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论文(精选15篇)

摘要:很多人都在问写社会医学论文选题方向是什么,可以看看668论文网李老师给大家精选的15篇关于社会医学论文范文2000字-3000字,题目大全非常新颖,有结尾的参考文献,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社会医学论文

相关推荐: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医学生德育体系

——基于英、美医德教育模式的启示

(字符:6000字左右)

摘要:医患矛盾的不断涌现,使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医德成了一个敏感话题,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医德教育方面的不足。从医患关系存在的各种原因出发,并借鉴英美两国先进的医德教育模式,结合我国医学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构建的“三位一体”的医德教育模式。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生;医德教育;德育模式

对于医学生而言,医德教育是一门不容小觑的医学教育课程,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如何快速融入职业角色和处理与领导同事之间、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变能力,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1]目前的医患关系非常紧张,专门的“医闹”群体应运而生,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砍医生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医德教育的不足,医德教育亟待改革和创新。

一、英、美医德教育模式分析

1.注重医德教育。英国的医德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德教育体系,英国的医德教育是必须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注重多学科相互交流,在专业学科中融入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另一特色就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慢慢感悟。[2]同时,它的网络共享资源非常丰富,医德教育的老师都是具有丰富专业经验和人文素养的教师。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正式把医学伦理学列为医学院必修课程,使之成为一门包含哲学和伦理学的新兴学科。

虽然说美国的医德教育深受英国的影响,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医德教育快速发展,医德教育模式不断成熟,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医德教育模式。美国的医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就比较注重人文教育,并注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问题为中心编写教材,把医德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并设立医学道德奖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奖励。[3]美国的医德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另外,更多的医德教育是在校外实践中完成的,例如:医院实习、社会志愿服务、义工等形式。

2.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相互渗透。英、美两国的医德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校内学习教育,二是校外实践教育。校内学习教育主要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一些讲座、会议、报告会等,校外实践教育主要是在附属医院或社区医院见习、实习、义工等。英、美两国都将医德教育融入医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更加注重校外实践活动进行医德教育。

第一,校内学习模式。英国的医德教育注重学生的法律和伦理知识的培养,法律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是英国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医德教育课程的编写由一个包括教师、医生、律师、哲学家在内的19人小组完成的,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参与。同时,注重跨学科交流,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中都要进行伦理教育。[4]在妇产科、儿科、全科医学与社区医疗等课程中穿插医学伦理教学。[1]师资队伍强大,有专门的医德教育研究室,教师都是有医学背景并接受过医学人文培训的综合型人才。

美国采取的是一种通识教育,在医学院学习后进入医院仍要进行医德教育,人文课程不仅在临床早期开设,而且贯穿临床实践的全过程。[5]美国的人文课程主要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宗教、法律和伦理学,到1995年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伦理学。每一所医学院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是开展医德教育的专门机构,由负责德育工作的一名副校长牵头,下辖24人的工作小组,部门院校还开设了专门的医德教育奖学金。除了课程学习之外,学校也会聘请一些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展道德教育讲座。[5]

第二,校外实践教育。英国医德教育的校外实践主要是通过在医院见习或者实习来完成的,成立有专门的医德教辅机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见习、实习的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并对在临床实践中出现的案例进行剖析,以增强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在校医学生或者医院的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创办的“道德教育社区”对各类医疗道德事件进行讨论,通过相互交流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美国的校外实践模式除了在医院实习、见习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也会提供一些医德教育课程,并且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再加上一些讲座和研讨会使得医德教育形式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机会。

二、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德教育不单单是医学院校的任务,家庭和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就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1.学校教育方面。第一,对医德教育不够重视,重专业轻医德。“医乃仁术”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拥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更要拥有良好的医德。然而,较多的医学院校对于医德的重视程度不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追求专业技术上面,对医德教育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完全处于松散状态。尤其是在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完全处于真空状态,实习阶段可以说是医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实践中的一些小小的社会现象就有可能改变医学生原有的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医院和医学院校相互推诿,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处于瘫痪状态。

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内容主要以“两课”为主,95%的课程为医学专业课程,医德教育占有学时过少,这样的课程设置根本不能引起学生对医德教育的重视。在实习和毕业阶段,医德教育几乎没有,医学生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专业技术上面。选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比较传统的教材,根本没有根据医学的专业特点进行教材的编写,没有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有的都是泛泛之词,内容空洞、乏味。进入医学院校的学生大多属于理科生,再加上课程设置的不均衡,导致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就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浅表层面上。

第三,师资队伍匮乏,教育方法陈旧。我国的医德教育课程一般是由思政教师或者辅导员担任,没有专门的医德教育研究机构。思政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医学专业背景不是很充分,他们大多是根据自己对医德教育的了解进行一些有限的研究。而专业课教师只是负责医学专业的教育,没有把医德教育渗透其中,实习阶段的带教老师更是对医德教育不管不问。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以简单的说教为主,根本没有联系实际,没有考虑当代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按照传统的“灌输”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反抗情绪,教育效果适得其反。[6]

2.社会教育方面。第一,医患矛盾频发,对医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目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专门的医闹群体相应而生,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等现象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未来的医生,大多数医学生表示不敢从事医生行业,为自己的安全担忧。甚至社会上的一些媒体,为了博得大家的眼球,故意扭曲事实、捏造真相,再加上一些患者对医疗行业了解甚少,就会跟着煽风点火,以讹传讹。社会民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信任危机在客观上也使得医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存在不安全感。[7]

第二,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颠覆医学生的价值观。现实中,部分医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确实存在着收取病人红包、吃回扣、过度医疗等现象。一些医生缺少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念,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对患者缺少关心,言语冷漠,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耐心的解答。医学生在现实中所见到的与自己在书本上所学的大相径庭,由此产生对书本知识的怀疑,在学校建立的价值观可能被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所颠覆。

3.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决定了在医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的错误观念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家长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参加各种培训班、奥数班等,为了孩子将来能考个好的大学,毕业以后能找个好的工作,家长们形成了只有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才是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却忽视了做人准则的培养,功利主义和竞争意识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7]

三、构建 “三位一体”医德教育模式的建议

科学的教育应该是立体的,单单依靠学校撑起教育的大厦是完全不可能的,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更需要社会、家庭的广泛参与,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

1.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大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会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全社会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温馨的大环境。首先,学校要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立足长远,通过开展人文讲座、演讲比赛、各类体育文化活动等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其次,要净化社会环境,对医疗行业内部的不良风气进行严厉打击,对社会上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奢靡之风”等腐朽思想进行批判,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良风尚进行表扬,通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最后,家庭教育是基础,要改变以分数论人才的错误思想,把子女的道德培养作为第一要义,不能过分的溺爱,要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家规家风。

2.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医德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摆正医德教育的重要位置。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特征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认识到医德信念和医德素养在自身的专业技能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医学院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训练技能的传统模式,把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成立专门的医德教育机构,建立一支技术过硬、道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定期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错误思想,把道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第一准则。

3.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借鉴英美的医德教育课程,建议我国的医德教育课程内容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除“两课”外,还应包括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二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三是由学科综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生态与环境、人与自然、社区卫生保健、卫生事业管理、人口学等。以上三个层面的课程要相互依托、联系紧密[8]。

另外,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现代学生的特点,创新教育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人文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相融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医德教育,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进行医德教育,建立网络教育新高地。我们要善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4.注重社会实践,保持医德教育的持续性。

对于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医德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医学院校和一些医院对于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相互推诿,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复习考研放弃了实习,使学校教育在向社会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出现断层。我国的医德教育应该对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充分抓住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对在现实中遇到的医疗纠纷问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习带教老师也要深入医院,定期听取大家的汇报,展开讨论。医院的医生更要在巡视患者时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树立榜样,把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运用于实践,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医德教育的效果,确保医德教育的持续性。

5.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大众对医疗行业存在的愤恨,导致社会大众对医生丧失了社会信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体制问题,公立医院形成垄断,以营利为目的。按照现有的体制,医生的劳动和收入不成正比,就造成医生通过药品提成和灰色收入来提升经济收入,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致使医疗纠纷不断涌现。因此,必须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重新确定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公立医院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性目标而出资举办的……公立医院确立的目标应当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能允许公立医院根据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确定。[9]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入中,政府补贴达到70%,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是40%,而在我国大部分省市不足10%。[10]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大财政补贴,这样才不至于公立医院过度的注重经济效益,医生也不至于通过开大处方、药品回扣等增加收入,医生满足了自己的应有价值,自然就会回归到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上面,医患关系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改善。

6.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监督管理。医疗纠纷事件频发、医患矛盾尖锐等不和谐现象,政府部门必须要发挥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能,改善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首先,要重新建立对医院的考核评价制度,对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严厉查处,采用公开化、透明化,并将结果对社会公布。其次,医院内部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成立医疗行风调查队,对医生行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走访患者,一旦发现在全院通报批评。另外,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成立意见箱、投诉台等,针对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收红包、吃回扣、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进行举报,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监督。同时,对于一些网络媒体故意制造谣言,错误引导舆论导向,利用患者是弱势群体把医患纠纷的矛头全部指向医院,对于这些网络媒体要坚决的予以打击,及时的澄清事实,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医院要充分的利用法律武器,不能一味的为了维护稳定,缩小影响,每次医疗纠纷都是用赔款来平息,对于造谣者要拿起法律进行制裁。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贯穿医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医德教育也伴随终生。所以,我们要认清当前加强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医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光靠学校教育是万万不够的,它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参与,积极配合,只有三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协调一致,并且敢于正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查找问题,寻找方法,和谐的医患关系将为期不远。

[1]王昕,黄蕾蕾.英美医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医德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4,30(1):84~88.

[2]滕黎.英美两国医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381~2382.

[3]B.Edw ard McClellan.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n:schools and he shaping of character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M].New York:by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9.

[4]G,M,stirrat,C Johnston,R Gillon,etal.Medical ethics and law for doctors of tomorrow:the 1998 consensus statement updated[J].Journal ofMedical Ethics,2010,(36):55~60.

[5]邝红妹,杨锦华.美国医德教育对我国高校医德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44~45.

[6]迟盼盼.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对策[D].长春:吉林大学,2013.

[7]罗国华.关于当前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8]杨晓庆.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9]李玲,江宇.中国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对策和出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73

[10]宋佳蔓,赵连章.医疗体制改革中政府的职能定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17.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社会医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字符:3000字左右)

哈尔滨医科大学社会医学教学团队以创建国家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为契机,以深化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为目标,在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上进行了积极地实践探索,推进了课程质量工程建设。

社会医学;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课程建设

《社会医学》课程作为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已经成为预防医学领域内一门重要学科[1]。哈尔滨医科大学社会医学教研室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设社会医学教学,经历近30年的探索与实践,课程建设已初具特色。2007年,《社会医学》课程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2009年又成功立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课程组师资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在课程建设的探索中,推动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 课程的建设目标与教学理念

1.1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整合医学与社会科学思想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社会医学作为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知识基础来源于医学科学与社会科学,而这两大主流学科知识的日新月异,需要不断跟踪国际最新发展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同时,社会医学是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医学的社会问题,课程涉猎了大量的公共卫生、医学、社会科学、政策科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近20年中,相关专业领域前沿研究发展十分迅速,跟踪本学科的国际前沿,掌握最新学科研究成果,对培养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十分必要。

1.2 培养学生的社会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

通过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社会卫生状况的测量、生命质量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卫生服务研究以及社会卫生策略等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培养学生用社会医学的思维和视角来分析和处理健康与卫生问题,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

1.3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其他技能的培养

通过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社区实践和科研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学习,掌握社会医学课程的具体实践操作技能,如社区调查技术、测量工具的使用、研究设计、自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人际交流与沟通、语言表达等综合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4 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通过开展PBL教学、案例教学、课堂研讨、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改革以及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2 教学方法在课程中的使用

2.1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本课程的一大特色,为了提高双语教学效果,除外课程组师资共同备课、精心准备外,在双语教学的形式上也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探索。首先,积极引进和寻找适当的外文教材,购置许多相关的外文教材和书籍如Medical Sociology,Community Health and Wellness等。其次,在课件制作上,基本实现了全程双语编排,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和学习。在授课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加大外语授课的比例。此外,有限的课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程组教师将双语教学的学习和考核方式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学习,如在课堂上将教师精心挑选的英文原版的相关教学资料发给学生,或布置选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搜寻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和报告,并将其作为课程考核作业,计入课程总成绩中。学生通过做文献阅读后撰写中英文文摘或进行书面报告,如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报告,并撰写文摘报告。总之,通过多种途径的双语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提炼总结能力以及追踪学科发展前沿的探索研究型学习的能力。

