率性而行者谓之道,背性而行者谓之非道。这便是“天人合一”的“人道自然”的宇宙生命大智慧。在这里,“道”的境界与生命人性的境界同归于宇宙自然的境界!

作为本文“责任伦理”的人文,与科学理性一起,构成言说当下“医学要讲人文”的重要方面。新的,未必是好的,好的,应是那种适宜的。适宜与否,要靠人去把握,靠人的责任心、态度、学识、经验、良知等这些科学与人文的东西共同去把握:“对医学而言,人文修养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它,是万万不能的,只有真正了解生命,才能敬畏、尊重和关爱生命。”

人伦教化不是目的终点,只是从凡入圣的过渡而已。“医学要讲人文”,不是“时尚”,不是“活动”,而是人之生命神圣永远在路上的自我蜕变的历程。

1. 吴国盛.技术释义[J].哲学动态,2010(4):16.

2.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程克雄译.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8.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医学人文的光芒

大凡小孩子对穿白大褂的医生都心存恐惧,小时候的我也不例外。因为,在我的小脑袋瓜中,医生要么是逼人吞下苦药片的“老妖婆”,要么是拿着尖尖的针扎人的“小魔女”,要么是在人身上开刀放血的“大魔头”……所有的所有都与美丽、温柔、善良相距十万八千里。

想不到有一天,幼年的我竟对医生有了“天使”的印象。

记忆中,因为发高烧、咳嗽,我被父亲带到了医院。

在我赖在父亲的怀里声嘶力竭哭闹时,忽然间耳畔传来了温柔的话语——来自一位接诊的儿科女医生:“小姑娘真漂亮,像个小公主,小花辫是妈妈梳的吧?”那声调、语气像极了妈妈。我的哭声随之戛然而止,并从父亲的肩膀上抬起头,朦朦胧胧地睁开一双泪眼。

“这么漂亮的大眼睛,哭肿了就不漂亮了,就会变成丑八怪。”我赶忙止住了残存的啜泣,只是因为不想变成丑八怪。那一刻,我看到眼前的女医生像妈妈一样慈爱地微笑着,一边细声细语说着,一边用手捂着听诊器:“漂亮的小姑娘,我们用它听一下好吗?”听诊器接触到我的身体时,我感觉到它的温暖。听了前面听后面,还“啊、啊”的张嘴看了嗓子。“小姑娘,一会儿我们轻轻地扎一下手指,也许还要让手腕上起一个小包,如果你坚强勇敢,不哭不闹,就送给你这个。”她从抽屉里取出一串漂亮的、用输液管做的紫色塑料花向我晃了一下。

出乎父亲的意料,以前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哭、见到打针的护士就跑的我,这一次验血、皮试、注射,整个流程下来,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竟然没哭也没闹。

看完病,我执拗地央求父亲带我去找那个医生阿姨,父亲当然知道我“醉翁之意不在酒”。于是,看完病的我们回到了初诊的诊室。

女医生问父亲:“孩子的检查和治疗都做了?”父亲说:“都做了,真奇怪,她今天一声也没哭,更没有闹,以往,她的哭闹能把房顶揭了。”女医生转向我,脸上依旧是慈爱的微笑:“小姑娘,你今天太棒了,阿姨说话算数,这个送给勇敢的你,希望你之后的几天治疗也一样勇敢。”说话间,将一小串紫色的塑料花递给了我。我向着女医生用力的点头:“我保证以后打针再也不哭了,谢谢阿姨!”话音未落,就高兴地举着紫色的塑料花,一蹦三跳地向诊室外跑去,期间隐隐约约听到父亲和女医生对话:“太谢谢您了,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对付这位小祖宗。”“不客气,将心比心,况且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之后,我不再害怕医生;再大一些,有人说医生冷血,我就拿这件事替医生正名。现在想来,应该是医学中闪耀的人文光芒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了美好,让我心存感恩,面向阳光。后来,也就是28 年前的一幕让我愈发地感到:医者仁心,仁者爱人,人文的光芒会照亮、温暖绝望、冰冷的人生。

大学毕业后在市电视台做记者的我,为《山城奉献者》栏目采访一位医生——赵主任,跟拍了赵主任的门诊、查房,我们来到医生办公室,架好摄像机,准备采访。忽然一阵敲门声响起,我刚要开门说:“请稍等一下。”一对中年夫妇已经推门而入,并不由分说地跪在地上。职业习惯让我们迅速开机。只见女的一声“谢谢您,赵主任!”之后就痛哭失声。男的强忍着眼泪,双手向赵主任递上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赵主任,孩子死而无憾了。这是您送给她的笔记本,她一直珍存着,她对您说的心里话都在上面。”赵主任连忙扶起夫妇二人,我细问原委。

原来夫妇俩唯一的女儿重病住院,女孩得知身患绝症几次自杀,赵主任不仅精心诊治,想方设法为她减轻病痛,而且像母亲一样陪伴她、开导她。得知女孩喜爱写诗,赵主任就托人为她买来当时比较紧俏的《朦胧诗选》;送给她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让她写作,并在扉页上抄录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还把女孩写的诗稿托朋友、同学发表在报刊上……

我们翻看着笔记本,其中有不少的诗,有唐诗宋词,有汪国真、顾城、舒婷等现代诗,有女孩自己的诗作——发表的、未发表的。每一篇发表的诗作后面除了注明发表的时间、报刊名称外,都有一句相同的话:“感谢赵妈妈!萍水相逢,给予厚爱,今生无以回报,唯有坚强面对病魔,微笑面对生活。”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是专门写给赵主任的一封信,我不由自主地读了出来:“赵主任,请让我最后一次叫您一声赵妈妈。谢谢您,您不是我的妈妈,但胜似我的妈妈。您像阳光一样,驱散我生命的阴霾;您像雨露一样,滋润我干涸的心灵。因为有您,我生命的最后时光充满了温暖、幸福和快乐,您是美丽的天使!赵妈妈,我走了,带着您给我的温暖和爱。”我哽咽了,抬头一看,赵主任也已满眼含泪。

我将无意中拍摄到的这感人的一幕,原汁原味地在电视上真实再现。至今,我仍记得自己在节目最后的一段主持词:“医学是不完美的科学,甚至有的时候,相对疾病而言,医学是一门滞后的科学,但有了医学人文的完美,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医学本身的不完美。正如赵主任所言所行:生命属于每个人,并且只有一次,患者把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医生,医生唯有用精湛的医技诊治患者,用真诚的爱心抚慰、陪伴患者,才无愧于医者仁心,才能够彰显敬佑生命、仁者爱人的职业操守。由此,医学才会因绽放人文的光芒而温情和温暖。”

让我意料不到的是,这期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破例两次重播,观众的信件如雪花飞来,市里专门就此召开了“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医患恳谈会,还号召全市的医务工作者向赵主任学习,做有温度的医学,做仁爱的医者。

又之后,因工作调动,我到了一家省级医院的宣传处,18年宣传处处长的职业生涯里,为医院的发展和建设鼓与呼,为医者的奉献和仁爱写与拍,与医院里医药护技管等各类医务工作者近距离接触、无障碍沟通,可谓甘苦与共,荣辱同担。在我笔下的文章中,在我镜头的图片里,在我视频的剧情里,在我策划的活动里,在我主持的发布会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位位大爱的医者、一项项喜人的业绩,通过各种表现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那些发表在各级各类媒体上的各式文章,那些首先因为事迹感人而后文章感人获得的许多奖项,都诠释着28 年前我做电视台记者时制作的那期《山城奉献者》的深刻的主题:医学因人文而丰满,医学因人文而完美。

世界需要和平,人类需要温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文的光芒需要用爱、用情、用心来汇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终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医学人文属性与医学生人文教育

医学是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当下社会紧张的医患关系凸显部分医者信奉工具理性主义,过度追逐科技和利益,忽视或缺失医学人文精神。对此现象呼吁医科院校重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搭建提供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平台,培养整合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师资力量,设置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并能将之制度化以保障其持久性。

工具理性 医学人文 人文教育

1 工具理性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随着科学知识的爆炸式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技术进步带来的现代化和多元化的便利生活,越来越信奉“科学”和“技术”,从而陷入“工具理性”并逐步被其所宰制。正如马克思当年在批判技术异化现象时所说:“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1。我国改革开放逐步与世界接轨,理性主义的浪潮同样涌入我国,在医疗卫生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科学”和“技术”使得医生与患者面对面言语对话、肢体触碰、情感交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医疗器械横档于医生与患者之间,医生对患者的了解大都通过读取仪器设备给出的图标与数据,形成了“医生-仪器设备-病人”有隔膜的医患关系。正如弗洛姆在其所著的《占有还是生存》中所指出:“我们不再是技术的主人,而成了技术的奴隶。一度曾起过积极作用的技术向我们展现出另一副嘴脸,技术就像印度教里的迦梨女神,是毁灭性之神,不分男女老幼都将成为贡献给她的牺牲品。一方面,人们对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仍抱有希望,然而,另一方面崇拜控制的人类却对这样的事实视而不见,即他们已经把毁灭的女神奉为自己的偶像”2。这种对技术的崇拜,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关系,医生不是在给人看病,而是在操纵机器,医务工作者关心的不是人,而是设备的好坏,使医学人文精神逐渐疏离。工具理性主义在患者身上也有体现,不少患者误以为医学技术的发展是极其先进的,现代科技是无所不能的,因而往往对治疗效果预期偏高。然而现实是任何技术都有其有限性,医学本身也不是万能的。

“工具理性”的强势必然伴随“价值理性”的式微,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逐步被追逐利益所主导,人际情感逐步淡漠。改革开放使得医疗行业管理逐步走向市场,一方面使得医疗保健商品化,医院利益和个人利益都被各种效益和指标所驱使,部分医者行医只为谋取个人私利,完全不考虑患者的利益,甚至以牺牲患者利益争取个人利益。另一方面,患者寻医问诊有花钱消费之心理解读,认为有投入就应有回报,多投入就应有多回报,高消费就应有好疗效,用金钱来衡量人的价值本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再者我国医疗资源相对有限,患者往往候诊时间长、看病时间短,这都加剧了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医生和患者之间人与人的关系被金钱和利益主导,患者的利益受到损害,白衣天使的形象受到破坏,医患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与理解,这都是“价值理性”缺失的具体表现。

2 医学的人文属性与人文要求

人是医学产生的本源和研究的目的。任何医学研究和医学服务、医疗药物和诊治手段都是为人服务,效力于人的生命。人具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医学研究人身体的物理变化和生理规律之外,还需要研究人的情感变化和心理规律,医学研究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医者在学医和行医过程中兼顾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才能做到尽可能揭示身体病变原因,缓解或消解病痛症状,维护患者最大利益。

美国医生特鲁多曾说:“医疗有时是治愈,经常是帮助,却总是抚慰。”这句话诉白了医者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医者的基本职业要求,在行医过程中是要贯穿始终,而且在医患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人类的美德不会屈服于痛苦、贫穷、危险和死亡,蔑视它们也无需做出最大的努力……同遭到人们的轻视相比,一切外来的伤害都是易于忍受的”3。也就是说,疾病对人的折磨实际上并不比人对人的轻视、漠视、忽视更严重。医患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比什么都重要。缺少了平等的交流、热心的关爱、细心的沟通、真诚的理解,医患之间就只剩下相互的冷漠、对峙、怀疑和敌意。

医学是人帮助人,人治疗人,人关怀人的主体间性的互动行为。在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时,医者是多年辛苦培育出的专业技术人才,患者没有医者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存在信息差,医者在医患关系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并在医患关系中具有主导作用,这凸显医者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重构医患关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就必须特别强调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的敬业、诚信、友善。医务工作者要有敬业精神,医患之间要诚信第一,友善为上。

医者学医和行医是一辈子追求的事业,医学生学医时期有必要的人文教育熏陶才能在行医时对患者有充分的人文关怀释放。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如何树立医者的人本理念,培育其人文精神,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贯穿行医始终,是医科院校培养医者专业技能的同时给予同等关注的问题。当下的医学教育重视科学精神的发扬,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加强医者的人文教育,培养其人文精神,使得医者懂得且能够移情于患者,将患者看做有尊严的人,始终牢记医者应有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无论身于何处都不能放弃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医患纠纷,维护患者利益,维护“白衣天使”的尊严。

3 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

医学的本质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交融,培养医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需要医学院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临床社会实践等环节围绕医学生人文教育此主题展开建设和设计,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培养师资力量。我国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着明确分工,医学专业教师甚少涉及人文教育,而人文社科教师较少懂得医学知识,这便需要对医学院校教师进行互补培训,医科院校的人文学科老师授课内容尽可能与医学知识有关联,医学专业老师也要注重其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要在医学教育中加大人文教育的内容,比如人类文明史、生命价值、科学技术哲学、生命美学等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是整合师资力量。搭建医学专业和人文专业教师合作的平台,提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还可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做带头人,整合有利资源建立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队伍。医学人文教育不仅是医学人文课堂的任务,更是医学院校所有课程教育的责任,专业课程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4。

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教材编写。要有针对性的编写契合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医学人文教育教材,对低年级的医学生首先进行基本医学史实介绍,再对其进行医德医规的宣讲,随着医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对其进行医学伦理的思辨训练,针对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医学生要进行具体的实践技巧的传授,依此循序渐进,浸润人文素质教育于医学生的每一个阶段。

二是实践教学。当下医学生的实践教育多集中于基础医学知识理论的实验课,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鲜有实践模式,然而高尚的医学职业道德、严密的思维、科学的沟通方法、严肃的治学态度、自觉的守法行为等人文素养、能力,与严谨的技能操作一样,也都来自实践,都需要实际训练,也都是在实践中养成的5,所以要开展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教育。

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导向学习(PBL)比较适合医学生的医学人文课堂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是融合了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研究在疾病面前个人和他人当如何应对的学问。在医学人文教育课堂上通过案例讲解,引出问题,带领学生做各种思想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关切当下,面对、思考人的问题并试图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要优于简单的规则说教,更能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医学生对生命的反思,对职业选择的慎重和对自身职业能力的高标准要求。

临床社会实践

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活动应当含有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医院实践与社会实践。课内实践比如组织“模拟法庭”“模拟诊室”等活动,帮助医学生将课本知识外化于具象。课外实践比如参观殡仪馆,参观遗体捐赠处,采访本校先进模范代表等。医院实践要注重医学校与医院的无缝对接和有效沟通,确保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一同提升。社会实践则要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医学生“义教义诊”“养老院送温暖”等活动为社会服务,同时对医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这一系列实践活动有助于医学生知行的互学、进步与统一,有助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医学院校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着力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人才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医学临床和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努力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为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医学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5.

2.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161-162.

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2006:72.