2.2 研讨式教学

在社会医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中,设置专门的教学环节用于课程中案例的讨论和分析。社会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多学科背景和大卫生视角研究和探讨社会卫生问题。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进行社会病因分析的能力,课程组教师精心收集和设计教学案例,并对每个案例的深层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社会成因、并提出社会医学解决措施,建构其对社会医学课程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即社会医学的人群健康诊断-社会医学病因分析-社会医学综合处方;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和机制,如萨法巴努之死,社区卫生服务中服务特色的典型案例等,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汇报,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如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讨式教学,增进了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2.3 启发式教学

在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的运用,改变过去理论授课中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和发掘学生主动思考和自觉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如何设疑提问都在教案中逐一体现,并在课中和课后设置复习题和思考题,要求学生通过自学、阅读和搜索相关资料得到问题答案,并将学习的结果上报给教师,计为平时成绩。通过这些途径,将启发性教学拓展到课后,培养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习惯。通过课堂师生互动、充分交流与探讨,课后学生自学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4 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将实践内容引入社会医学的教学过程

为了改变以往从理论到理论刻板的教学方式,社会医学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种具体形式,实践性的采取了如下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走进课堂,增加社会医学实践课的内容,改革考核方式:为了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起来,课程组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外请卫生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卫生改革的实践者和决策者走进课堂,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如先后邀请国内来自于卫生部、黑龙江省卫生厅、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北卡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的专家教授等做精彩的报告和讲座,同时多次聘请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公共学院的教授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授课。将社会医学理论和中国卫生改革实践以及全球卫生状况与策略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引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总结和研讨的三段式教学方式,特别关注社区实践课程的改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哈尔滨市卫生局共同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教学实践基地的平台上,将学生带入社区,鼓励学生撰写小型社区实践报告和项目实践论文,并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研讨。使学生从以往刻板的理论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其感性和实践知识。

探索以社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生实习期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针对中国卫生改革中存在的多种热点和难点问题设立研究课题,通过安排学生到社区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现场实习,亲自参与社区调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具体活动,如入户调查、家庭访视、分析健康档案、进行社区诊断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运用到现实的社会实践中。

另外,课程组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通过具体的科研实践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实践小组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帮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研究和社会实践报告等方式,将课程教学从有限的课堂内的理论讲授延展到课外无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3 考核方法改革

在教学考核方式上,改革终结式教学考核方式,增加教学过程的考核,改变了过去单纯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卷面考试确定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突出和强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强化过程性考核。改革只注重机械记忆的卷面考试形式,增加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增加学生案例讨论、小组学习、课堂报告的考核比重。课程成绩的构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平时的出勤情况(10%)、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25%),如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等、课程实习情况(25%),如实习报告的撰写、社区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等,课程结束后的理论卷面考试成绩(40%)。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由单纯的知识记忆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思考与探索问题的主动学习,以社会医学的大卫生观和新医学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和探讨社会卫生问题,能够将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及临床医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哈尔滨医科大学社会医学教学团队以创建国家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为契机,深化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经过课程组的努力实践,有力的保证了课程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2],更好地推进高等医科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质量,课程组师资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围绕“五个一流”[3]继续深入推进社会医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1]龚幼龙.社会医学学科建设的进展[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2):65-66.

[2]龚幼龙.我国社会医学学科建设的成就和挑战[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3):1-3.

[3]郭广生.统筹考虑,高标准建设精品课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3,9(3):8-9.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社会医学教学改革实践

(字符:3000字左右)

摘要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小组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章节内容的特点,共选取四个章节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评价表明:本次教学改革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课堂气氛活跃、知识点得到了巩固、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到了提高等方面。本次教改的经验有必要推广到其它专业课程中;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步完善教学设计是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社会医学 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al)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对该门课程进行学习,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增进人群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1]我国的医学院校早已将其作为医学生的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学校的社会医学课程主要以传统的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为了能够调动起学生对社会医学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实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小组从2015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入手,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均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改革。

1 社会医学教学改革实践

1.1 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公共事业管理学生所修社会医学共计54个学时,所选用的教材为卢祖洵、姜润生主编的国家卫计委“十二五”规划教材。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学小组根据章节内容的特点,分别选取社会醫学研究方法、社会因素与健康、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与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四个章节进行教学改革。前三个章节均在教师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结合内容再进行两个学时的小组式讨论或角色扮演,而社会因素与健康则要求学生事先自学,在小组讨论时给定一个主题,学生以该主题为中心讨论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在本次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在下一次课对本章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论讲解与总结。

1.2 具体实施过程

由于2015届学生人数较多(共计128人),授课教师数量有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本门课程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班进行理论教学。涉及到教学改革的部分,教学小组事先根据每个大班学生人数与教师人数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共四位专业老师,每位老师负责一个组),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在11~18人之间,还要求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长,主要负责协助教师开展小组教学工作。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展开讨论,教学小组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提前申请好四个PBL教室,在上教改课程的时候,每个小组占用一个PBL教室。

1.2.1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前期分好的小组为单位,课后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问卷题目由教学小组统一指定。实施讨论的时候,授课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设计调查问卷的目的及应该注意的事项,接下来,整个教学过程交由小组长主持,对本小组和其他小组设计的问卷分别进行讨论。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问卷结构是否完整?(2)本问卷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3)问卷的问题与答案设计是否合理?存在什么问题?(4)问卷的信效度应该如何检验?最后,授课老师对问卷的质量及本次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

1.2.2 社会因素与健康

本章主要采用PBL教学法,因此,老师在本章主要扮演旁观者的角色。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什么是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有哪些?(2)如何确定这些因素与健康的关系?(3)这些因素的作用途径是怎样的?(4)如何预防,您的建议是什么?在上述问题讨论完毕以后,授课教师给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二孩政策。学生们开始讨论这个政策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降低该因素对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从正负两个方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陈述了相关理由。最后小组形成一份较为完善的讨论结果,由组长进行统一汇报,教师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1.2.3 健康管理与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health risk appraisal,HRA)主要是研究健康危险因素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与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2]HAR作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利于促进人们不良行为的改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有利于筛选危险人群,提高疾病的早期干预率。其工作主要分为收集资料和处理资料两个大的步骤,其中收集的资料包括对当地年龄别、性别、疾病别死亡率资料、危险因素资料等进行收集。因为本章节操作性极强,单纯依靠理论讲授,课堂氛围将相对枯燥,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本次教改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两个学时实践课程。由于时间有限,收集资料部分已由授课教师完成,实践课上学生主要是对资料进行处理。学生们按照各组掌握的个体健康资料,同时比对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表,将个体的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计算组合危险分数、计算个体的死亡危险、计算评价年龄,根据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能改变的因素,计算可达到年龄和危险降低程度,最后对个体做出评价。教师在学生上述内容完成后对资料处理的过程与评价结果进行判断,评价其是否合理。

1.2.4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础性环节,[3]而通过社区诊断,确定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本章节采取角色扮演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每组选择主持人、记录人各1名,剩余同学分为四个组,扮演4种不同的角色,学生从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对社区拟需要解决的5个卫生问题,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并阐明自己的理由。在完成上述部分内容之后,小组同学又集中讨论几个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教师全程作为旁观者和引导者,只是在结束的时候对四个小组的认识进行归纳总结。

1.3 考核方式

长期以来,社会医学的考试成绩绝大部分是通过期末考试卷面情况来评定。然而,这样的考核方式也导致一些弊端,比如为了应付考试,部分同学习惯性地采用临时抱佛脚的突击方式,对于某些重要的知识点,也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考试结束后不久知识点也就完全忘记了,更有甚者在考试过程中还采取作弊这一不良手段。为了使学生重视平时课程的讨论与知识点的积累,同时结合本次教改的特点,教学小组对本次社会医学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平时成绩占45%、期末考试占55%。平时成绩主要由学生考勤(5%)和四次教改内容组成(40%),考勤主要是在理论课时采取随机点名的方式进行,而教改成绩由组内评分、组间评分和教师评分三者共同组成。期末考试成绩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要求学生掌握、熟悉、了解的知识点进行考查。试卷采用多题型的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灵活性。

2 教学效果评价

实施教学改革后,教学小组在事中与事后均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以期通过学生的反馈,能够完善教学手段,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绝大多数学生反映接受并且满意这样的教学改革方式。他们认为:此次教学方式改革不仅使得课堂氛围比理论课活跃,而且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到提高,此外,理论课所学的知识点也得到了巩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小组采取全员参与的原则,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带来的力量。与此同时,通过教改,同学们还深刻剖析了自己的不足,比如知识面太窄,讨论不够深入等,希望教师以后能在教学前多做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讨论。

3 讨论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需要具有从理论到实践操作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强的把握课堂的能力,能够始终把握讨论的主题。[4]因此,课前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此外,教师的主导能力在教学改革中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较强的主导能力不仅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把握学生讨论的进程和方向,甚至在总结方面也更具针对性,对整个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精心准备,不断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2 逐步完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言之,就是在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关于教师“教什么” 和“怎么教”的一种方案设计。[5]教学设计是否完备决定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是否理想。就目前教学小组的课程设计来看,基本上能够达到教改目的,但是部分内容的应用效果着实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教学小组应在本次教改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教学设计,其中重点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凝练、对教学环节和活动的设计、对教学案例的筛选等。

3.3 将教改应用到更多的课程教学

虽然本次教学改革仍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上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好评,这充分证明学生对教改的方式是认可的、本次教改的经验是可取的。所以结合学生专业和学科性质,教学小组将尝试把这样的教学改革方式引入学生其它的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如“医院管理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并总结本次的经验教训,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卢祖洵,姜润生.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 苏澎,董自西,张怡冰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发展与应用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2):76-78.

[3] 黄莉.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需求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4] 靳娟,夏云,邹宇华等.案例教学在社会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8):577-579.

[5] 赖绍聪.如何做好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6(10):14-18.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字符:3000字左右)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订相应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1]。目前,我校二级学院——管理学院负责《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管理活动,该课程已于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通过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社会医学的教学管理效果作出价值判断,有利于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这是构建该评价体系的关键。毕竟教学管理活动涉及的环节众多,必须根据实践找出能量化、有重点的指标才能提高整个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首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要注重科学性,要注意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是否科学可信、是否存在内容错误,具体指标应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其次,该体系要有可操作性,各评价指标要符合社会医学教学实际,要符合学院教学管理的实际,各种指标的测量和方案的制定能在工作中得到实施。

1.2 激励导向性原则

众所周知,教学管理的本质是尽可能地激励师生发挥最大的才能。同样的,教学管理评价是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教学管理改革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如何激励师生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因此,该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对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现状的评价,更是通过相关指标对师生产生激励导向。

1.3 总体目标与过程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评价体系要全面分析和考察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因素,从而有效控制影响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的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联系,达到教学管理的终极目标;同时,可针对不同的社会医学教学管理重点建立灵活的目标定位与测评机制,通过对各部分过程目标的预防和纠偏措施,最终实现总体目标的有效控制。

1.4 发展性原则

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社会医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对过程目标进行及时修正,实现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工作的与时俱进。

2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2.1.1 平衡记分卡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总体目标的评价采用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是绩效管理中常用的评估工具,它能帮助组织实现短期利益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其原理适用于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因此,可把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的总体目标从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及学生4个相互关联的角度进行分解,构成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准则层指标。

2.1.2 层次分析法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过程目标的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由于平衡记分卡没有明确设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降低了该评价体系对于教学管理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各个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及排序,有助于评价主体进一步明确该课程教学管理中的关键点与薄弱点。

2.2 教学管理评价指标的选择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采用文献借鉴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社会医学教学管理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和激励方式,最终实现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目标。首先,明确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内涵,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注重体现激励导向的本质,激励不仅包括货币形式的金钱报酬,还包括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参与决策的机会、工作中的满足感与成就感等[2];再次,对指标体系进行试验调查,通过对课程教师、学生、管理部门咨询、访谈等方式,了解他们对教学管理的关注重点;最后,根据实践情况进行修正,最终明确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见表1。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表1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2.3 确定各指标对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首要步骤是构建判断矩阵,通常采用1~9比例标度法进行各层指标两两比较,来确定矩阵元素的重要程度[3]。为确保该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通过征求多位专家意见,通过实施匿名调查方式获得专家打分,并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

表2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

 

3 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讨论

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果与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结合我院教学管理实践,可以得出该课程管理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点,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管理。

3.1 应进一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群的健康问题,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相互作用的学科,是进行社会医学诊断与开出社会医学处方的学科,为促进人群健康制定相应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根据上述指标权重可知,不论从内部流程角度,还是从学习与成长角度,实践教学环节及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指标所占权重较大,正好符合社会医学实践性强的特点。而实践中多数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4],再加上资金限制、安全风险等客观原因的影响,社会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参与式教学与案例教学,包括见习、实习、实验课在内的其他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大力发展实践教学、将授课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是今后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5]。

3.2 应不断丰富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

作为事业单位的教师,工资发放对教职工的激励作用并不像企业单位那么明显,尤其在我校进行事业单位薪酬改革后,社会医学教学课时与工资联系不大,由此得出指标中的财务角度占比不高。而评价指标中权重较高的,如接受进修及短期培训的继续教育机会、有效的“传帮带”机制及合理的岗位晋升机制都可作为激励教师的手段,这些“隐性薪酬”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医学教师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导向作用,也促进了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平衡。

3.3 应不断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强化教学过程控制

从上述评价体系看,其权重较高。这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且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我院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增加说课环节,这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是没有的。说课不仅要讲教材处理、如何设定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更重要的是讲为什么要这样做。之所以增加这一内容,正是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变化,体现出对教学环节的创新实践。

3.4 应明确教学与科研的互补作用

很多人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存在社会医学教学重于科研的想法。而从上述指标中可知,教学与科研所占的权重相当。社会医学的科研内容对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研的优势互补[6];同时,教师的科研工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强化了社会医学实践教学环节。

3.5 应强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监督与反馈机制

这些环节在评价指标中权重较高。而很多管理者有这样的体会,教学质量监督往往侧重于事后评价。校、院督导组及教研室一般只限于课堂教学监督;督导组及学生的检查监督信息一般只反馈到相关教学管理部门,信息反馈很不及时。这说明教学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循环,只重视评价而忽视反馈的做法,并不能起到真正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目的。如何基于科学的评价结果之上发展有效的反馈方式及途径,做到以督促导、督中有导、以导为主,值得管理者深思。

3.6 应把社会评价与校外评价纳入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中

社会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持稳定的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与输出,而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如何,直接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如在美国,长期以来社会力量的监控评价在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包括毕业与实习环节的社会评价与校外评价,应成为社会医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使高校自身和社会外界的评价有机结合,是今后社会医学教学管理的重点拓展研究方向。

[1]李鲁.社会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刘昕.薪酬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于君英,李宏,杜芹平,等.品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19):180-181.

[4]卢官庐,郭继志,庄立辉,等.浅谈社会医学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4):70-71.

[5]凌刚,马玉琴,汤明新,等.对医务人员强化社会医学教育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8):794-795.

[6]李小菊,秦江梅,唐景霞,等.对改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29-30.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思考

(字符:2000字左右)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对原有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与升级,本文通过对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路、自主学习模式下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资源建设实践的介绍,提出有关共享课程可持续建设的思考。

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

2012年教育部启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了契机,我校社会医学课程继2007年立项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后,2009年进一步立项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为巩固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推动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现代化手段共享,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学科特点,我校从2012年10月开始着手建设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原有精品课程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和创新,2013年10月该课程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现将我校社会医学课程转型升级建设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课程建设思路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1]。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紧紧抓住“转型”和“升级”的本质——“转型”重视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转变,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传授为主向自主学习为主转变;“升级”则重视在原有精品课程建设基础上进行更为细致的建设,核心工作是课程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按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主要集中在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资源建设两个方面。

2 自主学习模式下社会医学课程体系设计

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人文教育类课程,要求学习者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掌握社会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与健康治理策略,树立学生整体医学观和大卫生观念,并影响周围大众,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倡导并推广积极的健康观,形成全社会健康促进的良好氛围[2]。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研组从自主学习者视角深入探讨本课程教学特点和规律,确定三段式体系架构,即基本理论—主要方法—综合策略,具体设计见表1。

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体系

表1 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体系

 

为满足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需要,三段式体系架构强调社会医学学科的内在逻辑性,既注重系统学科理论知识,又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一系列诊断分析技术的学习应用,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医学处方,即综合策略。每一个模块下设教学要求、模块知识点、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评价考核、教材内容、知识点说明等。

3 社会医学课程资源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提出:课程资源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要求系统性、完整性、适用性及易用性,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社会医学课程以李鲁教授主编的《社会医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主教材,按教学模块建立树形目录结构,在每个单元的目录后直接链接各类教学资源,资源涵盖课程所有章节内容及知识点。

基本资源是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过程的核心资源,是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3]。教研组按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为每个教学单元配套了相应的教学录像、演示文稿、教学案例、习题作业、媒体素材、文献资料、名词术语等。

拓展资源是用于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的辅助性资源。社会医学教研组收集和制作了大量英文教学课件、教学参考资料、国内外网络资源链接以及案例库、知识库等,为学习者拓展相关知识提供了重要条件。在本次社会医学课程转型升级过程中,教研组着重加强并形成以下两大课程资源特色。

3.1 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视频

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视频是共享课程的基本核心资源,是依托网络推广共享课程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资源。社会医学教研组开展师资培训和学习,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PowerPoint、Photoshop、Flash等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应用图片、图表、小软件、动画和视频材料,全面体现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教学优势。

另外,将社会医学32学时教学内容录像,所有教学课件、教师授课录像均提供免费在线浏览和下载,学习者可以直接点播。录像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充分体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录像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授课全过程,更突破传统授课模式,始终在与学习者进行“交流”,引导其思考,帮助其掌握科学辩证的哲学思维。

3.2 实践内容体系

社会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多学科背景和大卫生视角。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社会病因分析能力,在本轮课程转型升级过程中,重点构建实践内容体系。课程组精心收集和设计教学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在线互动。

教研组对每个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社会成因及解决措施,促使学习者形成社会医学核心内容理解和把握思路:人群健康的社会医学诊断—社会医学病因分析—社会医学综合处方。

学习者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如萨法巴努之死、耐多药结核现状、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社区卫生服务典型案例等,掌握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机制和特点,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思考的习惯,训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4 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维护与更新

社会医学作为医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知识基础来源于医学与社会科学,而这两大主流学科知识日新月异,需要跟踪国际最新发展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因此,本课程在立项后,资源建设紧随课程建设与发展步伐,教研组安排专人管理网络课程及其学习社区,每周至少一次解答学习者提出的与课程及教学相关的问题;教研组教师均可在线与学习者互动交流,掌握学习者需求。同时,每一课程单元下设习题作业,了解学习者学习进展,即时发布与更新教学资源信息,丰富课程内容。

在网络资源建设的同时,教研组积极将课程资源应用于实践教学活动,鼓励、推荐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自主学习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课件、录像学习各单元知识点,通过拓展资源了解学科最新进展。

5 有关课程后期建设的思考

经过建设的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已经以“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形式在爱课程网向社会免费开放,接受社会评价。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克服了课程建设与教学应用相脱节的弊端,力争实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习者的课程建设宗旨。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课程平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持续建设,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笔者认为需要相关部门向课程建设者开放共享课程工作平台的后台权限,才能确保课程资源的及时更新与完善。同时,尽快完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管理办法》中有关立项课程的后期建设要求,以细化、科学、客观、公正的指标评估课程建设成效,确保“优质+共享”的课程建设目标真正落实。

[1]江南,金晓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6):34-37.

[2]李鲁.社会医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字符:5000字左右)

摘要: 为了强化社会医学教学效果,在社会医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根据社会医学课程特点,优化课程模块;引入小班教学;开展视频案例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践证明,社会医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社会医学 小班教学 视频案例

社会医学是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学生从事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素质和技能。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所出现的基于增强知识传播而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与社会医学相关的开放课程不断涌现。面对知识资源爆炸式的增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断革新,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对社会医学教学进行探讨,优化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使学生既能达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长期的社会医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帮助医学生建立社会医学思维方式和树立整体医学观、社会大卫生观放在首位,以现代医学模式为导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考试命题等教学环节上,积极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按照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模块

我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开设了社会医学,但教学时数不多,教学学时从48减少为32学时,这与庞大的社会医学学科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因其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叠的部分,授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将两门课程相重叠的知识教学内容梳理出来,通过合理分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社会医学的重点与精髓。我们不断探索与完善,逐渐形成了既有学科内在联系,又体现学科重点的四大教学模块。第一模块为基本理论,涵盖了社会医学的概论、基本理论与观点、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掌握学科概念、内涵、性质及医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等基本问题,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与疾病观、大卫生观。第二模块为人群健康与影响因素,涵盖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社会病防治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树立起社会防治的观念,熟悉当前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政策措施,重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养成。第三模块为社会医学方法技术,涵盖了社会医学研究方法、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国内外生命质量评价、国内外促进健康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等;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研究与评价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特定人群的健康问题和促进健康的社会卫生策略。第四模块为社会医学热点与前沿问题探讨,包括卫生服务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等新兴领域或热点问题,如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以新医改为契机,糅合前面三大板块知识,要求学生关注、认识和了解社会,做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思考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中把握学科研究内容和学科基本知识,让学生逐步体会社会医学作为应用科学,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

2.引入小班教学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在我校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四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卫生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在实习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专业问题,希望通过社会医学的教学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小班教学法在该门课程的应用提供了实践土壤。通过毕业实习总结座谈,发现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将类似的问题集合成社会医学教学大案例,每个案例精心设计3—5个简要案例并提出6—8个问题,其中设计1—2个各组共同准备的问题,然后每组分配2—3个问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天空教室)与QQ课程教学讨论群在课前5—7天发布到网上,给学生预习。①学生课前准备:学生以自愿的方式结为学习小组,每组3人,根据教师在教学平台发布的案例思考题,首先需要自学社会医学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寻找答案,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文献数据库查阅参考书及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思考,各自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将查阅的资料整理成报告,当课后作业上交,计入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②课堂教学:每次以学生讨论发言为主,由学习小组成员之一自主担任主持人,组织学习小组其他成员讨论发言。再次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讨论发言情况,可以提出提3—5个课堂讨论中发现的新(学生事先不知道)问题,以此考察学生的自学情况。特别是针对案例的思考题,按教学内容顺序依次发言,发言的过程中采取小组成员自愿发言与主持人随机指定发言相结合方式,主持人的随机指定发言可以有效避免各学习小组学生间轮流进行课前分工准备,而其他学生不准备的问题。其中共同准备的讨论题组织大家积极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引导和提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③课后辅导:学生课后通过学校的“天空教室”教学平台与课程教学讨论QQ群、微信群,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向教师交流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教师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在线题库,检测和巩固所学知识。课程结束后登陆成绩网络查询系统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④评价指标: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学习体会报告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情况与课堂表现、平时作业、QQ讨论群聊天记录与网络留言等。每位学生每次课堂表现按5分制记分,最后计算平均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学习体会报告是学生在整个课程结束之前每人所写的关于个人体会、对小班教学方式的感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占总成绩的20%。面对学生要求改革考核方式的呼声,期末考核改变过去闭卷笔试考核方式,采取自主汇报的形式加以考核。每位学生可自选感兴趣的课程内容相关话题,准备15分钟以内的幻灯片的内容进行汇报。评委由教师和每个小组的组长共5人组成,根据汇报内容准备情况,有无新意,观点是否正确等,各自打分,最后取平均成绩,占总成绩40%。

3.引入视频案例,教学手段多样化

视频案例是以视频为手段,以主题为核心,将含有问题和典型疑难教学情景的教育教学事件以及相关研究通过多种媒体,借助信息技术编辑而成的作品集[1]。视频案例教学就是用超媒体(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网页等多媒体)的形式捕捉和描述围绕教学问题的典型事件完成教学活动。在社会医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外,还引入了视频案例教学手段,与文字案例相比,视频案例提供的材料非常丰富,包含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具有空间的、动态(活动)的特点,能够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2]。

在视频案例选择过程中,首先遵循权威性,权威性是视频案例的来源必须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机构,如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和国家计生委等;其次,视频案例应当反映现实,说它反映现实,首先是说它具有真实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实践、卫生实践,案例真实可信,是现实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如国际医疗保障制度教学中,选择纪录片《神经病人》,该影片通过制片人走访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四国,以普通人的视角探讨不同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对国民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英国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与加拿大国家医疗保险模式、法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美国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之间的优缺点;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世界上是否有最好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如何评价我国目前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使社会医学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纸上谈兵”。选择视频教学案例重点是根据章内容、节内容和课时内容选择视频案例。针对章内容可以选择导入型案例,针对节内容可以选择讨论型案例,针对课时内容选择单纯型案例(一个问题对一个问题)[3]。如在医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先按照传统教学,讲授医学模式的概念,演变史,再选择BBC制作纪录片《发现者》之《医学的百大发现与发明》作为40分钟的视频案例教学,该视频生动展示了西方医学百年来在解剖学、药学、预防医学、传染病学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了解到生物医学模式对人们健康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随着最后艾滋病病毒的发现,以及艾滋病在世界各国的流行现状,让学生思考艾滋病既作为一种传染病,又作为一种社会病,该如何有效进行预防与控制,让学生明白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是医学、科学、社会进步的综合作用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如何面对疾病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如何正确与患者交流沟通,诊疗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