4.路璐,巩姗姗.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医学人文教育等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2):247.

5.张金钟.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4):481.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叙事医学:医学人文新思路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地凝结而成的生存方式,渗透并影响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医学教育和实践中,医学人文影响着人类健康和病患关系,而“叙事医学”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医学人文的新视角和新内涵。

“叙事医学”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内科医生Rita Charon在2001年提出的,指的是一种医疗模式,强调具有“叙事能力(Narrative Competence)”的临床医生通过“吸收、解释、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提供充满尊重、共情和生机的医疗照护1。叙事医学作为医学人文学科的新领域,有别于传统的医患交流模式,在获取患者疾患故事、促使患者配合医疗过程和产生积极改变上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推进医学人文学科发展。

叙事医学是应医学历史发展而生、重塑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力量

叙事医学呼应了新的医学模式对医疗文化的重视

随着医学领域“技术至上”的理念风行一时,“医学科学主义”一直是医患关系中的主导,注重从基因、器官及各种数据分析疾病、治疗疾病,导致当前医务工作者忽视与病人交谈的重要性,不太重视倾听病人的表达和叙述。在大众文化领域,病人对病痛体验、入院治疗及病痛、疾病原因的理解不被重视甚至被完全忽视。

随着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人们关注到患者患病后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和社会角色的改变,也呼唤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以一种超出生物医学的、注重文化及心理分析的视角,来关注不同文化群体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关心被边缘化的患者,了解不同人群赋予其身体的象征符号及其内在涵义。叙事医学通过解析疾病和痛苦,揭示出病人的疾患经历、心理体验、病痛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医患关系、患者与周围社会关系的理解提供有效思路和方法。

叙事医学呼应了文化人类学关于文化因素影响病患的观点

文化人类学研究关注疾病的文化因素和背景,医学人类学家们致力于研究文化群体与健康相关的信念、知识和行为,认为在一些文化里,疾病不仅仅是身体病变的现象,它更具有超越生物性的符号意义,文化因素可能影响疾病发展、特殊症状以及不同治愈方法。他们深信,如果不理解文化中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和人们居住地所在更大范围的社会政治环境的话,人们不可能完全理解疾病和死亡的原因,每种独一无二的文化影响下,疾病的概念和治疗方法也是独一无二的2。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政治地位、经济状况、阶级和种族差异、审美标准等文化因素都会对人们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特定文化背景影响人们应对疾病的理念和行为,影响个体利用资源来处理疾病的方式,影响着现代社会中的医患关系。身兼精神病医生和人类学家的E·富勒·托里认为,那些表现出对病人的同情心、非占有性的温暖和真实的兴趣等情绪的医生都能获得想要的结果,而病人的期望和感受也影响着治愈的程度,这与医学叙事关照病人情绪书写的理念不谋而合。

叙事医学将重振中外医学史上的叙事传统

西方医学的产生伴随着医学叙事的发展,古代医学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叙事因素。古希腊医学里就充满叙事艺术理念。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将语言、药物和手术刀称作医学的三大法宝。他认为,医学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疾病、医生和患者都有故事可讲3。这种纪元前的医学叙事传统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神经学家与精神学家卓越的叙述能力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失传。20世纪末,在叙事医学概念明确之前,西方人文医学教育中就蕴含了丰富的叙事医学因素,注重关注生物医学规则的同时,还重视内容丰富的临床病例,收集具体事例形成医学语言,表达患者的痛苦与体验。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疾病与医学叙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道家、儒家思想政治中蕴含的养生思想和养生健体之道,都是用人们可以接受的叙事方法告诉人们如何实现健康长寿。中医学的理念也强调整体观,既包括人的自身整体性,也注重人与环境的相统一,注重关注人与文化环境的联系。这与叙事医学要求医生与患者结合为一个整体,关切倾听陪伴患者共同对抗疾病的理念如出一辙。

叙事医学呼应了医患互动模式的社会建构视角

医学社会学领域的主流思想学派由功能主义、政治经济学转向社会建构论,对医患关系的解读也发生了变化。功能主义强调医患互动的微观属性,认为医疗行业的医权主导或权威是维持医生和病人之间社会距离的有效方法,医生应当适当地保持超脱和有所保留,以保证医生的权威地位和病人的依从性;20世纪70年代,政治经济学开始发展起来,抨击医学行业滥用权力,强调政治、经济和历史因素对健康、疾病和治疗等问题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社会建构论逐渐引起关注,认为医学知识不是呈单纯的递进发展的,而是一系列依赖于不同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构建,医学知识是在不同历史环境中产生并不断协商的4。在这种思想转向的影响下,自20世纪70年代起,部分病人在医患关系中逐渐呈现出更加积极的表现,开始尝试反抗被动的病人角色、挑战医学的权力。叙事医学则在肯定生物因素影响病情的同时,强调社会制度、文化、个人感受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社会建构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的疾病历程。

叙事医学深化了当前医学实践中医患互动的文化内涵

叙事医学的发展,蕴含着医学实践中关于医患互动的新理念。

叙事医学加强了医患共同体的形成

战胜疾病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愿望,医患双方存在着认识上的巨大差异,医生认为死亡是技术的失败,疾病是需要医学干预的生物学现象,从医学研究的普遍性来看待分析病因;患者则对死亡充满了无法逃脱的恐惧,倾向于在个人生活的整体框架下看待疾病和病因,双方对疾病中充斥的羞耻、责备和恐惧等情感的认识也是不同的5。叙事医学有助于弥合医患双方在死亡、疾病情景、病因以及情感上的差异,调动医务人员、患者共同对抗疾病和疼痛的积极性,促进医患相互理解,形成良好治疗的医患共同体,从源头上消灭医疗纠纷的萌芽。

叙事医学强化了对医务人员的人文涵养

叙事医学中的医生叙事让医务人员自觉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尊重患者的权利和生命的尊严,培养敏锐的洞察力。通过虚构的疾病文学作品阅读和了解基本的叙事知识,唤起医生的共情认知能力,引导医生转换视角,思考疾病和疾病带来的痛苦。

医务工作者在医患沟通中阅读医者和患者的叙事,读懂患者的生活历程和内心世界,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医疗健康知识,还能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增强与病人的交流能力,提升共情能力、职业精神、亲和力和对自我行为的反思,取得他们的信任、支持、配合和谅解。

叙事医学有利于医患双方的心理疏导,共同实现健康

医学实践过程中,往往充满了痛苦、孤立、不安、恐惧等情绪。叙事医学致力于解构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提供更丰富的医患沟通管道。通过叙事疏导深入研究医务人员的心理需求,帮助医务工作者保持积极情绪、合理宣泄消极情绪;患者侧重于主观叙事,在完整地表达疾病之余,抒发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利于缓和疼痛,重新建立被疾病摧毁的身份,舒缓对于疾病恐惧不安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叙事医学为科学诊断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在叙事医学模式中,医务工作者认真倾听阅读患者的讲述和书写,改变传统的医学病史中医生对患者人生经历的淡漠,从患者叙述的人生经历中掌握更丰富的生物医学信息和文化讯息,探寻隐藏的有利于病情诊断的线索,更全面地完成问诊任务,有利于提供可能性更丰富的治疗选择,提高临床治疗的效率。

当前国内叙事医学发展面临的困难

我国开展叙事医学研究和实践推广有着现实的困难。

外部环境的问题

当前叙事医学发展的外部支撑力量有待于加强:一是理论支撑相对匮乏。叙事医学作为西方医学人文教育的新领域,作为一项理论引入我国医学教育中仅有十余年的时间,由于叙事医学在我国研究关注的时间短,缺少相关的专著论述;二是行业内传播接受范围比较狭窄。主要受到部分医学人文教育家的关注,临床医生和研究生导师对叙事观念的认知程度较低;三是在临床实践中的践行现实难度较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繁重的工作量和科研压力,缺少医学文学创作的支撑,叙事技能培养难度则更大;四是近年来医患关系的转变影响叙事医学的推广。从医的社会环境影响了医务人员信心以及接受和参与叙事医学发展的主动性。

叙事医学本身的特性增加操作难度

叙事医学的方法很难被程序化。每个患者作为独立、具有差异性的个人,每一个疾病故事的叙述个性化强,叙述模式千差万别,演绎逻辑差异性大。另外,叙事医学的关注重点在于患者的内心世界,可能会使医护人员陷入忽视患者的物质基础、难以回应现实生存问题的困境,这些都增加了叙事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难度,影响了叙事医学理论研究中普遍规律的总结。

关于叙事医学发展的思考

医学人文研究学者探讨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整合的时机和方式

随着叙事医学因其强调人文关怀和参与者主观能动性在医学界得到日渐广泛认可,愈来愈多的学者们将目光调整到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关系上来,不乏积极推动这两种认识论为基础的医疗模式的并行融合的呼声。当下医学界循证医学的反思不充分,对叙事医学的研究不完善,使得当前推动叙事医学发展、整合系统整合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遭遇了一些现实的困难。医学人文研究者应该以叙事医学的发展为契机,深刻反思研究临床主体性、疾病特质性如何在循证医学的发展中逐渐被弱化的,进一步探寻医学人文教育中突破叙事医学理念传达的传统模式,明确系统地提出叙事医学教育目标,将基本的叙事概念运用到医学教学中,并探讨当前切实可行的叙事教育模式6。

医学教育者在人文教育中引入叙事医学思维与意识,实现叙事理论与医学教育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临床医学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培养。1.将医学疾病叙事引入医学课程设计,引导学生阅读讨论疾病叙事作品。通过阅读医学主题的文学作品、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病例记叙,加深对疾病、疼痛、衰老、心理健康、死亡等经历和情感的理解,帮助医学生提升对患者共情能力,更倾向于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和医疗从业者的叙事能力,更好地理解疾病、生命和患者。2.医学教育者注重将向医学生讲述行医经历、分析病例等引入临床教学,将从医过程中的心理演变、职业认识蕴含其中,增强医学生对疾病的认识,通过总结反思疾病治疗经验,更全面透彻理解自己的职业性质,疏导压力,提升终身职业发展能力。3.鼓励医学生参与具有叙事风格的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在业余时间将学习医学的经历和临床实习的故事加工成文化产品,以书写、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医学、对医院、对患者的解读,丰富叙事医学学习的方式。

医务工作者中要强化叙事思维,加强基于叙事医学的阅读和创作训练,提升叙事能力

医务工作者是临床实践的主体,也是医学知识的传承者。提升医学叙事能力,不仅能与患者、家属以及同事保持良好沟通,而且能高效地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体会以文字和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成为医学传承的重要媒介,并能对所指导医学生的叙事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和正确评价。

要在临床上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叙事医学能力可以从叙事知识积累、文学叙事阅读、疾病叙事写作和叙事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1.医务工作者要培养进行疾病叙事阅读的习惯。通过广泛的虚构或纪实医学文学作品、医生和病患叙事的阅读,领会蕴含其中的文化因素,深化对疾病、生命和患者的理解,增强叙事意识。2.医务工作者要在临床实践中注重以撰写平行病历等方式,叙写医学故事与感受的能力,记录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并注重在医患沟通交流中引入叙事医学思维与技巧,尊重患者和疾病的个体化需求,挖掘疾病背后的文化背景,注重医患之间的深层双向互动。

叙事医学的引入和发展,克服以往医患沟通研究把人从文化内容、社会历史话语中抽离出来的弊端,拓宽了当前医患沟通的路径,使医患沟通向日常生活交流靠近,与社会文化历史结合,为医学人文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空雨衣” 医学人文与人文医学

“空雨衣”是美国明尼波理斯市城市公园的一座铜质雕塑,远看像一个卓然自立的人,近看则是一件徒有其形、没有躯体的空雨衣。暗喻内涵模糊、概念飘忽的事物与学说。在许多人眼里,医学人文似乎也是一件“空雨衣”,在这些人的心中,医学人文只是一份理想的职业姿态,一种美好的情愫,既不具备学理建构,也无法成为行动逻辑,更谈不上内化成为一种职业人格。医学人文正遭逢“叶公好龙”的尴尬,产生这一疑问的直接原因是医学人文学界对于自身的核心概念、核心理论、核心功能缺乏基本的建构与辨析。本文试图对核心概念、核心理论、核心功能提出一些新的认知和解读。

医学 人文 转型 反思

概念之辨

医学人文,语意上存有两个涵义,一是医学中的人文内核,解释医学的人文性与人文化趋势;二是医学与人文,揭示医学与人文学科的交集、互动关系。医学中的人文属性,首先是医学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人文精神,常常外化为一份价值感召、生存方式、职业情愫与情怀。一个以人性关怀为基本特征的执业姿态,是职业生涯中不断追求的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乌托邦”境界,拟或是一场矫正技术主义偏失的人文化的医学改良运动;旨在通过批评、反思来揭示、重建医学与健康的完整性,调整好现代医学语境中理性与良知、理性与经验、人与疾病、人与技术、人与金钱、人与人的关系。医学人文最常用的一个范畴还是推进医学人文化的学科群,既包括文史哲、伦理、心理、人类学、艺术、宗教等人文学科,也涵盖一些社会学科,如法学、社会学等。

近年来人文医学的概念不断见诸于专业论文与社会文本,甚至成为医学院校中的学科建制,目的是张扬医学人文的主体性、独立性。它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医学的价值裂变业已完成,分化为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两大阵营。不同于医学研究方向与技术手段的裂变,可以清晰地划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医学、康复医学、影像医学,人文医学伴生于技术医学,无法与之割裂开来。所谓人文医学本质上是人文化的技术医学,它贯穿于技术之中的人文倡导;是一次精神的(价值)觉醒与哲学伦理站队,许多医学大师到晚年都表现出鲜明的人文医学立场。人文与技术的关系如同皮与毛,技术是皮,人文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相反,毛之不繁,皮将失泽。另一种理解的维度是,人文医学与技术医学分属于不同的层级。技术医学是一阶的学术(直接面对患者和疾病),追求真相与真理,人文医学是二阶学术(反思与批判),它不是解剖学、诊断学、治疗学,它恰恰是对解剖的解剖,对诊断的诊断,对治疗的治疗,追求医学的真谛,从而帮助医学摆脱当代高技术的异化与现代性的危机。

理论之镜

无论是医学人文,还是人文医学,都需要建构出独立的学科理论基石、母题,发展出独特的理论和学说谱系,完善出自己的研究范式。目前的尴尬是拘泥于学科群的定性与认知,医学人文的理论关切每每将目光分属于医学哲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医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卫生法学、医学社会学、叙事医学等特定的学科领域,使得医学人文这一有着强烈理论医学诉求的学科缺乏共同的理论聚焦,只能在二级学科层次谈论医学人文的理论谱系和方法选择,这在某种意义上减损了医学人文对于当代医学的理论烛照。其实,医学的人文性(本质)与人文化(趋势),不同于科学性与科学化,也不同于技术性与技术化,有着自身的历史禀赋与现实追求,需要对其进行理论诠释和思想建构。