4.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社会医学作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求知欲望较强,能够充分认识课程内容在专业知识链条中的地位及与日后从事职业的关系,期望值较高。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采取了“重视基础,及时扩展”的方法。重视基础就是在授课过程中,突出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基本研究内容、学科研究方法等重要性,通过讲深讲透学科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学科基本知识。例如,医学模式演变及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社会卫生状况及卫生政策等专题上,分别用2—4个学时进行深入讲解,同时以学科相关的著名学者的学术论文为例,对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抽象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及时拓展是指在教学中对具有争议性的学术问题进行广泛涉猎探讨,通过较宽视野的知识介绍,较尖锐问题的探讨分析,带动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知识点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当前卫生改革中与社会医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应用卫生管理学、心理行为学、卫生经济学、社区医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锻炼其初步的分析研究能力,又注重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糅合贯通,加强其对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

社会医学是一门从社会学与医学交叉融合而成的学科,它连接了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两大领域,高度关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政策措施、策略和方法,并以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方式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社会医学同时具备着研究内容丰富、研究结论政策性强、研究结果时效性强的三大学科特点。社会医学的这种学科特点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实过硬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更要具备关注现实生活、捕捉学科研究动态、掌握卫生政策变化、探究学科前沿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是要抓好备课环节,及时收集资料,广泛查阅相关文献,掌握改革动态,把握发展趋势,做到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关注的问题鲜活生动。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在课前准备上下工夫:一是做到所有的课堂教学数据、资料来源准确实用。二是做到及时更新、适时有效,如在全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公示后,及时调整、充实原有教学内容,增加数十组数据,并与前四次调查结果作相关对比分析。三是把握国家有关卫生政策的动态,及时捕捉主流媒体的相关资讯,如每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中有关医疗卫生问题的报道,与会代表关注的医疗卫生热点问题等。2014年度,我们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追踪调查,及时了解并介绍了全国及浙江省的情况及发展趋势,等等。准备这些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也增强了教师的职业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教师自我提高、自我更新的能力。

5.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对任何一门课程,尤其是像社会医学这样一门涉及卫生改革,政策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要跟上形势的发展[4],未来应该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突破单一教学模式的桎梏,打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对立或者过分依赖的关系,创造更积极、平等、活跃、开放的教学氛围[5],适时把握学科热点和学生的兴趣点,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齐振国.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校本研修[J].中国电化教育,2011,(2).

[2]鲍建生,王洁,顾泠沅.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牟书,曾美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视频案例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08(7):67-69.

[4]Carne BC,Case design and use .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 [J].Res Sci Edu,2001,31(4):309-310.

[5]邹宗峰, 邹宇华,夏云.社会医学课堂教学中以案例为导向的教案设计与实践[J].中华社会医学杂志,2013,30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字符:3000字左右)

[摘要] 科技快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开始转变。在社会医学的教学中,如果继续沿用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新要求。社会医学在医学教育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化社会医学教学效果,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首先对传统社会医学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接着对基于现代医学模式的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和探索,旨在促进病理学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 现代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教学改革

所谓医学模式,其主要是在哲学层面针对人类健康、疾病特征实施的概述,指的是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阶段、医学科学发展时期,针对医学、健康所进行的研究、探索。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开始探寻新的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在1977年由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他认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传统生物医学模式。针对医学模式的转变,为有效满足医学人才方面的培养要求,需要针对医学相关的教学内容实施全面改革创新。从社会医学课程来看,其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卫生事业提供医学相关的理论、技能以及素质要求。此外,在医学模式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如何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保障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成为卫生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医学模式下进行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探索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方向是现代医学模式兴起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学科学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促进了现代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推动医学教育事业进行不断的改革。在医学理念、医学模式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医学教育自然也需要做出针对性改变,全面优化调整医学教育对应的模式、内容,才能够有效满足医学事业的发展。作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当中的重要课程,其是帮助广大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社会岗位的关键阶段。社会医学教育的改革必将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兴起和发展需要的优质医院管理人才。

(二)探索《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方向是现代医学模式兴起和发展过程中解决人文关怀缺失的重要途径

“生物—心理—社会”是当代医学中所大力倡导的理念,医学教育自然需要积极适应上述理念,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考虑到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踏实的态度、良好的医德。对于医学教育工作来说,广大医务工作者本身是否具备人文关怀素质对其今后各项工作的影响巨大。所以,对于医学教育事业来说,在高度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多元化途径强化人文精神方面的干预,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医护人员应具备的使命感、责任感,能够意识到自身工作对社会、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将人文关怀落实到自身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传统社会医学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社会医学的教学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习题、实验、实习等。“满堂灌”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很少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引导探究法、纲要信号图表法、范例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没有得到推广运用。尽管选择讨论式来开展教学,然而因为受到学时方面的制约,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具体来说,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将学生的兴趣、能动性完全调动起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有所欠缺,最终导致他们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有所不足。同时闭卷考试以知识考核、结果考核为主,考试方法单一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基本上成为大多数学生学习知识内容的主要途径,再加上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但选择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单纯的PPT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今时代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薄弱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作为有效巩固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主要方式,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形成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社会医学而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两个完全分开的环节,实践教学的设置非常少甚至没有。我国现行的课程教育模式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相对轻视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这种完全分割的教学模式不但会导致学生学习知识受到制约,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实习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实践教师队伍培养缺乏以及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并没有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单纯重视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教材设置较为滞后

作为学习的一种基础性工具,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内容,处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医学理念的发展对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医学教材已改编了4版,诸多内容均进行了大幅删改。但因为这个过程本身极为漫长,往往在教材改编还没完成,就涌现出新的医学知识。现阶段,大多数社会医学教材仍旧是依照本科医学教材进行设置,也没有相关的英文教材出现,没有形成梯度式教学。较之国外医学教育,相关知识较为滞后,没有及时更新,无法适应现代医学模式需求。

三、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引入双语教学或者研讨式教学

在世界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日趋深化,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双语人才的需求程度迅速提高。教研室可以积极引进外文教材,如Medical Sociology,Community Health and Wellness等。与此同时,为有效配合外文教材,还需要针对课件实施双语方面的优化设计。为充分促进学生外语能力的发展,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布置英文的作业和英文文献阅读任务。通过多种途径的双语教学,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体系更新能力。

研讨式教学模式作为医学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问题情境创建,然后师生之间共同开展研究。具体来说,其主要涉及阅读自讲式、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课题制式、案例和讲授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中设置专门的教学环节用于课程中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收集和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同时针对实际案例对应的因素实施全面研究,最终提出社会成因、社会医学解决方案,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医学的核心内容。基于上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引入视频案例,教学手段多样化

所谓视频案例教学,指的是综合利用超媒体途径,根据某一个问题设计对应的典型事件,以此来组织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针对性的视频案例,针对学生视觉、听觉产生刺激,进一步保障教学成效。理论联系实际,选择现实问题作为案例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既可以选择讨论型案例,也可以选择单纯型案例。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先进,通过这些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对于信息化教学来说,其需要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充分整合,进一步挖掘信息化教学对应的使用价值。社会医学的教学中,不仅可以用到多媒体授课和远程网络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用微课和速课教学。可以尝试将形成性评价教学引入教学过程,在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获得连续反馈,为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三)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改革要突出三个转变。包括考核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能力考核朝着综合化的途径转变,成绩评价朝着科学化的趋势转变。对于具体考核模式而言,在进行终结式考核的同时,还需要引入过程考核方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考核,并提升过程考核的比重。此外,还需要全面改革传统考核中过于单调的卷面模式,增加实践能力的考核,提高课堂报告、案例讨论以及小组学习方面的考核占比。对于考核方式来说,需要综合利用闭卷、开卷、答辩、口试、读书报告、文献综述、项目(方案)设计、小论文、调查报告、课程实践、技能测试、实习报告等,能够针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更为系统、细致的考核。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对任何一门课程,尤其是像社会医学这样一门涉及卫生改革且政策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要跟上形势。改变传统社会医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教材设置较为滞后等问题,改革必然需要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更为和谐、开放、积极的环境,充分围绕学生兴趣、医学热点,致力于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建立更为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教学方式,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榜静,鲍中义.现代医学模式下加强实习护生带教工作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5(32):627-630.

[2]程莉.现代医学模式下病理学教学改革发展研究[J].智慧健康,2019,3(5):25-30.

[3]宁宁,吴群红,郝艳华,等.社会医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5(20):958-960.

[4]张美丽,马洪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文教资料,2015(33):161-163.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字符:3000字左右)

一、前言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随着医学的社会化和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疾病谱和死亡谱的转变,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医改的不断深化,社会医学的发展不仅面临着新机遇也有新的挑战。

二、国外社会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社会医学作为一门医学分支学科,法国医师盖林(Guerin,180l—1886年)于1848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19世纪后半期,虽然由于细菌学的发展使有些医学家只重视生物病原体的致病作用而忽视了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作用,但是随着1977年恩格尔(Engel G 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全球掀起了发展社会医学的浪潮。

三、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在上世纪80年代,社会医学也开始进入我国管理学界,为我国卫生管理事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借鉴。部分卫生统计学教师随之开始关注卫生管理学方面,如安徽医科大学朱敖荣教授、华西医科大学戴志澄教授和西安医科大学毛磊教授等,并且着手编写适合我国的“卫生管理学基础”,同时结合学者到国外考察的收获,开始酝酿编写适合我国的“社会医学教材”。首先是由武汉医学院和山东医学院联手编写了“社会医学”内部通用教材,然后武汉医学院梁浩材教授主编的较系统的“社会医学”参考书也问世。随后,各地均开始编写适用的“社会医学教材”,而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医学为全国各校所采用,流通较广。

1978年,钱信忠、陈海峰两位学科开拓者主编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分册》。1980年,卫生部发布了《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通知》,各医学院逐步成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开展社会医学教学工作,并陆续设置了社会医学课程。1982年,第一期社会医学师资班在武汉医学院开设。1985年,同济医科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等院校开始招收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1987开始酝酿成立我国社会医学学会,于1988年9月正式成立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并推举上海医科大学顾杏元教授、同济医科大学梁浩材教授和西安医科大学龚惠馨教授担任副理事长,组织和开展我国社会医学学术活动。1994年,全国第一个社会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在上海医科大学成立。1997年,上海医科大学的“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被批准列为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学科,2002年该学科被批准列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2年,山东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科由于在卫生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被卫生部授予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在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的进程中,社会医学办学范围从小到大,办学层次从低到高,做出的贡献由小到大,学科地位不断获得认可,显示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四、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一)加快社会医学人才培养,缩小地域间学科发展水平差距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卫生政策的制定及实施,都需要社会医学人才的参与。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学科领军人物促进了社会医学的快速发展,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我国有近65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硕士点,其中有61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点,为社会医学学科培养了诸多高层次人才,强化了学科的科研力量。

虽然社会医学3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我国社会医学学科在高等院校的设立存在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硕博点相较于西部地区要多,学科发展水平也要优于西部地区,并且硕博点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开设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以及医学类院校,在没有开设医学部的综合院校中仅开设硕士点,并且仅占所有硕士数量的20%左右。社会医学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与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学资金投入有关,还与相关领导对社会医学的认识水平、不同学校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地域的传统等密切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医学的发展。今后我们应该努力缩小不同地域间学科发展的差距,为社会医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二)探索多样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社会医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未来的卫生工作者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社会医学是大部分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当前我国该学科教学内容滞后于国际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所以相关教育者们不断进行着试验与创新。

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法,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显然这种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关教育者们在工作中,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邹宗峰等人研究表明,在社会医学课堂教学中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更容易依附于传统学科的课程之内,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郭丽君等人建议将情景模拟法引入课堂,设计社会医学课堂教学程序,以发挥情景模拟实战、仿真管理的优势,培养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医学人才。张雷等人提倡在社会医学这门课上开展社区现场实践,给同学们提供一个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加深学生对社会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增强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但应根据专业特点“因材施教”。陆慧等人在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eam-based learning method,TBL)的社会医学教学实证研究表明TBL教学对学生社会医学总体满意度的影响不大,不同专业学生接受程度与效果也不同。还有目前广泛使用的第四版社会医学教材中有些章节的内容与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学重复,因此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专业选择适当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专业发展需求筛选、优化教学内容。

(三)研究领域较为广泛,进一步提升学科科研能力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近十年来学科研究涉及的领域众多,且学科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2005年开始,国家开始酝酿进行新医改,同时有关学科的热点关键词也基本开始出现。“卫生资源与卫生事业”、“医院管理与医疗服务”、“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农村卫生”是本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卫生服务公平性”、“医疗保险”、“医院改革”这些研究热点逐步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具有潜在的发展趋势。杨娟等人发现《医学与社会》在2008—2017年共收录受83种基金资助的文献730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成果391篇,国家级、市级和校级课题的发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科学研究可以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科研水平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科的发展水平。虽然近年来社会医学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有关科研成果也在逐年增加,但近一半处于研究网络的边缘。所以在目前的社会形势下,社会医学学者应该紧随时代发展潮流,找到科学研究的契机,从而推动本学科发展,以便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改善医疗卫生环境做出贡献。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社会医学系的学生首次以现在社会上比较热门的共享单车为题材获得的科研成果在业内受到好评,紧随现在社会发展潮流,以此为契机进行科学研究。此外,卫生领域所面临的待解决问题往往都是大型、综合和复杂的,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参与,所以我们要加强多学科的相互协作,以提高社会医学在学术领域的竞争力。