医学人文的基本使命是对当下医学的价值做出基线式的叩问与廓清。回顾近50年来医学人文的重大事件,从卡拉汉发起的“医学目的”大讨论(1994年),芝加哥大学等10所院校对“医学与人类价值”的系统开掘(1969年),恩格尔的“新医学模式”的倡导(1977年),到佩里格里诺关于医学学科二元属性的认知(即医学是科学中最人文的,人文中最科学的学科,医学人文包涵医学人文化与医生人性化两大使命),很遗憾的是中国医学界全然没有掌握理论“发球权”,只是一味的跟风讨论。所谓理论“发球权”本质上就是提问权(而非解题权),当然不是一般的提问,而是针对医学的全球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行提问。当下,有2个尚处于萌生期的重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希望中国学者率先熟思于先,凝练成为厚重的世纪命题,一是“全人医学模式”,二是“医学的现代性困境及其突围”。

全人医学(全人照顾、整合医疗)模式受医学界全人教育理念的启发,也源自安宁缓和医疗的临床策略,逐渐地将医学的思域由躯体干预、心理抚慰,提升到灵性照顾层面,身—心—灵的整合相较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更丰富的内涵,也是被专门化、客体化、对象化趋势分裂的4大医学向度(生物的、理化的、社会的、人文的)弥合,实现全科协同(科间)、全程统筹(从健康到疾病,从初生到死亡,从治疗到康复)、全队介入(医—护、心理师、社工、康复师),全能应对(技术胜任力,兼备人文胜任力)。这些理念已经在临床医学人文层面发酵,希望理论界有所升华,产生新的世纪之问。

当代医学处在3大转型的交叠之中,一是社会快速转型,不仅从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农耕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甚至后工业社会,引发社会各阶层的激烈震荡,部分社会诉求与矛盾转向医疗与健康领域;二是疾病谱的变迁,医学的转型,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身心社、身心灵的医学模式,无论医学界还是社会大众都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三是新医改带来医疗保障覆盖面的迅速扩大,支付方式与体系的巨大改变,而医疗体系的体制机制与治理模式还存在众多遗留问题,亟待改革与完善。社会就医心理与行为、医患关系也随之巨变,转型期各种矛盾集中凸显,中国医学的现代性危机呈现“风急浪高”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求医不甘,死不瞑目”,医生被“妖魔化”、医学被“污名化”、医患关系“恶质化”的深层危机一时难以缓和。为何医学做得越多,抱怨越多?在低技术时代,患者对医生、医院的满意度高,而如今的高技术、高消费时代,反而出现了较低满意度?为何个别医护人员占据了技术制高点,却失守了道德制高点?为何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对医疗保健知识了解越多却误解越深!这些困惑已经在深化医改的进程中逐一暴露,但只是作为管理问题,或者体制机制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破解办法,而没有置于理论医学的高度来透析,寻求社会文化心理的整体解决方案,也没有在医学的价值旨向上探究现代性危机。这亟待医学人文学界给予有深度的理论开掘与理性建构,形成中国特色的医改基础理论,以及针对中国问题(面临技术主义、消费主义的双重纠结)的技术哲学反思。医学技术哲学的危机感还不是一般意义的技术批判与反思,而是对新的技术创造物(手术机器人、克隆人)的伦理定位以及人—机,人类—人类创造物并存、并行境遇中人的主体性的维护。

功能拓展与根植临床

医学人文不是空穴来风,是情感和价值呼唤。医学人文也不是空洞说教,是心灵的修补与修炼,是精神和信仰的建构,是理论底气。当代医学人文不是客厅里的闲聊,而是坚实土地上的耕耘,具有坚硬的5大使命。它们分别是人文医学:致力于学术拓展,价值引领,承担着理论医学建构与论证的使命;人文医疗:旨在推动临床医学人文的建制化、操作化;人文医管:倡导以人性化为特色的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人文医教:全人医学模式引领下的教学改革,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医学人文补课;人文医改:超越金钱、技术,直抵人性,破解医改深水区的难题。以下重点讨论人文医学与人文医疗的路径。

人文医学的理论拓展应归属于医学论(Medicine Studies),它发端于科学论(STS)。医学不仅是科学与技术(有用、有理、有根),是一门人学(有德、有情、有灵),具有生物学属性、理化属性(拉美特利命题/人是机器,逆命题/机器是人,机械论的元勋)、社会属性、万物之灵的人文属性等多个向度,西方的知识谱系中有“STM”的平行或并列理解。

首先是关于医学学科属性与向度的叩问。百年来诸多医学思想家对此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譬如贝尔纳直觉(实验医学路径剑走偏锋的躯体维度不会被医学哲学所认同),奥斯勒命题(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与可能性的艺术),薛定谔命题(生命现象可能用理化原理来充分解释吗?表达了新物理学的追寻,希望摆脱机械论,改变传统物理学的格局来充分解释生命,预示了原子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生命物理学的逻辑进路),穆森的挑战(医学不可能是一门科学),舍勒的位序学说(从感官到算计、生命感、崇高感、神圣感,揭示与维护生命神圣与职业神圣)。

医学目的反思与讨论直击医学与死亡(衰老)的较量。古希腊神话中就有阿斯克勒皮俄斯与宙斯的博弈,宙斯指派阿斯克勒皮俄斯去救死扶伤,却又不允许其起死回生(当阿斯克勒皮俄斯能够起死回生时却被宙斯用雷劈死了),开启了全新的医学范畴与张力的思辨:征服与敬畏,苦难的拯救,灵魂的救渡,医学的理想与理想的医学:好医学、好医生标准的建构,理性与经验,预防与治疗,干预与顺应,消杀与共生,观察与体验,治疗与照顾,实验室路径与博物学路径,循证与叙事,理性与良知。寻找新的融涵性:知识不是信仰,生命无比神圣,技术不是艺术,真理不是真谛,正确不一定正当,工具不是目的,科学不是绝对,规范不是刻板。

医学的现代性危机与突围,挖掘医学做得越多,抱怨越多,了解越多,误解越深的价值悖反,反思占据技术制高点,失守道德制高点,得到了真相,失去了真诚,得到了真理,失去了真谛的价值失序,以及低技术—高满意度,高技术—低满意度的价值错位。

临床医学人文作为一项职业素养着力培育人文关怀能力,其本质是人性甘泉的灌注,是服务者目光、语言、肢体(体温)、知识、情感、意志、心灵的投入,常常表述为关注、关切、关心、关情、关怀。其特征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真牵挂(不娇揉,不做作)、普适性(无差别)、难测评(不易量化,评估,定价的模糊与泛化)、无止境,包涵着理想主义的“乌托邦”(无痛、无疾、无死、无哀)希冀。价值基线是慈悲为怀、宽厚为怀、无条件、无歧视。其精神底蕴是仁爱,博爱天性,对弱者的悲悯,利他主义的道德境界,同病相怜的体验映照。其难点是关怀的具象化、细节化、强度、可感受性。

临床医学人文训练不仅增进人文胜任力,还旨在刷新医学人文的观念,重新标定临床医学的价值基线,一是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与张力,譬如真理与情理,知识与信仰,知识增长与精神发育,科学与人学,技术与人性。二是认同语言的抚慰、故事的启迪、观念的隐喻跟手术刀、药片一样重要,有时比它们更重要。三是确认照顾比治疗重要,陪伴比救助重要。治疗、救助的窗口小又窄,照顾、陪伴的窗口大又宽,医学无法包治百病,但可以通过照顾、陪伴关爱百人,情暖百家,安顿百魂。四是认识身—心—灵、知—情—意、救助—拯救—救赎(救渡)的递进关系,树立更高的救治目标。五是明白医学人文关怀不仅只是怜爱。仅有爱是不够的,要帮助病患确立新的生死观、疾苦观、医疗观。

总之,随着医学人文逐步走进理论殿堂和临床现场,“空雨衣”的疑窦便不攻自破了。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我心中的人文医学

编者按:人文医学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每个人对其理解都不尽相同。近日,健康报社、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了“我心中的人文医学”有奖征文活动,广大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分享了对人文医学的感悟,使“关心病,更关心病人”等人文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共同促使医学回归人文。

医学是一门最具人文精神的科学,5000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医学人文更是诠释得淋漓尽致,孕育了以尊重生命、患者至上,仁心仁术、平等有爱,精准审慎、真诚守信,清心寡欲、功德造福等为核心内容的医界人文精神。今天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尤其是有形的项目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较而言,人文医学如何融入和适应现代医疗服务显得有些滞后,改进的要求尤为迫切。笔者作为“医情”研究的一分子,提出几点“浅见”。

眼中有“人”

“以人为本”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魂”。一个好的医生,需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历炼诊治技能,还需要了解人文科学知识,修炼人文素养。这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不分童叟幼老和贫富贵贱,平等相待一视同仁。要用反映“人”的心灵真实的眼睛去接纳他们,即使做不到亲戚朋友的份,弟兄姐妹的情,父母子女的爱,至少要把病人当作一个与己无别的“人”,无论是诊治室的接触还是在院中病房的相遇,那怕是点个头示个意,面含微笑坐几分钟聊一聊,解疑释惑安慰问候几句,都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仪态端庄得体,言辞文明和气,热情耐心沟通,既可以促使病人放松紧张的情绪,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又利于赢得信任。

心静如“禅”

为医心地必纯净善良,安神定志,这是人文医学精神的要义。古往今来,人们把医学人文喻为“仁术”,“不为良医,难做良相”等诸多至理名言就是要求从医者胸怀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疾众生。今天,经济价值和既得利益的相互作用,个人生活物质所需与人性本能交织,“善心”与“恶性”常常会激烈交锋,虽然绝大多数“善”的一面会占主导,但“恶”的一方时有“喧嚣”,相当一部分人包括一些医者由于心不静,意错乱,思想上产生了迷茫,个别的甚至超越了“底线”被“恶”拉下了水。而医学人文恰恰与此格格不入,要么不做医,既然为医就要以慈善为本,以仁义为魂。当面对病人渴求健康的目光,当倾听他们生命相托的希望,想想如果自己患病,或自己的父母妻儿有疾的感受,想想千千万万痛百姓之疾的苍生大医,己所不欲,心静如禅当永远为“医要”。

心中的五彩经幡:我心中的五彩经幡,就是在雪山湖泊旁,坚韧又温暖地迎风舞动!

品洁似“玉”

良好的人品医德是人文医学精神的“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生要始终坚定职业意志力,自觉不断地对内心进行净化,做好工作信念的有机调适,以职业人文精神力量支撑执业行为,在心中永守职业光荣和岗位神圣。要经得起金钱物质的诱惑、世俗的烦扰、工作中的委屈、生活中的寂寞,赚而有道、见利思义、心平气静、无怨无悔。要铭记医学职业是特殊的职业,当你很好地尽到义务时,从情理上讲应该得到肯定和赞誉,从法理上评判是完全应该的,这种义务无私、无价、无条件。当你收治了一个病人后即形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开出的治疗方案既是对病人负责,又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相关药商的负责,而不能当成对对方的恩赐与施舍,觉得收受个“红包”是“周瑜打黄盖”,吃点“回扣”是商家应给的补偿,用这个“伪命题”找理由开脱解释不当,毫无疑问破坏了社会发展良序,超越了法律法规底线,背离了人文医学的本质,每个医者当永远警醒铭记。

技高贵“金”

学研不止是人文医学的基本要求。医学科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人们对人体病源的认识,医者对疾病的诊疗结果需要不断探研求证,谁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完美,特别是人体奥秘还有数不尽的“处女地”待开发,“突发病”“未来病”“未知病”等不可预见的患疾相当多。作为从医者无论文凭学历多耀眼、学术地位多显赫、医术技能多高明,都存在知识的“盲区”。学无止境,艺无尽头,尤其处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吃“老本”就会失去地位,不学习就可能落后,不钻研就会被淘汰。医技的不断提升,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种学习不是形式上的,不是“蜻蜓点水”式的,也不是“打鱼晒网”式的,须坐得住、沉得下、静得了,用心用脑,持之以恒,真与知识结缘,真与勤奋为友。当好“专家”,还要“博学”,“通博”与“专精”有机融合,学习与应用有机结合,真正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掌握了精良的医疗技能就具备了做医的本钱,比金子还宝贵。

人文医学上学府课堂,进医学学术,入临床实践,融医疗服务,已成为业界的高度共识,但目前还做得很不够。就当前的医患关系状况来分析,不尽和谐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没有很好的将人文医学应用到医疗卫生服务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是主因之一,正确的态度是认真审视,深刻反思,着力解决。要多措并举,借助深化改革的动力,通过完善机制体制,加强制度管理,利用行业先进文化宣传引领,坚持依法依规诊察施治,抓好医疗安全保护,鼓励科研创新,保证人文医学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服务中生根开花结果,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医学人文的回归任重道远

南京鼓楼医院原院长丁义涛曾讲过一个案例:他的一个优秀博士生曾接诊一位外地转来住院的肿瘤病人,需行肿瘤切除术,手术难度很大,其他医院做不了。这位博士生相当重视这个病人的诊疗,他做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手术方案,手术也非常成功,可是手术后第三天,这个病人跳楼自杀了。原因是手术前后这个患者很想与医生面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但医生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见面,患者非常焦虑、恐惧,以至走向极端。这虽然是个案,但却有普遍性。因为我们现在许多医生关注的重点是技术,是疾病,除此之外的东西(如患者的情绪、情感、人格、尊严等)则不大关注。甚至许多人认为:医学=技术。

上个世纪70年代,德国医学家、社会学家恩格尔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过去近40年,这一新的医学模式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响应,但却没有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动。由生物医学衍生的各种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要消除甚至淡化它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如何理解医学上,生物医学的观点认为,医学是自然科学,甚至是一门技术,所以,学医就是学技术,技术好就是好医生。实际上,医学远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更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的复合体,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不只是人的躯体。人是有灵魂、有情感、有思想的一种动物,人与其他一般的动物不同,他实际是一种社会动物。

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也不是单一的,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还有社会的。治疗人们的疾病不仅需要生理手段,即技术手段,也需要心理手段,如心理抚慰、情感疏理等,还需要有社会手段,如政府政策干预等。

在医疗观念上,生物医学的观点认为,医疗过程就是一个技术操作过程,这与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医疗过程绝不单纯是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过程,而同时是一个医患合作、医患沟通、医患共情的过程。对医护人员来说,这一过程体现的也不只是他们的技术水平,正如郎景和教授所说:“行医是个过程,医生的一招一式体现的是技术,但更是内在品格。”

在对患者的理解上,生物医学的观点认为,人是个生物体,这个生物体生了病需要治疗,所以需要医生,就如同机器坏了需要修理就需要修理工人一样。所以在这里,人只是疾病的载体。

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曾经说过:“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对这么一个世界上最宝贵、最有灵性的生命,我们必须要有敬畏之心,不能只用技术的观点去看待。遗憾的是,在我们许多医生眼里,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没有敬畏。医学本来是非常具有温度的科学,在这里却变得非常冰冷。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冲突不断。这是医学的悲哀!

生物医学经过近500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过去许多不能诊治的疾病现在可以诊治了,尤其是生殖医学、器官移植医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全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医学观。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可以认为是医学发展最显著的成就。

医学成就如此辉煌,而创造这些辉煌的医务工作者的境况却如此悲惨,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当然,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医疗技术局限性问题,有医疗体制问题,也有社会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对医学本质的探讨,并不能成为我们医学人文缺失的理由!

叩问医学的本质

医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但它不是纯粹的科学,科学关注量变,强调定量;医学关注质变,强调定性。在科学上,1+1=2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但医学是模糊的、混沌的、不确定的科学,不能用“1+1=2”这一公式来分析和判断。

关于医学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有一个案例很值得回味。改革开放初期,曾有一位美国教授来中国讲学:

仔细观察

问:请从医学的角度回答,人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是由细胞组成的。

问:请从医学的角度回答,狗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室里一片肃静。

片刻后,一些胆大的学生回答:狗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医学需要爱,而且医学本身就是爱的产物。叙事医学的创立者丽塔·卡伦说:“医学是一种回应他人痛苦的努力。回应他人痛苦的努力实质上就是一种爱的表现。”卡斯蒂廖尼在其《医学史》中说:“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郎景和教授说:“医学是人类善良与友爱的一种情感表达。”2000多年前,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位底曾说:“了解一个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这些医学大家的思想无不闪耀着人文的光芒。

什么是医疗? 郎景和教授说,医疗起源人的同情心。在古代,如果有人在狩猎中受伤,未受伤的人就会搀扶他,帮他扎好伤口;如果出血了,就会帮他止血;如果伤口化脓了,他们会用石头烧红去压迫,去消毒。这些实际上就是一种最原始的医疗活动。什么是医院?中世纪的时候,基督教派的社会有很多流浪的、无人管的乞丐和穷人。因此,他们设了一些场所让他们缓解苦难,这些场所最后慢慢成了医院。因此,爱是产生医学、医疗和医院的基础,因为爱才有了医学、医疗和医院。

我们今天讲要不忘初心,医学更应不忘初心。什么是医学的初心?简单地说,医学的初心就是爱心。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对于医学来说,技术会越来越发达,但它对人文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有人早就预言,21世纪一定是个医学回归人性的世纪,必将产生新的医学模式。

新的医学模式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贯穿人文精神,医者在行医过程中要向患者传递情感和温度;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要能体会和感受到医者给予的关心和温暖。医患之间要通过治病这一过程建立起互信互敬的和谐关系。

医学和医生的职责与使命不只是治病,特鲁多的墓志铭是三句话,有三层含义:“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几句话其实道出了医学的本质和真谛。

医学人文教育培训的探索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医学产生的基础是爱心。生物医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技术与成就可谓辉煌。许多事物经常会出现如下现象:由于发展太快,走得太远,往往不知道为什么出发,即忘记了初衷和目标。医学的发展也是如此!

细致分析,其原因大致有:生物医学根深蒂固的影响,医学教育内容的缺陷,现行医疗体制的制约,等等。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努力,重点是医学教育问题,我们应从这方面入手。

从大学教育看,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太少,人文教师队伍力量不强,医学生对人文课程不太重视。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从处于一线的医护队伍看,我国现有的医护人员在医学人文方面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走上工作岗位后,各医疗单位不是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培训,加上临床一线工作忙,压力大,医务人员医学人文这块短板就难补上。

近几年,我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通过自愿报名、层层筛选,建立了一支既热爱医学人文教育培训,又具有这方面特长的内训师队伍。二是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包括医学人文精神、医生职业精神、医患沟通、服务礼仪以及院史等。三是以医务人员为主体,采取分期办班的形式进行培训,每期安排3-4堂课。四是实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方式,即既有老师课堂授课,又有学员课堂讨论,还有人文沙龙等。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也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学的认识。通过培训,许多医务人员树立了医学不是纯科学,更不是纯技术,而是科学与人文的复合体的理念。

二是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临床工作的认识。通过培训,大家意识到,临床医疗工作不是纯粹的医疗操作过程,而是医患共情、医患合作、医患沟通的过程。

三是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认识。通过培训,大家都认识到,患者不只是疾病的载体,而是有思想、有灵魂、有情感、有尊严、有人格的活生生的人。

四是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意识到医患沟通不仅是诊疗工作的需要,也是对患者权利的尊重。

当然,我们的探索和努力还不够,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我们还没有找到理想且可行的办法;如何克服培训与临床业务工作的矛盾,我们也还面临一些困惑,等等。但无论困难再大,我们将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医学人文的回归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医学人文与共情

医学人文素质在医学实践中的落脚点就是共情能力。借助叙事医学与平行病历的理论和方法,北大医学部开展共情教学实验,利用医学人文的理论指导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

医学人文 共情 同情 平行病历

引言

医学人文之于医学的重要性现已无需赘述,医学教育者和临床工作者更关心的是如何践行“医学人文”。但“医学人文”这一概念本身具有多重涵义:其一是“医学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二是“医学人文关怀”,意指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善行;三是“医学人文学”,即从各自视角探究医学本质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科群;四是“医学人文素质”,是践行善行的能力1。善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体现为严格遵守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在临床实践中则体现为良好的医患关系,体现在患者对就医过程的满意。可以认为,医学人文在医学实践中的落脚点就是培养医学人文素质,从而使得医务工作者满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的关怀并有能力去实践善行,完成从知到行的飞跃,而医学人文学就是这一飞跃的翅膀。但医学人文学本身又是一个繁复庞杂的学科群,培养医学人文素质的切入点在哪里呢?笔者认为要从培养共情能力入手。美国医学院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把共情能力(Empathy,也译为“同理心”)的培养作为医学教育的目标之一2。研究显示,医生的共情能力可以大幅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的用药和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效果、增进医生的职业满足感3-5,在就医过程中节约时间和费用6;共情能力高的医学生,其学业表现和临床胜任力也好7;同时,自感就医过程中没有得到医生足够的关心和共情的患者更有可能进行医疗诉讼8;共情甚至被认为是当代医疗卫生工作者必需的一种美德,是一种道德要求9。

“共情”(德文为Einfühlung)一词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西奥多・利普斯(Theodor Lipps)于1907年提出,他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一个观察者会想象性地感知并经历被观察者的生理应激反应10。继心理学之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神经科学、美学、媒体研究、护理学、社会工作等等学科也加入了共情研究的行列;但是,关于共情的定义多种多样,至今尚未有被广泛接受的、唯一权威的定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Daniel Batson把文献中对共情的定义总结为以下8种:知晓另一人的内心状态;以相应姿态回应另一人的姿态;感知他人之所感;把自己投射到他人的境遇中;想象另一人是如何思考和感觉的;想象处在他人的视角该如何看待问题;看到他人的痛苦感到沮丧;同情正在经受痛苦的人11。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共情其实包含有想象和理解他人视角的认知能力,以及感受他人所感并显现同情的情感能力两个方面。

共情与同情

谈到医疗卫生实践中的共情,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同情(Sympathy)。虽然二者有相似之处,但在病人照护方面,人们还是倾向于把二者区分开来,认为共情是“理解病人内心的经历和视角、以及表达这种理解的认知能力”12;同情是“进入他人情感的行为和能力”,而共情是“不必进入他人情感而理解他人的能力”3。医务工作者担心,对每个病人都投入情感会导致情感疲劳,有碍客观判断,也有悖于专业精神;而共情则是一种认知能力,是对病人的理解,故而不会有这种危险13。此外,共情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来想象患者处境并理解患者视角,与患者站在相同的高度;而同情往往是站在高于被同情者的角度,可怜那个处于不幸中的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不利于医患权力的平衡。因考虑到同情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医务工作者强调要与患者保持客观的距离14,或严格区分共情与同情,强调同情并不是好的健康照护中的必要因素15。但是有研究表明,共情和同情并不能独立于彼此,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4512;也有学者认为,某种形式的同情,即所谓“职业性关心”(Professional concern)是好的健康照护中的必要因素13。

上面提到,美国医学院协会把共情能力的培养作为医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这也就回答了“共情是否可教”的问题16,至少说明共情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而培养共情能力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仍然离不开医学人文学。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了叙事医学为理论、电影以及叙事医学中的平行病历(Parallel chart)书写为手段来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叙事医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丽塔・卡伦创造的医学人文新形式,是由具有“叙事能力”的医务工作者实践的医学,而叙事能力是“认识、吸收、解释并被疾病的故事所感动的能力”。叙事医学的三个要素是关注、再现和归属,即清空自我,专心倾听患者,理解患者的观点和立场,这是共情的第一步;医务工作者必须再现他所看到和听到的,没有再现就没有感知,关注就不可能实现,而再现的手段是书写;通过关注患者、书写患者的故事并在此过程中得以感受患者所感、理解患者视角;关注和再现螺旋上升为医患之间的归属关系,体现为更准确的诊断、更有效的医疗和患者对就医过程的满意。医务工作者得以审视自己这一过程中的行为、思想,理解患者,从而与他们产生共情。

“平行病历”相对于高度格式化和标准化的医院病历,就是“用平实的语言书写你的病人”。对于平行病历,卡伦只告诉学生如下内容:每天你们都要在临床病历上书写关于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你们自己清楚地知道要写的内容以及格式……如果你的患者因前列腺癌即将离世,也许这会让你想起自己的爷爷,他在去年夏天死于同一种疾病。所以,每当你走进这位患者的病房,你就会触景生情而落泪,你不能将其写入临床病历中,因为这不符合规定。但是我会让你把它写下来,写在其他地方,那就是写到平行病历上面17。

叙事医学的理论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共情的重要性;写作也被证明有助于理解事件的意义,对健康、人的生物学活动、情感、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18, 因此叙事医学为我们提供了共情能力培养的有效工具。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共情教学实验

北京大学医学部于2013—2014学年度对50名选修“西方文化与影视欣赏”的一年级临床专业研究生进行了为期12周的共情能力培养干预型教学。教学过程的第一部分是学生自行观看3个影片《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剑侠风流》(First Knight)和《皇家俱乐部》(The Emperor’s Club),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对影片进行讨论,此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口头报告对影片的理解,3个影片的主题分别是共情、爱和正直。教学过程的第二部分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研读讨论关于共情和同情的文章,以便学生了解共情和同情的区别与联系,消除学生对共情的抗拒,认识共情的益处。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盲人弗兰克的行为思想,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两两一组轮流扮演盲人,由同伴搀扶上下楼梯。通过这一“共情游戏”,学生惊奇地发现,当自己眼睛看不见的时候,更愿意自己抓住同伴的手,而不是让同伴抓住自己的手,因为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感到心安。教学过程的第三部分是教师简单讲解叙事医学理论,让学生了解平行病历,翻译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生的平行病历,自己写作两个平行病历,与小组同学分享自己所写的平行病历,并由教师点评。在分享过程当中,我们特别注意要求学生朗读自己的平行病历,小组成员倾听,而不是阅读复印的平行病历,因为叙事医学实践表明,能够倾听同事的人更愿意倾听患者。

在干预型教学开始之前以及结束之后,我们都用杰斐逊医生共情量表(Jefferson Scale for Physician Empathy, 以下简称JSPE)让学生自测了共情水平,有效前测和后测问卷分别是90%(45/50人)和80%(40/50人),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4.80和25.13。学生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此次研究,并同意将自己所写平行病历公开或发表。JSPE共包含20个选项,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其中10个为正向评分(如“我试着像病人那样去思考,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照护”),另10个为反向评分(如“因为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几乎不可能从病人视角思考”),满分为140分。

我们采用T检验(SPSS19.0)对前测和后测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差异分析。干预前和干预后JSPE的全样本(不分性别)结果表明,干预后较干预前,共情值差异虽不显著(P>0.05),但共情值的总分均值有小幅提升(111.14 vs 113.90),且其标准差有所下降(17.61 vs 11.13);女生后测JSPE的总分均值有所上升(110.12 vs 115.54),其标准差也有所下降(18.97 vs 12.05),但男生后测JSPE的总分均值稍有下降(113.70 vs 110.86),其标准差也略有下降(14.21 vs 9.23 )。

虽然前测和后测学生的共情值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甚至还出现了小幅下降,但是全样本的均值及最低值都有所提升。此外,我们对实验对象并没有制定什么纳入排除标准,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全部进入本研究,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研究的结果。但是我们仍然认为我们的共情干预教学是有效的,因为众多研究已经显示,医学生和住院医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共情能力是下降的19,但是这些学生的共情水平经过12周的干预总体上得以提升;如果类似的干预可以持续,它至少可以成为一支对抗共情能力下降的力量。此外,男生共情能力的小幅下降促使我们反思区分共情和同情的做法——或者“某种形式的同情,即职业性关心”13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

结语

医学人文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就是利用医学人文的理论指导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医学人文素质在医学实践中的落脚点就是共情能力。借助叙事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北大医学部进行了培养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干预型教学,虽然作为一个研究我们没有得到漂亮的数据,但是教学过程围绕共情展开,学生受益匪浅。医学生们对平行病历显示出超出我们想象的热情,他们欢迎这些可以探讨工作中“非医学”内容的机会,这也提醒医学教育者,在医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也需要教师和高年资的医生与他们共情,如果他们的困惑和痛苦有人理解,他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病人。

1.张大庆.医学人文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医学人文与医院文化

20世纪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广泛运用于我们医疗卫生服务当中,能够被治疗和治愈的疾病越来越多,期望寿命也越来越长。但同时患者和老百姓对于现代医学也有很多批评,这样矛盾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看?