五、结语

服务于社会是社会医学学科设立的基础,也是其持续发展的目的。从社会医学学科设立至今,很多学者积极投身于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区域卫生规划以及重大疾病防治建设中,不但在慢性病以及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国家医改计划中也起到了咨询的作用。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医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应该继续加强学科建设,缩小学科区域差距,培养优秀社会医学人才;深化专业内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科研能力,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支持,从而推动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字符:4000字左右)

摘要: 社会医学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本文探究如何根据社会医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师生互动平台,旨在构建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社会医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社会医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非预防医学类专业 社会医学 教学改革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是人文教学中难度较大、比较难以理解和记忆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医学从开始的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逐渐扩展成为所有医学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1]。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如构建了社会医学网络课程、循证医学思想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题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等。上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有效的举措,但非预防医学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停留于表面,对社会医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无法比较准确地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加之社会实践环节的脱钩和对医疗体系本质的模糊认识,更不能提出改善卫生状况的“社会处方”。

有必要探索出新的适合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的社会医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用社会医学的思维和视角分析和处理健康与卫生问题,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近年来,我们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应新的医学发展的要求。

一、社会医学教学现状分析

国家卫生部于1980年发出了《关于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医学院校,开展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研工作[2]。此后一些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建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并把社会医学纳入部分专业的教学计划。这是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并未在“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或仅作为学年学分制医学院校有名而无实的任意选修课,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的社会医学教研室,无专任教师,以理论灌输为主,没有实习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这远远不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实现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3]。

课程教学存在偏差,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化。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较少运用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出现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现象。

学生方面:教学中发现部分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可能是由于《社会医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未引起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足够的重视,多数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只重视专业必修课,社会医学属于交叉学科,课程内容感觉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有关,出现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不注重平时课程学习的现象。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忙于讲,学生疲于记,学生无暇思考,比较被动。

二、明确学习社会医学的任务,构建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发表著名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为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方向,即要求医学生必须获得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人群的健康促进和处理疾病的能力。因此,医学生必须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健康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具备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社区卫生及预防医学的知识[2],[4]。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学生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思考解决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各项社会卫生和保健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掌握社会医学知识,注重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运用多种医学手段加强防治工作。我国已实施的执业医师考试制度把社会医学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意味着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加强社会医学教育的新要求[5]。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应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组织学生8~10人一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

1.注重案例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开始一周之前,将即将要进行的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对与案例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观点;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案例讨论小结。再分组讨论归纳意见,写出分析报告,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评。

2.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

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知识点领域文献,分小组,然后制作PPT并请3-5名同学做评委全班答辩打分。让学生们自己组织讲稿,自己讲课,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讲解,同学和老师打分点评,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形成适度竞争的学习状态,这样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并且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习社会医学的兴趣[6]。

3.微课和QQ平台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1)微课的建设。目前高校教学面临的普遍难题是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他们在别无选择的、被逼无奈的甚至痛苦的心理状态下完成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远远没有得到发展。为此,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其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使其能自己发现问题,构思解决问题方案,归纳总结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这是学生踏入社会后应该具备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说,学生听,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而弱化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8—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资源多样等优势,易于与现代的一些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实现在线自学和教师讲授,正在逐渐被普遍认可,符合微时代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实时、互动、高效的需求和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的特征。

(2)基于QQ空间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所谓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尤其是将面对面的课上教育方式与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方式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作为一种多人系统,QQ空间具有极其强大的合作、互动与共享性。包括:日志、相册、留言板、主页等部分,可以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交流讨论和资源共享等。

4.建立“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程组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通过具体的科研实践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实践小组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帮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研究和社会实践报告等方式,将课程教学从有限的课堂内的理论讲授延展到课外无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7]。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课程成绩综合考核体系

在教学考核方式上,改革终结式教学考核方式,增加教学过程的考核,改变了过去单纯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卷面考试确定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突出和强调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强化过程性考核。改革只注重机械记忆的卷面考试形式,缺乏客观性、公正性,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增加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增加学生案例讨论、小组学习、课堂互动的考核比重。课程成绩的构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如下:出勤:占10%;平时作业:占20%;课堂互动:占10%。总之,引导学生自觉地加强实践能力的全面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由单纯的知识记忆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思考与探索问题的主动学习,以社会医学的大卫生观和新医学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和探讨社会卫生问题,能够将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动态,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成为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尤华,彭志行,陆慧.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尝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74-75.

[2]龚幼龙.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2.

[3]靳曙光,王月霞.关于地方高校医学类专业加强社会医学教学必要性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96-2097.

[4]耿庆茹,吴小桃,薛秦春,等.浅析社会医学与初级卫生保健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00,13(1):27-28.

[5]李小菊,秦江梅,唐景霞,毛璐.对改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29-30.

[6]吉华萍,尤华,陆慧,樊宏,梁宪明,风尔翠.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37-239.

[7]刘燕群.“以学为中心”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34-135.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学好社会医学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字符:3000字左右)

目前,由于社会因素导致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社会医学作为一门从社会角度研究人群健康问题的学科[1],在当今社会必不可少。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更进一步确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是全民健康,社会医学是研究人群健康的一门学科,在构建健康中国战略进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社会医学是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本科、硕士阶段均有开设。本科阶段学生对社会医学知识的理解大都停留在表层。硕士阶段再次学习,有必要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辅助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做到学有所用,在建设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更好地运用社会医学知识应对健康问题。

1 转变授课模式,促进深入思考

本科阶段社会医学的学习,多数院校进行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育,主要为教师讲、学生听。由于课时限制,教师所讲内容一般只局限于教材,很少涉及课本以外的内容[2],理论和实践缺乏联系,学生机械接受教师的灌输,很少有人进行深入思考,大部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考试前突击背诵课本重点内容,缺乏对专业知识真正的理解。

硕士阶段社会医学与本科阶段授课形式不同,以山东大学为例,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讲课。每节课由三四名学生组成授课小组进行讲课,学生讲完后,教师点评并进行补充,同时其他同学可提出意见供讲课同学改进,或提出问题让其回答。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促进了讲课同学的进一步思考,也使其他同学有所收获。每堂课结束后,教师要求每位学生提交与本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或者研究主题,从而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授课小组在备课时,不完全依照教材,而通过查找文献、相关卫生事件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种上课形式融入了多种学习方式,例如从案例中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同他人讨论学习等,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乐趣,更有助于其理论知识的内化。

2 用好学习方法,促进深刻领悟

硕士阶段学习社会医学不再是“走马观花”、浮于表面的了解,而需要深入探究,自主学习。因此,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科性质上,社会医学不像外科学、内科学等针对性强,又不像统计学、流行病学等可操作性强,很多人可能认为学习好与坏似乎并不重要,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热情[3]。因此在掌握学习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而将学习社会医学与自己今后的工作、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人类健康联系起来,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奋进感以及想要深究某一领域的冲动,由此会激发学习动力,使学习社会医学成为自己的使命,从而提高学习热情[2]。

2.1 从案例中学习

结合课本内容找寻相应案例,以加深学习印象,促进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例如,学习健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时,可引入相关案例,通过具体案例,既使学习内容更生动具体,又可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5]。

2.2 从亲自授课中学习

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学生需把握机会,从讲课中学到更多。社会医学内容丰富,与许多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备课过程中,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带着对人生和社会的探索学习[6],再对所讲内容进行筛选提炼。讲完后,认真听取教师和其他同学的问题、意见。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深刻把握学习内容。

2.3 从实践中学习

社会医学借鉴其他学科,形成了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例如“高血压人群危险因素调查”,对于这部分内容,可利用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编制调查问卷,走进社区进行调查[7],再结合所学统计、流行病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等方法,制订出合理的社会卫生对策和措施。

2.4 从辩论中学习

辩论是一种学生之间观点的碰撞,是积极的互动,是知识互相补充的过程[8]。辩论需要学生搜集证据,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对方观点的相关内容。在辩论中,通过双方的互动,有助于每位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对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例如,将“英国和美国卫生保健制度的比较”作为辩论主题,在辩论中,各方在阐述一个国家卫生保健制度优点的同时还会指出另一个国家的缺点,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每个国家的卫生保健制度体系,对每个国家的卫生保健制度有更清楚的认识。

2.5 参加相关讲座和会议

高校会经常聘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举办社会医学相关讲座或相关会议,分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这些讲座和会议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了解时事动态,获得一些启迪,因此学生要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讨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2.6 关注社会

社会医学政策性、时效性比较强[3],需要多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关注与卫生有关的会议、各项卫生数据的变化以及捕捉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新所学知识。社会医学与社会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应将所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生活中检验所学知识。

3 谋求全民健康,展望美好未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面对的健康危险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小到个人的生活习惯,大到城市的经济状况、国家的政策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都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面对健康问题,不能简单地再以生物医学模式考虑,而是需要在社会医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行为生活方式、自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疾病,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对社会医学进行再学习和再认识,体会其真正的价值所在,切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目前,虽然社会医学的应用及普及尚不充分,社会需求与实际工作能力之间还有较大差距[9],但是社会医学已经显示出了强大发展潜力,临床医学生对社会医学的重视逐渐提高[10],一些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的理工科专业也开设了社会医学课程[11],许多专家学者也正将社会医学中的社会分析和评价方法应用到政策制定中[9]。所以,珍惜现在,把握机遇,利用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将社会医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实践中,在促进社会医学发展的同时,使其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李鲁.社会医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叶青,李明.高校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对比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60-65.

[3]吉华萍,尤华,陆慧,等.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37-239.

[4]郭丽君,鲍勇.基于能力结构的社会医学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思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33(1):14-16.

[5]李志毅.互动式教学法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6):37-38.

[6]李敬阳,韩东梁,刘畅.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态度[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32):114-115.

[7]王丽敏,葛杰,孙要武.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4):646-647.

[8]杨苏,王笑君.国外辩论式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J].物理教师,2015,36(1):76-79.

[9]龚幼龙.我国社会医学学科建设的成就和挑战[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3):1-3.

[10]郑振伦.医学生社会医学考查成绩及其对课程认识的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7-68.

[11]耿庆茹.关于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的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5):63-65.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11篇

题目: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是医学的一枝两花

(字符:7000字左右)

医学技术至上主义,医学万能论,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增加,医患关系的疏离、不信任和日趋紧张,质疑医学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其根本原因在哪?医学包含哪些内容?人们到底在质疑医学什么?回答这些问题,能够使人们更好地得到医学的护佑,享受生命带来的快乐。

1 医学模式变革是医学内在发展的显化

医学的发展是与其他学科不断渗透、交叉、融合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医学的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不断分化。社会进步对于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又深刻的影响。由于不同社会阶段人们的关注角度存在差异,或者是重视程度、认识深度的差异,人为造成了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的割裂。每一门科学都是在研究一个特定的运动形式,或是一系列相互联系、转化、相属的运动形式。医学则是随着人类身体痛苦最初表达和减轻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笔者将人文社会医学定义为:从人文社会学层面,研究人类身体痛苦的表达和减轻痛苦愿望的医学;将生物技术医学定义为:从自然科学层面,通过特定医学技术对症预防、诊断、治疗疾患,减轻人类身体痛苦,促进康复和健康,延长生命的医学。在这样一种共识前提下不难发现,20世纪以来,以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医学技术,给生物技术医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技术至上主义”和“医学万能论”一度让人们误以为生物技术医学可以与一切疾患抗衡,各类疾病痊愈皆有可能,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使辉煌的现代医学遭遇了屡次三番的难题和尴尬。生物技术医学过度重视医疗科学技术的应用,却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客观存在,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物化。尤其在国内,随着医疗改革的步伐,医疗被推向了市场,医院自负盈亏商业化的倾向,使生物技术医学在失人格化道路上渐行渐远。对于生物技术医学而言,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本身无可厚非,然而技术上的一叶障目,形成了“只见疾病不见病人”的一孔之见,演变为近现代生物技术医学的根本特征和危害之源。现代医学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医疗高新技术与社会伦理冲突,疾病谱与社会环境的共同演变,医学与科学的交融,医患关系的物化,医学非人格化的倾向等[1],与健康战略下人的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矛盾,以及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如此种种,生物技术医学越来越无法适应现实需要。