如何评价当代医学

著名小说家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里面讲:“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他在1859年写的,当时是英国最好的时代,是“日不落”帝国走向辉煌的时代。那个时候中国开始走下坡路,而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双城”讲的是伦敦和巴黎两个城市,代表的是资本主义走向辉煌的典范。即便在那个时候,狄更斯依然看到了在辉煌之下的阴影,社会经济繁荣,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狄更斯的这句话也可以用来阐释我们当下的时代特征,中国的医学、中国的社会文化在走向辉煌的时候,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如此。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面对矛盾,面对困难,面对诘难,面对当下医学的问题,我们也应该能够坦然面对,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当代医学的悖论

作为一个文学家,狄更斯的观点是他的一种睿智,是他对于事物本质的把握。但对于医学家或者医生来说,仅仅是抽象的概括,大家肯定不太认同,因为人们认为医学是科学,是要讲证据的。下面的一些证据可以说明为什么医学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第一,期望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这是衡量医疗卫生服务成就的一个最基本的指标。但是当我们获得一个更长的期望寿命,死亡率降低的时候,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病痛和伤残的增加。我们理想状态是健康长寿,但实际上人口寿命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人口健康状况也随之改善。相反,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证据是当人们越长寿时,人们面对的疾病是越来越多,人们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们要付出更多的代价。现在有科学家希望通过基因编辑来使得人能够活到120岁,活到150岁。可是大家是否想过,当活到120岁和活到150岁的时候,人们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疾病问题?

第二,当人类越健康的时候,人们越担忧自己的健康。100年前,人们对健康并不太关注,民间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俗语,而现在健康成为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人们担忧呼吸的空气是不是新鲜?担忧饮水是不是洁净?担忧食品是不是安全?甚至担忧我们自己的基因是不是存在着各类患病的风险。例如,现在健康体检时,就会有商业机构推行个体全基因检测。可是,如果检测后,发现存在某种疾病风险基因,那么被检测者将如何面对这个问题?若得知结果后处于一种焦虑心态,反而陷入一种不健康的境地,即以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来追求健康。

第三,当人们欢呼医学科学不断突破,诊疗技术日臻完善的同时,耐药性问题和药物副作用的问题日渐突出,不可忽视。

第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理环境的变化,一些疾病与这些变化是一种结构性的联系。例如城市化、工业化所造成的大气污染,致敏源增加,由此引发哮喘发病率的显著升高。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于是诸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因为我们的生活与行为方式改变所导致的疾病增加。而这类疾病,以前的发病率非常低,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最后一个现象是现代医学越发达,人们对于传统医学兴趣越高。100年前,“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大多认为由于现代医学的引入,传统医学将逐渐被淘汰。当时有人提出现代医学是“新医学”,而传统中医属于“旧医学”,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因此,“新医学”必然会替代“旧医学”。然而,100年之后,我们发现,传统医学不仅未被淘汰,而且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兴趣,不仅在中国,而且在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各类传统医学普遍受到民众的欢迎,出现了“补充医学与替代医学”的热潮。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即便有最先进的现代医疗技术,最终也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的病痛,也不能解决人类最终所面临的死亡问题。病痛与生死是生物学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文化问题、信仰问题。很多病人患病以后,他们大多都会去寻求现代医学的诊疗,弄清楚究竟是什么疾病,其中一些病,比如说许多恶性肿瘤,并不是现代医学能够完全治愈的。因此,病人们就会转向中医治疗。当然中医也不一定都能够解决问题,于是,病人们就可能会去找民间医生,去找那些声称能够解决这样一些疾病的所谓的世外高人,去寻找“神医”。这实际上就是文化价值观的问题了。疾病的复杂性与生命价值观留有非常广阔的医疗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不仅仅存在着各类疾病的诊疗问题,更充满了生命和死亡的信仰问题。

当代医学的困境

平均期望寿命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基本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指标,是从全局和整体上看问题,然而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所面对的是一个具体的病人。所以我们在讨论健康事业的成就时更多是从整体上看,而病人在指责医疗领域的问题时,却是出于自身的感受,两者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尤其是在评价医改时,提出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主要来自个体层面的感受,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平的提高,上述问题将总是存在的,因为这是医疗服务的性质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疾病模式转变已很明显地呈现出来,但是人们的疾病观念的转变却相对滞后。人类现在已经从以传染病为主的疾病模式转变为以慢性、退行性疾病为主的疾病模式。但是我们很多人还以一种治疗急性疾病治疗传染病的理念去看待慢性病的治疗,都希望能够药到病除,能够一针见效,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很多慢性疾病将会伴随终身,正如陆广莘先生曾说的“我们更多的人是带病延年”。还有就是我们的健康预期和实际健康的矛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满足存在着差异,尤其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进入医疗领域以后,这是当代医学的困境。

当代医学面临的新问题

在这样的困境面前,我们又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在实践层面上,疾病问题越来越复杂,这是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后果;其次是医疗保健更复杂,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后果。在观念层面,生死观的变化使得生命的价值需要重新审视;全球化、社会亚文化凸显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健康变成了当前最重要的社会问题。

医学人文的兴起

医学人文是20世纪兴起的以反思医学目的、维护医学尊严、坚守医学良知为内容的学术思潮和社会文化运动,也是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对医学的本质与价值、卫生保健的目的与意义、医疗保障的公平与公正等问题进行探究的实践。医学人文能激发医务人员对人性、对苦难、对生命的敏感性和洞悉力,能确立医学研究、临床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自主、尊重、宽容、公正的价值观。

医学人文的四个维度

医学人文,首先讲的是医学人文精神,即人类的终极关怀与人性的提升,如承认“医学的限度”,强调尊重人、敬畏生命,再启蒙;其次是医学人文关怀,强调的是对待他人的善行,如医学研究、临床治疗中的伦理价值,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第三是医学人文学科,即研究与探询医学本质与价值的人文学科,如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等;最后讲的是医学人文素质,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即医务人员通过医学人文学科的学习,理解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具备了医学人文关怀的能力,并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得以体现。

医学人文的使命

首先是阐明医学理论与实践的价值,职业价值与意义追求,不断叩问职业愿景、职业价值、重建现时代的职业精神;其次是阐明医学的人性特征,即美德与职业关怀,倡导“Cure+Care”的实践模式;对人性、对生命的理解,包括哲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理解医学经验的主观性及对他者主观性的理解;反省、批判精神与寻求张力,反思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利己主义对于医学目的与终极价值的消解、侵蚀与异化。

医学人文的传统

医学人文有悠久的传统,古代西方医学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品质,无私、谦虚、高尚、冷静的判断、必要的知识以及不迷信。中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指出,欲为大医,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诸子庄老。医学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和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所引发的社会、伦理与法律问题已为全社会所普遍关注。在科学研究方面,从国际重大项目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脑科学研究、艾滋病控制,到新药临床研究和新技术临床应用都包含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和课题,以确保科学研究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避免滥用。

医院的历史演进及其制度化与社会化

在中世纪之后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医院都是和宗教 密切关联在一起的,所提供的主要是慈善和照顾。现代医院的兴起与宗教式微、城市发展、民族国家的兴起以及启蒙思想的传播密不可分。

医院的制度化也是非常晚出现的事情,也就近200年的时间,19世纪才要求医生要有行医执照,要进行考试,制订了规范医疗行为的医学伦理学。与此同时,医疗保障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由于个人面对疾病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更多的人来共同分担风险,这就是早期的社会保险体制的建立。19世纪之后,劳工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医疗保险的发展,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地在欧洲各国建立起来,城市公立医院、慈善医院等承担起为普通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职责。

中国的医院文化传统及当代医院文化建设

中国有自己的医院文化传统,古代苏州平江府就有医院标识。中国是在清末新政之后才开始引入现代医院制度,北京曾设内城官医院和外城官医院。内城官医院地址在钱粮胡同,1906年8月开诊,中西医并重。1908年,外城官医院在梁家园正式开诊。张菊人曾任北京外城官医院医官,温病大家,解放后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但更多的是来自于西方传教士建立的教会医院。中国人最早建立的现代化医院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几个东北城市,是由伍连德建立的。中国现代医院文化建设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组织文化或机构文化,如制度保障和道德建设。二是病人安全文化。病人安全本身和医疗卫生服务相关联,一些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使用使得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实则也面临着另一种意义上的伤害。关注病人安全文化,才能够提升我们的医疗服务质量,有利于病人、有利于社会。三是来自于病人的挑战,现在获取医疗信息的途径非常多,非常快捷,病人会很便捷地获得很多的医疗资讯,病人决不是一张白纸。但是现在问题在于病人所获得的资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以至于难以判断。医疗决策本身就是多样和复杂的,同样一个疾病,可能会有不同的诊疗方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出诊断判决,其实变成了一个非常困难的事,好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重视。

医学人文和医院文化建设非常关键和重要,我国正在实施“ 2030健康中国”战略规划,我们怎么样使得医学人文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发挥它的作用,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更好地来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是值得我们考量的。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医学与人文:理论和方法

恩格尔(Engel)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卡塞尔(Cassell)在医学思维中所倡导的“人”的概念以及佩里格里诺(Pellegrino)和托马斯曼(Thomasma)的医学哲学都试图拓宽生物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把医学当成是一种为寻求终极健康的人类活动。为了发展这一视角,我们试图提出一个新的活动理论,作为一种可能的途径来解读医学实践的本质。我们所说的“活动理论”发端于维戈斯基(Vygotsky)对社会介导的心理功能和过程所做的研究。将医学作为人类活动进行分析,强化了对目标和主体的联合考量,即谁对谁做了什么。这需要运用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和符号学工具。因此,如果我们把医学当作一种活动来分析的话,那么人文从理论和方法上都是这一分析本身的“内在”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文学研究或人类学为分析医学治疗实践提供了新的素材。

现代医学的发展与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在20世纪之前,生命研究的理论纷争表现为机械论和活力论的辩论。机械论的支持者认为生命有机体与无生命物质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因此生命现象可以通过物理学的方法与定律进行研究和阐释。活力论者则认为生命有机体存在某些不能归结于物理或化学范畴的属性,因此,要解释生命现象的本质不能用这些学科的概念或方法进行分析,而是需要用到“生命力”和“生命质”这样的概念。随着有机主义生物学概念的发展,生物学中机械论与活力论之争终于得到了解决。人们对生命过程的解释主要通过生理化学和进化论路径,而非物理或目的论的模式。这一变革对医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疾病的细胞理论及其生物化学的解释取代了从物理、体液或活力论的角度解读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奥秘,形成了20世纪医学的知识基础。

然而,在临床医学中,仅凭生物学方法无法解读各种复杂的人体现象。因此,医学上产生了新的理论分野:还原论与整体论之争。还原论试图通过单纯生物学观点来解释人类疾病,而整体论者则试图将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个人经验整合到医学理论之中。从20世纪60年代起,激烈的社会运动改变了文化与政治格局,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受到该思潮的影响,国外特别是美国的医学生开始反思,并指出医学教育忽视了医学实践中的中心问题,比如患者个人对疾病的体验;也忽视了社会问题,比如贫困和社会不公对疾病的影响。相反, 正如拜伦·古德(Byron J Good)所指出的,这种教育把患者看作疾病发生的场所。学生学到的是“医学的审视”,将患者视为躯体、案例、患者或尸体。患者的个人经历以及文化背景完全得不到关注。

在这样的批评之下,美国许多的医学院校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纳入到了医学的课程设置当中。这种新动向以“医学人文”的名义席卷了美国和欧洲的医学院校。

可以说,医学中的整体论视角能够矫正还原论在解读人类疾病中的不足,揭示医学实践中许多亟需探索的人类学现象。但并不能从观念上加深我们对医学本质的理解。卡塞尔指出:“关注整体是一回事,提出某种研究方法来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又是一回事。”

一些整体论观点致力于使基于生物学的医学理论更多地与临床现实相匹配。其中影响深远的是恩格尔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卡塞尔在医学思维中所倡导的“人”的概念以及佩里格里诺和托马斯曼将医学看作一种人类活动形式的哲学思想。

恩格尔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知基础是一般系统理论,认为生命是构筑在不同层级上的。在该理论中,医生扮演“参与观察者”的角色,也就是在诊疗过程中利用医生个人的多元认知系统来梳理、鉴别来自病人的信息。病人是这一过程的发起者和协作者。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分为三部分,即观察(外观),自省(内观)和对话(互观),最终使关于病人的诊疗达到科学的标准。

恩格尔认为只有认识到了临床实践中身-心-社多元对话的基本特点,人性与科学的互补性才能显现出来。因为多元思维作为一种诊疗原则会受到来自心理、社会因素的限制。

卡塞尔和医学中“人”的概念

卡塞尔强调“人”的主体性概念。在他看来,医学是对病人的照护,而所有的照护都是通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的。临床医学的核心是医生与患者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医生应该把患者看作是人,而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现象。这个人就成为了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的对象。卡塞尔指出:“医学所关注的是病人……作为个体的病人既是我们所关注的,也是我们所直接观察到的。”临床上必须将患病或健康的人放在医生思考的中心位置,同时又不能因为强调人的主体性影响医生客观性分析思考与行动的能力。

卡塞尔指出,在临床医学中,还需要理解医生的行为、医患关系以及非生物问题。

佩里格里诺与托马斯曼:医学作为一种人类活动

佩里格里诺与托马斯曼在《医学实践的哲学基础》一书中提出医学的目标是照顾与呵护人类疾苦,而这一目标是在医学实践中实现的。

在佩里格里诺和托马斯曼看来,医学不能简化为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或心理学;医学是“人的关系的总和,即一个需要治疗的人遭逢另一个专门从事治疗或者能够在治疗中提供帮助的人。医学的行为将这两个人联系在一起。正是这种行为在治疗关系中的性质赋予了医学作为人类活动的特点。”可见,医学的本质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治疗存在于这种人类活动之中。

上述观点都致力于将医学理论从现有的生物学基础上拓展开去,将人文和社会问题纳入到医学思维之中。然而,在这些观点中,人文医学只是一个“补丁”,人文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教育性的,即让医生表现得更人道,使医学成为一种“专门的人道职业”。

如果把医学看作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人际间活动,那么,我们要问:(1)如何从活动的角度来审视医学?(2)这会给医学理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3)人文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作为活动的医学实践

我们想要提出一个活动理论,来帮助理解医学实践的本质。活动理论是在心理学的文化历史学派中产生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俄国心理学家维戈斯基(Lev Vygotsky)等首创并发展了这一学说,因此,也叫维戈斯基论。活动理论生发于维戈斯基关于社会介导的心理功能和过程(如言语习得)的研究。维戈斯基的年轻同事莱翁特夫(Leontiev)在他的著作中总结了人类活动的基本结构。 目前,该理论已经有了很多有趣的应用。

这一理论认为,对于活动的任何描述都必须同时考虑活动的主体、目标和媒介工具。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其发展,亦即活动的起源与发生的转变。活动的基本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都会在活动的演进中随着时间轴发生变化。人类活动的历史文化背景都会影响活动的内涵。

医学的发展萃集了人类认知健康与疾病本质、医学诊疗中言语和技术运用的集体经验。医学概念也是在医生与患者接触的长期历史中发展起来的。它们反映了临床背景下医学的本质。作为所涉及活动的媒介,这些概念体现的是对患者疾病本质的理解,而患者的疾病本身也是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病人所经受的疾病体验可能没有什么变化,但针对这些疾病的医学方法和概念却有了不同的发展。要理解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就需要认识和理解其历史与文化背景。

活动的符号学媒介

临床实践可以视作是患者和医生之间通过一系列符号工具加以介导的复杂活动。对患者进行检查所用到的技术设备也可视作是获取疾病体征的手段。医生利用这些指征做出最后的诊断。

患者与医生共同关注患者所提出的、促使其做出看病就医决定的那些问题。临床诊疗是通过概念来定义的。医学根据患者呈现出的症状和医生检查得到的体征,利用上述概念做出诊断。这些概念会帮助医生整理思绪,指导医生对患者的病症做出反应。

不同的医学专业都有自己的工具范畴,包括口头表达和其他的工具。这些工具会塑造各个模式所特有的诊断过程和治疗实践。治疗场景本身也可视作是一种工具范畴。此外,不同医学专业对于过程中的主体的理解也可能有所不同。

人文对医学的作用

把医学视作一种人类活动,其中人文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我们已经把符号介导的互动、文化的情境性以及医学概念的历史性当成了医学的中心特征。托勒闵(Toulmin)认为所有的临床知识从根本上讲都是历史知识:也就是说,临床互动的目的是要探索导致患者向医生寻求治愈或缓解的一系列事件。采集病史是评估躯体疾病的自然史所必需的。

临床知识也是文化知识,医生与患者对于症状描述的含义、对于行为或疾病病因的解读要有相同的理解。当患者的文化背景与医生不同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医学隶属于科学,其方法与概念也应当是普适的。然而,在面对精神障碍时,诊断标准中描述症状的许多概念都包含价值判断,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建构起来的。

如果认为这些概念是普遍适用的,那么势必就会受到质疑。这种误区很容易导致误诊。要避免这种误区,第一步就是要在患者自己的文化背景下对其生活史进行解读。

临床上,医生理解的是某特定疾病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的病况,随之而来的是时间、地域等方面的特点。从这一点来说,医学可能属于人文,而非科学。尽管,我们不能忘记科学与人文的分野本身也是植根于文化的。在欧洲大陆的科学传统中,这个分野并不像盎格鲁-撒克逊世界中那么鲜明。德语的科学“Wissenshchaft”既包含科学也包含人文,并没有对两者进行明确的区分。另外,人文处理特殊性而科学处理一般性的想法并不适用于现代生物学。在这些领域中,科学研究的进行无法绕过现象的历史与情境。生物科学的发展似乎再一次反映在了当代医学领域的哲学争论之中。

结论

把医学作为活动进行分析强化了对主客体的综合考量:即谁对谁做了什么。这需要用到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和符号学方面的工具。因此,如果我们把医学当作一种活动来进行分析的话,那么人文从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是这一分析本身的内在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文献研究或人类学著作能够为分析各种形式的医学及其他治疗实践提供材料。

把医学看作一种追求理性治疗的人际活动,能够为医学哲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使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11篇

题目:关于医学与人文的思考

医学是什么?医生要怎么样?医患之间应该怎么样?

这是医学人文的中心思想,或者是主要命题。也是每个医生穷其一生都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医学是什么?

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

自然科学回答事物是什么,社会科学回答人和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人文科学强调其中的精神世界、思想或者意识,包括践行的各种活动。

医学不是纯科学。我当了57年的大夫,越来越感觉医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特别是临床医学,而是三者的结合。而且,医学总是落后的,因为整个医学发展都是在其他学科的前拉后推下“爬行”。比如X射线,各种肿瘤标志物,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进入到医学被我们所利用。所以医学不可能超越,况且医学本身研究的还是一个活的人体。

因此,医学实际上是最早的、最原始的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

我这里有一张图,表现的是几个非洲的孩子渴望天上的雨水。也就是说,虽然已经到了21世纪,医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某些国家、某些地区、某些人群甚至没有基本的生活水源或者医疗保障。同样的一个新冠肺炎在中国与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是完全不同的走向和结果。这一切都说明医学本身的三重性及其特殊性。

我们讨论医学的本源,讨论所谓终极关怀,其实是对生老病死、苦难痛殇的基本看法和基本对待。生命、死亡,可能是生物学的,可能是社会学的,也可能是哲学的。

人最后都要回归于大地和泥土,而医学好像打破了生死这样一个自然规律。我们现在说人的平均寿命不应该是80岁,应该是100岁,或者120岁。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人们大概不会这么长寿。都这么长寿,地球承载有问题;都这么长寿,资源会有问题。一切都有一个自然规律,我们企图扭转它,大概还是不可能。

当前,在中国及其他国家,从缺医少药过来了,可能遇到一种新的倾向,那就是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或者是过早的、过多的干预。这些都需要医生从哲学上加以思考。

哲学始源于医学,医学归隐于哲学。

我在河北一座寺庙里看过古代思想家的一句话,他说我们做事情要“通天理,尽人情,达国法”。做医生也是一样的。天理就是自然规律,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人情是人的思想感情、意愿、要求、家庭社会背景,就是这个人或者这个病人的情况;最后是国法,上至国家的法律法规,下到疾病诊断治疗的指南等,都是要遵循的。

医学面临两大特点:一个是局限性,一个是风险性。

局限性是认识的局限,因为我们认识的不一定对,就像我们对真理的探讨一样。

美国哲学家罗蒂讲了一句话,真理实际上就是在某一个历史阶段多数人这么看。它显然不是绝对的。也许我们终其一生或者几代人都不一定认识得对,包括疾病,包括诊断和治疗。

因此,一个医生不能够说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做。曾有一个药厂的老板跟我说他的东西在美国都做过实验,从冻伤到艾滋病都能治。这句话一下就让我明白这不是真话。谈到最后,我就奉劝他一句话:你这东西也许很好,但你千万不要说什么都能治,因为什么都能治,大概是什么都不能治;千万别说没有任何副作用,因为没有任何副作用大概是没有什么作用。比如喝点水大概没有坏处,但喝多了也不行。

一个医生的注意力不能只注意病人的症状、体征,还要特别体验病人的感受,给予他关怀,这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要求一个医生不犯错误,大概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要尽量不犯大错误,尽量不犯那些给病人造成伤害的错误。

《英国医学杂志》(BMJ)列出来60种病不需要治疗。包括没有必要采取什么方法治疗,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什么方法有效,也许不治疗比用什么方法去治疗更好,也许最好的方法是不去治疗。因为有的病,并不是病。

比如一些名人都有一些“毛病”,从幼年的读写障碍,到后来的精神状态都可能不同寻常。但不影响他们是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果戈里有抑郁症;米芾有一点精神不太正常;梵高更是,一会儿想死,一会儿切耳朵……不,他们只是“非凡之人”——如果你把他归成精神病,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多了一个精神病人,而缺少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所以这些争论都不是正确和错误的争论,只是人们的观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医生做什么?

诊治,帮助,关爱是医生的真正职责!

林巧稚大夫说,医生要永远走到病床前去,做面对面的工作。临床医生不能够脱离临床,离床医生,不是好医生。不管科学怎么发展,不管影像、化验如何全面,医生都要去看病人。

今年庆祝协和100年,我们学习张孝骞大夫、林巧稚大夫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去看病人,去面对病人。

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多次被评上最佳医院,但其海报上只是一个听诊器。我很有感触。听诊器让医生与患者面对面,直接对话,让双方郑重地明晰“我是你的医生,你是我的病人”——双方都是郑重的、神圣的!

现在有的医生看病根本不看病人。你的手骨折了,大夫根本没抬头,就开了检查单让你去照相。照相也对,看看是不是骨折,另外还包括复位处理。但你总得看病人,是怎么摔的?哪儿疼?连这些都没有问,这大概不是医学的方向。

一个医生应该记住奥斯勒的话,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历史洞察,要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要把科技进步和人道主义结合起来。有一个病人从美国回来,她在美国做了一套肿瘤Marks(标志物),可以对50种癌症都能够知晓。她有三项不太正常,问我会得癌症吗?我说不一定,我得全面仔细检查。

未来的世界是这样吗?如果你到医院去看病,从挂号开始,到分诊台,到做各种检查,整个医院看不见一个医生、一个护士,然后进了手术室,有两三个机器人给你开刀。我认为那不是医院,那是作坊、机械修配厂。

同样,我们的生殖医学有很大的发展,现在有试管婴儿等。从技术来讲,用一个体细胞就可以克隆,就像孙悟空拔一根汗毛一吹就变成很多小猴子一样,这从科学上几乎是可以做到的。甚至,可以像做面包一样完成人的复制(Copy of humanbody)。但那还是人类吗?还有家庭吗?还有婚姻吗?还有爱情吗?

所以,这一切都可能,可能是科学的方向,但不是医学的方向。特别是人有思想,是不可以像对待机器那样去对待病人的、对待人的。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医学人文的再教育。《世纪智者》是一幅世界人文智者群像图,浓缩了20世纪一百多位人类文化方面的代表人物,其中就有我们的林巧稚大夫。一个妇产科大夫,成为世界智者,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在一起。我想,就是她的大爱无疆。我们和许多被她教育、被她感动、被她救治的人一样,永远谨记她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对人的同情与关爱,以及用毕生力量改善人与社会健康的智慧。同样,我认为我们的医学人文就是改善人与社会健康的智慧,这应该是医学人文的精髓。

所以,作为一个医生,要有才、智、德,而德很重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强调说,所有职场的成功者,无论是老板,还是企业家,还是校长,还是教授,大概都和人文离不开。他讲了几个非常重要的例子,都和医学人文相关,他们都有很高深的洞察力,随机应变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注重人文构建,都注重人文培养。

因此我想,我们的医学人文是非常重要,是大有可为的。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贯穿人文的观念,要有乐趣。美国《读者文摘》里有一个测试:什么人最快乐?第一位就是经过千辛万苦把肿瘤切除的外科医生,然后是叼着烟斗自我欣赏的画家,和正在给婴儿洗澡的母亲。这是大众对医生的看法。这使我想起好多年以前哈尔滨一个年轻医生被病人捅死的事件,多么大的反差。所以,一个医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严并且受到尊敬,这是很重要的。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当然也要敬畏医学,敬畏医生,敬畏病人。

医患关系

医患之间要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

医患之间这个结,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解开:首先要了解病情,了解人情,了解医疗,了解医生,了解医家,了解病家;其次要理解诊断、治疗和结果,理解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好;第三要谅解病人的焦虑和无助,谅解医生的困惑和无力,谅解医学的局限和无奈。通过了解、理解和谅解,医患关系会好的,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

当然,一个医生要心地善良,心路清晰,心灵平静。我们知道,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难治的病,也会遇见各种各样难处的病人。

参观奥斯勒故居,对医生的要求几乎都是人文。哲学的理念,文学的修养,音乐的梦幻,诗歌的意境,字画的神韵,一定会给医生疲惫和枯燥的生活带来清醒、灵性、愉悦、智慧和美妙。这就形成一个医生的道和场。道,就是我们的观点和原则;场,就是我们的职业环境。

医学体现真善美。大家都非常有修养、很和谐、很诚信,我想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12篇

题目:医学之美 人文之爱——人文医学名家与医学生面对面

什么是叙事医学?如何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患关系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不解决医生收入问题,就难以唤回医学人文精神?医学在生命的长河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4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教授、山西医科大学校长段志光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赵明杰教授、山东省生命伦理研究院院长陈晓阳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党委常委程伟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及临床肿瘤诊疗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等6位人文医学名家齐聚南京医科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与在场百余名师生面对面,共话医学之美,彰显人文之爱。

医疗观:多一个方法,比别人高一个层次

“大家都一样看病,你多一个方法就比人家高一个层次。”何裕民教授说,“中国留下的东西很多,我们站在公允的角度看待中医和西医,西方医学确实不错,第一时间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对于很多慢性病、综合性疾病、多因多果的疾病,就需要更多的方法补充。国家发布的发展中医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中医是重要的医疗资源、产业资源、传统文化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和生态资源。中国人不差原创,差的是走完最后一里地的精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精神科医生发现仅仅依靠科学技术诊断治疗,有些疾病是无法治愈的。这就要求医生要了解病人的病史、家庭状况之类的,这些都可以帮助医生寻找病发原因。其实,在以前的诊疗中,询问病人的病史、关注病人情感生活是一项基本技能。”张大庆教授从精神科的治疗方式向同学们解释了叙事医学的兴起。

但是,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医生逐渐忽略患者本身的叙事,而越来越依赖仪器检查的结果,“影像检查和各种物理化学的诊断,只能做到客观的评价,但另一方面,病人的疼痛、病苦以及疾病给他带来的一些困扰仅仅靠这样的一些指标是很难判断的。尤其是在精神卫生领域,叙事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医学界又重新提出了叙事医学的概念——医生主动与病人交流,用叙事的方式来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以及病史。同时,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中,医生也需要发泄。向自己的同行诉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也可以舒缓医生的职业倦怠,减缓压力。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引到中国36年来,从观念上来说,大家都知道医学模式,教科书也逐渐转型,但是理论和观念在耳熟能详的情况下,实践严重滞后。”赵明杰教授介绍,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一直致力于将精神心理卫生作为心脏整体防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倡导和推动国内双心医学的步伐。从事心血管病研究几十年之后,胡大一发现,许多心血管病患者合并有心理问题,心脏与心理疾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导致疾病恶化。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尽管进行了药物治疗及支架手术,但是由于合并心理问题,很难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提出心脏与心理二合一的“双心门诊”,既要看机体上的疾病因素,也要看心理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面对一些老年化疾病、慢性病,将病人的叙事、医生的叙事,并且把整个医疗保健都纳入到这样一个“讲故事”的过程中,使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更有利于治疗,在诊断疾病的同时,为更好地理解人提供一条很好的路径,丰富了现代医疗诊断技术。

对此,何裕民教授也就此谈了自己的看法:“叙事医学起源于叙事心理学,现代医学经历了三波,第一波是实证医学;第二波是循证医学,是对实证医学的纠正;第三波叙事医学是对循证医学的纠正。”中国消化病学奠基人、著名内科学专家张孝骞教授曾说自己看了2000多个伤寒病人,没有两个病人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都是个体!但是,我们从教科书上学到的知识都是规范的统一化的,是共性的,不能了解个性的。而每一个个案都不一样,因此,我们要通过叙事方式了解每个病症的个性。”何教授指出,医学人文绝不是可有可无、用来点缀的软实力,而是帮助每个人提升水平的一个必备能力!如果有了这个技巧,那么,面对每个病人都能得心应手。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帮助大家关注人。

金钱观:医务人员该如何看待收入?