生物医学范式下医学人文精神的暂时衰落成为人文社会医学复兴的历史动因。人文社会医学伴随生物技术医学的发展,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和医学界认识到,由于对患者权益的重视,特别是许多新医学技术的出现,如新诊疗技术、新药物和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现代医学迫切需要人文社会医学的许多知识和理念。医学经历了原始医学、经验医学,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医学,人文社会医学体系不断完善,内涵不断丰富。1975年人文社会医学主题论文的出现[2],便表明人文社会医学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已经开始形成独立体系,并开始以独立的医学角色走上历史舞台。医学模式已经变革,但是对于医学的认识并没有发生深刻变革,仍停留在原来的以生物技术医学为主导的医学认识之中。人文社会医学的复兴并不是空穴来风,其动力来自于医学自身发展的需求,医疗技术内部技术主义思潮和技术外部的市场经济环境所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需要我们重新审定医学的内涵[3]。

2 关于医学的分类方法

医学分类反映的是医学知识体系的内部结构及学科间的源流关系,学科分类一般按“母子一家”原则进行。分类应该依据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进行。明确医学中的具体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是划分医学的根本。借鉴逻辑学属种关系,根据学科的研究对象、知识的源流关系和实证性特点等标准,可将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组成的医学理解为学科属,即生物技术医学学科种群与人文社会医学学科种群都是由若干学科组成的学科种群。根据医学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的差异性,将医学属二分为生物技术医学种与人文社会医学种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医学在学科分类方法中的地位

“科学分类思想不仅能从科学的整体上反映知识的本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也可清楚地显现知识的体系结构和内在规律性。”[4]19世纪中期,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建立了以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为区分依据的知识分类方法。分类,即分类别、分门别类。分类也是以事物的本质属性为根据,把一个属概念划分为若干个种概念的过程。《尚书·洪范》的“九畴”、春秋的“五行”皆是知识的分类法;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按照研究对象不同,将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将学科分为10个大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将学科分为五大类;还有一些学者也根据自己独特的视角对学科进行分类,如冯泽永将所有学科划分为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不同的分类体系中,医学的归属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杜威十进制分类法中,将医学归于医学门类,具体包括:人体解剖学、细胞学、组织学;人体生理学;健康的推动;疾病的发生及预防;药理学及治疗学;疾病;外科学及相关医学专科;妇科学及相关医学专科;实验医学九个类别。在笔者近来收到的一份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的量化方法》实证研究课题组的网络调查问卷中,其将学科分类划分为人文类(文、史、哲、新传、外语和艺术等)、社科类(政、法、社、信管和经管等)、理学类(物、化、生、地理和天文等)、工学类(材料、建筑、环境、社科和电子类等)、医学类(临床和口腔等)。

2.2 医学发展史上的医学分类

为了全面认识医学、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的概念,有必要借助于分类的方法。通过医学技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医学则被分为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不同学者与医学技术的结合也是可作为划分医学的依据。哈维(William Harvey,1578年~1657年)推翻了心脏运动和血液运动论,提出血液循环运行论,建立血液循环学说;莫干尼(Morgagni,1682年~1771年)提出疾病与器官的关系,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和它相应的一定器官的损害;克劳德·伯尔纳(Claude Bernard, 1813年~1878年)确立了生理学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也奠定了现代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魏尔啸(Rudolf Virchow,1821年~1902年)将细胞学说应用于医学,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是局部的、细胞的损害[5]。从哈维到魏尔啸,将生物的烙印深深地镌刻在医学上。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学等辉煌成就,将生物技术医学拓展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病原体、人类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新近器官移植、人工器官等众多领域,为人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提供了源源活泉。

医学发展史上,对医学的划分还有很多种标准,如内科学(内科系统)、外科学(外科系统)是根据治疗手段划分的;诊断医学、治疗医学和预防医学是根据工作范围划分的;古代医学、近代医学、现代医学等是根据时代划分的;中国医学(中医学)、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等是根据地域、国家和民族划分的。在此基础之上,国内学者进一步对医学分类进行研究。阮芳赋的三分法,将医学分为基础医学、实践医学和理论医学三个门类。艾刚阳的四分法,则从学科群的角度将医学分为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和人文医学四个门类;贺达仁延用艾氏四分法,进一步明确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和人文医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并重点分析存在争议较多的技术医学和人文医学的内涵。贺达仁[6]认为,艾氏医学分类中的技术医学实质是医药技术工程,但可简称技术医学;并进一步指出对现有的和潜在的人文医学学科进行分类,可以以研究对象作为划分人文医学与非人文医学的标准,可以以知识源流关系为划分人文医学内部子学科的标准。冯泽永[7]将医学归入认识自然之“事实”,寻求自然规律的自然科学,他认为,医学兼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特点,但是主要属于自然科学。刘虹[8]利用欧拉图将医学主要分为生物医学与人文医学(注:人文社会医学的简称)。以上每个医学的分类方法,都有一定根据、有一定价值。笔者认为,依据医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交叉、融合,二分为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符合分类学学理和医学客观事实。

3 医学本就是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的统一体

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实质是同根相伴而生,是医学的一枝两花,是并蒂莲。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生物技术医学范式下的生物医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一种医学技术巨大的进步在医学上的应用。医学技术的进步为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医疗活动奠定了诊治基础,但是缺失了人文社会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式,注定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替代。如,R.H.惠特克提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5界系统。陈世骧从真核生物进化的3条主要路线,提出非细胞总界(病毒界)、原核总界(细菌界、蓝菌界)、真核总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6界系统。生物技术医学模式是一种以维持动态平衡的医学观所形成的医学模式,注重生物医学方面的诊治技术,在其结构内缺乏给心理的、社会的行为方面留下诊治、思维空间。生物医学模式,在人类与疾病的抗争史上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生物技术医学脱离“人”的整体,也给医学思维活动造成一定消极影响。

有学者认为,人文社会医学指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以身体哲学为基础,着重视察人的具身感受与外在环境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并用哲学思辨和道德、法律等社会价值观指导医学研究和医学应用。刘虹与姜柏生编著的《人文医学新论》一书中指出,人文(社会)医学是以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关怀为研究对象,涉及医学价值世界和身体感受性的医学分支学科,是当代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还进一步指出,人文(社会)医学包含学科与学科群两层含义;当将人文(社会)医学作为独立学科理解时,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进路是相对独立的,主要研究人文社会医学的一般性问题,具有总论性质;当将人文(社会)医学作为学科群理解时,它可以由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史等若干种学科组成,是从各个种学科的专业视角研究医学场域中专业性问题的一个学科种。人文社会医学的学科种中,人文精神是第一属性,贯穿始终。“以身体哲学”为基础的人文(社会)医学,通过弘扬人文精神,解决医学目的异化问题,使生物医学能够回归,进而还原医学本来面目[9]。发展人文社会医学,可以补全生物技术医学短板,赋予医学应有之义,完善医学认识。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内生动力驱动的,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方能使医学在护佑生命健康的历程中相映生辉。

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看待疾病的角度大相径庭。魏尔啸断言一切疾病都只是局部的、细胞的。于光远[10]认为疾病的起因与心理、情绪、环境和社会因素紧密相关,“医学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历历在目,西格里斯(H.E.Sigerist,1892年~1957年)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是使人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医学本质上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11]医学不只是生物技术医学的舞台,生物技术医学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文社会医学的滋润,两者双向交叉融合。虽然有学者认为人文社会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医学学科。医学是研究身体的学科,人文社会医学说到底是研究医学与身体关系的学科。生物技术医学追求医学技术的进步,将疾病打败、扼杀;人文社会医学则追求安抚病患的情绪,让病患得以宁静,最终获得人性解放。医学需要将人文社会医学的内容渗透至生物技术医学之中,两者合二为一,使人能够“认识自己”。

医学从来都不排斥、不忽视生物技术医学的作用,强调生物技术医学要关注人文社会医学。例如,从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从社会学研究发现,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健康与疾病影响总是要以人体生物的结构和(或)机能为中介、为表现形式的。把生物技术性研究和人文社会性研究对立起来,不是生物技术医学的真谛。因此,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之间普遍联系、相互交错、永恒发展,在医学内部两者对立统一,是医学的一体两翼,人文社会医学并不与生物技术医学的重大显性作用相抵触。

4 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的辩证关系

4.1 两者的元哲学都是身体哲学

身体,是人类生命、生存、生活之本;“近取己身,远取诸物”,身体是一切认识之源;关于身体的学说,是一切理论的本源。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克里克这样描述:DNA制造RNA,RNA又制造蛋白质,这就是作为一个物质系统的身体的由来。医学乃身体之学,身体学说,是医学的基础理论。生物技术医学研究的身体,是“自在的身体”,即自然演进的、不受主观因素左右的、生物性的组织、结构、功能、心理、思维的多维统一体。生物技术医学研究的内容是身体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属性。身体是一切存在的基本条件,生物技术医学身体学说因此成为身体理论大厦的奠基石。人文社会医学理论基于生物技术医学理论,又高于生物技术医学理论。生物技术医学身体学说理论也是人文社会医学的基础。作为医学的分支,生物技术医学关于身体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是人文社会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身体不仅是躯体的存在,更是心理和精神的存在。建立在人文社会学基础之上的人文社会医学,能够更为透彻地开展关于身体感受和行为的研究,更为准确地研究医学人文精神的实质和医学人文关怀的实施。关注身体的感受,倾听身体的呼声是人文社会医学的本真和使命,在这个意义上而言,关注身体和身体感受的身体哲学对人文社会医学最具有亲和力,也适合作为人文社会医学之元哲学。

4.2 两者的核心精神各有侧重

人生关怀包括物质关怀、精神关怀和终极关怀。医学服务于生命,生物技术医学的物质关怀与人文社会医学的精神关怀,共奏保罗·蒂里希倡导的“生命终极关怀”华章。生物技术医学通过遵循客观规律,怀疑、批判,严谨探索,追求真理,创新医学技术手段,防病治病,维护人类健康。科学精神是生物技术医学的核心精神。生物技术医学从经验医学,到实验医学,再到技术医学,创造了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不断探索出一条务实、创新、批判与奉献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探索生命奥秘并造福人类的原动力,已经成为人类价值取向所崇尚的楷模[12]。基于物质关怀的人文精神关怀,是人文社会医学基于人的社会本质出发的一力量。人文精神是人文社会医学的核心精神。深入研究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社会医学理论研究之纲,也是人文社会医学的历史使命。生物技术医学以求真求精,人文社会医学以求善求美,前者以科学精神为导向,后者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前者以躯体为研究对象,后者以身体为研究对象。没有人文精神的身体只是躯体,没有人文精神的医生只是医匠,没有人文精神的医学纯粹是生物技术医学。缺乏形而上的精神关怀,医学关怀终将无法走向终极。医学的人文精神是身体灵动之流,涌动于身体中,生物技术医学的物质关怀与人文社会医学的人文关怀交织,是医学关怀从基点走向终极运行的轨迹[13]。

4.3 两者相互交融体现医学归属

精益求精是生物技术医学的追求,而医学人文关怀则是人文社会医学的终极归属。重硬件轻软件的技术决定论、崇洋媚外的技术崇拜论,导致的技术和学术商品化、技术庸俗化、医德医风滑坡等去人格化现象,这些都不应是生物技术医学的属性。求真、求精、严谨、务实、创新、奉献、批判,追求医学科学的真善美的统一,才是生物技术医学科学精神的真实体现。“医乃仁术”,“医学是艺术”。医学的价值,最终要在生物技术医学之中体现医学人文关怀,实现医学人性化的终极关怀。医学人文关怀是医学人文本质可见端、可感态、可触面;人文精神通过医学人文关怀得以落实之时,就是医学人文精神的花朵绚烂于医学园地之日。医学人文关怀涉及到医学诊疗、医学技术和医学服务等生物技术医学的各个活动环节、各个方面。人文社会医学与身体结缘,就无法与人文精神无涉,生离死别、死守放弃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需要人文社会医学的精神关怀。