“不解决医生收入问题,就难以唤回医学人文精神?”现场同学提出很现实的医务人员待遇问题。对此,山西医科大学段志光教授认为,“角度选择不同,视野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就不同,境界也就不同。”《吕氏春秋》中记载楚王失弓,楚王说“楚人失之,楚人得之。”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孔子则说“人失之,人得之。”试图找到囊括宇宙万物理论的老子认为“失之,得之”,失就是得,得就是失,体现出一种辩证的味道;追求超越生死苦恼的释迦牟尼佛认为连生死苦恼都超越了,还谈什么丢失的弓箭呢!

“医学在市场中参与,但是不能作为交换!”对最现实的金钱问题,段教授认为,市场本身是一个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有几个要素:购买力、购买欲望。而医学本身始终是仁慈的,但始终有道德生存要求,要从人道的角度考虑。患者把钱交给医生,但是医生不能因为收了这个钱就应该等价地为其治疗。因为从仁慈的职业角度,不能认为等价的。而且费用体现不出医务工作者的价值,现实中,医务工作者确实收入不是很高,一定的物质条件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但是无法改变医生的职业操守。

段志光教授认为,“医学是一个人学的职业,我们需要学点哲学正确地看待这个职业;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这个社会,我们的教育存在偏差,更多地教授大家科学技术的知识,但是,都需要更多地引导大家超越科学技术,去了解社会因素;我们应该超越医患关系,去了解这个社会,我们对待患者的态度也就不一样了。这是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的问题,我可能钱不够,但是,我有这个精神,有这个专业的要求来把病人看好。”段教授提到自己一个大学同学毕业三十年来,虽然自己挣得不是很多,但是面对农村来的没有钱的患者,都自己悄悄把钱交了,到现在已经自己花了三十多万。我想这个问题,不单单是收入是不是少了,或者说多花点钱,就会更好一些,应该上升到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的社会身份高了,社会自然会考虑这个问题,也会更加和谐地发展。

“你为什么要学医?你学医的目的是什么?”山东大学陈晓阳教授反问在场的医学生们,“医学不是一种交易!”陈晓阳教授提到自己曾经看过的旧版《柯氏外科学》扉页上印的八个字——“先交朋友,后做手术”,这就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学医是为了健康,为了救死扶伤,陈教授认为医生不是修机器,要平等看待病人,了解他的需求,而不是因为自己拯救了病人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给病人、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是打好医患关系的第一步。“如果最先关注的不是患者,而是钱,那么在今后的行医过程中就会面临许多与现代医学模式不相适应的问题。”

何裕民教授则认为,“不解决医生收入问题,难以唤回医学人文精神”是一个伪命题!“其实每个医生只要坚持一直做下去,虽然经济收入上比不上马云,至少不会贫穷的!”只是,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社会浮躁,人的欲望也在不断膨胀。”目前,很多年轻人在刚毕业进医院工作时,期望值太高,希望三年有房,五年有车,觉得工资与一般的四年制专业毕业生相同,但压力却很大,就觉着不值。“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呢?你得到的仅仅是钱吗?医生得到的仅仅是钱吗?医生除了工资还能收获感情!这份感情,是钱买不到的!帮人一次,记你一辈子。这个记你一辈子,是永远无法用钱来衡量的。这就是最好的佐证。”此外,每个优秀的医生都是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临床打磨的,每一个患者都是为自己提供经验积累的,自己又有什么资格高人一等呢?医生是很有价值的,通过付出来得到回报,只不过这个回报是要有一个磨炼过程的。“现代社会发展太快速,每个人的价值不止是钱来衡量的。”

“土豪很有钱,但是他素养不高。有钱,能得到尊重吗?有钱,但是能和你交心吗?”赵明杰教授认为,人文精神要求有素养,素养是一个人的形象,他寄语在场师生,立志做医生,就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有理想的人,给人送来福音,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做人信念,不要做土豪。

关系观:先交朋友,先交心,再治病

“在现代化技术中,医生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借助技术,诊断变得更方便了,医生也变得懒惰了,医患之间也更冷漠了。以前,医生都是上门就诊,语境不同,患者心理也不同,医生也有较多的时间与病人交流。不像现在,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接待一个病人三分钟,医生一直在看化验单,没看病人一眼。交流的匮乏埋下了纠纷的祸根。”段志光说道,“发展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要懂得医学之美,要掌握人文之爱。”

段志光教授巧妙地将哲学与医学联系到一起,将“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与患者结合在一起——患者是身体不舒服的人,从家里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希望能得到治疗,需要得到医生的帮助。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充满恐惧、充满希望、甚至充满死亡的地方,虽然没有人明确说要到医院干嘛,但都用行动明确表明——“我不想去见马克思”,每一个人来就医的时候,都有一个潜台词——“我需要你的帮助”,希望痊愈回家。“有些专家学术很好、医疗技术也很好,但是讲的东西相当专业,以至于其他科室的医生都听不懂,更何况是患者呢?如果患者听不明白,又如何配合治疗呢!医患是一个统一体,光有医生,没有患者,又如何对抗疾病呢?”

陈晓阳教授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有个有眼疾的病人在经过治疗之后仍然感觉不舒服,但是检查时也看不到出血点了。医生就在一盆清水里滴了一滴红墨水说:‘这里面我滴了红墨水,它已经扩散开来了,但是你看不到,炎症没有消,物质没有被吸收,就有刺激。你的病情也是这样的。’这样的解释就是十分通俗易懂的,医患沟通要考虑采用患者明白的话语,患者明白了自己病症原因也就不会无缘无故找医生麻烦了。”

“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就应该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学习优秀医者人文关怀的细节,将来就会成为好医生。”陈晓阳教授以受伤后换药为例,讲述如何成为一个好医生——“有的医生、护士‘哗’一下撕胶布,弄得患者龇牙咧嘴,医护人员却视而不见;有的医生和护士在撕胶布和敷料的时候,就压着皮肤慢慢撕,这样就不疼了;而有的医生和护士就更加细心了,蘸了生理盐水,将胶布湿润了慢慢撕,这样就一点不会痛了。”

“医患沟通绝对是一个先交朋友,先交心,再治病的过程。”何裕民教授感慨,“看了这么多医生,还没有和患者发生冲突。提高人文能够帮助自己成长,医生首先应该认识病人,病人是有不同类型的,有些大爷大妈稍稍安抚一下就会很高兴;有些有知识的要深入讨论;有些偏执的要循循善诱。‘首先你要识人,然后将心比心’。”“医患关系紧张的症结到底是什么?”这也是社会持续关注的问题,现代医生很有怨气,曾经医生都是白衣天使,但是现在社会也有不少人认为医生是“白狼”,究其原因,这种医患之间的撕裂和对立源于医患双方的信任匮乏,赵明杰教授特意剖析了哈尔滨的少年杀医事件。少年家境贫寒、缺少亲情、六次求医未果后再次走进医院,医生的冷漠激怒了少年,酿成了悲剧。

《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在2003年召开的关于医学人文走向临床会议上有个临床医生站起来问:“社会对我那么不公,我凭什么要这样做?”赵明杰教授说道,“事实上,你改变不了社会的时候,先问问自己作为一个医生,应有的良心、应有的社会职责有没有做到?这个很重要!”大部分医生还是受患者尊重的,每个患者进医院都是抱着“求”医的态度,患者从弱势人群,走到强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医生的冷漠、病痛的折磨让患者心生无奈,造成医患之间有问题、矛盾、紧张、冲突,甚至于伤医,这是一种从“求”到“无奈”,再变成“愤怒”的一个过程,引发一系列的医患纠纷问题。造成真正医患冲突只是冰山上的一角,海平面以下的东西还有许多,例如患者体验、心理因素、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等等。智商再高,但是为人冷漠、没有恻隐之心的人是不适合做医生的!

中医药出身的程伟教授与在场师生分享了中国苏州最早的西医医院博习医院的十条《公约》,每一条都彰显着医学人文精神,但是,现在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如果我们发自内心关心病人,发自内心提高自己的本领,尽全力为病人服务,医患关系也就会更加和谐。

生死观:生老病死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人总是希望有越来越好的结果,但事实上,生命是必然会走向死亡。医学在这对终极的矛盾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传统医学认为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不管它生命质量如何。“中国人更多的是念生拒死,事实上严格地说,有生就有死,死是一个必然的结局。”赵明杰教授说道。

“人的衰老是人生命的一个必然过程,我们需要坦然地面对生老病死的过程。”面对生与死,张大庆教授举了大马哈鱼的例子,大马哈鱼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逆流而上到水流上游产卵,死后将自己尸体作为养分孕育后代,构成生命的循环。“人类的生命也是一代一代地更替着、传承着,我们要坦然面对生死,同时我们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生命是一个矢量,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把握有限时间致力于医学事业,造福后人。”

当我们生命最美好的时候,将自己的创造和自己的财富,捐献出来。带着财富而死的人,是一种羞耻。你们身边有土豪的时候,也要帮助他们。使得更多的人因为他们的财富受益。被人评价“死于53岁,但一直活到98岁”的美国大富豪洛克菲勒事业大成,但53岁前长期烦恼、贪婪、恐惧和高度紧张的生活已经严重损坏了他的健康。但是,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洛克菲勒不再只想着如何赚钱,而开始思考如何用钱去为人类造福。致力于教育与医学事业,他成立基金先后创办了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洛克菲勒就是在有限生命里实现了自我价值,使最多的人受益,使得有限的资金,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尚书》上记载,人有五福,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何裕民教授分享了古代汉族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人都要死的,珍惜现在的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可以有远大的目标,但是要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实现目标,做好眼前事。到时自然会收获,这个社会是公平的,付出了总会有回报。”

段志光教授补充道:“每一个人自己能够控制的时间,就是在死亡到达之前的那段时间,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为自己从事的职业,为社会永续发展,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从医学角色角度来讲,医生和病人都是工具,都是为人类永续、社会和谐、文化传承,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面扮演好医学角色。陈晓阳教授则用了15个字概括了医学在生命长河中的作用:“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13篇

题目:感受《医声》里的医学人文

在编辑《医声》的过程中,我阅读了许许多多的医界感人故事,看到许多描述医生陪伴病人经过生命中最黯淡的时刻,倾听病危者最后一声呼吸,医生的脸写在婴儿初闪的瞳仁中,也写在临终者最后的凝望里。医生陪同人类走过生、老、病、死。

每个医生都是善解人意的,而每一个病人又都是有故事的,病人来看医生既是来看病也是来寻求安慰的。这些病人有眼泪要流,有委屈要说。他们来叙述病情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是一种心灵的解脱。在诊室里面,医生和患者在一起应该是一种很神圣的仪式:患者倾诉,医生倾听,这是多么有仪式感的过程,医生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全部奉献给患者,并从精神上帮助患者康复。古往今来,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不仅仅是医术精湛才成就斐然,威望很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病人竭尽全力,对病人态度谦恭和蔼才是成就他们成功的基石,而这一切也源于一个词——“医学人文”。

何为医学人文?自2014年起《医声》用100多万字、400多篇文章告诉了我们——医学人文就是要达到医生与患者的相互理解和医学进步。当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时候,不妨做好自己,尔后再去帮助别人。《医声》里医者用质朴的语言、真实的故事,或痛断肝肠,或人间缱绻,展现给我们或歌或泣的生命的坚强或脆弱,每每读来都那么让人感怀不已。

在《散发着人文气息的从医片断》里讲诉了一个小小医护细节,但却足以让我们看到大夫对病人细腻的关怀。这位医生非常注重自己的一双手,总是认真清洗干净,修剪好指甲,保持双手是温热的。他说:用冰冷的手去触碰患者的身体是对患者的不尊重。医者的仪表是内在修为的外在表现,具有人文气质的医生注重礼仪,着装规范,温文尔雅,对患者富有同情心与爱心,给人以清爽、温暖、信任的感觉。在《爱是最好的处方》里看到医生与病人处于信息不对等的两方,病人不具备医生的专业知识,难免会产生种种疑虑和担心。心中以患者为重的医生则将其爱心和关心在言谈举止间传递给患者,治病的同时也是医心。《一碗豆皮的慰藉》中极具爱心的医生,用一碗豆皮慰藉了老人,使一个患肝硬化晚期的老爷子在走的时候,安详得像进入了梦乡。在《放射科医生手记》里,我们看到不了解放射科工作的患者会抱怨,拍一个片子几分钟,要等两小时才能看结果,感觉很不合理。实际上从扫描到出报告,整个过程是非常严谨的,需要层层把关。有些检查一出来就是上千幅图像,而出具报告的平均时间只有20分钟,这对放射科医生是个很大的考验,经验对一个放射科医生来说尤其重要。即使是一个医学博士生,也需要至少看过几万份患者的片子,甚至一种疾病要看几百个病例,才能慢慢积累经验,才能独立出具报告。二十年,影像检查诊断出病变的例子太多太多,设备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始终不变的是医者对患者那赤诚的心。十年磨一剑,做医生需要耐得住寂寞,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医者仁心,重建生命之路》中看到,医生用高超的医术让一个年轻的身高168cm,体重却仅39公斤,且张口困难每天只能进食少量汤水维持生命,佝偻着瘦削身躯神情木讷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恢复了健康,十年来吃下了第一口饭,睡上了第一个安稳觉。在《摆渡人》里看到,任何一家医院的ICU都有感人的故事,监护仪器不停闪动,印证着生命在延续,医生护士不眠不休,与死亡较量……这样特殊的环境,造就了铜墙铁壁、无所不能的医务人员。在人们的印象里他们个个面容严肃、铁石心肠。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看到在挽救一个年轻生命的过程中,他们悉心照顾,用心呵护,期望爱心能挽回生命。即便用了最尽心的护理和最高超的技术、设备等,依然未留住年轻的生命,但直到最后时刻年轻人都用顽强的毅力感染着医生们。让人们感到,病人和医者互为摆渡人,我虽然救不了你的命,但你却影响了我一生。在《追随光明与希望的梦想》里看到一个刻苦钻研眼科科技高峰、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而坚定回国,发明了“姚氏法角膜移植技术”的眼科神医——姚玉峰。20多年来,几千例姚氏法移植术后均实现了零排异,经姚教授手术复明的病人有近3万人,他为几近失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送去光明。在“B超神探”“缝兜大夫”贾立群那里,我们看到了在B超机前一干就是30年,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探头,从没有让一个孩子在他手里漏诊、误诊的神探影像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医生,千千万万个患儿家庭的团圆是他最大的梦想。看着一个个患儿从他那里健康、快乐地走出去,是他最大的幸福。

在读到张雁灵会长《我心中的山河》时,我读到了一种平静、一种心如止水,一切都是那么淡淡而来,却让人大受教益。父亲走了,留下的传记是用听诊器写的,听诊器随他老人家一路走来;母亲走了,留下的传记是善良。父亲是血脉之源,母亲是慈爱之泉。父母给了他们一个贫穷而富有的家,贫穷造就了他们坚毅的品格,富有让他们懂得了知识无价、善良无价;父母给了他们一个传递正能量的家,父亲给了他们做人厚道、做事踏实的品质,母亲给了他们热爱学习、聪明智慧的基因。为人师表的父母总是在用行动来影响教育孩子,父亲在患癌症后,每天还是手拿听诊器给人看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父母给孩子们留下的宝贵财产就是听诊器和医学书籍,正因为这些厚重的家风文化积淀,才培育了一个有爱心、有胸怀、有担当的协会领路人,才有了蓬勃发展的中国医师协会,才有了人之向往的医学人文思想。在这里,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讲人文、有温度的中国医师协会的“家长”。

医学人文,体现了尊重、仁爱,倡导的是医患和谐,医学人文推进了社会文明,让医生走得更远。是啊,我们常常被英雄所感动,可是,我们又何常不是被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所激励呢?每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触碰灵魂,与人以智慧、仁爱和善良,让医学与人文相伴同行,社会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和谐、温暖。

《医声》里是医者救死扶伤,关爱患者的拳拳情深,是患者向死而生后对生命的无限眷恋。我喜欢读《医声》,《医声》里的故事有你、有我、有他,更有许多医患的爱……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14篇

题目:人文医学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要素

人文医学,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及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事件进行思考、总结的学科。作为精神心理专科,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人文医学中常常提及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有关的临床要素。本文尝试讨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要素与人文医学之间的关系,以丰富人文医学的内涵。

人文医学 医学模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文医学是专门研究医学的人文属性学科,是以人文学科的观点去理解健康、疾病和医学的学科。1近年来人文医学的相关内容在医学培训与考核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起源于欧洲存在主义哲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系统并临床化。特别是卡尔·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相关研究,更成为目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基础理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强调的是接纳与非指导,所有的治疗技巧均着重于与“病人”之间的治疗关系。人文医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两者的交集与同归。从主要研究和倡导的学术要素来看,两者也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人文医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分析

人文医学的发展

在人文医学出现之前,人类的医学模式经过了四个转变: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目前WTO倡导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源于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其在文章中呼吁“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来应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挑战”,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还原论”和“心身二元论”的局限,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这一模式并不排斥生物医学的研究,而是要求生物医学以系统论为概念框架、以身心一元论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既要考虑到病人发病的生物学因素,还要充分考虑到有关的心理因素及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将所有这些因素看作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也为人文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文医学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其代表一个学科群,是研究医学将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等属性因素置于核心地位的学科群。2人文医学认为医学始终是属于人的医学,存在的是普遍的医学人文精神,并且在行医过程中以人文精神为首要因素,医疗技术为次要因素。3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出现之前,医学心理也经历了几个模式的发展过程。初始是心理动力学模式,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为代表,再者为行为与认知模式,以华生、巴甫洛夫、班杜拉及贝克等为主要力量。此后发展的第三思潮就是由美国的马斯洛及罗杰斯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模式,其强烈反对精神分析的本能决定论以及行为治疗将来访者物化的局限,认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应以“尊重人”为基本理念,将治疗的重心转移到与“病人”沟通上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强调心理治疗的技术,也不排斥其他治疗流派的方法,其更强调的是一种与“病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文医学发展时间线的重叠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其自身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最初的发展开始,到后来的几经更名与理论研究,至20世纪8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名称及基础理论已基本成形,并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人们也正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将“以人为本”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医学作为以人为主要工作对象的行业,自然会受到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与当时的人本主义理论研究,在时间上存在高度的重叠,此后人文医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也得益于人本主义思潮的理论环境。

人文医学核心观念与人本主义心理学要素的关联性

人文医学的核心观念

人文医学中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思维模式。其实从希波克拉底时期开始,医学的初始就是“以人为本”。 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中医也有“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的论断。人文关怀一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内涵,后来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近代医学的自然科学性关注程度超过了社会人文性。目前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认识认知水平上,只注重患者疾病的治疗,整天追求的是能做、必须做目标的实现,忽略患者需要人文关怀的心理需求。4近代医学人文的忽略,是国内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中,不能只管治病,更应对患者给予多一些心理、生活、人格、尊严、隐私等方面的关注或重视。人文医学服务的核心是对病人人格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爱护。5

医学心理学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观念

从医学心理学来看,从神话宗教时代开始,人们就意识到人与动物或普通物件不同,精神灵魂的修筑是人的一生都必须重视的。特别是近代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强调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近代医学心理学着重对心理治疗成分分析研究,探讨每种心理治疗是否像每种医学药物那样有其独有的活性成份。复杂的心理治疗方法实际上是由相对简单的治疗成分组成,如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的倾听、积极关注、共情,精神分析中的移情与反移情等。目前心理治疗界公认的是尊重、积极关注、真诚及共情几乎是一切心理治疗有效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6这正好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基本治疗性条件,也正好与人文医学中“人文关怀”的理念高度一致。

人文医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性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尊重、积极关注、真诚及共情是治疗起效的关键,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治疗有效要素。在心理治疗中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技术都需要在良好的治疗关系上进行,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更看重治疗关系的建立,更有“治疗关系即有治疗能力”的说法。心理治疗关系是一种高度集中性的时限性医患关系,临床医疗中的医患关系则不如心理治疗关系般紧密。人文医学在对医患关系的描述中认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医学不仅仅要把病人当作一个生物体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要把病人当作一个社会的人进行治疗,要达到这一目标,医学必须具备关爱人的品格。树立医学人文精神,就是强调继承人类文明,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精髓,把人的尊严、价值、权利、自由和发展作为首要关怀的当代人文精神,将人文关怀贯穿于管理、医疗、护理、服务和环境的全方位全过程。这与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念相一致。在整个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过程中,始终用尊重、积极关注、真诚及共情处理患者的反应,所以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来看,医患关系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认为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包含的特征

①医生能完全地投入到和病人的交流中。②医生的意见总是和病人要传达的保持一致。③在一定程度上医生把病人看做一个合作者。④医生认为病人和自己是平等的。⑤医生善于理解病人的情感。⑥医生真的试图理解病人的情感。⑦医生总能跟上病人的思维。⑧医生的声调传达出完全能分享病人情感的能力。7

这些特征与人文医学对医学教育的要求十分相符。故我们认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临床医生,应该是具有人本主义心理学沟通技巧的医生。人文医学的内涵应该包含有医学心理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要素。

1. 赵邦,覃安宁.人文医学[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2. 叶子辉,王兆良.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之概念比较和价值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4, 35(512):30.

3. 刘虹,张宗明.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4):28-31.

4. 肖先福,蔡忠军,郭海鹏.人文医学研究概述[J].医院院长论坛,2010,1(1):33-37.

5.曾庆青,李郭乔,赵邦,等. 从人文医学角度对当前医患矛盾的反思[J]. 卫生软科学,2015,29(1):33.

6.姚树桥,傅文青,唐秋萍,等.临床心理学[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25.

7.Carl R. Rogers. Client-Centered Therapy It’s Current Practice, Implications and Theory[M]李孟潮,李迎潮,译.

 

人文与医学论文范文 第15篇

题目:责任伦理与医学人文的关系研究

在医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学人文教育所尊崇的伦理价值需要从静态形而上的传统人类中心论的伦理理念转向动态辩证的现代责任伦理的伦理理念中,来强调责任伦理的当代价值、注入责任伦理的理论内涵。实现责任伦理与医学人文的融会贯通,则需要责任伦理为医学人文提供伦理关涉与逻辑自洽,医学人文为责任伦理丰富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二者的耦合能够有效消弭医学研究与实践中的“工具理性”“伦理无涉”“价值祛魅”等现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征求意见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在进入后疫情时期更将成为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关键。然而,在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医学领域中,医学技术无限发展的历时性价值与进步成果的共时性影响之间的对立成为了医学人文需要反思和考量的重要议题。医学技术的发展不应仅仅关注当前人类的需要和真理探索的追求,而是要从行为本身的预判和对后果的评估中进行价值维度、道德维度和伦理维度的现代审视,考察医学技术的现代实践逻辑和未来发展逻辑。而责任伦理为现代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价值导向,成为了限制科技包括医学技术在内的无节制进步的重要保障,使医学技术发展的目标指向从无限制性转向了选用性,确保了医学人文教育中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医学人文教育中责任伦理的当代价值

责任伦理,是对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新型社会中人与科技关系的哲学反思和伦理诉求,并且“关注主体动机与行为的整体性和规范性,并将责任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或者行为的决策、选择、执行、后果等诸多环节之中”1,要求责任主体在对待现代科技的发展中,既要理性审慎地对其行为前的判断与决策负责,又要对其行为后的结果与影响负责,从而规避价值中立所产生的伦理缺位甚至科技异化的后果。

责任伦理作为现代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将研究指向从传统伦理研究范畴扩大至现代科技维度的伦理考量。其中,以汉斯·约纳斯为代表的责任伦理思想,开始着力关注医学领域中的责任伦理问题,其代表作《技术、医学与伦理学:责任原理的实践》一书将责任伦理的内涵贯穿至医学伦理学之中,在医学人文中强调医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从责任伦理的研究视角出发,强调医学技术的本体论伦理考量,运用技术哲学批判的思维,凸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之间的伦理关涉与价值反思。“对人类期望值的反思,对选择要决定的东西的反思——简言之,关于‘人的形象’的反思——变得比任何理性反思更加专横而迫切了。”2综上,医学人文中的责任伦理实质上是在强调人作为责任伦理的主体在医学领域中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所提出的关于“‘人的形象’的反思”其实质则是人在医学领域中行为的反思。

“医学生的责任伦理培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根本要义之一”3。由此可见,医学人文教育中的责任伦理的当代价值就是要从人的价值反思出发,即针对从事医学事业的医学生、研究者、工作者出发,强调医学研究与实践中的伦理道德,以责任来控制主体的意志自由,约束主体在伦理无涉的价值取向中所形成的行为逻辑,其理性担纲就是彰显责任主体在医学研究与实践中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责任伦理提供了医学人文伦理关涉与逻辑自洽

现代医学在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不可逆性与医学人文规范的约束性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其理性担纲就是旨在既要求持续推动现代医学技术的迈进以防止停滞不前造成的内卷化模式,又要强调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价值导向作用。必须指出的是,“价值中立”“伦理无涉”的医学发展模式将严重危害到人类未来文明的安全。即使这项医学技术本身并无“恶”的目的、即使这项医学技术在当前居于合法地位、即使这项医学技术是为了给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创造应然的福利,但是医学技术的本身实质就是一个未知的潘多拉魔盒,它对人类未来文明带有的实然影响力是不可预计的,这是由技术产生后所具有的延续性作用所决定的。由此可见,当下技术的成功并不等同于未来风险的不存在,只有在价值理性的判断与伦理关涉的考量中评价医学技术的本质,使医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基于责任伦理的“可接受拓扑空间”内规范人的行动本质。“技术受到伦理学评估,这是从简单事实中得出的结论:技术是人的权力的表现,是行动的一种形式,一切人类行动都受道德检验。”2

传统的医学伦理往往是基于传统伦理学的理念对医学技术的发展进行审视,这种理念的核心要义则是以一种人类中心论的伦理内涵与伦理视角为初衷,虽然这种伦理的指向也是以价值理性为基础的,但是人类中心论的伦理理念却囿于一种形而上的静态模式中,无法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此所形成的医学人文教育往往只关注了医学技术当下的实践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与效益,却忽略了技术的延续性对未来是否带来潜在的危险。而责任伦理则强调行为的反思与后果的预设,旨在以辩证的、动态的模式中自证医学技术的实践逻辑与发展逻辑的自洽性。从现代医学实践逻辑的维面审视,责任伦理规范了责任主体的行动本质。现代医学技术的实践绝不是为了纯粹的真理探索而生的,医学技术只是医学实践的手段,而不是医学实践的目的。如果现代医学实践的本质被本末倒置,人类与医学技术的关系就会从掌握技术转为被技术所控制的异化局面。因此,现代医学的实践逻辑需要以责任为根本,责任才是现代医学实践的应有之义,讲责任贯穿至现代医学的具体实践环节,使现代医学的实践对人类负责、对医学发展负责、对社会文明负责。从未来医学发展逻辑的维面审视,责任伦理强调了对技术后果的预判与评价。医学技术的成果必须做到能够支配未来医学发展的可塑性,对未来的状况进行科学回应。所以,在推动医学发展向前迈进的同时去规划未来医学发展的憧憬,更需要将责任伦理与医学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未来医学的发展逻辑在持续创新与审慎监督的结合中并行并举。综上,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用现代责任伦理的理念来代替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理念将势在必行,这是现代医学实践的逻辑使然,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逻辑使然。

医学人文丰富了责任伦理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

责任伦理的理念从本质上来说与医学人文教育中对医者提出的责任担当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医者来说,选择了行医济世,就等于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奉献。然而,责任伦理在西方的学术研究中,对于责任主体的界说只限于个体的人,也就是说,西方的责任伦理研究是站在“小我”的层面中阐释责任伦理间的主客体关系以及这个“小我”的责任伦理价值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小我”的责任伦理就是要基于“小我”的自由意志去强调个体的道德应然、伦理应然和价值应然。

从约纳斯之后,科学技术映入了责任伦理的问题域之中,责任伦理的研究也从零散化走向了整体化,从即时性走向了前瞻性,从个体性责任走向了群体性责任。“责任是针对整个人类提出的伦理责任,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理性自律或意志自由的个体。”4其中,医学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重要领域,也是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发展的关键内容,医学事业的发展要承担人类生命健康的直接责任。因此,现代科技的责任伦理研究必然少不了对医学技术的责任伦理要求,而医学人文教育的新时代要求也同时丰富了责任伦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

结 语

在丰富责任伦理的理论内涵层面,医学人文为责任伦理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约纳斯在对科学技术的责任伦理研究中,将责任伦理的内涵渗透于医学领域中,同时扩展了责任伦理的理论研究视域,在抓住科学与人文交汇点的同时,将责任伦理的理论内涵诠释为本体论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的结合。在丰富责任伦理的实践价值层面,医学人文教育中所推崇的责任与奉献精神将西方传统责任伦理所强调的“小我”维度推向了“大我”的医学行业的集体维度。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一位医护工作者都充分彰显了医者责任重于泰山的抗疫精神,为责任伦理的实践赋予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时代价值。这种责任伦理的实践价值不仅反映了医学人文的崇高性,更是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显现。

相关推荐: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人文与医学论文(精选15篇)

赞 (2)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