4.4 两者的学科差异

学科的问题是学科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基础、核心与实质所在。生物技术医学研究对象既包括认识人体及生命现象、相关因素的本质与规律的学科种群,还包括研究解决各种医学问题的物化技术的学科种群,还包括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使机体康复的学科种群。人文社会医学研究对象是以追问医学世界的价值为使命,从总体研究医学之善、医学之美、医学之圣、医学之爱、医学平等、医学和谐等医学价值形态,澄清医学的大是大非问题,从局部研究人的健康需求、情绪表达、身体感受、医学人文关怀、医学人文信仰。贺达仁以知识源流关系作为人文社会医学内部子学科的划界标准,人文社会医学学科种群包括:医学文化类、医学史类、医学哲学类、医学管理与医学经济类、医学伦理与医学法学类和医学社会类六个门类。刘虹从学科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尤其是研究视角和学术位置方面,认为人文医学学科种群主要包括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医学哲学、医学史五个学科。笔者认为,如果将生物技术医学理解为物化世界,那么人文社会医学则可理解为文化世界,且具有深刻哲学思想性质和属性。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宛如太极阴阳鱼图中的两条鱼,一阳一阴。医学负阴抱阳,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相互交融、共生发展,因此,两者在学科属种方面,既有泾渭分明的学科种群差异,也存在相互交叉的学科种群融合。如基础医学中研究具体医务人员的心理学则应属于人文社会医学范畴,因为这些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的主体。又如医学伦理学应属于人文社会医学学科种群,而生命伦理学则应属于生物技术医学种群。生物技术医学学科种的研究方法重测量、在精准,人文社会医学学科种的研究方法重思想、在质性。

5 结语

医学现象本质是一种人文社会实践。在医学发展史中,曾经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易显性,使人们过度倚重技术,反而偏离了人文社会属性,一度使人们认为生物技术医学就是医学全部,向技术索要一切健康要素。虽然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但是医学中人文的特性一直存在,并且生物技术医学终究是要和人文社会医学齐头并进的,方显医学本色。

人文社会医学作为医学属一门独立的学科种,是伴随生物技术医学的实践产生,并且不断强大起来的,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是形而上的医学,是生物技术医学学科种的并行医学种类。脱离生物技术医学的人文社会医学是不具有锐度的,没有人文社会医学伴行的生物技术医学也是缺乏温度的。人文社会医学与生物技术医学是医学的阴阳两体,冲气以为和,两者相互促进,方能体现医学真正内涵与要义。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本质上并没有冲突,也不应该产生冲突,无论是生物技术医学的工作者,还是人文社会医学的实践者,只有共同努力,在医学中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行,实施人文关怀,真正做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贯,才能彰显医学的真、善、美。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12篇

题目: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的比较分析

(字符:3000字左右)

目的:分析当前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分析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区域分布情况,同时选取我国5所高等院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学科发展基础上采用网络检索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结果:医学类院校的学科发展情况要好于不含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东部地区的学科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结论: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存在建设发展水平不均和教学实力发展不均的问题,应强化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规划,积极建设师资队伍,打造团队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科建设的带头作用,使我国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更加完善。

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属于医学、管理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从学科建设至今,很多学科建设人员积极投身于建设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区域卫生规划以及重大疾病防治建设中,不但在慢性病以及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国家医改计划中也起到了咨询的作用[1]。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也有了根本变化,因而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2]。针对此研究目的,笔者选取我国5所高等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设立有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高等院校,同时依据学科建设时间以及学校性质,重点选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后又选入具有综合性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研究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和学科区域分布情况,其中对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学科比较,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以及教学两部分,

选取的指标是依据中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第三轮重点学科评估中的标准,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并且指标评价内容能较好地体现出目前学科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方法 在学科发展基础上采用网络检索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其中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科研类指标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卫生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基金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服务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②教学类指标数据来源,主要是精品课程,对国家精品课程网进行检索,选择本科课程教学中的国家精品课程,其中精品教学课程教材主要是 “十一五”以及 “十二五”期间使用的相关本科教材。

2 结果

2.1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 在对我国研究生信息网中高等院校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专业目录进行统计后发现,目前我国有近65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硕士点,其中有61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点。并且在65所硕士研究院校中,无医学的综合类院校有14所,有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21所;医学类院校有20所,军医类的院校有4所,中医类的院校有6所;在开设博士点院校中军医类院校1所,医学类院校有7所,中医类院校1所,综合类院校10所,如图1所示。

2.2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区域分布情况 在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硕士点院校中,若是按照地区性质来划分的话,在东部地区的11个省市中分布了29所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院校,在西部地区的9个省市中分布了18所,在中部地区10个省市中分布了18所。在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点院校中,分布在中部地区5所,东部地区12所,西部地区2所,如图2所示。

综合上述硕、博点分布情况来看,硕、博点分布主要集中在开设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以及医学类院校,在没有开设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中仅开设了硕士点,并且仅占到所有硕士数量的20%左右,并且从分布地区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水平要优于西部地区。

2.2 教学指标分析 教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类:精品课程、重点学科以及主编规划教材。其中哈尔滨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复旦大学在主编教材、重点学科以及精品课程方面表现发展较好;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为重点学科,社会学以及卫生法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并且从综合评估指标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取得成绩最佳。

2.3 科研情况分析 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了5项指标,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至今已经过去了30多年,在此期间,每一阶段都取得了相应的标志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3.1 学科建设发展水平不均 从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分析,中东部地区发展情况要好于西部地区,建校时间较长的科研院所发展仍然表现出较强的科研水平。区域以及院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充分反映出院校发展不但受到外部环境限制,还与院校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团队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联系,另外,各个学校之间的发展的不平衡性,也能反映出人们对学科认识水平的差异性[3]。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下,学科建设会向院校的重点学科倾斜。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科发展之间的差异性。

3.2 教学实力发展不均 针对教学实力而言,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都是教学实力较强的院校。其他院校虽然在各个方面也所有发展,但发展水平和这三所院校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4]。因医学类院校中师资力量主要是以医学为主,缺少必要的公共知识管理模式,对行政管理以及宏观政策知识都缺少必要的了解,加之医学综合类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水平在知识结构体系建立时也缺少一定缺陷。因而,要不断强化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同时促进交叉学科间的深度合作。学科发展建设不但要重视提升科研能力发展水平,而且也不能忽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5]。要重视对教学团队的培养力度,对本领域所学知识进行广泛传播,并在教学方法、内容以及形式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综上所述,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不但要考虑外部环境发展水平,而且要重视对科学发展内部环境的优化。强化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规划,积极建设师资队伍,打造团队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科建设的带头作用,使我国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更加完善。

[1]张荣华,宗乾进,袁勤俭,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热点领域与趋势[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208-210.

[2]陈任,胡志,马丽娟,等.关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888-891.

[3]张荣华,宗乾进,袁勤俭,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热点领域与趋势[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208-210.

[4]陈任,胡志,马丽娟.关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888-891.

[5]刘向莉,方鹏骞.卫生改革背景下医院管理学创新教学实践 [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8):835-838.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13篇

题目:中上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分析

(字符:3000字左右)

【摘要】 目的:分析当前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分析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区域分布情况,同时选取我国5所高等院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学科发展基础上采用网络检索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结果:医学类院校的学科发展情况要好于不含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东部地区的学科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结论: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存在建设发展水平不均和教学实力发展不均的问题,应强化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规划,积极建设师资队伍,打造团队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科建设的带头作用,使我国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更加完善。

【关键词】 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1-0159-02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属于医学、管理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从学科建设至今,很多学科建设人员积极投身于建设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区域卫生规划以及重大疾病防治建设中,不但在慢性病以及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国家医改计划中也起到了咨询的作用[1]。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也有了根本变化,因而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2]。为此,笔者选取我国5所高等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设立有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高等院校,同时依据学科建设时间以及学校性质,重点选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后又选入具有综合性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研究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和学科区域分布情况,其中对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学科比较,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以及教学两部分,选取的指标是依据中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第三轮重点学科评估中的标准,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并且指标评价内容能较好地体现出目前学科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方法 在学科发展基础上采用网络检索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其中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科研类指标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卫生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基金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服务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②教学类指标数据来源,主要是精品课程,对国家精品课程网进行检索,选择本科课程教学中的国家精品课程,其中精品教学课程教材主要是“十一五”以及“十二五”期间使用的相关本科教材。

2 结果

2.1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 在对我国研究生信息网中高等院校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专业目录进行统计后发现,目前我国有近65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硕士点,其中有61所院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点。并且在65所院校中,无医学专业的综合类院校有14所,有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21所;医学类院校有20所,军医类的院校有4所,中医类的院校有6所;在开设博士点院校中军医类院校1所,医学类院校有7所,中医类院校1所,综合类院校10所,如图1所示。

2.2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区域分布情况 在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硕士点院校中,若是按照地区性质来划分的话,在东部地区的11个省市中分布了29所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院校,在西部地区的9个省市中分布了18所社,在中部地区10个省市中分布了18所。在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点院校中,分布在中部地区5所,东部地区12所,西部地区2所,如图2所示。

综合上述硕、博点分布情况来看,硕、博点分布主要集中在开设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以及医学类院校,在没有开设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中仅开设了硕士点,并且仅占到所有硕士数量的20%左右,并且从分布地区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水平要优于西部地区。

2.2 教学指标分析 教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类:精品课程、重点学科以及主编规划教材。其中哈尔滨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复旦大学在主编教材、重点学科以及精品课程方面表现发展较好;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为重点学科,社会学以及卫生法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并且从综合评估指标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取得成绩最佳。

2.3 科研情况分析 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了5项指标,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至今已经过去了近30多年的时间,在这30年间,每一阶段都取得了相应的标志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3.1 学科建设发展水平不均 从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分析,中东部地区发展情况要好于西部地区,建校时间较长的科研院所发展仍然表现出较强的科研水平。区域以及院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充分反映出院校发展不但受到外部环境限制,还与院校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团队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联系,另外,各个学校之间的发展的不平衡性,也能反映出人们对学科认识水平的差异性[3]。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下,学科建设会向院校的重点学科倾斜。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科发展之间的差异性。

3.2 教学实力发展不均 针对教学实力而言,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都是教学实力较强的院校。其他院校虽然在各个方面也所有发展,但发展水平和这三所院校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也是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4]。因医学类院校中师资力量主要是以医学为主,缺少必要的公共知识管理模式,对行政管理以及宏观政策知识都缺少必要的了解,加之医学综合类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水平在知识结构体系建立时也缺少一定缺陷。因而,要不断强化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同时促进交叉学科间的深度合作。学科发展建设不但要重视提升科研能力发展水平,而且也不能忽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5]。要重视对教学团队的培养力度,对本领域所学知识进行广泛传播,并在教学方法、内容以及形式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综上所述,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不但要考虑外部环境发展水平,而且要重视对科学发展内部环境的优化。强化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规划,积极建设师资队伍,打造团队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科建设的带头作用,使我国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荣华,宗乾进,袁勤俭,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热点领域与趋势[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208-210.

[2]陈任,胡志,马丽娟,等.关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888-891.

[3]张荣华,宗乾进,袁勤俭,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热点领域与趋势[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208-210.

[4]陈任,胡志,马丽娟.关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888-891.

[5]刘向莉,方鹏骞.卫生改革背景下医院管理学创新教学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8):835-838.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14篇

题目:基于Web Quest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应用

(字符:4000字左右)

Web Quest 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 Quest 教学模式一般由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六个基本模块组成。“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Web Quest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活动内容往往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部分或所有所需信息均来自互联网[1]。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角度研究社会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发现社会卫生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交叉性学科,其所弘扬的现代医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健康观,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如民众关注的健康问题。Web Quest 教学模式引入《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中,不仅可以提高和锻炼学生正确利用信息资源,发展分析、综合和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加深学生对医疗卫生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理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1 基于Web Quest 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1.1 构建适用于Web Quest 教学模式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化,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教师的角色需要从主导变为引导,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逐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Web Quest 是一种旨在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信息共享途径彼此互通、体现学习者主体效应的理念[2]。在Web Quest 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给学生呈现一个任务或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个任务或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是教师需提供相应的网络学习资源,以供学生进行探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将Web Quest 教学模式有效地运用于《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学生由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地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教学内容都适用Web Quest 教学模式,要根据Web Quest 的界定,具体设计流程以及原则,选择适用Web Quest 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且明确这些主题内容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启发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改革效果。

1.2 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其学科综合素养

Web Quest 模式类似于行为引导性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以更好地融入探究式学习、团队式学习环境中;教师则进行辅助管理,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3]。采用Web Quest 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进行调换,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性[4]。

《社会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Web Quest 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一任务,利用教师所提供的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学习的方式、内容和进度等都取决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也取决于学生,教师主要是引导和指导,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Web Quest 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创新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社会医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当前人群健康以及医疗卫生有关的主要问题,并掌握解决社会医学领域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3 加大社会医学课程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应用,使全球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获得所需要的资源,这为探究性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同时信息资源呈现手段的多样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在Web Quest 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讨论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和整合相关的网络资源,包括期刊文献、电子图书、精品课程网站、慕课、专题学习的网站、视频资料等,并根据Web Quest 学习主题内容进行整理归类,使教学资源网络化和数字化,以便学生学习探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促进社会医学精品课程建设,为建设一流学科打好基础。

2 教学改革的应用

2.1 选择适用Web Quest 教学内容的主题

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Web Quest 模式。需要把适合Web Quest 来完成的学习主题精选出来,而且选题时需要把握几点:首先,符合《社会医学》课程标准。其次,选择能提供丰富网络资源的主题。第三,主题需富有创造新和创新性。第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探究的意愿。

结合教材内容和当前我国社会健康的热点问题选取主题:(1)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影响,在这一主题中重点探讨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卫生服务、医学教育、医学目的等的影响。(2)社会因素与健康,探讨社会各影响因素影响健康的状况以及作用机制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3)社会卫生策略,重点探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4)生活方式与健康,侧重于探讨饮食、锻炼、烟酒、睡眠等对健康的影响。(5)弱势群体社会医学与社会病防治,分析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以及常见社会病的防治。

这些主题跟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所学专业、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当前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具有探讨的余地和空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进而提高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2 建立课程学习的资源库

在Web Quest 教学中,学生主要围绕着网络资源开展以个人或小组为主的探究性学习,这些网络资源大部分为教师提前甄选过的网络资源,具体有精品课程网站、MOOC 网站、专题学习网站、网络电子图书等资源,有如中国医学杂志、医学与社会杂志、社会医学精品课程、中国大学MOOC 社会医学、国家卫健委官网、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以及与其他健康有关的权威的统计报告,如《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等,并结合需要布置任务的专题内容进一步甄选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一些网页、视频等,以专题内容分类建立课程学习的资源库,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如中国慕课、雨课堂等共享给学生,为建设精品课程和申报一流学科奠定基础。

2.3 具体任务的实施过程

以《社会医学》 中弱势群体社会医学为主题介绍Web Quest 教学模式在《社会医学》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在导言模块播放《欢乐颂》中的小片段引出要学习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的描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任务模块布置相应的任务,如选取感兴趣的某一弱势群体,了解这一群体当前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其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并从社会医学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分组,学生自由组合,4-6 人一组,选取感兴趣的某一弱势群体进行研究和探索。其次要分工,各组员针对教师所给出的相应资源进行讨论分析,并对各组员合理分工,如文字编辑、图片编辑、视频剪辑、PPT 制作、PPT汇报等。学生讨论的资源主要由教师提供,针对每一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都给出一系列有关的资源列表,有各弱势人群的权威健康报告、专题学习网站、期刊文献、视频资料链接等。在评价环节,注重过程和结果评价,包括教师评价、组员间的评价和个人评价,事先需提前设计评价量表来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任务完成情况等。最后点评总结,对于任务完成质量高以及具有创新见解的小组予以表扬,同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和反思学习过程,为进一步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些经验。

3 基于期末学生教学评价和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分析

Web Quest 是基于网络、以学生探索为主线、以探究为导向的一种学习活动,通过网络完成特定学习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5]。

通过采用Web Quest 教学模式,结合期末教学学生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有92.5%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Web Quest 教学。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81%的学生能基本掌握,19%的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大部分的知识,而且大部分学生表示可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认为网络资源对他们的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帮助,32.5%的学生表示帮助很大,65.5%的学生表示帮助较大。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学习活动,学生表示网络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愿意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所占比例为68.7%;有58.2%的学生能基本完成任务,30.4%的学生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还有11.4%的学生能完成任务并提出有一定创新的个人或团队的独特见解。

4 教学改革实践的反思

Web Quest 教学模式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沟通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效果较显著[6]。课程期末教学评价和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Web Quest 教学模式应用到《社会医学》课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交流和创新能力均有提高,总体教学效果较好。教师前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设计,在选择教学主题时需考虑学科研究的新进展、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健康问题以及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所碰到的困难,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Web Quest 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第15篇

题目:健康中国视域下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字符:5000字左右)

近年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健康问题也逐渐显露,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不断变化。可以发现,人的生老病死不仅仅是自然现象,同时也是社会产物,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行为方式、医疗服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一门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人类健康的交叉学科,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因素与人们个体或群体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构建大健康观、从不同角度认识和捍卫健康方面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现已成为针对医学生需要选修的重要课程。但目前现有的社会医学教学存在内容设置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框架滞后于其学科发展等问题[1]。本文希望通过介绍某医学院校的经验做法,总结目前教学改革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为社会医学教学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鲜血液。

1 “健康中国”战略对社会医学教学的影响

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大健康观”,强调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在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首先表现在对自身健康的需求上,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仅局限在过去的治病救人方面,还体现在没病防病、远离健康危险因素等方面,需要在平时对医学生的教育方面运用整体医学模式,重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从治病救人的角度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从院内服务转变延展到院外的社会服务。社会医学希望通过整体思维模式的建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2 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本研究以某校社会医学教学改革为研究案例,从健康中国视角下的社会医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改变、学习考核的改革三方面具体介绍。

2.1 健康中国视角下的社会医学教学设计

2.1.1 重新确立社会医学教学目的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民健康,而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就要为实现全民健康而培养具有复合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岗位胜任能力的医学生。在“健康中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和医学模式,建立起整体医学和大健康观念,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样的现代整体医学模式指导医疗服务实践。认识社会因素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关系,重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医疗卫生和管理工作的影响。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提高卫生服务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作好准备。

2.1.2 教学大纲调整教学设计体现教学目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的,教学大纲引领教学。教学设计优先考虑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主要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CBL(case-based learning)、TBL(team-based learning)等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改变老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方式,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2.1.3 教学内容更新该校社会医学教学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社会医学》(第五版),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系统阐述社会医学的学科内涵、性质、任务及其基本理论,突出学科的基本范式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全面健康观的指导下探讨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及其规律;第二部分是方法论,重点介绍社会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尤其是一些具有社会医学学科特色的评估理论和评价技术;第三部分是各论,结合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建设的焦点难题,论述了社会医学学科重点关注的领域。

社会医学内容涉及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与此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需要紧随政治和社会性[2]。仅仅围绕教材本身讲解无法展示出这门课程的活力与魅力,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广泛阅读各类素材,善于发现身边案例,还要及时更新数据,做教学的有心人。

2.2 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社会医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还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培养积极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校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医学教学过程中,借鉴先进做法,结合实际改变现有教学方式方法,具体如下。

2.2.1 CBL模式的应用CBL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社会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概念性的知识点,学生学习较为枯燥和难以理解,采用CBL模式可以帮助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深刻理解深层次含义。如在“社会因素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CBL模式。上课两周前针对案例内容提前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思考。采用的案例是“全世界最胖的人”,据《每日邮报》2016年报道全世界最胖的人是墨西哥人安德烈斯,有870公斤,他无法出门,不能坐车,行动不便。在讨论部分,参考潍坊医学院做法[3],教师事先根据精心设计的问题,将问题讨论进行延伸:①肥胖的判定标准是什么?②在现代社会中,为什么肥胖症越来越多?主要的原因是什么?③肥胖对健康有何种危害?④肥胖如何防控?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案例,但它却使学生运用以往所学的知识,同时一步步地延伸能把肥胖与慢性病联系起来,整合了碎片化的知识,形成理论知识框架。

2.2.2 PBL模式的应用PBL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教材中“卫生保健制度”借鉴河北医科大学[4]采用PBL模式,探讨世界主流的保健制度模式,包括国家医疗保险模式(英国为代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德国为代表)、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美国为代表)及储蓄积累型模式(新加坡为代表)。以小班为单位,抽取一个代表性国家,要求学生在1周的时间内,查阅文献资料,详细学习该国卫生保健制度模式,最后在课堂上以PPT形式进行汇报。

2.2.3 TBL模式的应用该方法强调促进团队协作精神,重视人的创造性、灵活性和学习实践性,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转变。在该校社会医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将TBL模式融入到其他环节中,一般没单独运用,例如在进行“卫生保健制度”要求团队分工合作,在“社会因素与健康”的讲解中采用了CBL的讲解,但同时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需要分工合作,TBL模式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2.3 学习考核的改革

教学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方式,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一直采取期末考核的评价方式,“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很难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制约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无法培养创新型人才[5]。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养能胜任岗位的未来医务人员,社会医学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即平时过程管理与期末测评相结合和方式,具体来说,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60%,40%源于平时过程学习;其中,10%为“社会因素与健康”的案例讨论,10%为平时测验,10%为问卷设计,10%为“卫生保健制度”小组汇报。

2.3.1 机考应用于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考察学生应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考试形式是在计算机上答题,采用题库中随机组题,题库由教研室老师自行建立,紧跟教材章节知识点,保证每章都有不少于30道题目。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和主观分析题,单选题50题,每题1分,合计50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主观分析题2题,每题15分,合计30分;卷面100分。采用南琼考试系统随机组题,并且打乱题目顺序和选项顺序。期末考试分数满分100分,按60%计入最终成绩。

2.3.2 平时测验平时测验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学期中期和学期期末时要求学生在对分易平台或学习通平台上进行一次测验,测验涉及所讲知识点部分,测验题目每题0.5分,10题,合计5分;两次测验合计10分,两次测验分数之和计入最终成绩。

2.3.3 问卷设计问卷设计能力是医学生在将来工作和学习中的必备能力之一,学生学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中的问卷设计部分后,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缺少实践操作,故采用了问卷设计来锻炼学生的能力。问卷设计将作为平时作业提交教师,教师进行打分,该部分满分10分,得分将直接计入最终成绩。

2.3.4 小组汇报具体在PBL模式应用中已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该部分分数按10%计入学生最终成绩。

3 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3.1 取得的成绩

3.1.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社会医学教学中,该校首先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形成性评价不再是终结性考试,有效解决了学生挂科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高参与课程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再是平时简单应付课堂、期末突击应试的学习态度。

3.1.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将CBL模式应用到社会医学教学中,以社会实际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去积极和主动思考、发现和分析问题、表达想法,最后寻找问题解决办法的途径,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社会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目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3.1.3 学生学习的主动地位得到提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墨西哥胖子”的案例讨论提高学生积极性及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6],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他们将来工作后责任的重大。

3.1.4 团队意识增强“卫生保健制度”小组汇报中,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完成查资料、演示文稿制作、讲解等各项工作,各司其职,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生间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能够树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构建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3.1.5 机考题库形式终结了“划重点”的应试考试该校在社会医学考核中为机考随机抽取题库的形式,有助于把精力花在平时的学习上,有效解决了“临时抱佛脚”的学习陋习,使考试更加公平、严肃、公平,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3.2 存在的问题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在该校的社会医学课程改革实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结合Kasper等[7]描述的哈佛医学院创新的综合教学方法可能面临的障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

3.2.1 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如在“社会因素与健康”和“卫生保健制度”都需要查找资料和检索文献,可以明显发现,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能够不局限于教材所提及的知识,举一反三查找资料,检索文献的能力虽有一定提升,但教师与学生交流后,发现学生依然存在检索路径不科学、参考文献的质量不高、引用的数据信息陈旧等问题。

3.2.2 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不足,易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表现在“社会因素与健康”案例小组讨论过程中,存在以个别同学为主,其他同学旁观应付、只听不说的现象;在课堂汇报讨论环节也只是少部分同学参与,大多数同学缺少自己的独立思维和想法表达,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3 缺少教师专业指导,易出现“误入歧途”的情况虽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重要,但缺乏教师专业指引,学生往往使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得到较少的回报,事倍功半,还容易出现“误入歧途”的情况。如在知识内化方面,教师的指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8]。

3.2.4 对教育对象认知的缺乏在该校社会医学教学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现有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认知不够充分,无法做到完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也无法真正做到匹配学生现有能力的教学设计。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虽然注重课堂上的交流讨论,但课外师生互动少,网络资源利用不充分,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和想法,更多的是按照授课教师的思维进行课程学习,难免有失偏颇。

4 解决对策

4.1 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通过设置学生课外自学的内容,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辅助学习,从而锻炼和提升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教师应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教材内容,再根据教师所给出的问题,查找资料[9]。同时由于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积极引导、精心设计,方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4.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增加案例讨论环节,让更多的同学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有研究将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与CBL模式相融合[10],以对CBL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每一次的循环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积极性,以及增强学生利用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增强教师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需要解答学生疑问、编制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这对教师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及学生学习能力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授课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拓展自身业务能力及自身专业素养,还要具备关注现实、捕捉动态、掌握政策、探究前沿的意识,以适应教学的要求。如医疗保险部分内容的授课部分需要教师具备实践经验,无法通过查阅资料令教师具备相应能力,有必要送教师到保险公司和医保局参加社会实习。

同时,传统的“填鸭式”课堂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社会医学课程学习需要理论、实践与科研并进,积极开展社会医学教学实践,因此,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和增加实践机会。

4.4 提前了解教学对象,完善教学设计

在授课前了解学生,完善教学设计。加强课外师生交流,通过微信对分易平台或学习通APP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和遇到的问题,多听取学生对授课和学习的意见,适时调整教学设计,做到教学相长。例如通过问卷设计了解学生需求、熟悉学生培养计划等,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更好地促进教学。

相关推荐: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社会医学论文(精选15篇)

赞 (1)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